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离心沉淀涂片法在痰找抗酸杆菌中的应用

2019-12-26 08:10周清林王辉曾红平陈丽红唐裕后许春华陈旺国
医疗装备 2019年23期
关键词:抗酸涂片消化

周清林,王辉,曾红平,陈丽红,唐裕后,许春华,陈旺国

江西省广昌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江西广昌 344900)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1],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及早确诊并接受规范的药物治疗是肺结核患者治愈的关键[2]。痰标本直接涂片法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在我国被广泛用于肺结核的诊断[3],但其灵敏度低,涂阳患者漏检现象严重,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结核防控策略的需求[4]。本研究运用消化离心沉淀涂片法查找痰液中的抗酸杆菌,就其检出结果与直接涂片法、荧光染色镜检法进行对比分析,以确定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江西省广昌县人民医院送检的192例痰标本,其中男109例,女83例;年龄15~82岁,平均(54.05±5.66)岁。每份标本同时采用消化离心沉淀涂片法、直接涂片法和荧光染色镜检法查找抗酸杆菌。

1.2 方法

本研究所用仪器与试剂包括:奥林巴斯CX23生物显微镜、明美生物荧光显微镜、GENIUS 6K-C离心机、微型旋涡混合仪,珠海贝索的抗酸染色液、抗酸荧光显色试剂、4%NaOH溶液。

消化离心沉淀涂片法:吸取痰液2~3 ml于灭菌离心管中,加入1~2倍体积的4%NaOH 溶液,振荡混匀30~60 s;室温静置15~20 min,待检体完全融化后,3 000 r/min 离心10 min;吸去上清液,混匀管底沉淀物,取沉淀物1滴(约50 μl)于玻片中央,均匀涂成10 mm×20 mm卵圆形痰膜,自然干燥和火焰固定后进行抗酸染色;滴加苯酚复红2~3滴,加热3~5 min,待涂片冷却后水冲洗;3%盐酸酒精脱色30~60 s,水冲洗;碱性美兰溶液复染1 min,水洗。

直接涂片法:用竹签茬端挑取痰标本中干酪样或脓样等异常部分0.05~0.1 ml,于玻片正面右侧2/3处均匀涂成10 mm×20 mm的卵圆形痰膜;痰膜朝上静置自然干燥后(一般约需要30 min)[5],进行抗酸染色。

荧光染色镜检法:痰标本用直接涂片法制片,自然干燥后,火焰固定;滴加金胺“O”染液于涂片上,37 ℃染色15 min,水洗;脱色液脱色1~2 min,水洗,直至肉眼观察无色为止;复染液复染3~4 min,水洗。

1.3 临床评价

比较3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探讨消化离心沉淀涂片法在痰找抗酸杆菌中的优越性。染色后镜检及结果报告依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标准化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规定的标准执行[6]。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O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消化离心沉淀涂片法、荧光染色镜检法阳性检出率均高于直接涂片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离心沉淀涂片法与荧光染色镜检法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192例标本3种方法阳性检出率比较

3 讨论

有文献报道,受技术操作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如含血液的痰标本、口腔中的杂物、人为染色的差异性等[7]),传统痰涂片方法阳性检出率较低,容易出现漏检。传统痰涂片检查中,有40%以上的成人肺结核及75%肺外结核患者的检查结果为阴性,且传统痰涂片检查无法对潜伏期感染做出诊断[8]。而消化离心沉淀涂片法在直接涂片法的基础上,对痰标本进行消化溶解离心处理,提高了抗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消化离心沉淀涂片法主要有以下优点:(1)采用4%NaOH溶液作为溶痰剂消化痰液,既能降低抗酸杆菌的活性,又可杀死非分枝杆菌,避免在涂片染色过程中,因残存在痰液中的病原菌挥发,危害操作者及周围人员的健康;(2)4%NaOH溶液可以更加彻底地溶解痰液中上皮细胞、黏液、血液等蛋白成分,有利于菌体的释放,涂片背景更干净,镜检更加清晰易辨;(3)消化后的痰标本经过离心沉淀,抗酸杆菌集聚于离心管底,实现了菌体的极大浓缩,有利于抗酸杆菌的检出。

荧光染色镜检法使用LED荧光显微镜镜检,先以20×物镜、10×目镜观察,发现疑似结核分枝杆菌的荧光杆状颗粒后用40×物镜确认;暗色背景下,抗酸杆菌呈橙色或黄色闪亮发光,菌体形态稍弯曲,有的有分枝[9],因此荧光染色镜检法诊断性能明显优于普通的光学显微镜。荧光染色镜检法在2011年就得到WHO的认可和推荐。但荧光染色镜检法的成本在3种方法中最高。在荧光染色条件下,分枝杆菌与某些杂质在镜下都呈现为同样的黄色杆状或短棒状,而不是萋尼染色条件下的红色与蓝色背景的明显区分,这对操作者的镜检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镜检技术水平较低的人员可能无法完全辨别分枝杆菌与其他杂质[10]。

本研究结果显示,消化离心沉淀涂片法具有荧光染色镜检法相似的阳性率,而且有5例消化离心沉淀涂片法检测阳性的标本,荧光染色镜检法检测却为阴性。这可能是因为消化离心沉淀涂片法对标本进行了消化溶解离心处理,提高了标本中抗酸杆菌的菌量,更容易检出。有2例荧光染色镜检法检测为阳性的标本,消化离心沉淀涂片法检测却为阴性,其原因可能是患者长期服用抗结核药物,分枝杆菌的抗酸性被破坏,但荧光染色性被保留,因而抗酸染色阴性,而荧光染色阳性。

消化离心沉淀涂片法的操作关键:标本量应以2~3 ml为宜,量大则难以消化;把握好离心速度和时间,不宜过慢、过短;涂片时宜薄不宜厚,需自然干燥,不能加热烤干,否则染色时痰膜容易被流水冲掉,降低镜检阳性率。

综上所述,消化离心沉淀涂片法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单、阳性检出率高的特点。

猜你喜欢
抗酸涂片消化
抗酸染色法、细菌培养法和实时荧光PCR法在分枝杆菌检查中的应用比较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食物是怎么消化的
PCR技术、抗酸染色法在肺结核病理学诊断中应用比较
骨髓穿刺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切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两种常用染色方法在性成熟SD大鼠阴道涂片中的比较研究
改良抗酸染色法在结核性浆膜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