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精细化煤质管理的研究与应用

2019-12-29 01:04
2019年6期
关键词:奖罚煤质煤炭

李 蕾

(潞安环能股份公司 常村煤矿,山西 长治 046102)

近年来,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甚至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市场对煤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煤质不好就会导致煤炭滞销,影响企业效益。这种情况下,煤炭企业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及时调整经营方式,从源头上把控煤炭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确保自身健康、稳步的发展。

1 煤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管理思想匮乏,工作不积极。受传统销售方式的影响,在煤炭生产中仅重视生产量而忽视生产质量。如果领导不重视,更会导致员工认识不到位,盲目追求生产量,无法调动提质积极性,不利于煤质管理工作的开展。

2) 制度未落实。现阶段,个别煤矿企业仍使用粗放式的管理模式,虽然针对煤炭生产工作制定了相关制度,但是并未将其落到实处,无法切实发挥制度的监管效能。

3) 现场管理不到位。对于煤质管理工作而言,现场的管理效果直接影响着煤炭质量。实际工作中,相关人员缺乏对煤炭生产的监察,特别是煤质条件转换时,未制定和落实保质措施,违反管理规定不按要求放煤,修护作业过程中未分装、分运等不良操作都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着煤炭质量。

4) 考核工作不到位。由于企业制定的煤质考核制度单一,未严格考核管控细节,奖罚力度小、范围窄,甚至出现奖罚制度流于形式的现象,增加了考核工作难度[1];另一方面,未及时处罚违反规定的个人或领导,导致无法真正改善煤质管理现状,长此以往定会降低领导对煤质的重视程度,影响企业的发展。

5) 不了解市场需求。市场形势的不断变化严重影响着煤炭的销售结果。由于事前不进行市场调研,不够了解现下市场对煤炭的实际需求,使得煤炭种类不符合要求,增加了库存量,影响了生产工作的开展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2 精细化管理措施

1) 为提高煤炭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需要提高企业领导和全体员工的煤质意识。可借助黑板报、条幅等宣传提高煤炭质量的重要性,向员工灌输质量就是企业生命的理念,从而提高员工的质量控制意识。树立煤质典型,并让其发挥带动和引导作用。开展质量监管活动,经常深入井下找寻薄弱环节,下发通报督促单位整改,深化员工的煤质意识。

2) 健全煤质管理制度。首先,组建煤质管理体系,形成由领导小组、管理体系组成的管理系统;其次,制定考核机制,于每月固定时间对各部室、区队开展考核活动,分析煤炭的开采情况和影响煤质的因素,根据结果进行奖罚,确保煤质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3) 加强全过程的管理。首先,把控技术设计关。在生产技术部门设计采区时,需要根据煤层条件、质量需求,优化工作面的设计方案,选用可提高煤质的方法和手段。严格落实规程审查制,制定行之有效的审查措施。作业规程需要在煤质科签字后方可执行。其次,把好采掘关。加大采掘工作的监管力度对提高煤炭质量意义重大。在实际工作中重视操作者技能水平的提高,使用采煤机时预防割底、割顶现象的出现。顶板破碎期间适当增加支护数量,增设金属网护,及时铺设排水管路,安装水泵,做好排水工作,禁止拉水煤。通风、机运等单位在对巷道进行除尘时,不能冲胶带。冲电缆、管路时,尽量不让胶带淋水[2],在胶带临淋水多的部位搭设雨棚,减少煤流的消防用水量。再次,把好运输关。加大运煤环节的监管力度,要求每个转载点机头都要安装缓冲防碎设施。对于有全断面喷雾的运输巷,要求区队安装4 m以上的防水雨棚。把好商品煤的外运关。在外运商品煤时,除要认真检查车皮外,还要彻底清扫内部杂质,以免影响煤炭质量。最后,把好售后服务关。定期随访煤炭用户,尤其是重点用户,认真听取他们的建议,及时进行整改,提高服务质量。对于随访期间用户提出的合理要求,要尽量满足。

4) 落实考核工作和奖罚机制。为提高工作效果,管理者需要加大考核力度,制定完善的奖罚机制,并将员工的工资和煤质管理工作挂钩,根据责任大小和完成情况划分挂钩比例。对于区队的考核,可实施切块工资考核,机运队、采煤队等根据工作职责的大小给予不同工资进行考核。针对考核期间责任到位、业绩好的员工,给予精神、物质上的奖励。相反,对于工作不负责、频繁出错的员工,要进行处罚。如此可激发每位员工的工作热情,有利于提升工作质量。

5) 建立市场应急应变机制。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可建立应急应变机制,结合用户需求、市场动态,随时改变煤炭品种和生产格局,缓解煤炭的销售压力。建立信息反馈机制,要求运销人员及时反馈煤炭的销售情况、库存等,和煤质部门协调,建立商品煤的销售台账及用户建议台账,准确掌握用户对商品煤的质量、品种需求[3],将相关数据反馈至管理机构,加强消缺管理,增加煤炭销量。

3 应用效果

某井田位于东胜煤田万利矿区南部,可采煤层为不粘煤,采掘活动多在2-2下煤、3-1煤,原煤发热量为18.8~21.7 MJ/kg。采煤层位于含水层,正常回采时煤炭含大量水分。而且,3-1煤层中有1~2层厚度为0.1~1.0 m的夹矸,在灰分、水分的影响下,发热量仅为16.7~19.6 MJ/kg。采煤层顶板有粉砂岩、砂质泥岩,底板为灰白色的细砂岩。硬度小,遇水泥化。尤其是2-2下煤层,顶板控制难度大,易破碎,影响煤炭质量。

通过对矿井特征进行分析,决定从管理、技术方面着手,发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作用,及时发现和解决煤炭的生产问题,实现保质量、促销售的效果,以彻底转变粗放型的管理方法。具体工作中,制定了完善的煤质管理机制,做好了煤质临时的预测、预报工作,加大了采掘生产过程的监管力度,重视对煤质的月度总结。通过相关精细化管理措施的实施,于2016年达到594.7万t的销售量,比原计划超产44.7万t,至少给企业增加了1亿元的利润[4]。在社会效益上,精细化管理措施的实施,从源头控制了煤质,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转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开启了精细化的管理道路,可在业内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奖罚煤质煤炭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多煤层复杂煤质配煤入选方案的研究
不同分选工段瘦精煤煤质分析与配伍性研究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煤炭绿色完全开采不再是梦
安全管理奖罚不是矛与盾
浅谈初中班级管理
Excel VBA在考核统计中的应用
煤炭开采Ⅱ个股表现
三家企业煤质超标各被罚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