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基于创新教育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模式创新研究

2019-12-25 12:49兰亦青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5期
关键词:个性化交际大学生

兰亦青

(山东职业学院,山东济南 250104)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耳濡目染,润之一句“子期竟早亡,牙琴从此绝”曾经令笔者不禁神伤,高山流水的故事该有怎样的魅力呢?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知音之情放眼现在社会中是多么难能可贵的感情呢?我们肩负着教育大学生的责任,在大学生的校园生涯中可曾有高山流水一般的故事出现吗? 显然没有。从俞伯牙和钟子期身上我们应学习怎样的人生哲理呢?那便是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交往离不开个人优秀的品质与道德,而品质道德的培养与我们每位教育者有密切的联系。

1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的意义

众所周知,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情社会,在人情社会中对人际交往来讲自然十分重视,同样也是每个人所处社会中的关键本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属于群居动物,绝大多数人不喜欢孤独。同时,密密麻麻的人际交往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这个社会的发展,许多不可能完成的事物更是一条又一条复杂人际关系所连接而成的交际网络,在其共同作用下人类文明被逐渐推崇至新的高度。就当代大学生而言,在我国国民群体组成中属于一种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拥有较高的知识素养,又即将跨入这个复杂的社会中,不断利用所学习的知识、才能奉献、回报这个社会,服务于这个社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与进步,无论是就业压力的骤增还是竞争氛围的剧烈,抑或不同群体之间所产生的冲突与融合,必然出现各种各样的圈子,对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必须秉持和平共处、平等互利、互补共赢的交际原则与基本素质。面临庞大的社会交际网,接受社会暴风雨的洗礼,更好地迎来自己的成长,真正将自己逐渐锻炼成对这个社会有用的人。

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特点

李世民曾经在魏征病逝后说过这样一句话:“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诚然,对大学生来讲,在积极的人际交往认识中能够不断提高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对视野的开拓,更加丰富的完善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与他人之间的交往中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从中收获十分深刻的教育意义。同时,大学生在跨入社会之际必然面临种种学习与进步需求,在其中得以成长,从而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大学生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而且更有利于大学生逐渐在心智、心理方面走向成熟,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此,在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特点上不外乎如下几点。

2.1 交往范围广泛化

与以往封闭式交往现状相比,新媒体环境使得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圈子中存在更多广泛性。由于个性的使然,加上大学不同专业不同系的丰富程度,这些大学生的交往圈子存在跨年级性、跨专业性,甚至跨越大学校园。去其他校园交往的大学生比比皆是,同时还能借助更多周末兼职、偶遇、图书馆、家教等活动形式,在交往中将自己的交际圈变得十分广泛。对大学生来讲可以更好地在形形色色的人群中认识这个社会,对于大学生在未来逐渐跨入社会从事工作建立一定的基础性作用。

2.2 交往方式多样化

传统交往中人们多以依赖书信、面聊或简单的吃饭、看电影等社交活动进行人际交往。而在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显然在交往方式上早已不囿于传统寥寥几样。就社交活动而言,大学生可以因为一场舞会晚宴产生交往,可因为旅游、俱乐部完成交往,还可能在各种公益活动、购物逛街或者社团活动中产生交往,更遑论在现如今的信息社会中网络手段交往显然成为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流趋势。如微信、QQ、微博、空间、朋友圈等都可能使两个本不相干的大学生产生机缘与认识,不断扩大交际圈。

2.3 交往表现个性化

我国自古以来倡行“中庸之道”,何谓“中庸之道”呢?南宋大学家朱熹说道“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就笔者来看,中庸之道大行于中国,并贯彻许多名人一生的轨迹。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严以律己、精诚至诚、厚德载物、和谐包容等特点更成为许多国人所提倡的根本处世之道。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国民思想日益开放,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显然不再束缚于父辈祖辈身上潜移默化引发出来的“中庸之风”,而是更加趋向个性化、特立独行。这是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同样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所致。同时还要认识到在当代网络社会中大学生必然不再束缚自己。网络生活中人们不会因为世俗目光而受到偏见。在网络中人人都是神秘而陌生的,也正因为如此,大学生在其中所展现出来的个性化自然十分显著。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木木呐呐、不苟言笑,而在网络上则十分活跃、个性充分,前后仿若两人,这就是网络的魅力与神秘之处,也同样能将大学生交际表现充分地展现出个性化的魅力。

