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实验类课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2019-12-25 01:13孔宪丽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3期
关键词:解决路径计量经济学现存问题

摘 要:虽然计量经济学理论性强,具有严谨的数理逻辑体系,但其本质属性是一门实证性的经济学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经管类教学环节中实验部分较为突出的专业课程。文章结合笔者多年来计量经济学实验类课程的教学经验,对计量经济学实验类课程的现存问题及解决路径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实验类课程;现存问题;解决路径

计量经济学自20 世纪30 年代诞生后,经过7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应用经济学科。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克莱茵所说:“计量经济学已在经济学科中居最重要地位,在大多数大学和学院中,计量经济学的讲授已成为经济学课程中具有权威的一部分”。虽然经济计量学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只有不到30 年的历史,但其发展速度和影响却是惊人的。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要求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后,在掌握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相应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经济现象和问题,并具备一定的利用相应理论和方法探索新的经济现象的能力。计量经济学作为经管类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核心基础课在财经类高校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虽然计量经济学理论性强,具有严谨的数理逻辑体系,但其本质属性是一门实证性的经济学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经管类教学环节中实验部分较为突出的专业课程。

一、计量经济学实验类课程存在的问题

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目标重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量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方法,并能运用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分析与解决实际经济问题。近年来,笔者所在高校在面向经管类专业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开设的计量经济学课程中开始逐步增加讲授相关软件操作等实验内容或开设应用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建模与EViews应用或计量经济建模与STATA应用等独立的计量经济学实验类课程,对提升学生计量经济学的应用创新能力起到了明显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面向经管类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开设的计量经济学必修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受限于课时,相关课程仍以讲授理论方法为主,对如何应用模型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的讨论较少,计量经济学软件的使用仍然是薄弱的环节,存在明显的“重理论轻实验”的特征,即使在有限的实验课时内,教师也只是加以简单的软件演示,学生在课堂上少有机会进行实验操作,从而使得学生学习完各种模型的理论方法之后,仍然不知如何应用,对相关软件的计算结果不能做出准确合理的解释,准确运用计量模型进行分析的实际应用能力有限,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内容单一,教学层次不明确,教学内容重数学推导,与经济理论结合不紧密。目前,笔者所在学校面向经管类各专业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开设的初级计量经济学在教学内容及讲授方式上基本一致,教学层次不明确。此外,由于计量经济学与其他以定性分析为主的经济学科相比,具有更为严谨的数理逻辑体系,其理论方法中涉及许多数学公式和数学推导,因此,多数计量经济教课书偏重与相关数学方法介绍而经济案例应用较少,教学内容重数学推导弱经济理论将使数学基础并不深厚的经管类专业学生对计量经济理论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提升大打折扣。

(三)教学方式以老师单向讲授为主,教与学互动性差,且多为验证式实验为教学重点。目前计量经济学实验类课程仍然采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单项讲授方式。并且,已有的计量经济学课堂实验教学多数以验证式实验为教学重点,实验内容是教材中的习题和案例,教与学的主要精力集中在“验证课堂教学内容”方面。直观的验证式实验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所学的抽象的计量经济学理论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处理经济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等基本实验操作能力。但从本质上来说这种验证式实验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而非深化,部分学生只要“照猫画虎”重复老师演示的软件操作过程,便可得到相应的实验案例结果,进而使其在实验课学习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況,从而大大制约了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

二、计量经济学实验类课程现存问题的解决路径

针对笔者多年来在计量经济学实验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文章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计量经济学实验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过程加以改进和完善,以进一步提高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 实现培养经管类卓越应用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一)科学组织实验教学,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精心选择实验内容,科学组织实验教学,注意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在时间上的合理衔接,是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提高计量经济学实验类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针对计量经济学课程实践性强、训练内容多的特点,在有限的学时内只有精选内容、科学组织、合理安排,才能达到有效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目的。实验选题应遵循加强基础、突出综合、注重能力等基本原则。加强基础内容的学习训练,有助于实验本质的理解和把握,为培养学生接受新事物的应变能力和创新意识打下基础,案例实验内容设计注重计量理论内与经济理论的密切融合,使学生准确把握相应计量模型理论的适用条件,确保通过案例实验的学习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应用模型理论的能力。同时,实验教学在时间安排上应注意与理论教学合理衔接,应在理论内容讲授之后及时地配以相应的实验教学,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应用学过的经济计量理论,有效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相互促进,从而进一步提高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明确教学层次,优化教学内容,注重模型理论与经济案例的结合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应明确教学层次,注重课程定位,优化相应教学内容。总体上看,本科经济计量学的定位应该是应用型经济计量人才的培养,而非学术性或研究型,因此,作为本科阶段的教学,应以传统经典经济计量学模型为主,主要向学生介绍经济计量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而且讲授内容应该适当精选和优化,切忌贪多求全,课堂教学中只讲常用方法,尽量简少或简化繁琐的数学推导,将一些较繁琐的数学推导和更多的方法介绍安排到研究生阶段的“中级经济计量学”教学中去。而对以学术型、科研型人才培养为主的博士生经济计量学课程应该提升讲授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课堂讲授应弱化技术细节,侧重前沿理论方法的系统性介绍,提升课堂有限时间内的信息量,并适当增加理论前沿应用的课堂专题讨论。

