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视阈下的赣剧传承与文创产品设计结合研究

2019-12-26 07:12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7期
关键词:赣剧产品设计文创

刘 珺

(南昌航空大学,江西南昌 330063)

前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类型多种多样,如表演艺术、传统手工工艺等等,在历史发展下,积淀成为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这也是人类发展遗留下的宝贵财富。赣剧属于是江西地区的主要戏种,从2011年开始,被国家认定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此,人们需要做好该类文化的传承工作。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内容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是人们发展过程中的灵魂所在,更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深层次认知,其内涵十分丰富。一般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十分明显的额特点:第一,只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存在,其生动和鲜活性特点便会得到充分展示,活态性及其明显。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和传承,与实际环境息息相关,而且该类文化只要以社区和民族为主体,构建出特殊的民众生活环境,将现实与历史、经济与文化等内容整合在一起,构建互动性较强的生态体系。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整个非物质文化的构成,可以将实际生态性特点展示出来。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是人类不同民族和不同民众之间的发展和创造力传承,具备明显的自主性特点。第四,在实际民众生活之中,非物质文化活动属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较强的生活性特点。

1.2 非遗保护的目标和原则

在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开展过程中,应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传承发展”的基本指导原则,该项工作的执行,同样也是非遗生命力的一种延续,促使其在危机面前不会受到任何损害,强化其传承效果。在我国实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执行上,还需要以合理利用和传承发展为主线,避免其传承工作受到大范围影响。非遗属于是活的遗产,可以和相关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理念等相结合,而且其发展特点决定了其不能与实际社会发展环境想脱离,否则将会失去生存土壤。站在传统发展角度来说,该种文化与人们生产和生活存在密切关系,截止到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依然具备明显的活态性和流变性。从实际角度出发,除了强调个体保护之外,还要提高对非遗生长发展环境保护的重视度,这其中主要涉及到的内容有实践性、经济性和创新性等等。如果是从文化生产角度进行考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保护形式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1]。

2 赣剧保护传承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结合模式实施的可能性

赣剧属于是江西省经典剧种,具备朴实细腻、内容丰富等特点,在我国文化史和音乐史上具备重要地位,同时也是江赣地区的传统文化代表。站在赣剧的保护和传承角度来说,人们需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特点和保护原则呈现出来,确保该项工作与文创产品设计全面结合在一起,实现赣剧的可持续发展。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创设计的特殊文化资源

在我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将区域历史和文化特色内容展示出来,具备积极丰富的内涵和价值,这也是未来文化创意工作的主要方向。另外,赣剧属于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下演化而来,艺术气息极为明显,更是区域文化的集合体。为此,很多人将赣剧中的很多元素与流行元素相结合,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大众化的文化产品,让人们可以近距离接触赣剧,了解其中的内涵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文化的遗存点,在传承之中添加了很多时代元素,这也制造了很多新形式的文化资源。

2.2 文创产品设计属于是保护非遗产品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文化创意产品制作上,主要是以文化内涵为基础,将其在实际产品内容中展示出来,受到了很多民众的欢迎。非遗文创产品的有效设计,主要以非物质文化内容为灵感来源,将其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特点呈现出来,并借助于新的设计方法,维护文化产品的有效设计和开发。从2014年6月份开始,文化部提出了非遗衍生品的开发和制作,确保非遗文化因素和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结合在一起,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憾保护上。一般情况下,非遗衍生品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具备很强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非遗和文化创意产业相互结合过程中,其价值和发展活力得到展示。从这里可以看出,赣剧的保护和传承不能局限在表演技艺的表达上,也可以根据实际生产性保护,以及多渠道表现形式,确保该项艺术能够得到社会多层面认同,为后续传承和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3 非遗保护视阈下的赣剧传承与文创产品设计结合思路

