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流业发展为导向的精准就业指导?

2019-12-26 07:06朱秀玉
商场现代化 2019年20期
关键词:物流人才

朱秀玉

摘 要: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存在“供”与“需”不平衡现象,使得整体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效果不理想,存在就业困难的形势。因此在对高校院校物流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精准就业指导思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确立明晰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并基于该层次物流人才所应具备的专业核心能力,展开于本位教育的创新型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改革,并提出了相应的思路框架和实施内容。

关键词:物流人才;就业选择;职场生活;精准就业指导

一、引言

我国电商物流管理混乱,在信息化、自动化等方面落后于国外先进水平,表面上是观念和知识上的差距,实质上是我国物流综合性人才缺乏造成的。在当今我国的物流人员自身素质的问题给客户以及电商物流企业本身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影响。作为物流专业的学生除了需要扎实的物流理论知识外,实践经验也很重要。广州某家物流快递企业的一位高层管理者曾经招聘过一批物流专业的毕业生,但是没过试用期就辞退了他们,因为这些年轻人虽然出身科班,手里也有好多证书,但是在超市的配送中心却无法用上。近年来,随着我国物流业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物流业加快转型升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2010-2020年》指出高职教育要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提出坚持产教融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而人才培养目标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类别、规格的需求与学生自身素质所影响,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决定性因素,其根本是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但目前,我国开设物流专业的院校有2000多家,而漳州不会超过10家,其中只有3家为大专院校。这个比例意味着,漳州市开办物流专业的院校仅占全国的0.5%。据统计,2016年漳州市地区生产总值3125.34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75.97亿元,比上年增长3.6%;电子商务交易额达621亿元,增长67.7%。这无疑需要大量的物流管理人员,仅靠10家院校培养专业人才,无法满足市场的用人需要。因此本文根据漳州目前的物流快递业发展状况,立足全省及全國基本市场情况,探讨基于物流快递业发展为导向的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与社会适应。

二、物流学生的大学三年

物流学生大学三年要怎么过呢?作为物流学子们要有清晰的计划安排,也就是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学业方面,大一是以公共课基础教育为主,进入大二、大三则要把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打扎实了,大三下学期则进入实习与论文阶段。在实践方面,有这么几项赛事是物流学子们可以积极去参与的:一是福建省“现代物流储存与配送作业优化设计和实施”,每年一次,一般是在11月-12月份开始,适合大二、大三的学生,比赛内容是根据大赛组委会提供的储存与配送作业为背景完成储配方案的设计,并实施储存与配送作业设计方案,通过比赛学生可以明确仓储与配送知识如何运用到实际中,用于指导实践;二是ERP沙盘模拟赛,不同省份地区会有比赛,同时与挑战杯并行的也有企业模拟经营对抗赛,适合大二、大三的学生,比赛内容是通过直观的企业经营沙盘,模拟企业实际运行状况,通过比赛,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企业各部分内容,提高实践能力与意识;三是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比赛,每两年一次,一般为奇数年的10月份开始,同样适合大二、大三的学生,比赛内容是根据大赛组委会提供的案例完成设计内容,通过比赛学生可以明确物流知识如何运用到实际企业的工作中。在就业方面,物流学子们要去了解物流行业可供选择的企业类型有哪些?从物流需求方来说有企业内部的采购、仓库管理、物料的保障与协调等,从物流执行方来说有运输、仓储、配送和信息化等。那么该如何用跨界的思维去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呢?有以下几种组合可供物流学子们参考:一是物流+会计;二是物流+人力资源管理;三是物流+金融;四是物流+公关/物流+数据。在就业前,物流学子们最好掌握的技能有:英语、PS设计;PPT、Word等办公软件使用及其美化能力;可以应用PPT进行presentation;此外还需具备营销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并对如何完成自己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有个清晰的规划。在升学方面,物流学子们要须知了解专升本的制度规定,找辅导员或老师了解专升本情况,平时要把数学、思政课、英语学好,为专升本做好理论知识的准备。

