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关注与培养

2019-12-24 09:02薛丽君
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交际初中英语情境

薛丽君

随着新课标的推行,核心素养培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核心,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教学要求就是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旨在提升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英语知识的能力。然而,当下许多英语教师在授课中还没有足够重视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只注重理论英语语法知识讲解,这限制了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形成,加快变革英语教学理念与方法,切实贯彻落实语用能力培养理念刻不容缓。

1. 语用能力的含义与特征

语用能力本质上是构成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指交际人又在开展交际过程中是否能够正确地使用语言的一种话语能力。语用能力主要包括社交语用能力以及语言自身的语用能力。而语用能力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在语言语用方面,交际者要时刻做到遵守语言规则,避免出现语法使用不当等。其二,在社交语用方面,交际者要注重文化的差异性,避免出现运用汉语形成的文化背景去套用英语语言。其三,在心理认知方面,交际者需要注重依附机理制约,如满足对话的恰当性,符合交际方的思维认知以及交际内容等。其四,在时空情境方面,交际者还需要切实注重语境制约因素,这是确保话语应用合理性,增强话语意图表述直观性的重要保障。

2. 语用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对国内的初中生而言,英语是第二门语言,他们学习的基础与前提是要顺利地掌握英语这门语言的基本使用法则,逐步促使他们顺利地完成从英语知识的输入向英语知识的输出方向发展,这样才能真正地使他们掌握这门语言。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可知,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英语知识,初步使他们获取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一种基本能力,促进他们心智的健康发展,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人文素养水平,养成良好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而语用能力是提升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英语知识能力,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形成,确保他们心智可以得到顺利发展的一个有效路径,所以通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贯彻语用能力培养理念,对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促使他们英语核心素养形成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在新时期的英语教学中,为了提升他们的英语学习效果,教师就必须要要注意在英语听力、阅读、写作等各个教学环节中贯彻落实语用能力培养理念。

3. 语用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的具体对策

3.1 创设交际语境,开展英语对话交流

词汇是构成英语知识的基础,是学生语用能力培养的基础。在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中,学生会接触到大量的英语单词,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常常会应用机械式背诵的方式记忆这些英语单词,却没有深刻地理解与掌握这些英语单词的本质含义。而根据语用能力培养的目标可知,学生英语学习的根本目标是要使他们学会运用语言知识去开展正常交际。但是由于这些学生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的单词,即便他们了解各种英语单词的含义,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将他们应用于正常的交际情境中,这使得许多学生可能会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产生比较强烈的厌烦心理,进而会影响他们语用能力的形成。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交际情境,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英语单词等知识去开展正常交流。

例如,在学习“Where is my backpack?”部分英語知识期间,这部分英语知识主要是使学生掌握运用英语知识表达找东西的一些具体情境,相应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使学生掌握各种介词知识及其使用方法。为了深化学生对这些英语介词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具体的交际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开展问答训练。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小明放学后找不到自己的书包了,结果小红发现小明的书包在桌子底下”这一交际情境,引导学生分别扮演小明和小红,让他们展开对话交际。比如,学生甲(小明扮演者)可以说:“Where is my backpack?”。然后学生乙(小红扮演者)可以接着说:“Its under the table.”通过这种情境创设,引导学生通过相互对话交流后可以使学生可以掌握“under”这一介词的具体使用方法。同理,教师可以分别为学生创设一些恰当的情境,帮助学生深刻理解“on”、“in”等一些英语介词的使用方法,从而可以显著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效果。

