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输液加温器配合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患者术中寒战及低体温的影响

2019-12-26 08:11付羽杨洁黄良道
医疗装备 2019年23期
关键词:寒战输液体温

付羽,杨洁,黄良道

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江西南昌 330003)

低体温是术中常见并发症,在不做相关保温处理情况下,术中低体温发生率高达50%~70%[1]。低体温不仅会致使基础代谢减慢,还会影响凝血功能、免疫功能及其他系统功能,同时体温丧失引起的寒战会增加人体耗氧量,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2]。骨科手术因骨骼功能的特殊性,术后恢复期长,若术后短期内凝血功能异常则会影响患处血液循环,不利于患者预后。便携式输液加温器是进行输液、冲洗液、库血加温的常用仪器,在减少体温丧失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在骨科手术患者中采用便携式输液加温器配合护理干预,探讨其在预防术中寒战及低体温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女18例,男22例;年龄20~68岁,平均(46.17±8.84)岁;手术时间71~144 min,平均(110.34±25.29)min;术中平均输液量(1 498.57±216.75)ml,平均输血量(668.20±175.32)ml。对照组女19例,男21例;年龄21~66岁,平均(46.09±8.88)岁;手 术 时 间70~146 min, 平 均(109.81±25.49)min; 术中 平 均 输 液 量(1 497.92±218.26)ml, 平 均 输 血 量(667.89±176.18)ml。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入选患者术前体温正常;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血液类疾病史、凝血功能异常、双侧髋关节置换或翻修手术、严重脏腑器官功能异常等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保温护理:术中保持室内温度22~24 ℃,术中加强覆盖,尽可能减少非手术部位暴露,库存血液室温放置20~30 min后再输注,输液及冲洗液温度均为常温。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便携式输液加温器配合护理干预。(1)术中采用医用便携式输液加温器(佛山市奇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粤械注准20142450138)维持输注液体温度为37~38 ℃,并将冲洗液温度加温至38~40 ℃,输血温度加温至35 ℃。(2)综合护理干预:进入手术室前针对手术相关内容进行全面宣教,并针对患者特点加强心理疏导,缓解患者术前心理应激;在手术台上铺放可控式保温毯,维持温度35~38 ℃,术中在不影响操作的情况下采用加温烘烤过的小棉被或棉巾等做好非手术区包裹、覆盖,必要时应用加压控温毯覆盖在非手术区,维持温度在35 ℃左右,对体表施加高温对流气体,做好人体与环境隔离,减少体表散热;术前15 min调控室温至27 ℃,非手术区包裹、覆盖等准备完全后,再将室温下调至22~24 ℃,并将湿度调整为40%~60%;在手术视野外部粘贴外科手术贴膜,做好防潮,以免手术单或覆盖物潮湿,导致体表散热增加;加强对患者体温监测,若发现体温下降趋势则及时进行处理。

1.3 临床评价

术前10 min、麻醉开始时和手术过程中每隔20 min测量肛温(36.5~37.5 ℃为正常),计算术中平均温度,并统计两组术中寒战、低体温(肛温<36.5 ℃)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体温

两组术前、麻醉开始时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过程平均体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体温变化比较(℃,x-±s)

2.2 寒战和低体温

观察组术中寒战和低体温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中寒战和低体温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健康人体温可在下丘脑调节中枢调控下保持相对恒定,当手术麻醉后会抑制部分神经传导功能,致使体温调节中枢麻痹,无法根据环境变化自由调节保护自身体温,增加低体温出现风险[3]。同时,随着无菌技术的发展,手术室配置的空气净化设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室空气质量,但也会增加人体散热[4],且术中体表散热、冷稀释作用更会导致体温大量丧失。此外,术中体温丧失还与患者自身因素相关,术前心理应激会使血液重新分配,导致微循环及回心血量异常,增加低体温发生风险。因此,临床需加强保温护理,以减少术中寒战、低体温对手术开展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过程中平均体温高于对照组,术中寒战、低体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便携式输液加温器配合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手术患者术中寒战及低体温中效果显著,可降低寒战、低体温发生率。研究发现,术中体表散热、冷稀释作用是导致体温大幅下降的最主要因素,而体表散热增加及冷稀释作用与冲洗液、输入液体及输入血液温度过低相关,术中每输注4 L液体或4 U库血,则会导致中心温度下降1 ℃,大量冷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则会导致局部体温大量丧失[5]。而本研究在术中对输液、冲洗液及库血温度进行加热,并根据其功能及性质的不同严格控制加温温度,以尽可能避免加温温度过高导致的库血成分破坏;同时,本研究还通过术前手术室预热、充分覆盖、采用可控保温毯等被动加温及主动加温措施,不仅有效减少体温丧失,还可起到主动加温效果,避免体温中枢神经麻痹导致的体温下降;此外,本研究在患者进入手术前加强心理疏导,减轻患者手术应激对生理功能影响,进一步降低体温丧失风险,减少寒战、低体温发生率,减轻其对患者免疫、凝血等功能的影响,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综上所述,便携式输液加温器配合护理干预能够预防骨科手术患者术中体温丧失,减少寒战及低体温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猜你喜欢
寒战输液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预防寒战和牵拉疼痛的作用
右美托咪定防治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寒战的临床效果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