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再生材料的农产品创意包装设计研究

2019-12-27 09:53乐,宗
梧州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包装材料特性农产品

张 乐,宗 敏

(1.安徽建筑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2.安徽农业大学 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1 农产品创意包装设计中可再生材料的分类与特点

近年,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大,在对农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同时对其包装要求也不断提高。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农产品包装设计中并进行创新,将生态理念、审美理念在农产品包装中进行融合是目前农产品包装设计创新的趋势,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下的审美需求。

1.1 农产品包装设计中可再生材料的分类

农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可再生材料是指在农产品包装生产过程中剩余的材料,或者从废弃物中发现的无害的且具有再利用价值的材料[1]。根据农产品的特性及包装设计需求,可将具备构成其包装可能性的可再生材料分为日常生活类和工业生产类。

首先,日常生活类可再生材料主要来源于生活中的可循环使用的物品。其中又可以分为可回收类型(如木头、纸制品、纺织品等)与不可回收类型(如树枝,灰土等)。日常生活类的可再生材料是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材料之一,我国目前的环境压力大,而将这些生活中可循环使用的可再生材料应用于农产品包装却不够,常常将以上物品混淆于垃圾类直接处理,缺乏回收再利用意识。

其次,工业生产类可再生材料,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中的废弃物,如废旧玻璃、废旧零件等。随着新农村的建设,乡村地存在许多工业生产废弃物。积极实现这些资源的回收、加工、再利用,可以延长资源的使用周期,降低农产品包装的生产成本,也有利于环境保护。如工业生产中的废旧玻璃碎片,便可以与废旧木头材料进行拼接,形成新的且具创意的乡村农产品包装,不仅能合理将可再生资源进行设计运用,还具有一定的艺术特色。

1.2 农产品创意包装设计中可再生材料的特点

农产品包装作为具有视觉因素的物质载体,不仅仅只是农产品储存、推广的外在形式,也能清晰地反映出产业发展中内在的审美观念与文化理念[2]。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可再生材料的特点,注重其在农产品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与传统的农产品包装材料相比,可再生材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2.1 环保性特点。由于可再生材料类型种类多样,其可回收资源很多,面对资源浪费与设计趋势不断变化的矛盾,可充分将资源进行循环再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2.2 装饰性特点。可再生材料回收后,经过设计师再加工、设计并运用于农产品包装中,不仅具有原有物品本身的固有特性,同时融入新的人工构思,使其在装饰性特点上更具有优点,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1.2.3 低成本特点。可再生材料由于已经完成了第一次生产与使用,将其运用于农产品包装上大大降低了生产的成本预算,具有经济适应性。

2 可再生材料在农产品创意包装设计中的理念体现

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的销售不断拓展,打破地域限制,消费市场的拓展对农产品的包装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的农产品包装设计中缺乏对资源环境、经济环境、道德环境的综合思考,很难进入到更为广阔的销售市场进行商业化运作。因此,可再生材料在农产品包装设计中首先需要有自己独特的理念体现,以此充分包装创意性理念点,将设计与环境、设计与文化联系起来。

2.1 可再生材料的持续性理念体现

农产品包装设计中可再生材料的持续性理念主要指把生活中人们所认为的被遗弃物品将其进行再设计,实现在农产品包装中构成材料持续使用的理念[3]。可再生材料的持续性理念体现主要是由于生态环境恶化等原因引发的。由于工业时代的迅猛发展,诱导资源消耗过大,而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进行持续性使用是目前农产品包装设计发展的创新点之一。将可再生材料运用于农产品包装设计中,使原先的材料重新获得使用的价值,具有绿色环保、生产周期缩短、节约成本等优点。在乡村中,往往可以就地取材,进行再设计,既能快速地把环境、经济、设计充分进行联系与协调,又能减少农产品包装的物质资源损耗。

