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铁路遗迹文化研究

2019-12-27 16:50王咏梅余安安
文化产业 2019年12期
关键词:廊坊市廊坊遗迹

◎吴 鹏 王咏梅 余安安

(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 河北 廊坊065000)

作为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名城,廊坊不仅有着农耕文明所带来的丰厚的历史文化土壤,同时也在近代历史的淬炼中获得工业文明的洗礼。在一系列工业文明的遗迹中,“三角地”等文化遗迹无疑是廊坊人自我身份认同的标志之一。作为京沪铁路的遗产,它一方面为年迈的安次县提供了新的活力,让本处于京津之间的一个小镇一跃成为拱卫京畿的门户;另一方面,也让这个不起眼的县城迎来了大量的外来人口,扩充了经济实力,促进了连接京沪铁路上几大文化圈在此地的融合。研究这些“文化符号”是尊重廊坊的文化史,重塑廊坊的文化记忆并以此引领未来廊坊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廊坊铁路遗迹的产生与现存状况

廊坊市由于其身在京津之间,地处京津、冀南、东北文化圈中心地带,并在历史中长期处于游牧、农耕民族文化交流地,获得了丰厚的文化积淀。这种地域的优势延伸至20世纪,伴随着京沪铁路(津浦铁路)、京奉铁路(京山段)的修筑完毕,使得这座城市融入现代、连接全国的进程得以加速。到了21纪初,小小的廊坊已经成为名震京华的重镇,大量的外来人口伴随着高铁的再次建成而涌入这座环京的城市中,廊坊的城市发展突飞猛进,使之愈发活力四射。在城市的发展中,廊坊市经历了一次工业文明的洗礼,使得原有的街道文化获得了改造而焕发新生的机会[1]。与之伴随而生的老槐树、老天桥、老站房、三角地成为第一代因铁路的修筑而走进廊坊历史记忆中的文化景观。

随着廊坊经济实力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新、老廊坊人开始寻找自己成长的文化记忆,珍视自己的文化历史、尊重廊坊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各种设施,成为全体廊坊人的共识。如今,这些铁路遗迹或在城市的发展中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许多工业遗迹并未得以妥善保存,甚至新建的铁路文化公园周边的开发也有相当多的问题,这都需要我们的政府、全体廊坊人民在未来的生活中对自己的历史予以足够的认识。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很多工作都在有效地进行,期待未来的廊坊能有更好的进步。

二、廊坊铁路遗迹的文化记忆与作用

新老廊坊人都将廊坊铁路遗迹作为历史的文化记忆符号而重新拾起。尤其是老一代廊坊人,在外打拼的经历使得他们的生活聚焦于自己的移民生活背景中,对故乡难以割舍的情怀与对廊坊给予其发展的感激,融合于这座移民城市中,而作为最初记忆的铁路记忆附属设施成为自己最初寄托梦想的地方,有些特定地区,如三角地等,甚至还对早期移民的生计有着重大作用。南来北往的商客、奔流不息的列车,使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对这座城市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铁路成为连接他们与故乡之间重要的纽带,钢轨像风筝线一样紧拽着自己的心和故乡,多少游子将汗水洒在了这一片热土之上,多少次痛苦与快乐和着老槐树上的明月只诉衷肠。这些早期移民或是来了又离开,或是留在了这片土地上,但无论如何,都让第二故乡的名称永远留在了自己的心上。而给他们生活留下最深刻记忆的,无疑就是那个拉来他们灵魂的列车,并融入老铁路遗迹中,成为他们挥之不去的记忆[2]。

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新一代廊坊移民走入这片土地。许多人梦在京津,身在廊坊,生活在廊坊,他们为这片土地带来了高铁时代的效率和京津“候鸟”似的穿梭,他们渴望在这片土地上获得家园的感觉。于此,在老廊坊的记忆中找到能够容纳自己移民身份的承载物,以寄托身在廊坊的情思,是新一代廊坊人对自己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

三、铁路文化的现代“延伸”

事实上,不论在廊坊还是其他“火车拉来的城市”,都具有类似的文化现象。作为河北省会的石家庄市在近代的崛起也和正太铁路与京广铁路的交汇有关。在石家庄和廊坊的文化建设中,分布着无数个与铁路相关的设施,这些设施或是借着原有的铁路遗迹而被改造成怀旧的文化场所,或是在文化建设中借着某些相关的设施成为人们寄托过往岁月的念想。

在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市区多家“三角地”“廊坊站”为名的饭店了。据笔者对饭店所有人的采访而言,这些人往往是廊坊市的初代移民,他们的父辈随铁路来到廊坊,对这个城市和故乡有着深厚的感情。而这些移民的后代大多居住在廊坊站附近,生于斯、长于斯的生活经历让他们对这个城市的铁路文化记忆颇多。许多人都能清晰地记住“三角地”“老槐树”和关于车站的种种故事,他们的成长经历伴随着记忆,现已经被牢牢地凝聚在现代的物质文化上。甚至许多当年在老三角地所吃过的极为普通的食品,也成为现代浓缩了历史记忆的美食,受到了这些消费场所中众多消费者的追捧。在“情怀”中,聪明的经营者把其作为了文化的产品,成为当今文化市场的“美食”。很多人动情地对这一段牵扯着遥远的故乡与生长于此的廊坊之间的记忆发出感慨。

不仅这些文化场所的经营者认同这些铁路文化的相关附属物,许多新廊坊人也在这些场所消费的同时,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新的文化血液。许多顾客认为,让他们在这些文化场所消费的最初动力就是他们的“移民”身份。第一次来到陌生的城市,在魂牵梦绕的家乡和身在他乡的记忆中,最能让他们思念的就是火车站了。因此,许多人在这些消费场所消费的不是相关的“物质”,而是在消费自己的情怀。

除此之外,城市的规划和管理者也在铁路文化上下足了功夫。为了承载廊坊的历史文化,铸就新一代廊坊市文化的记忆,廊坊市政府特意复建了“天桥”“老火车站”等相关的设施,作为铁路文化公园。同时也在城市的规划中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传承。尤其在高铁时代,哪一个规划者有眼界能在规划中具备文化的战略眼光,哪一个城市就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拥有一批具备心念家乡的高素质人才。这样的城市必然具备发展的潜能,也必然拥有未来的希望。

应该说,在这一个角度上,廊坊的文化市场彰显了它包容、积极的一面。一个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城市在现代文明的洗礼中衰落的有之,大放异彩的有之。但是将移民文化以铁路这种精神文化的载体深入到人的历史记忆中,并以一种代际传承的方式,构建自己文化认同的城市,应该说廊坊以一种自觉的方式彰显了自己的魅力。在未来的高铁更加发达的时代,廊坊将有更多的铁路设施得以兴建,这一方面对廊坊的文化建设、城市认同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也是一个机遇,可以借此将廊坊的记忆重新植入到现代廊坊的文化建设中。在21世纪的城市中,城市之魂永远植根于来自人内心深处的文化认同感,这一方面需要我们新、老廊坊人共同努力,也需要我们越来越多的移民融入这座城市的发展中,并通过现代铁路的建设,将新、老廊坊在文化的记忆中串联起来,共同创造出美好的家园。

猜你喜欢
廊坊市廊坊遗迹
灵渠历史文化遗迹探踪
韩信在淮安的遗迹
弘正 《火系列之寂》
廊坊专场(二)
从数学视角分析廊坊市的健身运动状况
沉船遗迹(外一首)
今夜我们与廊坊相爱
天下第一道秦直道:石门关遗迹
廊坊不可能独自春暖花开
Dynamic City, Langfang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