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音教学中智能手机软件的使用初探

2019-12-26 08:44张恒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2期
关键词:现代汉语发音笔者

张恒

(海南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海南海口 571158)

1 研究缘起

现代汉语课是高校汉语言文学、 汉语国际教育等多个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对刚刚接触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来说,这部分内容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学生从小就学过“a、o、e”,说陌生是因为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国际音标、音位等内容对学生而言是全新的。学生们在该课程学习之初往往有些“轻敌”,结果等到学习音位时,各种国际音标符号一出现,立刻如临大敌。教师如果因循守旧,课堂上“满堂灌”,自己唱“独角戏”,或者备课不充分、教法不得当,就很容易出现课堂问题,长此以往会进入“学生厌听、教师厌讲”的恶性循环。而且当今的学生,在生活上对手机的依赖非常强,上课的时候也是“机不离手”。有些高校为了让学生上好课,明令禁止手机进课堂。

不在课堂上看手机就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吗?如何将智能手机APP 与现代汉语课教学改革结合起来,让手机APP 为大学课堂教学服务,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对手机“拿得起、放得下”,这成为笔者在教学之余常常思考的问题,也是该研究的缘起。

2 研究回顾

近十年来,高校现代汉语课教学改革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有不少学者对现代汉语课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指出现代汉语课沉闷、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差,如李丽群(2014)、胡吉成(2016)等;也有不少学者针对现代汉语教改进行反思、提出建议,强调现代汉语课堂应当生动活泼,应当把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和能力培养融入知识讲授中,如项菊 (2010)、 孙春颖(2006)、张雪涛(2005)等;还有不少学者提出了具体的现代汉语课堂教学方法或模式,如杨世铁(2009)、贾秀春、高晓梅(2011)、宋丽苹(2016)等。

研究现代汉语课程改革与手机使用的文章较少,笔者目前只检索到谢旭慧、黎平(2006)的一篇论文,该文主要是谈如何把手机中的短信作为现代汉语课的教学资源来使用。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大禹治水能够成功,关键在于找到了正确解决问题的办法——疏导而不是堵截。同样的,高校教师应该做的不是禁止学生课堂上用手机,而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正确使用手机。大学生都是有独立思想、独立人格的成年人,一味地禁止课堂上用手机只会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该文的研究目的,就是要以现代汉语语音教学为例,研究大学教师该如何使用手机APP 辅助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和主动性,如何强化实践环节。笔者期望能借此短文把自己通过教学实践得来的经验和感悟呈现出来,供学界同仁批评指正。若能提供给高校教师一些有用的助力教改的内容,那将是该研究最大的意义和价值。

4 现代汉语语音教学改革中手机APP 的使用

笔者所使用的教材是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修订版)》第六版。较之以往的版本,这一版教材在很多内容旁增添了二维码。学生只要拿起智能手机联网后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看到相关的扩展内容。学生们对此很感兴趣,阅读的积极性也很高。笔者由此受到启发,在课堂语音教学中设置了一些手机使用环节,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合理使用手机APP,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教师要想将手机APP 合理地引入课堂教学,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其中较为关键的是以下三方面:何时用、何处用、如何用。

4.1 何时使用手机APP 辅助教学和学习

4.1.1 课前

每节课前,教师将课件上传到网络平台或手机APP 里,供学生课前学习。这样有助于真正做到“翻转课堂”,把课堂变为以学生学习、讨论为主的课堂。学生可以用手机浏览器登录校园网络学习平台、“学习通”或“知到”等,进入相关课程主页阅读教师上传的教学内容;学生还可以进入“雨课堂”,查看教师在课程里发布的最新课件和习题。比如,我们在讲辅音和元音时,就把相关发音视频提前一周放在微信群和网络课程学习平台上,方便学生在课前预习和练习,课堂上集中讨论疑难问题。

手机APP 除了可以辅助学生课前预习,还可以帮老师轻松点名。任课教师只需关注“雨课堂”微信公众号,开设课程,就可以获取课程二维码。学生扫码就等于签到,百十人的签到现在几秒种就可以,为课堂教学节省了不少时间。

4.1.2 课中

上课时在什么教学环节使用手机,任课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来安排。

使用“雨课堂”的教师可以把课件同步到微信“雨课堂”,学生打开雨课堂进入课程就能看到教师发布的PPT。教师也不用担心学生只低头看手机不看屏幕,“雨课堂”可以设置遮盖功能,整页PPT 动画播放完毕后学生才能看该页全部内容。每页PPT 下方都有“不懂”和“收藏”两个选项,学生可根据自己听课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个,教师能够准确了解全班同学的学习情况。教师在课堂组织讨论或抢答时,可以在手机“雨课堂”中打开弹幕,让学生用弹幕来发表意见或答案。弹幕的特点是滚动播出,字体和颜色都有变换,学生很喜欢这种形式。不过弹幕也有局限,就是教师无法提前知晓学生发送的内容,可控性较差。相比而言,投稿的可控性较强。教师可以请学生使用投稿回答问题、上传图片或语音。比如,在练习分析音节结构时,笔者让学生把自己的分析结果用“雨课堂”投稿上来,笔者在手机上可以查看所有学生的投稿,从中选一些有代表性的答案投屏或者发送给全班,并进行讨论。这比请学生一个个上台拿着粉笔做练习节省很多时间,还避免了学生上台后不会写或写错答案的尴尬。

笔者在组织学生做练习时,使用“雨课堂”将练习题限时发送给学生并规定做题时间,必要时还可以适当延时。教师在手机端可以看到全班同学的答题情况,也可以将学生的答案投屏幕或发送全班。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真正做到全员互动,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

