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哲学思想之比较

2019-12-26 02:36刘晓婷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客观规律入世儒家思想

刘晓婷

(贵州大学人民武装学院,贵州贵阳 550001)

儒释道三家思想支撑了中国传统文化,但是人们常将其理解为儒家重思想、释家重宗教、道家重哲学;也有观点认为儒家思想是得到社会认可的主流思想,道家与释家都称为宗教。产生这种观点的根本原因在于对哲学的概念认识不全。三家思想尽管各有侧重,但是都给人们提供了认识自我、改造自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因此有必要对三家哲学思想进行对比以更好地认识三家思想。

1 儒释道思想对生命起源的认识

关于人类的起源问题,这是哲学首先回答,且必须回答的问题,原因在于这个问题的答案能够充分反映出人们的世界观。哲学就是研究和探寻人类的生命起源,在这一过程中分析、总结出具有价值的客观规律,从而使用这些客观规律服务于人类的学问。

1.1 儒家思想对生命起源的认识

儒家对生命起源的认识较为模糊,儒家将生命起源模糊地归纳总结为“命”与“天”,儒家思想抱有“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观念。《论语·为政》中“五十而知天命”、《论语·尧曰》中的“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诗经·大雅》中的“天生烝民,有物有则”等都是这一观念的明证,不过儒家思想的天命论被后人错误地理解为宿命论,但是实际上儒家思想的天命论说的是人类的生命由客观规律、由大自然决定,而不是由人类的意志决定的。

1.2 道家思想对生命起源的认识

《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观点说明了老子对人类生命起源的认识,认为人类的生命源自自然,与万物的根源是相同的,虽然说人能够掌握自然规律,并且掌握自然规律后能够能动性地创造、改造,但是从本源上看来,仍然是归属于“道”的范围之内的。庄子《知北游》中“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的观点在老子的思想基础上,庄子认为人的生死不过是生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在本质上其实是没有区别的。“气聚则生,气散则死”的观念认为客观规律作用使得自然中的气聚合而形成生命,当生命结束后又化为气而回归自然。

1.3 释家思想对生命起源的认识

在释家思想看来,无尽的轮回才是生命的来源,众生均有自己的前世、今生与来世。由于释家的这一观念,唯物主义者始终将释家划分到唯心主义的阵营,但实际上也是对释家思想产生了一定的误解。释家思想可以说是在道家思想基础上的一种拓展,认为生命终结后的气回归自然,一定时间后受到客观规律的作用将重新聚合形成生命,新生命的气不会全部包括原来的气,但是其中含有原有的气的重要遗传信息,从而有了关于“前世”与“来世”的观念。

2 儒释道思想对人类生命存在的研究

关于人类的存在方式的回答,这是哲学需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也即提供给人们活在当下的方法,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将能充分表现出人们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儒、释、道三家都对这个问题有着不同的理解与回答,尽管理解不同,回答不同,但是最终的结果只有两个,既出世和入世。前者独善其身,后者兼济天下。

但是芸芸众生,能够真正做到积极入世、勇退出世的终究是少数,多数人仍然生活在这滚滚红尘中。因此,如何更好地活在当下,便成了哲学中不可避免的一大主题。各家思想对生命起源的认识持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对人类生命的存在方式的理解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2.1 儒家思想对生命存在方式的看法

关于人类生命的存在方式,儒家倡导“乐在其中”,指导人们快乐地活在当下,可以总结为“乐”。天命赋予人类生命,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既然已经拥有了生命,那人们就应该为拥有了生命而感到快乐,就需要快乐地活着。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能从中得到快乐,《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卫灵公》“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亦。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等都充分说明了儒家思想的安贫乐道的对待生命存在的理念。

2.2 释家思想对生命存在方式的看法

关于人类生命的存在方式,释家认为人活在世间其实就是在苦海中挣扎,强调“苦”。认为虽然世间是一个大苦海,人活于世就要遭受苦难,但是这些苦并非造物主给予我们,也并非偶然的、孤立的生来灭去,而是存在一定的因缘,说到底就是人们种下了恶因,所以得到了恶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所以为了脱离苦海,最好的办法就是抛弃七情六欲,做到六根清净从而远离七情六欲的干扰。