2.2 可再生材料的审美性理念体现

农产品包装的审美性是指包装的外部造型视觉设计与内部组成构件设计要符合农产品的地域美感、生态美感、特色美感等。由于目前我国缺乏对农产品包装的整体策划,缺乏专业的农产品包装设计人才,仍旧以注重农产品的质量为主,忽略了农产品包装的视觉美感。在传统农产品包装上仍然较多的采取简易的泡沫、纸箱包装,无法从视觉效果上充分展示出农产品的特性,欠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在农产品包装设计的创新中,将可持续材料进行设计运用,可以考虑从可再生材料本身的肌理美、色彩美、结构美等特性出发,结合形式美感,充分发挥材料的美学价值,打破传统意识中人们对可再生材料的认识,形成新的视觉美感,使可再生材料的审美性理念在农产品包装上得到充分体现。

2.3 可再生材料的经济性理念体现

目前,我国农产品包装面临着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大的根本问题。将可再生材料应用于农产品包装中可以有效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农产品包装企业的原材料生产成本。在农产品的包装设计中,若能考虑就地选用乡村中的可再生材料进行再利用,首先从成本上解决了运输成本与生产成本两个问题。其次,也能解决可持续材料的归属问题,减少了原本存在的处理这些材料所需消耗的成本。因此,从经济性观念而言,可以说是将可再生材料最大价值化。比如以农产品中的鸡蛋为例,由于其运输的特殊要求,便可以可降解的麦秸秆编织成和鸡蛋造型类似的储存造型,将鸡蛋存放其中,进行运输与销售,这样既减少了鸡蛋包装的生产成本,又减少了因为麦秸秆燃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治理成本。

2.4 可再生材料的功能性理念体现

农产品包装最主要的目的是满足农产品在销售及运输过程中的存储需求。因此,可再生材料应用于农产品包装设计也要求根据产品的特性需要体现功能性理念。将合适的可再生材料选取用于合适的农产品包装设计上,是功能性理念体现的主要原则。若忽视了功能性理念的存在,将可再生材料简单的应用于农产品包装设计中,既失去了再利用的意义,也无法将可再生材料的重复使用作用发挥最大化。比如农产品包装中考虑使用旧瓦楞纸作为设计材料,再上门进行压花工艺,既可以保持瓦楞纸原有的肌理结构,又可以保持瓦楞纸坚韧的保护功能,使其充分发挥包装空间大、具有缓冲性的功能优点。

3 可再生材料在农产品创意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体现

3.1 可再生材料在农产品创意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要求

首先,对于可再生材料的卫生要求。由于可再生材料大多是被遗弃的物质或过剩物质,人们往往觉得其在卫生安全方面存在隐患。因此在农产品包装设计中使用可再生材料作为物质基础,首先需要考虑其卫生要求。设计师首先需要选取具有安全性的材料作为可再生材料范畴,同时可以考虑如何便捷的将可再生材料通过清扫整理、高温消毒等方式使其达到卫生要求,符合农产品包装的卫生水准。

其次,对于可再生材料的创意时尚要求。由于可再生材料之前存在被废弃的过程,其外观或多或少存在使用的痕迹,或者过时的感觉。因此,设计师可以将选取的可再生材料根据其特性进行再设计,将当下流行的时尚元素进行融合,使其在再设计过程中,通过装饰手法给人感官上新的视觉元素,符合当下的流行趋势。

再次,对于可再生材料的适用性要求。任何类别的农产品都需要选择符合其特性的包装,所有的农产品包装设计除了创新性的体现还需回归到根据农产品本身特性所匹配的最适应的包装材料选择上。比如农产品中菌菇类干货产品的包装,由于其存放与运输都需要避免潮湿,因此若当可再生材料作为其包装材料的时候,首先应选择具有干燥特性的材料作为基础,让包装材料与被包装农产品之间存在最佳适用性。

3.2 可再生材料在农产品创意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在农产品创意包装设计中,根据可再生材料的物质特性与视觉特性,可以将可再生材料的应用方法分为直接应用法与循环应用法。

3.2.1 可再生材料在农产品创意包装设计中的直接应用法。主要指不改变物质原有的特性与外观基础上对其直接利用。对于农产品包装设计而言,直接利用法可以重复且合理的利用一些再生资源,减少对资源环境的浪费。首先,最简单的方式是根据原有材料设计出具有符合该材料特性的包装。比如乡村中废弃的木头,可以将其直接挖凿,形成凹形内部,将其作为存放鲜活菌菇类农产品的包装。这样既可以保持此类农产品的新鲜度,又可以体现出一定的创意性。其次,是设计师充分发挥创意思维,以农产品的产品特性需求为出发点,从而使可再生材料具备新的功能。

