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管理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水平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2019-12-26 08:11徐莎夏群丽
医疗装备 2019年23期
关键词:终末期个案效能

徐莎,夏群丽

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西宜春 336000)

血液透析是目前临床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最有效的手段,可清除血液毒素,维持机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但多数患者需长期带管生活,易产生悲观、自卑等不良心理,降低其康复信心,严重影响治疗效果[1]。相关研究发现,实施血液透析治疗的同时配合科学合理的护理指导,对增强患者自我效能、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2]。个案管理作为持续性个体化管理模式,可最大限度发挥医疗资源优势,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本研究探讨个案管理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水平及自我效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我院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64例,根据入院顺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24~70岁,平均(49.72±4.15)岁;病程1.5~14.2年,平均(6.83±2.19)年;文化水平,小学及初中8例,高中及中专14例,大专及以上10例。观察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23~71岁,平均(50.34±3.89)岁;病程1.4~14.5年,平均(7.09±2.38)年;文化水平,小学及初中7例,高中及中专13例,大专及以上12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文化水平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经尿常规检查、尿培养检查等证实为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时间6个月以上;患者及家属均知情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肝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患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凝血机制紊乱或活动性出血患者;意识障碍、痴呆或精神行为异常患者。

1.2 方法

两组均实施血液透析治疗,并配合相应护理干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口述终末期肾病成因、血液透析治疗手段、注意事项;加强饮食、用药等管理;情感疏导,保持心情愉悦。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案管理。(1)成立个案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主治医师(1名)、护士长(1名)、专科护士(2名),结合患者病情特点与心理状态,采用头脑风暴法讨论、制定干预措施。(2)疾病认知管理:根据患者对血液透析的认知诉求及钙磷代谢的监测结果,判断血液净化对减轻钙磷代谢水平紊乱的影响,评估透析间歇期患者居家饮食、运动、液体摄入量等疾病自我管理情况,及时指出患者的自护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同时强化合理饮食、控制液体摄入量对疾病转归的重要性,纠正患者及家属的错误认知,并发挥家属监督作用,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定期检测钙磷水平: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深圳迈瑞科技公司,型号BS300)定期检测患者血钙、血磷水平,注意仪器使用前严格检查漏气、漏水、酸碱清洗溶液等情况,使用后定期清洗仪器(1次/周);同时教会患者及家属利用Excel表格制作钙磷水平变化折线图,以便直观掌握患者钙磷水平变化趋势,并结合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会其正确控制钙磷水平的方法。(4)情感支持:利用正性暗示法、动机访谈、正念冥想法等方式了解患者内心真实感受,并定期举办知识讲座及病友交流会,利用现身说法、病友同伴教育模式,予以患者心理支持,缓解其压抑、自卑及失望情绪,坚定其康复信心,增强其自我效能。

1.3 临床评价

(1)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干预前、后的血钙、血磷水平,其中血钙水平>2.85 mmol/L为高钙血症,血磷水平>1.78 mmol/L为高磷血症。(2)应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总分10~40分,得分越高,自我效能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钙磷代谢水平比较

两组干预前、后的血钙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的血磷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血磷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钙磷代谢水平比较(mmol/L,x-±s)

2.2 两组自我效能比较

两组干预前的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的GSES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自我效能比较(分,x-±s)

3 讨论

血液透析作为一个漫长的治疗过程,不仅需要患者坚持治疗,还要求患者改变自身不良行为,坚定康复信心[3]。临床研究发现,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与疾病认知水平存在密切联系[4]。常规护理干预多采用说教式灌输知识方式,易受患者年龄、文化水平及宣教形式等因素的限制,导致宣教效果不理想,难以满足患者的认知诉求。

个案管理以患者为施护中心,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更具针对性、灵活性、系统性、个性化[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血磷水平低于对照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个案管理应用于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可显著调节血磷水平,增强患者自我效能。分析原因在于,个案管理结合患者血液透析认知诉求及钙磷代谢监测结果,加强对患者疾病知识的指导,纠正患者认知误区,并及时指出患者疾病自我管理问题,改变患者饮食、液体摄入、用药等行为;同时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密切检测患者每日钙磷代谢水平,制作钙磷水平变化折线图,讲解正确控制钙磷水平的方法,以直观掌握钙磷水平变化趋势,降低高磷血症、高钙血症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此外,利用现身说法、病友同伴教育模式、家属支持与监督力量,不仅能缓解患者的悲观情绪,坚定其康复信心,还能督促患者改变不良行为,巩固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个案管理应用于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可显著调节血磷水平,增强患者自我效能。

猜你喜欢
终末期个案效能
透析及非透析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血管钙化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个案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探讨心理干预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作用
腹膜透析在有腹部手术史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兜底扶贫成效探析——基于高山羌寨扶贫户的个案考察
别样风景的多元化绽放——我国当代女性写作的个案式研究
姑息护理在终末期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