3.1 以创新达成文化的积累

在文化积累过程中,创新具备核心作用,在此过程中,声腔的梳理属于首要内容。在赣剧表演时,声腔主要以弋阳声腔为主,该腔也被人们称之为高腔,青阳腔同样属于高腔中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弋阳腔始终保持着一种原始风貌,更适合与文创产品设计相结合。而在实际青阳腔赣剧表达上,锣鼓助节的作用不容忽视,在表达过程中,并不需要管弦配合,只需众人帮腔即可,当然,笛子和唢呐的伴奏是必不可少的,所展示出来的艺术感觉十分婉转。除此之外,整个文创产品的全面设计,可以将赣剧传承与每个民众联系在一起,确保赣剧内容与实际时代发展特点相符,做到兼收并蓄、自我更新,只有这样,才能获取更多传承和发展机会。为了强化结合效果,人们还可以将现代音乐元素和民歌等因素与赣剧声腔结合在一起,实现虚拟化和程式化表演,并唱出其中的一段到两段,展示出其强大的艺术生命力[2]。

3.2 口传心授

赣剧传承与文创产品设计的全面结合,不但可以为赣剧提供更多发展和完善机会,能够让人民群众喜欢文创产品,理解其想要表达的真正含义。但从实际艺术表演人才角度来说,赣剧出现了明显的断层问题。为此,江西省政府开展了赣剧进课堂活动,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了解赣剧的特点和内容,强化其传承效果。还有很多设计者在赣剧传承与文创产品设计结合上,融入了自身的想法,对其实际产品进行了全面创新,帮助人们获取更多的赣剧艺术内容。站在教育角度来说,口传心授属于是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实际赣剧传承也应该做到这一点,以文创产品为载体,真正做到口传心授,并将其文化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充分展示出来,吸引更多人才参与到文化传承工作之中。

3.3 创新发展之路

在实际赣剧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应做到推陈出新,将其实际创新发展和文创产品融合之路展示出来。另外,赣剧的发展还应该与时代发展潮流相适应,借助于表演形式的多样化,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进行满足。在此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对赣剧周围产品进行全面开发,激发出人们对赣剧的好奇心,如制作赣剧人形玩偶、手机饰品等等,以及相关服饰和海报,通过这些文创产品的制作,可以为赣剧传承和发展创造更多机会。总的来说,实际传统工作应该与之前的赣剧文化为母体,将合适的现代元素融入其中,建立起符合大众审美的赣剧文创产品,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3.4 非遗的保护需求

赣剧属于是我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人,有义务对其进行传承和保护。现如今,随着我国的全球化发展,很多外来文化开始进入到我国国内,致使中外文化之间产生了激烈碰撞。在与国外文化相互交融之前,我国需要做好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实施中华民族文化走出去战略,这也是我国整体影响力上升的根本表现。现阶段,在江西很多地区之中,应建立起赣剧博物馆,将与之相关的珍贵资料收集其中,并通过赣剧服饰和乐器展览,确保其余现代文化生活融合在一起,构建出更多的文创产品,从而帮助人们了解更多赣剧内容。总的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点内容为此,相关部门需要对该项工作开展提高重视程度[3]。

3.5 传承重点的划分

赣剧文化的传承,是我国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关键所在,但在信息时代的发展之下,很多传统戏曲逐渐脱离了人们的视线,很多剧种更是无人传唱和继承。截止到目前,赣剧的传承工作依然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但其边缘化特点十分明显。为此,相关部门需要将赣剧传承与文创产品结合在一起,并将这些产品投放到各个领域之中,与群众进行零距离接触,还可以在艺术高校之中开设相关课程以及社团组织,举行相应的表演活动。除此之外,人们还要大力宣传赣剧内容,让更多的人了解赣剧所包含的内容,制作相应的纪录片。政府部门需要建立赣剧班,并给予其适当投资,让很多热爱赣剧的人能够找到一个表达和学习的平台,制造出更多现代文创产品,强化人们对赣剧内容的理解。

总结:综上所述,赣剧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很长,经历过兴衰、繁盛等各个时期,但从当今社会发展中可以看出,赣剧的传承与发展受到了极大考验。赣剧之中的很多品质值得现代人学习,为此,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可以将其与文创产品结合在一起,确保赣剧内容可以传递到每一个民众的生活中,强化其传承效果。

猜你喜欢
赣剧产品设计文创
陶溪川文创街区
智能产品设计
汽车外饰产品设计
“彭大将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地方戏曲进江西中小学校园的探索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时代更迭下的赣剧的发展和传播探究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杜凤霞产品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