4.1.3 课后

手机“雨课堂”可以在授课结束后自动生成课堂情况小结。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哪些地方不懂,哪些学生课堂表现优秀,哪些学生参与课堂互动较少。这些都非常有助于教师进行课后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内容。学生也可以在“雨课堂”的个人课程里查看到自己本堂课的学习情况和答题成绩,还可以针对没有听懂的内容向老师提问,或用手机扫一扫教材上的二维码,进行扩展阅读。

上个学期,笔者在自己的课堂上使用了手机“雨课堂”,效果非常好。学生很喜欢这种新的课堂互动方式,课堂上参与讨论和互动都非常积极,就连那些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也常常在第一时间发弹幕或投稿。“雨课堂”让学生在最大程度上展现自己的才华、表达自己的观点。

4.2 何处使用手机APP 辅助教学和学习

在现代汉语语音课的课堂上,手机APP 辅助教学主要运用在以下环节:点名、做练习、讨论问题、调查问卷、投票等。这里重点谈谈练习、讨论和投票等环节。

在现代汉语语音课上,教师时常会让学生做一些音节结构或音位分析练习题。以前都是老师黑板加粉笔写题,学生白纸加圆珠笔做题。老师只能选择个别学生到黑板上做题。现在教师能在练习环节使用“雨课堂”后,学生可以用手机APP 将自己的答案发送给老师,老师既可以纵观全局了解答题情况,又能够挑出有代表性的答案来详细点评,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组织班级大讨论时,“雨课堂” 的弹幕和投稿都是很好的方式,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把自己的观点发到课程上,教师可以直接匿名投屏或发送给全班。笔者观察发现,这种方式学生使用起来上手很快,一些平时不太发言的同学也大胆地在“雨课堂”上发声。学生们可以在短时间内看到大量的观点在屏幕上依次出现,有问题随时都可以停下来讨论。这比以前一个学生接一个学生的口头发言,要节省很多时间,而且发言容易管控。

手机APP 还可以用来发布调查问卷。教师或学生做语音调查或方言调查时,可以先使用手机APP“问卷星”制作调查问卷,然后把问卷发布在微信群或QQ 群里,受调查者在填好后点击提交即可,而调查者可以随时登录软件看到最新的统计好的调查结果。

4.3 如何使用手机APP 辅助教学和学习

4.3.1 “拿得起”——使用手机APP 辅助教学和学习

使用手机APP 辅助教学和学习,首先需要改革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应尝试从“满堂灌”的教学变为“愉快、自主的讨论式”教学,让学生从被动地学习知识变为主动地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等形式掌握知识。接下来就举几个具体的课堂案例,与诸位读者探讨。

案例1:笔者在讲语音部分的内容时,会带领学生练习发音,面对面地给予指导。为了方便学生观察自己的口型和舌位,笔者要求学生带小镜子到课堂,但时常有人忘带镜子,男生更是有点羞于对着小镜子发音。笔者观察发现,没有带镜子的同学,在练习发音时使用手机录像来观察口型。这一发现让笔者有了新的教学设想:让学生在课下用手机录下自己的发音视频(限定每一段10 s 之内),用微信直接发给老师。如果他们愿意,还可以发录音视频到班级微信群或“雨课堂”,学生之间可以相互纠错。上课时,老师选取发音较好的同学的短视频在课上播放,给学生点评和鼓励。这样既避免了学生被当堂点名后不敢或不愿做发音示范的尴尬,也利用学生喜欢的手机APP 进行了高效互动。

案例2:学生在学习语音四要素时,非常容易混淆“音高”和“音强”这两个概念。笔者讲课时都会使用PRAAT 软件,让学生上台发音,检测他们的音高,让学生对这个概念有直观的了解。学生对这样的发音测试很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一般最多安排15 min,以往每个班只有三四个同学可以参与。现在,笔者课前把软件通过微信群发给班级学生,让学生安装在自己的电脑上,并将操作手册和操作录屏发送给学生。学生们可以在课下使用PRAAT来测试自己的音高和四声,检测结果可以做成电子文档通过学习通或邮件发送给老师,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语音实验。

案例3:有些学生喜欢拍老师的PPT 和板书,有些学生还会时不时地录一小段笔者的讲课视频。笔者因势利导,让拍笔记和录视频的同学定期在班级微信群里发送编辑好的课堂PPT、板书和视频短片。例如“抖音视频”学生就很喜欢用。编辑的文案过程就是他们复习的过程,而其他同学在看的同时也进行了复习。笔者的课堂使用手机“雨课堂”之后,学生只要进入“雨课堂”就能够看到任课教师发布的所有课件,学生可以收藏自己看懂的课件、标记看不懂的课件,笔者进入雨课堂就能了解学生对课件的掌握情况,讲课时可以有的放矢,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3.2 “放得下”——合理管控课堂上手机APP 的使用

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做到用手机时 “拿得起”,听讲时“放得下”,笔者建议:第一,严格控制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在规定时间、规定环节使用手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手机的习惯,能够真正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第二,教师讲课要精彩,内容要充实,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好的课堂设计,是给学生一半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讨论和报告。老师要鼓励学生上台发表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质疑教师的讲解,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学习的场所。第三,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的设计,让手机在课堂上“上台”“下台”都合情合理、适时适度。

5 结语

该文就现代汉语语音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手机APP 辅助现代汉语教学改革这一课题还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笔者将在今后的教学改革实践中继续探索,以期有更多发现。

猜你喜欢
现代汉语发音笔者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老师,别走……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Playing with h
Playing with /eI/
Playing with u_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