3.2 基于角色扮演,明晰中英文化差异

英语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所形成的一种语言,汉语则是一种以中国文化为背景形成的一种语言,二者之间在文化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所以使得中文与英文这两种语言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性。为了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教师要也需要注重使学生明确中文和英文这两种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性,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新文化的兴趣。而为了使学生可以切实明确中文和英文二者的文化差异,教师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扮演特定角色了解和掌握西方的一些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力求可以夯实英语教学的基础,有效提升他们的语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My name is Gina”的过程中,这部分英语知识主要是使学生掌握交朋友过程中一些自我介绍或相互问候等相关英语知识,和学生生活之间具有紧密联系。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部分英语知识的同时,提升他们的语用能力,教师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开展实际演练。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如下一个教学情境:假如现在有一个美国的游客来中国旅游,旅游期间他遇到了一个中国的朋友,并且想要结交成朋友,但是他们却互不知道对方的名字,所以他们需要相互询问彼此的姓名。针对该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2人一组),让每个小组中的学生分别扮演美国人和中国朋友,让他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扮演的角色并进行自主排练。在学生排练完毕后,可以挑选其中若干组学生上台展示。比如,学生甲(外国人扮演者)可以说:“Whats your name?”学生乙(中国人扮演者)可以回答:“My name is Li Ming.” 学生乙可以接着问:“Whats your name?”。学生甲可以回答:“My name is Brown Jenny.”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相应地解释,外国人的名字是姓氏在后,名字在前,这和中国人的命名方式正好相反,所以学生甲的回答是错误的,具体就是“Brown Jenny”的表述是不正确的,正确的表述应该为“Jenny Brown”。通过该种角色扮演方式,可以使学生切实掌握中文名字和英文名字在表述上的差异性,提高学生语用表达能力。

3.3 追溯历史背景,渗透英语文化知识

为了进一步提升初中生的语用能力,使他们顺利地攻克英语这门语言知识学习难关,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这门语言知识的历史文化背景,了解和掌握语言文化的实际发展历程,切实使初中生在接受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学到更加地道的英语知识,这是提升他们语用能力的一个重要路径。因此,在开展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英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地追溯英语文化的相关历史背景,深入挖掘和掌握相关英语知识的文化内涵,力求不断提升他们的语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Good morning!”时,这部分英语知识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用英语打招呼,所以在该部分英语知识教学期间,英语教师可以重点使他们掌握相关方面的西方文化,明确应用如何正确地使用英语去和朋友开展相互沟通和交流。比如,英语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西方人非常注重礼仪,平时的对话交流中常常使用“please/Lady first”等一些绅士的用语,并且在开展对话交际过程中可以基于時间打招呼,如“Good morning/Good evening”等。而一般的打招呼方式常常采用“How are you?”,对方则相应地会回答“Im fine. Thank you.”这种对话方式实际上就相当于中国友人碰面后会以“吃饭了吗?”作为常用交谈打招呼用语。

3.4 注重中英对比,提升学生语用能力

除了上述提升初中生语用能力的对策外,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加强自己对比英语和中文二者在表达方式方面存在的差异性,打破学生存在的思维定势问题,拓展他们的思维范围和空间,最终通过中英对比的学习方式逐步促使学生形成英语文化思维习惯,及对提升他们的语用能力会产生积极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在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中英文化差异性的时候,教师要注意立足于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入手,避免超出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

例如,在学习“Is this your pencil?”时,该部分英语课程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Is this/that...?Yes, it is./ No, it isnt.”这些基本英语句型。针对该部分英语知识教学,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先利用中文进行对话练习,如可以说“这是你的钢笔吗?”、“是的,这是我的。”等,然后再引导各个小组学生将其翻译成英语,并再次进行对话练习,帮助学生可以通过相互对比分析了解和掌握中英文表达的不同,并可以逐步完善学生的表达方式,使他们可以以地道英文的表述方式开展对话训练,这样可以深化学生的思维,提升他们的语用能力。

综上所述,语用能力培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是提升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英语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保障。为了顺利地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语用能力培养理念,教师可以从创设交际语境,引导学生开展英语对话交流入手,灵活地运用角色扮演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明晰中英文化差异,形成英语文化思维习惯,从而逐步地提升自身的语用能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沂南县山大华特卧龙学校)

猜你喜欢
交际初中英语情境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两块磁的交际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
Ways of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