三、物流学生就业选择与未来发展方向

物流学子们首先要知道我国物流行业人才的现状与特点。我国物流行业人才的现状是: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迅速,但是物流管理人才紧缺,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对物流管理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而我国物流行业人才的特点是:物流人才匮乏与物流毕业生相对过剩同时存在,物流学子们学不能致用的现象普通存在,物流学子们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差,且存在眼高手低,不重视物流一线的实习经历。因此物流学子们在就业前,一定要掌握一些专业技能,主要表现为:①物流管理知识,在宏观上能做到资源整合,在微观上可以进行精益运作;②计算机、办公技能,要熟练掌握电脑技能和办公自动化工具;③英语能力,通过外语交流,可以借鉴世界物流管理技术;④PPT技能,可以应用PPT进行presentation;⑤营销能力,掌握PS设计,并会简单营销图片;⑥表达能力,在部门会议中做到有逻辑的汇报与演讲;⑦创新意识,精通物流专业知识、案例并有所创新。其次,物流学子们要清楚知道就业的企业类型,一般有:①大型的企业物流或供应链部门,例如华为、中兴、联想、三星、海尔等;②大型跨国物流企业,如UPS、联邦、DHL等,这些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着重为企业提供专业的物流解决方案;③大型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的央企,这类企业游离于卖方和买方以外的专业物流企业,专业性强,盈利性也强;④中小型的物流公司和企业物流,这类企业主要是按照职能(财务、人力资源)等进行招聘工作事务繁杂,成长的速度不快;⑤物流需求方,以制造企业为主,其主要任务是缩减采购,降低周期库存和销售、逆向物流;⑥物流执行方,主要指运输、仓储、配送、信息化;⑦报关、报检、外贸企业,这类企业刚开始困难,面临着工资和劳累的压力,但是越做越熟练也就越吃香;⑧电商物流企业,这是新兴物流业态,电商物流企业既属于销售物流,也是电商自营,也属于甲方物流,电商物流拉动快递业蓬勃发展是物流学子们就业的密集区;⑨若按具体职业划分,物流学子们可以从事调度员、报关报检员、物流专员、供应链专员、现场管理、仓库管理等物流相关的职位。再次,物流学子们要用跨界的思维培养核心竞争力:①物流+会计,其就业方向为甲方企业的物流部门或财务部门,乙方为财务部;②物流+人力资源管理,其就业方向为物流猎头,乙方为企业人资;③物流+金融,其就业方向有投资方向的公司;④物流+公关,其就业方向为大型物流企业、企业物流等市场部或公关部;⑤物流+数据,其就业方向为物流信息化、数据平台型企业如G7、运满满等。

四、物流学生如何快速适应职场

传统物流人才培养是站在物流企业组织的角度进行,即被动接受“ASK类型”,分为以下五个阶段:①“职业准备期”阶段,普通国民教育的准备物流人才(22岁大学毕业之前);②“职业观望期”阶段,转战职场,逐步向低层级物流人才转变;③“职业定型期”阶段,在此阶段要明确自己物流职场定位;④“职业高峰期”阶段,进入此阶段,阅历丰富、思维更加缜密、视野更加开阔;⑤“职业消退期”阶段,此阶段是培养和帮助继任者,逐步实现过渡。为了让物流学子们更快地适应职场生活,为此提出物流人才快速职业化的5大思维训练,即:①目的思维,也就是看待行为或事物的时候,不仅要看表象,也要看背后的目的;②价值思维,指判断事物本身的价值的同时,也要判断事物本身行为主体的价值,这也是职场自身修炼的基本判断能力;③基因思维,即分析企业“基因”与个人“基因”的匹配性,然后根据这种匹配性进行职业发展决策;④因果思维,指计划或正在做的事物能够必然导致自己期望的目的、价值;⑤辩证思维,即思考和分析问题时,要针对问题或现象至少要从两个不同的方面甚至是对立的维度进行观察和分析。而物流人才快速职业化的5个秘密武器是:①触类旁通学习的“悟性”,围绕企业、岗位、客户以及个人职业目的和目标进行有“悟性”的、网络放射性的、举一反三式的、随时随地的学习;②透析复杂问题的“思维”,寻找和建立物流工作相关的具体事务、人员、设备、货物、環境、财务等之间的各种内在关系,并把这些关系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梳理和整理;③探索变革创新的“意识”,第一层次是指有“意识”地学习,突破“本职工作”的局限,第二层次是指有“意识”地思考,即主动学习积累,第三层次是指有“意识”地探索与实践,即表现为微创新、延续性创新;④团队协作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要发自内心、没有条件、有诺必践的;⑤有效完成工作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六种方法:一是5W2H工作思想法,这是对工作全局观的方法,对整个事件的思考;二是QCDSME工作目标法,这是对工作目标进行设定和管理;三是SIPOC流程分析法;四是PDCA完整过程法;五是ECRSI工作优化法,这是对生产流程工序进行优化,以达成更高生产效率的流程优化方法。为了快速适应职场生活,物流学子们还必须掌握高效率的工具。一是自动化办公工具,即office办公软件(包含Word、Excel、PPT、Visio、Outlook等)。二是进行商务沟通所需的工具,包含①传统语音信息工具②网络即时互动工具③线上集体沟通工具④线下面对面沟通工具⑤企业宣传辅助。三是时间管理工具,比如每日事项清单表等。

五、结论

近年来,物流业正向智能化、专业化快速转型,行业发展势必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数高职院校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如何进行精准就业指导,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把握行业发展动态、推动专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为物流学子们提供精准的就业指导可以有助于解决市场对物流人才需求,起到物流人才“供”与“需”的桥梁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该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6-29)[2015-08-30].http://www.gov.cn/jrzg/2010-0 7/29/content-1667143.htm

[2]李钰.中国快递业的理想与现实[J].中国新时代,2012(7):46-47.

[3]赵玉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4+1+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物流技术2012,(7):417-419.

[4]范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产学研培鉴”一体化平台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3):42-46.

[5]郑宁,孙有望.项目研究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物流技术,2013,(7):455-458.

[6]韩洲雄,邵华,齐卫军.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4):43-47.

[7]周路,邓培林.高职物流管理专业“123”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15,(34):313-314.

猜你喜欢
物流人才
面向企业需求 推进教学改革
走出物流人才“误区”成为复合型人才研究
国外农产品物流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基于区域人力资源集聚理论的珠海市港航物流人才培养集聚战略
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物流人才发展现状分析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专本衔接的应用型物流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电子商务物流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