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水平

2019-12-26 07:12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7期
关键词:官兵军队政治

张 巍

(北京66139部队,北京 100144)

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工作实践来看,其智能化水平还有所欠缺,影响和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因此,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断借鉴行业最新的思维理念和技术运用,提高其智能化水平,从而实现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效跃升。

1 强化“互联网思维”,改善传统教育理念

“互联网思维”是近几年获得大众广泛认可的网络热词,所谓“互联网思维”,就是强调充分利用互联网精神、方法和规则来指导创新社会活动和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尽管不同的行业对“互联网思维”的运用不尽相同,但其思想实质是一致的,就是强调要发挥网络思维理念在社会生活、人际交往、工作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升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具体到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来看,强化“互联网思维”主要应该体现在,强化各单位党委和政治机关积极利用军队网络信息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以及强化官兵踊跃参与网络教育各项活动的意识。一是要正确认识互联网、军队综合信息网在官兵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认清信息网络发展对官兵思想的影响,高度重视依托军队综合信息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现实意义,提高官兵主动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意识,以及积极运用网络沟通交流的主动性。二是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惯性思维。实践证明,教育者如果一味地实施以自我为主的灌输模式,很难在教育工作中收到良好的效果。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官兵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希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因此,教育者在组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应注重换位思考,注重激发官兵主观能动性,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三是要改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面对“互联网思维”的广泛传播 和逐渐深入人心,军队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也需与时俱进地进行自我改革和创新。应当积极探索互动式、访谈式、网上论坛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样式,大力发展具有更好融合性和参与性的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2 借鉴“云计算”理念,科学协调资源力量

当前,军队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中存在着体系性不强的现实问题,影响和制约着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快速发展。这种分散化的网络建设方式,与当前蓬勃发展的云媒体技术、媒体融合发展趋势是不相适应的。所谓云媒体技术,就是基于云计算技术,即依托互联网上服务器资源提出需求信息,再由云计算提供商所组织的计算机群提供信息服务。云媒体技术的先进性在于,充分发挥网络中每个节点的职能作用,发挥整体的优势,从网络全局的角度来统筹互联网资源的使用,将原本复杂的互联网计算任务分解到各个分散的小结点,从而提升整个网络运转的效益。

基于云媒体技术理念,军队综合信息网的建设应摈弃“各自为战”的传统思维,统一归口战区或军兵种进行统筹考虑,积极为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辟出跨网络、跨平台、跨应用的信息资源。具体来说,就是将一个战区或军兵种的本级综合信息网络视为一个互联网“云”,战区和军兵种的下属单位的本级综合信息网是这个“云”下属的分支。从建设上来说,战区(集团军)政工网统筹建设机关应加强整体设计,对所属的旅团部队政工网建设进行科学分配。各下属单位网络建设的主要侧重方向由战区和军兵种统筹调配,区分政策法规宣传、政治教育授课、新闻资讯提供、网络交流互动等功能群体,实现各自网络建设的专门方向和思路,然后在战区和军兵种层面进行统一归口管理和调配,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确保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达到预习效果。通过建立信息处理功能强大的中央数据处理中心,使各下属单位综合信息网络的使用需求,都可以从全军综合信息网络各组成部分中进行响应和反馈,从而提高军队综合信息网络的运行和使用效益,实现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倍增。

3 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量化分析评估

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最直接的外观体现就是网络信息的海量和庞大,大数据技术便应运而生,它是一种借助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进而得出更多有价值信息的技术方式。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更加准确的数据统计和正确的决策部署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对于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来说,伴随着全军综合信息网络建设的持续推进,各级军事综合信息网数据资源总量不断增加,运用大数据技术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类,可以为分析官兵思想动态、拟定思想政治教育计划、评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供直接数据支撑。

借助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功能运用,可以实现对官兵心理和行为的预测功能。目前大数据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交通、医疗、公共安全领域,如通过分析流感患者的就诊时间,就可以实现对流感季节的提前预警。当前,在军事综合信息网的网络教育资源的运用上,许多网页内容下方都设置了“观看此文时的心情”,可以借鉴运用目前已经成熟的“知微”大数据技术理念,对官兵在使用军事综合信息网过程中关注的话题、角度、关键词、情绪等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较为精确地掌握官兵的心理和行为趋向。如一名战士在点击多个网页页面时,均选择了“愤怒”图标,则可以判断其处于情绪低潮期,此时,单位政治机关和一线带兵干部便可以提前实施心理干预,牢牢掌控思想动态,预防不良思想倾向的产生。深入广泛运用“大数据”技术,还可以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量化评估。多年以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效果评估环节,往往基于教育者的感性认识和主观判断,没有海量的数据分析作为支撑,其评估效果也就难免有所偏颇。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备课准备、授课内容、授课方式等进行不同阶段的效果进行分门别类地评估,同时也可以区分身份、学历、经历等不同层次对授课效果进行分析,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环节进行数据分析、精准定位,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教育的实际成效,为因材施教、按需施教提供数据支撑,可以极大地促进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4 发挥“融媒体”优势,增强网络传播能力

随着网络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种新式媒体技术层出不穷,“融媒体”技术便是一个很具代表性的技术革新。所谓“融媒体”,即媒体融合,是指通过对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的共享融通,形成一体化的组织机构和传播体系,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简而言之,就是在不同的媒体之间,彼此借鉴对方的优势进行互补,从而达到最优的整体效果。

近年来,解放军报社主办的“军报法人微博”“军报记者”微信平台,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主办的中国军视网和军事TV移动客户端等,都是军队范畴内媒体融合技术革新的有益实践,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当在媒体融合领域创新图变。一是广泛建立移动网络客户端,打造融媒体硬件基础。积极开发建设军队网络移动平台,分层级分部门分系列建立专项客户端。各旅团级单位本级可以根据单位实际,实施本地化策略,注重本级移动网络客户端的特色化建设,尽可能多地为官兵提供本战区、本军兵种的相关信息,如官兵关心的军队改革、政治教育、军人福利等信息,提高官兵参与热情。二是深入借鉴互联网前沿技术,提升媒体融合质量。地方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发展迅速,有许多成熟运用,如地方媒体融合过程中广泛使用的二维码技术、数字电视新媒体技术等,应当在科学论证、专业审核、安全保密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军队移动网络终端适用模式,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三是要坚持做好宏观把控,确保媒体融合的方向。在信息纷繁的网络媒体平台,各种思潮良莠不齐,如不做好严格的宏观调控,难免会造成思想意识难以掌控的不利局面,因此,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体融合之路,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根本原则,各级党委党委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全程把关定向,媒体融合的发展建设的既要方向正确,又要托底可控,确保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永远保持听党指挥的这一不变的军魂和本色。

猜你喜欢
官兵军队政治
包围童话镇的“军队”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美要派上万军队阻止“大篷车”
四位军队党代表直面敏感话题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