同时,在各层次教学中,对不同专业要区别对待, 根据学生的专业特色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要求。例如对统计、金融等专业学生的教学要求可适当高些,本科生的讲授内容可在经典计量经济学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常用的时间序列方面的内容,如平稳性检验、协整、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而在硕士或博士研究生的中级或高级经济计量学中可适当多些关于多元统计方法或ARCH、GARCH模型的应用案例讨论。而对国际贸易、产业经济等存在文理混合招生专业学生的教学要求可适当降低,特别是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应更强调经济计量学的应用性,在讲授理论内容时应注重与经济理论和具体经济问题的结合,避免学生感觉经济计量学是一门数学课。

(三)引入“探索式案例教学模式”,侧重启发、引导,增强教学互动

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性将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是促进经济计量学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途径。因此,在经济计量学课程在讲授中应该侧重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改单向讲授式教学为双向互动式、启发式。

首先,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善于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得到结论。例如在讲解异方差这一概念之前,可以先请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不同收入阶层的人群储蓄额的波动程度是否相同?”多数同学都可以得到不相同的答案。此时,再在“建立储蓄函数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的基础上引出异方差的概念,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异方差的概念。

其次,在课堂讲授中淡化繁琐的数学推导,放弃数学过程的系统性,强调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强化定性的理论分析,突出分析思路与分析方法。对于每一个重要概念,在介绍其严格定义后,将讲授的重心放在对概念直观的或经济学背景的解释上,尽量使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背后的经济学意义。在数学推导前要注重思路和方法的介绍,使学生懂得“问题是什么?”“问题的性质是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而具体的推导过程应尽可能简洁。例如,在讲解最小二乘估计方法时应侧重讲解方法的原理和求解思路,而对最终最小二乘估计量具体形式的推导过程可适当简化。

第三,应在课程理论内容讲授的过程中引入适当的应用案例与学生进行讨论与分析, 增强课程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性,活跃课堂气氛,结合相应案例讲授理论方法,使学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经济计量学的理论知识。教学案例可选择计量经济研究工作的实例模型,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接触和感受经济计量学的研究成果,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淡化学生对数学内容的畏难情绪,增加他们对理论概念的直观理解,有助于经济计量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第四,虽然验证式实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掌握抽象的计量经济学理论知识,并具备一定得基本实验操作能力,但由于本质上其仅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效果相对有限。而探索式实验是基于验证式实验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确定实验选题、收集并整理数据、文献、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检验结论、解释实验结果等,最后把实验结果转化为实验报告或论文提交的过程。探索式实验案例教學方法的主要特色在于可以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及能动性,充分引发学生分析与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积极性,进而有效提升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探索性实验案例的讲解和软件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经管类学生跳出计量经济学的纯理论学习,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和软件实现过程的学习,准确有效地理解和掌握计量方法的原理、适用条件和实践操作,顺利地从计量理论过渡到计量方法的准确熟练应用和实现,进而有效提升其学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聂红隆,沈友华.计量经济学课程理论和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5(12).

[2] 罗知.应用计量经济学教学实践的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9).

[3] 窦祥胜.计量经济学深层次教学中“形”和“神”的内在统一性问题[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10).

[4] 贺书平.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下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J].梧州学院学报,2017(08).

[5] 王新华,杜江,王锐.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计量经济学第二课堂建设研究[J].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18(02).

[6] 李芝倩.经管专业研究生实验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研究[J].高教学刊,2018(04).

[7] 李子奈.我国计量经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与现阶段的三项任务[J].企业家日报,2017(12).

基金项目:文章为东北财经大学2019年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JYB-201917。

作者简介:孔宪丽(1978- ),女,辽宁本溪人,现为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数量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方向: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分析与预测。

猜你喜欢
解决路径计量经济学现存问题
关于研究生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改革与思考*
应用型经管类本科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研究
——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建筑安装企业成本控制相关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高校跨学科教育的现存问题及对策思考
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