2.3 道家思想对生命存在方式的看法

关于人类生命的存在方式,道家倡导“返璞归真”,追求“真我”境界,强调“真”。道家思想认为人类与万物同源,本质相同,聚则为生,散则为死,那么就不需要由于失去生命而感到悲伤与痛苦,得到生命而感到欣喜若狂,《庄子·齐物论》中“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说明我们不需要为生死而感到高兴与悲伤,需要做的是珍惜、重视已经存在的“真我”,而为了达到“真我”的境界,需要做到返璞归真、远离祸患、顺应天道,从而摆脱名与利的外在束缚,达到精神上的自由,进而实现“逍遥游”,达到“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境界。

3 儒释道思想对人类生命终结的规划

如何对人类的未来进行规划,这是哲学需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与人类的生命起源、生命存在相比,这个问题更具有挑战性,因为哲学思想对人类的起源与生命的存在作充分的思考,才能结合客观规律对人类的未来予以规划,从而让死去的人死得无怨无悔,让活着的人活得充实潇洒。

任何已经成为体系的哲学思想关于前两个问题的理解都将在第三个问题上集中体现出来,因此可以说关于人类生命终结的规划,是对前两个问题的总结、归纳以及延伸,能够集中体现哲学思想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3.1 儒家思想对人类生命终结的规划

儒家可以概括为入世。儒家重视并关爱个体的生命,也希望自己能够安贫乐道地活在当下,但是儒家思想也认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仁者爱人”,采用仁者爱人的心去关爱别人就是人生中最大的快乐。儒家思想会由于时不我待、生命苦短而感慨“逝者如斯夫”,也会由于朋友、亲人的死亡而悲痛万分“天丧予”,但是为了仁义,儒家子弟能够选择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他们认为只有实现人生价值,才能获得精神永存。

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孔子在礼乐崩坏、诸侯纷争的乱世给后市规划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模型,提出了“克己复礼为仁”的观点。尽管他的政治理念没有受到当时的诸侯的重视,但是他仍然坚持游说。孔子的政治生涯可以说不成功,但是孔子的观念、理解以及抱负已经伴随着《论语》而永存于世,对中国封建社会以及现代社会都产生着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实现了精神永存。

3.2 道家思想对人类生命终结的规划

道家思想可以总结为出世,道家重视个体作为本我的生命,也重视群体上他我的生命。在对自身作为个体的生命规划时,尽管生死看破,但是也主张采用清静无忧、抱朴守弱的方法对抗死亡,实现自身与天地共存,与道同体的超越。“死而不亡者寿”“从事于道者,同于道”等都说明了道家思想非常重视对个体的关怀。道家思想看待他我、人类群体时,认为事物都是按照自身本来的轨迹运行发展,所以身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需要顺应这种事物本身的发展轨迹,而不应该对这种轨迹做出刻意的改变。道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圣人处无为之事”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反对所有与客观规律不符合的“有为”。反对任何原因的战争“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等。

道家思想中,对国家的规划属于小国寡民式的田园生活,“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3.3 释家思想对人类生命终结的规划

儒家的思想可以概括为“入世”,道家思想可以高度概括为“出世”,那么可以将释家思想对人类生命终结的规划总结为“怀入世之心,行出世之道”。说行出世之道,是因为佛家子弟想要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完全杜绝七情六欲对人带来的烦恼,就需要尽量远离尘世喧嚣,佛教宝刹古寺多位于远离尘世的偏僻地带,或者建造于深山密林中,原因就是为佛家子弟提供良好的修身养性的静修常所,所以人们采用“出家人”这一名称称呼加入佛教的人。说怀入世之心并不是说怀着释家思想的人虽然已经出家,但是心中还惦记红尘俗世,而是说出家人选择修道成佛是为了普度众生,为了拯救世人。佛教典籍中,众佛成佛之前都许下大宏愿,这些大宏愿没有一条是为了自己,全是为了世人,正如地藏王菩萨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那样。佛教也有“舍身”思想,正如释迦牟尼割肉喂鹰,这种思想与儒家思想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思想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只由于释家远离尘世而认为释家厌世、弃世就过于片面,还需要从救世的角度进行理解。

4 结语

通过对儒释道三家思想对人类生命起源、人类存在方式以及人类生命终结三个问题的认识,可以看到,三家思想均对哲学的三大课题进行了阐述,都将济世与修身作为自身的终极目标,不过三家思想在对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认识与表达上存在差异,实现的途径与措施上也存在差异,不过各有侧重,所以这三家思想能够在古代中国和谐共处并流传至今是有一定原因的。

猜你喜欢
客观规律入世儒家思想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出入相宜天地宽
出世做人,入世做事
如何学好语文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论人民调解工作实践中的唯物论方法
论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法律中的体现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
拔苗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