如何结合学生差异性进行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

2019-12-23 01:23钮敏
新课程·下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初中课堂差异性教学策略

钮敏

摘 要:信息化时代,信息素养成为当代人必备的一种素养。我国信息技术教学发展较晚,虽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都已经成熟,但是相对于语文等基础性学科而言,其经验还是不足的,尤其是没能结合学生差异性进行教学。基于此,将针对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进行有效探索。

关键词:差异性;初中课堂;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一、信息技术学习的差异性

多媒体技术常常运用于各科的教学之中,备受广大师生喜欢,但是如若将信息技术单作为一门学科来进行教学,却是与我们平时所接触的多媒体教学有着本质不同。多媒体教学其主要目的是为学生的学习带来直观的感受与丰富的画面,而信息技术教学其主要目的却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而在之前的多媒体教学的影响下,我们的学生对信息技术充满了兴趣和渴望,但在具体的学习之中,却因为其理论性过强,操作过于复杂,让部分学生渐渐失去兴趣。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之中,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表现出较大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习目的、兴趣特点的差异性

通过小学时期多媒体的渲染和影响,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充满渴望和热情,但是在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的学习之上,他们无论是学习态度还是兴趣特点都有着巨大差异。有的学生对它感兴趣仅仅是想要学习如何玩游戏、网上冲浪,但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则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且需要付出和努力才能扎实基础。正因如此,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的兴趣特点以及学习目的有着明显差异性。

2.性格之间的差异性

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而言,他们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大胆活跃,不仅勇于尝试,还乐于操作,并且求知欲望非常强烈;但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而言,他们则往往不敢在同学面前展现自己,害怕出错,也害怕弄坏学校电脑,在信息技术课堂的实践操作上总是畏手畏脚,不能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在大家面前。

3.家庭环境不同

教师往往会采用任务驱动法为学生布置一些作业以便课后温习与学习。但是对于部分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而言,他们根本没有条件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完成,这就造成他们和其他有条件的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上存在着巨大差异。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甚至可能连基本的理论知识都难以记住。可见,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将对课堂教学产生巨大影响。

二、结合差异性,实施有效教学

为了更好地缩小学生间的差异性,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可以根据以上几点进行针对性教学:

1.正视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因此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虽然学生在学习动机上有着差异性,但是这些都是主观因素,是可以克服的,尤其是对于那部分对信息技术教学不感兴趣的学生,需要帮助从生理以及心理上帮助他们克服。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入手,将枯燥的理论教学转变为丰富有趣的实践操作。此外,也可以利用某些重要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设计一幅属于自己的卡片。如此一来,既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有效消除了他们对于信息技术学习的畏惧感,从而为高效课堂的構建奠定基石。

2.正视学生的性格特点

虽然说性格特点很难改变,但是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帮助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操作中可以挑选他们作为本次活动的领导者,激发他们潜在的能力,让他们有一种责任感,增加与其他人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在长期训练中锻炼他们的胆识,让其敢于展示自己。由此也能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让整个课堂充满魅力。

3.注重家庭环境的差异性

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时间与次数,让学生能够追上其他同学。同时也应当与他们沟通交流,引导学生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参与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之中。

总而言之,信息时代已经来临,网络的普及必然是大趋势,而我国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培养具有信息技术素养的人才。而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这一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在具体实践教学之中需要结合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来进行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并为祖国储备人才。

参考文献:

[1]彭少霞.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探究[J].福建电脑,2019,35(3):112-113.

[2]张华.实施初中信息技术课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12):133-134.

猜你喜欢
初中课堂差异性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初中思品课生成性课堂建构的研究
因材施教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初中英语差异教学可行性探究
英汉谚语差异性的研究与探索
尝试教学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