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对颅脑创伤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血糖、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19-12-26 08:11全雁红何萍桂
医疗装备 2019年23期
关键词:高血糖医护颅脑

全雁红,何萍桂

福建省厦门市中医院 (福建厦门 361000)

颅脑创伤后应激性高血糖是指颅脑创伤后,血糖随即升高,12~24 h达峰,数小时或数天后下降至正常范围[1]。但颅脑创伤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可能出现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影响患者康复,需要实施高质量的护理干预。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是以患者为中心,医师与护士共同协作,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护服务,以促进患者康复。本研究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对颅脑创伤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血糖、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94例颅脑创伤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男28例,女19例;年龄19~71岁,平均(45.11±11.4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6例,击打伤13例,高处坠落伤8例。对照组男29例,女18例;年龄20~69岁,平均(44.78±11.0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7例,击打伤12例,高处坠落伤8例。两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3分;经颅脑CT检查确诊;患者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糖尿病史的患者;合并精神异常、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监测患者体温、心率、血氧饱和度、瞳孔等变化;保持病房干净卫生,指导患者科学饮食,禁食辛辣食物。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成立医护一体化小组:由2名医师、1名护士长、3名护士组成小组,护士长任组长,讨论制定颅脑创伤后应激性高血糖的具体护理措施,医师与护士共同交接班、查房,发现异常及时沟通。(2)血糖监测:治疗初期密切监测患者血糖变化,每隔2 h测量1次血糖,待血糖较稳定后每隔6 h测量1次血糖,按照医师意见调整胰岛素用量;注意观察静脉注射穿刺点是否出现红肿,输液管有无渗漏、堵塞、折叠,是否存在含糖液体输入。(3)输液护理:颅脑创伤患者多应用呋塞米、20%甘露醇、脂肪乳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大剂量、长时间应用,可引起血糖升高,医护人员需注意观察患者的血糖变化,注意用药时间间隔。(4)并发症护理:颅脑创伤患者多需长时间卧床,可能出现褥疮,应每隔2 h协助患者翻身1次,翻身时注意避免头部剧烈摆动;保持患者个人卫生,及时更换被褥、衣物;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湿润、清洁,2次/d;医护人员早期协助患者进行被动运动、穿弹力袜,并指导患者进行下肢屈伸运动、足踝环转运动。

1.3 临床评价

(1)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2)对比两组并发症(感染、褥疮、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评估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总分95分,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FPG、2 hPG比较

干预前,两组FPG、2 h P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PG、2 h P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 FPG、2 h PG 比较(mmol/L,x-±s)

2.2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比较[例(%)]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颅脑创伤后应激性高血糖是由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激活,引起相关神经递质、激素变化,血胰岛素减少,导致血糖升高[3]。针对该病患者,临床常采用胰岛素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避免高血糖损害中枢神经,但仍需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临床护理过程中,护士与医师可能缺乏有效的沟通,且患者血糖异常升高时,可能未引起护士的注意,影响治疗。研究发现,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应用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其生命质量[4]。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是由医师与护士组成固定的医护团队,以小组形式为患者提供治疗、护理等服务,有利于医师与护士间的配合,提高医护质量[5]。本研究中,医师与护士共同交接班、查房,保持及时有效的沟通,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发症,然后予以针对性处理;在治疗初期,医护人员密切监测患者血糖,可及时根据患者血糖变化调整胰岛素用量,避免患者出现依赖性[6];此外,输液护理也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避免长时间、大剂量应用呋塞米、20%甘露醇等药物而引起血糖升高[7];并发症护理可减少褥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FPG、2 h PG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应用于颅脑创伤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有助于降低血糖;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应用于颅脑创伤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应用于颅脑创伤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有助于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高血糖医护颅脑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血糖超标这些都不能吃了吗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UCP2基因敲除小鼠在高血糖加重脑缺血损伤模型中的应用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高血糖相关偏身投掷和舞蹈症的CT及MRI表现
不同水平控制应激性高血糖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