3.2.2 可再生材料在农产品创意包装设计中的循环应用法。这种应用方法主要指将可再生材料通过提取、加工等技术方式,提炼出具有可利用价值的物质并进行再设计与再利用。循环应用法是利用新的技术对于可再生材料进行重新定位,形成具有创意的开发性设计,而不是简单地将物质进行改造或拼凑。这便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设计师不仅要了解材料的安全属性,遵循生态设计观,还要了解其材料特性,在循环应用中,要对可再生材料进行适当的提取,形成农产品新型的且具有实用价值与审美性的包装材料。

3.2.3 可再生材料在农产品创意包装设计中的应用途径。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发展,消费观念也随之产生变化。对于农产品的包装需求,在满足原先储存、运输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根据产品的审美需求要求更具视觉效果及视觉特色的包装,来满足农产品的产品特色。这种发展趋势,引起人们对农产品包装设计中材料、色彩、造型构成要素的综合需求提高,更是对农产品包装设计的创新不断起到推动作用。

3.2.3.1 可再生材料在农产品包装设计材料构成要素中的应用。农产品的包装材料是整个包装构成要素的基础,对于农产品包装接触者而言,可再生材料在农产品包装设计材料构成要素中不仅体现为直观的视觉感受,还有触觉感受,两个方面综合影响可再生材料在农产品包装设计构成中材料的应用体现。因此,可再生材料首先可以从材料的原生构成方面作为创新因素,从基础物质构成及应用方式改变上达到农产品包装材料的创新。其次,可以在可再生材料原有的视觉外观、触觉感受上融入时尚元素,达到生态性与潮流性的结合,进一步促进可再生材料在农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创新。

3.2.3.2 可再生材料在农产品包装设计色彩构成要素中的应用。可再生材料应用于农产品包装时,在色彩构成要素方面需考虑符合农产品商品的特殊属性,通过可再生材料的色彩有效设计与搭配,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设计理念,以此提高商业吸引力[4]。比如,采用原生态的牛皮纸作为包装材料包装农产品,从色彩上而言,牛皮纸本身的暖色色系就类似大自然中的大地色,呈现给消费者返璞归真的色彩心理感受,从包装色彩上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3.2.3.3 可再生材料在农产品包装设计造型构成要素中的应用。农产品包装的造型主要由内部及外部各个围合面联合组成的内部造型及外部造型。在农产品包装的外部造型设计构成中,包装各外部结构的穿插、转折都可以形成多样的视觉变化。可再生材料的外部肌理、色彩效果、质感等都可以影响农产品包装的外部造型构造。比如将废旧纺织品这类可再生材料作农产品包装材料,虽然从生态性上而言具有可持续设计理念,但是从物体造型可塑能力方面则欠缺,只能适合做软性农产品包装,不适合做硬挺造型的农产品包装。因此,可以考虑将这类可再生材料与其他材料结合,以此达到材料构成形式的创新,推动农产品包装造型设计上外部形态的变化与创新。

在农产品包装设计中除了考虑外部造型还需考虑其内部造型。农产品包装的内部造型具有限定装载物体区域的功能。在设计过程中需将可再生材料的特性与农产品的形态进行综合考虑。比如农产品中的竹笋类产品包装,变由于其体积成细长形,因此可以将竹叶进行压缩,形成具有塑形性的材料,并在包装内部造型上结合抽屉形式,这样既保留了原始视觉效果,又在包装内部造型上达到便利性,以此从包装造型的创新化、获得消费者的认同。

由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对农产品的包装需求不断增大。出于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设计模式,在农产品的包装设计过程中需考虑将可再生材料的生态性与创意性相结合,为农产品的创意包装设计提供新的契机。可再生材料在农产品创意包装设计中的设计与应用,可以缓解包装生产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率,符合设计创新与资源利用、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总趋势。

猜你喜欢
包装材料特性农产品
中国造纸学会纸基绿色包装材料及制品专业委员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屋顶纸盒灌装机包装材料灭菌模拟模型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消毒供应中心包装材料的合理应用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色彩特性
基于绿色包装材料应用和发展研究
进一步凸显定制安装特性的优势 Integra DRX-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