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性视角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19-12-26 07:35杨拓
智富时代 2019年11期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互文性文本

【摘 要】本文基于互文性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探讨,通过分析发现基于互文性的文本阅读是在多个相关文本互动的动态语境下进行的,弥补了传统阅读教学中过度关注语言层面的解析、单一话语分析的局限性。这种阅读模式对于学生英语阅读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本;英语阅读教学;互文性

大学英语阅读课程旨在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英语实际运用能力。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对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仅为了应对四、六级考试,只关注静态语言层面上词汇和句法的分析。据此,本文提出基于互文性理论的阅读教学策略,引入动态的、宏观的语境,将阅读文本放到与他文本互动的动态语境下,更深刻地理解文本。这种阅读模式引导学生将当前文本和相关文本或生活、社会中类似的交际事件相联系,在互文性的阅读范式下,学生的知识面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都会得到全面的提高。

一、互文性理论

互文性理论是在西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分析理论。Kristeva(1969)最早提出“互文性”(intextuality)的概念,她指“任何语篇都是由引语拼凑而成的,都是对另一语篇的吸收和转化”。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得知:每个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与转化,文本之间相互参考与渗透,形成了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国内最早对互文性理论研究的是辛斌教授,他指出“互文性是语篇的一个基本特性,互文性是一个语篇中包含他人的话语或其它语篇的片断”。

互文性理论加深了我们对文本特性的认识,它打破了文本作为自足的观点,任何文本都是互文本。该理论描述了文本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们借助对其他文本的联想,将当前阅读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建立起互文关系,加深了我们对阅读文本的理解。阅读活动不仅包括理解表层的语言信息,也涉及建立文本内部、多元话语相互交织的联系。这种深度的阅读模式有助于我们体会文本中所蕴含的丰富、复杂的文化和社会信息。若忽略了文本间的互文性现象,我们则很难读懂隐藏在文本中的深层信息。

二、互文性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统一性

互文性理论应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对阅读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产生了重大变革。采用互文性文本解读方式,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适当引入历时或共时的文本,与讲授的文本构成相关联的互文本,在互文本的相互映照下,引导学生积极与目标文本对话,挖掘目标文本多重的、隐含的意义。

互文是一種对话策略,不同文本之间形成了平等对话,对话时既立足于当下文本,又着眼于该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的多重联系。通过互文分析,不同文本间建立起一种跨文本的解读与对话,文本的解读获得了深度与广度。

互文性理论对大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1)提高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具有相对独立性,忽视了不同语篇之间的关联性,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阅读思路。而利用互文性知识进行文本阅读,有利于学生对阅读的文本进行积极的联想,变对阅读的厌倦心理转变为主动求知,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活跃了学生的阅读思维。(2)凸显学生阅读主体的地位。将互文性意识培养作为英语阅读教学的着眼点,可有效拓展学生的眼界,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不同文化和语言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层含义的理解。基于互文性的阅读教学模式,教师不在围绕单一文本进行解读形成“中心主义”,相反,师生建立起平等的教学关系,凸显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

三、培养大学生英语互文性阅读意识的策略

1.引导学生进行互文性标注

互文性意识的培养与大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密切相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建立互文性意识,就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由一篇文章联想到其他文本,依靠对其他文本的记忆和掌握来辅助理解当前文本,实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及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对文本中能够表达作者中心思想和意图的词句进行互文性标注。如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四册)Unit 2 The Spring Sowing一文,作者用朴实、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一对年轻的农民夫妇新婚后的第一次春播。文中“Lights were glimmering in the windows of a few cabins. The sky had a big gray crack in it in the east, as if it were going to burst in order to give burst to the sun. Birds were singing somewhere at a distance”一句展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乡村清晨的风光。Unit 6 The Telephone 一文向我们描述电话给地处黎巴嫩山区小村庄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作者开篇用“In those days, there was no real need for a calendar or a watch to keep track of the hours, days, months, and years. We knew what to do and when to do it, just as...”,朴素的语言描述电话到来之前小村庄里人们自给自足、简单的生活方式。通过类比,我们可更深刻体会乡村的田园风光及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

2.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文本阅读是建立在一定文化背景之上的,因此,一定要结合相应文化背景进行阅读。由于英语阅读文章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涵盖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的各个方面,因此学生需要不断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升阅读文章的速度和效率。教师根据文章的重点和核心,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向学生介绍与文章重点内容相关的文本,丰富学生对同一主题了解。如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四册)Unit 10 The World House描绘了马丁·路德·金希望创建的“地球村”。在导入部分,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马丁·路德·金的民权运动,欣赏他发表的著名演讲I Have a Dream,并对其中的并列句式“I have a dream...”进行语用功能分析,理解马丁为争取民权、平等做出的努力。这些同主题的互文信息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马丁对于黑人与白人有一天能和平、平等共存的愿景。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英文报纸、小说、期刊在内的各类英文材料,并在短时间内在脑海里形成记忆,经过不断地练习和实践应用,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为互文性意识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3.运用多媒体辅助阅读教学

当前多媒体教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课堂。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可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互文性意识,教师可以在阅读文章中插入声音、图片等方式,提升阅读的互文性效果。相比传统的教师口头对文本的口头讲解模式,采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能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愉悦,从而不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作者简介:杨拓(1989—),女,河北邢台人,烟台南山学院人文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

猜你喜欢
英语阅读教学互文性文本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红楼梦》与《金瓶梅》回目互文性解读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活动单导学”模式在五年制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抛锚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谷歌退出中国”美方新闻报道的互文性分析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