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问题调查分析研究

2019-12-26 07:35陈汝奇
智富时代 2019年11期
关键词:身心健康大学生教育

陈汝奇

【摘 要】健康是每一个现代人都十分关注和向往的,因为健康不仅是个人成长发展的前提,而且也是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根本条件。大学生健康问题日渐突出,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投入少、产出高、效益大的有益身心的保健预防措施。本文就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问题调查展开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

为了了解当前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健康状况及产生的原因,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做了深入的探析。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

一、影响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因素

现阶段大學生普遍受一种甚至多种身心健康问题的困扰,其主要原因包括四方面,一是社会系因,二是学校原因,三是家庭原因,四是个人原因。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肩负责任较重,承载着父辈的殷切期盼,寄托着国家的美好希望,而该阶段的大学生尚处于生理发育期,心理还并没有完全成熟,对社会的认知相对片面。期望过高和真正能力之间的不协调导致大学生更容易出现各种身心问题。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更多的学生开始认识到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才能在社会上立足,这在某种程度上促使该群体二重性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另外,社会竞争也有其残酷的一面,有些人为了在竞争中胜出而不择手段,大量假、恶、丑的元素充斥其间,导致大学生在汲取书本知识的同时,还要承受这一重压力,有可能造成大学生出现巨大的心理落差,再加上社会阅历几乎为零,导致该群体难以对此类反差进行有效调和,最终导致这一群体存在严重的人格二重性问题。

二、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的对策与途径

2.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

首先,家长要具有素质教育的观念。家长的教育理念,主宰着家庭教育的各个方面,是决定家庭教育质量的关键。在强调智育的同时要兼顾德育,注重孩子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中和能力的培养,把孩子从片面的追求学习成绩的枷锁中解救出来,使孩子在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充分发展。其次,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把握一定的度,在具体来说需要把握的度有以下五个方面:目标上大而不急;环境上宽而不随;生活上爱而不溺;要求上严而不厉;配合上勤而不讳。孩子的教育要有一定的方法,只要方法得到,孩子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成长。最后,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家庭教育中,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全方位的了解孩子的思想、和各方位的优缺点。看孩子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而不是我们一味的强加灌输。

2.2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高校的心理教师属于脑力劳动者,从其工作职能分析,他们要用专业知识、智慧和人生阅历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教育教师的职业压力是非常大的,他们付出的不仅是个人的学识、时间和精力,还有个人真挚的情感。由于长时间面对各种心理问题和不良情绪,心理教育教师的个人精神状态极易受到影响而产生心理困扰。

2.3学校方面

首先要做到两个明确:一是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积极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自觉地开发智力潜能;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使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使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二是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全体在校学生,而不仅仅局限于少数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第二,着力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第三,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既要有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更要有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等渠道和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和体系,用多种途径去落实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第四,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探索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为同学增进交往、接触社会、锻炼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舞台,以有利于他们个性心理的发展需要;第五,要为心理健康咨询创造软硬件条件,诸如设立心理咨询中心,配备经验丰富、敬业精神强、品德高尚的专、兼职教育人员,完善各种服务设施等。建立和完善各种信息服务网络,从各个渠道收集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并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治疗。

2.4优化社会环境

优化社会环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要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原理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第二就是为步入社会的青年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就业环境,环节青年人的生活压力。但是要做到这些需要政府部门的等多方面努力,在这只做简要论述。

2.5制定完备的身心课程方案,引导学生进行身心训练

在制定课程方案时,要考虑到不同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和接受程度,课程设计应配合其他教学任务,而且要对学生学习身心健康教育的课程成绩进行量化考核。

三、结语

学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环境,也是培养大学生成才的学习基地,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塑造和思想的发展肩负重要的责任。预防和治疗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方面已经上升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方各面通力配合,常抓不懈,加大监管力度,形成联动机制,营造出有利于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氛围和环境,努力敦促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黄希庭,郑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2-13.

[2]邱远.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初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27(12):1637-1641.

[3]樊富民,王建中.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33-34.

[4]胡小军.体育锻炼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体育学刊,2017,15(4):73-75.

[5]王德才.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56-57.

[6]樊富珉.大学生心理素质教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6:320~321.

猜你喜欢
身心健康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悠悠自然情——论幼儿户外教育活动
浅谈民族地区中小学德育教育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