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现状与问题

3.1 功利化趋向过于普遍

不难设想,在现代社会中高校象牙塔好像越渐失去原本的纯真与淳朴,从每个大学生小时候起,家长为其在教育上送礼、跑腿的事早已司空见惯,更在逢年过节或者双十一等节日上的攀比现象出现突然,抑或者在所穿、所用之物上所体现出来的不同审美,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这种种因素结合下,使众多“象牙塔”逐渐被功利化之风渗透,尤其是很多女大学生所展现出来的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盛行,更是在这个物质化社会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与现象变得越来越多。

3.2 网络双面性十分显著

网络在带给人类便利的同时,其双刃剑本质同样十分明显。首先,由于网络中所体现出来的虚拟性,使许多大学生在其中逐渐迷失自我,长久泡在网络中,在现实交往上显然与网络上自己的表现变得格格不入,严重脱节,成为许多当代大学生的特征;其次,许多大学生在网络上沉迷于虚拟角色游戏等,无论在网络交往还是在网络游戏上,因为网络的距离,使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上的麻木性与充分的不信任性问题逐渐暴露。同时,很多游戏充满暴力、多金之风,对于大学生良好的人格建立、思想道德品质建设均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最后,更有许多大学生出现严重的“恋网成瘾”现象,为了网络游戏不再按时吃饭、睡觉、喝水的现象比比皆是,对于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将带来十分严重的危害作用,同样也会在影响正常作息下对大学生涯中的学习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4 新媒体环境下基于创新教育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策略

对以上种种变化与现状而言,正是说明了一个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同样,对我们教育行业来讲是一项难得的挑战与机遇。诚然,时代在变化、人类在变化,教育更应该随之变化。虽然文学提倡“耻于随波逐流”,但是设想思想一直束缚于传统而不懂得变通,我国教育事业如何进步? 长久以来,国恐将不国矣。正所谓强国必先强教育,教育要懂得跟随时代的发展产生变通,人类才能得以进步,我国综合实力才能得以发展。对此,创新教育便在近些年受到众多教育者的青睐,如何基于创新教育不断改善与提升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与能力笔者有如下3 点建议。

其一,率先构建开放性校友交流平台。不难设想,许多大学生在入学之际因为陌生的环境、新鲜的事物,所体现出来的自卑感十分普遍,而人总需要沟通,希望有人能够理解,有人能够倾诉自己的想法。这时大学生自然趋向于网络世界寻求那片慰藉,而当代大学校园显然在这方面没有充分考虑到大学生这一点。因此,校方可以积极率先从校园网中构建校友交流平台,综合大学生的喜爱特点构建良好的平台,并将其接入QQ、微信等平台,帮助大学生与大学生之间的交际与交往变得更加密集。

其二,注重虚拟与现实的双层结合交际。诚然,“互联网+”的便利性使众多行业得以收益,线上与线下之间的模式配合变得日益密切,在校友交流平台上还要能在其中得以设计更个性化的社交活动,激发大学生线下交往的热情与耐心。在其中可以不断增进与提升大学生良好的线下交际能力,同时让部分网络游戏成瘾的大学生更好地区分网络游戏与现实之间的差异。

其三,灌输正确的网络应用观念与理念。网络成瘾之风十分普遍,当代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不能将教育读成死书,要懂得变通。在教育中要积极对大学生灌输正确的上网理念,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进行社交,不断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圈,必须有合理的控制时间,从而才能逐渐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当代教育的进步绝不只是学生之间所乘时代便利上的进步,在此之间所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病与现状如何正确地处理、改善这些现状,创新教育在其中显得弥足珍贵。这也是我们每位教育者教育之初的初心所在,同样是时代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标志形式所在。

猜你喜欢
个性化交际大学生
情景交际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交际羊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两块磁的交际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同桌宝贝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