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器串联血液灌流器治疗肾性骨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9-12-26 08:11唐彩凤
医疗装备 2019年23期
关键词:肾性透析器灌流

唐彩凤

九江市中医医院肾内科 (江西九江 332000)

肾性骨病是因尿毒症患者长时间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引起机体钙、磷代谢异常及甲状旁腺素代谢功能异常,活性维生素D3缺乏及铝含量过高,患者机体酸碱度异常,而引发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1]。本研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器串联血液灌流器治疗肾性骨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肾性骨病患者6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观察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18~55岁,平均(46.18±6.12)岁。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20~59岁,平均(45.72±5.8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均符合肾性骨病相关临床诊断标准;均存在骨病变、转移性钙化情况,通过骨密度、X线拍片明确患者骨密度减小,存在骨软化;通过血液检测显示甲状旁腺激素和血磷存在升高及血钙含量存在下降。

排除标准:其他重要脏器严重疾病患者;不能全程参与研究患者。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血液透析器串联血液灌流器治疗:血液透析治疗3次/周,4 h/次,通过穿刺动静脉内瘘建立血液透析通道,选择普通肝素作为抗凝物质;血液灌流治疗,1次/周,连续治疗2个月。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详细记录相关治疗情况,掌握各项治疗指标,存在异常立即上报主治医师。

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凝血护理

肾性骨病患者透析时采用抗凝剂进行干预,当抗凝剂使用剂量不足时会引起管路凝血,使用剂量过大则存在出血风险,应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合理调整使用剂量;此外,医护人员应增加巡视次数,密切观察灌流器和透析器的颜色改变,关注静脉压、跨膜压,若发现设备提示跨膜压报警或患者静脉压持续上升,应及时关注灌流器以及透析器是否发生血块凝结,若发现静脉回流受限,应及时分析原因并给予相应处理;患者治疗后用温热毛巾贴敷穿刺部位,预防血管硬化。

1.2.2 体外循环护理

血液透析器串联血液灌流器治疗初期应保持灌流流量为0.1 L/min,逐步增加流量,最高不超过0.2 L/min,合理控制血流速度,减少对树脂吸附效果的影响;联合治疗时间应短于2 h,避免时间过长引起吸附物质重新渗入血液中;血液灌流治疗完成后应持续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血流量保持在0.25 L/min;治疗过程中患者发生胸闷、呼吸短促及发热时及时给予其0.005~0.010 g的地塞米松及氧气吸入等处理。

1.2.3 管路护理

治疗前,护理人员全面预冲管路,充分排气后降低体外凝血发生率;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凝血情况,各项护理步骤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尽可能预防感染。

1.2.4 饮食、运动护理

(1)饮食护理:肾性骨病患者血磷含量高,引导患者调整饮食结构,多食用低磷、低蛋白食物,严格减少奶制品、豆制品含磷偏高食物的摄入,严格控制每日磷摄取量<0.9 g,切勿食用动物内脏、坚果等。(2)运动护理:引导患者适量开展户外活动,接受紫外线照射促进维生素D3合成,提高血钙含量;鼓励患者家属对患者四肢进行按摩,督促患者每日坚持运动。

1.2.5 心理护理

肾性骨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通常存在恐惧、焦虑等心理,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心理干预,应在治疗前向患者讲解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的原理、方法、预后效果、相关注意事项等,并向患者介绍治疗有效案例,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其安全感及依从性。

1.3 临床评价

(1)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显效,经过治疗及护理,患者骨痛、关节疼痛、皮肤瘙痒以及肌无力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经过治疗及护理,患者骨痛、关节疼痛、皮肤瘙痒以及肌无力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经过治疗及护理,患者骨痛、关节疼痛、皮肤瘙痒以及肌无力等临床症状未改变,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生命质量改善情况:采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对患者生命质量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心理情绪、社会功能、生理职能、精神情况4个方面,总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生命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2.2 两组生命质量比较

观察组各项生命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命质量比较(分,x-±s)

3 讨论

尿毒症患者体液中的尿毒素具有一定的毒性,在体内大量蓄积后将导致患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等多个指标的代谢功能异常[2]。肾性骨病又称为肾性骨营养不良,是尿毒症常见并发症,患者主要表现为血钙水平降低,血磷、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水平上升。目前,临床为了有效清除中大分子尿毒素主要采取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的治疗方法,血液透析可以及时补充机体所需钙物质和维生素D等;血液灌流则根据物理吸附以及疏水基团相互作用,起到良好的吸附效果,尤其可强力吸附中大分子物质,缓解肾性骨病患者的临床症状[3]。

为保障肾性骨病患者的预后效果,尽早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护理人员应在血液透析器串联血液灌流器治疗时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各项生命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曾剑慧[4]研究结果相似。分析主要原因在于,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了凝血护理、体外循环护理、管路护理、饮食运动护理和心理护理,这些护理活动围绕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治疗全过程给予肾性骨病患者高质量且细致周到的护理服务,既保证了治疗过程顺利高效地开展,还满足了患者的多方面护理需求。凝血护理针对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治疗常见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肾性骨病患者的内瘘是其生命线,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掌握自己的内瘘血管紧张度以及弹性,并积极预防闭塞、感染以及出血等不良情况的发生;管路护理保证了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治疗在无菌状态下的顺利开展,降低了患者的感染风险;饮食运动护理能够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灵活的营养结构指导和运动指导,保障了患者的营养运动需求;肾性骨病患者在长期治疗中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5]。

综上所述,肾性骨病患者行血液透析器串联血液灌流器治疗的同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猜你喜欢
肾性透析器灌流
治疗尿毒症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体外实验研究
血液透析仪联合血液灌流器治疗老年维持性透析合并肾性骨病的疗效观察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特拉唑嗪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观察鲑鱼降钙素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肾性骨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血液灌流治疗戊巴比妥钠中毒1例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
1例糖尿病合并肾性高血压患者的药学服务
两种方法预防透析器反应的体会
床边血液净化治疗高通量透析器局部凝血分析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