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器残血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

2019-12-26 08:11郭玉莹
医疗装备 2019年23期
关键词:透析器血流量肝素

郭玉莹

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血透室 (江西吉安 343000)

透析器残血是指透析结束后透析器内发生的凝血情况,严重影响了透析治疗效果,是造成患者血液丢失、贫血的重要原因[1]。贫血的出现不仅影响机体的供血、供氧,而且影响透析患者的机体健康及生命质量。如何减少透析器残血,确保透析治疗效果,是近些年来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2]。预防护理主要是针对临床诊疗中的常见问题采取的预防性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各种不良情况的发生,从而确保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分析血液透析器残血的原因,探讨预防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医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28~75岁,平均(56.8±6.5)岁;疾病类型,糖尿病肾病10例,高血压肾病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2例,多囊肾1例;实施无肝素透析10例,常规血液透析21例。对照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30~76岁,平均(55.8±5.9)岁;疾病类型,糖尿病肾病12例,高血压肾病1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9例;实施无肝素透析8例,常规血液透析2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研究采用日本东芝企业生产的血液透析仪,每次透析时间为4.0~4.5 h,血流量为200~250 ml/min,透析液流量为500 ml/min。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医护人员帮助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和生活计划,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管理,嘱患者保持低脂饮食,少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多食用新鲜蔬果,并嘱其遵医嘱用药。

观察组采取预防护理,具体如下。(1)选择生物相容性好的滤器,在透析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并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在管路以及滤器使用前进行充分排气和湿化处理;确保血管通路的通畅性以及血流量的充分性,避免由于血流量不足引起残血,叮嘱患者保护好造瘘肢体,禁止在造瘘肢体上抽血或测量血压,避免造瘘肢体受压或提重物;透析结束后可以用软膏涂抹血管,避免血管硬化引起血流量不足。(2)透析前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状况,了解患者的凝血指标,从而科学使用肝素;合理调节置换液和超滤量参数,避免血液黏稠度过高引起凝血;置换液需要在滤过器动脉口之前输入,从而避免滤过器内发生凝血;密切观察跨膜压,若发生跨膜压增高则需要立即进行处理;精确透析期间的每项操作,缩短血泵停止时间,最大限度确保透析效率,从而减少透析器残血。(3)为了避免操作失误,需要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强化其职业技能和服务意识,从而确保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对于血液高凝患者,除了使用抗凝剂外,还可以服用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等抗凝药物,从而提高抗凝效果;定期进行血常规、血生化检查,及时改善机体炎症状况,从而及时调整抗凝剂的用量;滤器使用肝素盐水预充,以避免血栓形成,降低残血发生率;对于无肝素透析患者,每透析20~30 min可以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管,且在冲管中可以轻微拍打透析器,同时合理控制透析时间;对于低血压引起的血流量不足患者,可以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快速滴注或5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必要时可以给予多巴胺升压。(4)细化回血过程中的护理措施,下机时可以将血流速度控制为80~100 ml/min,然后用手轻微揉按血管通路,同时用止血钳轻微拍打透析器两端,间断揉搓双手并使血管黏附血液松动,减少血液滞留。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透析器残血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评估,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透析器残血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未发生透析器残血,对照组发生4例(12.9%)透析器残血;观察组透析器残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3.1 血液透析器残血的主要原因

(1)透析器生物相容性差:生物相容性差的透析仪容易激活凝血系统,从而导致凝血级联反应的发生,形成凝血块[3]。(2)透析操作不合理:透析器或是肝素输注管路预冲不充分,容易残留气泡,或是持续输注时相关参数设置不合理,首次透析患者肝素用量不足,肝素泵开启时间延迟,全身肝素化时间不足[4];低血压、穿刺位置不佳引起血流量不足,导致血流中断;透析过程中向管道内输注相关制剂,造成空气暴露[5]。(3)患者自身因素:合并高血压、高血脂以及糖尿病的患者自身血液黏度高,容易出现残血[6]。

3.2 预防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预防护理主要是通过预防性护理措施的应用,减少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的不良情况的发生。在采取预防护理期间,需要根据透析器残血的相关原因,选择合适的透析器,加强透析治疗相关操作的规范性,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技术,并做好透析前、透析中以及透析后护理,最大限度预防透析器残血的发生,从而避免透析患者出现贫血,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透析器残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器残血影响了透析治疗的效果,因此需要通过预防性护理措施减少透析器残血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猜你喜欢
透析器血流量肝素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阻力递增踏车对年轻健康男性相关呼吸、运动肌肉血流量的影响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抖腿是健康行为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低分子肝素改良注射法用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110例
两种方法预防透析器反应的体会
床边血液净化治疗高通量透析器局部凝血分析与应对
复用透析器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透析器半自动手工复用与全自动复用的安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