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学生心理小组,助推寄宿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019-12-30 01:41严发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33期
关键词:寄宿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严发新

〔摘要〕学生心理小组是开展寄宿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支十分重要的队伍。学生心理小组一般由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心理联络员、朋辈心理辅导员组成, 在心理知识普及教育、朋辈心理辅导、班级心理危机预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益补充。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小组;寄宿制学校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33-0058-02

甘肃省酒泉市北苑学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中学部有2300多名学生寄宿在学校,他们十天左右才回家一次,学生有些情感需求常常得不到满足;他们同时要面对学习的压力、青春期的困惑、独立生活的考验,对心理辅导(咨询)的需求多元化,而学校只有一名专职心理教师,要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显然是很不现实的。为此,我们培训了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心理联络员、朋辈心理辅导员,让他们组成“学生心理小组”,帮助心理教师及时准确地把控学生群体的日常心理状况,使学校能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

一 、成立学生心理小组的意义

学生心理小组是由经自荐、推荐和选拔且受过相关心理知识培训的学生组成的,他们担任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心理联络员、朋辈心理辅导员等,协助学校心理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传播心理健康知识等。学生心理小组的工作模式是“学生全员参与,实现助人自助、自我成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我校“全员参与、全方位、全程” 式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工作体系的重要环节。它有利于贯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预防为主、干预为辅”的原则,将学生心理行为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

学生心理小组的日常工作是一种助人自助的行为,在为同学讲解心理健康知识、解除心理困扰的同时,加深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丰富自身的心理体验,使自身的价值得到提升。

有的学生对老师有着一种敬畏感,很多隐秘的事情不敢和老师交流,而与周围的同学处于同—个年龄段,有着相同的生活环境、相近的成长经历以及相似的背景。心理小组成员对同伴的心理困扰有着切身的体会和感受,与同伴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有助于工作的开展。

二、学生心理小组的实践探索

(一)建立学生心理小组,开展各类培训

1.构建学生心理小组工作体系

每学年初,通过学生自荐、同学推选、班主任举荐等,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在学生中选拔具有较高亲和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热心班级工作、具有服务意识、乐观开朗、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善于与人沟通、语言表达能力好的学生来担任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心理联络员、朋辈心理辅导员等,把他们分层次纳入学校各年级“心理小组”来统一管理和培训。

“学生心理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如下:

(1)了解本班和寝室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填写“班级(寝室)学生心理晴雨表”;

(2)协助学校宣传与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3)协助班主任和心理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4)开展同学之间的同伴心理互助活动,对同学进行鼓励、劝导和支持,帮助同伴解决一般心理问题;

(5)对班级中可能或即将发生的危机事件,及时向班主任、心理教师反馈,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6)在心理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心理调查研究,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2.开展心理辅导员培训

学校坚持每周召开一次学生心理小组成员培训会,主要内容有:(1)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知识,学习《班级心理委员工作手册》《寝室心理联络员工作手册》;(2)学习朋辈心理辅导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3)了解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主要方式、方法和设计心理活动的原则,学习《团体辅导训练指导手册》;(4)了解危机干预的基本常识、基本技巧,学习《心理危机应对手册》,发现异常行为及时报告等。

学校通过培训,使学生心理小组的每个成员明确自己的身份——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员、心理动态的观察员、心理困惑的解答员、师生之间的联络员、心理活动的策划员、学生和心理教师之间的接线员,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权限。

3.建立“学生三级防范体系”

针对寄宿制学生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建立“学生三级防范体系”:第一级为学生自我防范,第二级为同宿舍人员的防范,第三级为班级同伴心理辅导员的防范。在这三级防范中,朋辈心理辅导员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们肩负着在同学中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适时地化解同学的各种心理问题等任务。将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班主任和心理教师,避免了重大危机事件的发生,确保危机的合理化解决,发挥了预警作用。

(二)充分发挥学生心理小组的作用,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心理教师根据学生心理小组成员的个性和特长,又成立了以下小组:(1)“相约星期三”校园心理广播小组,每周进行20分钟的广播讲座。小组成员会定期在学生中搜集他们感兴趣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具有共性的问题,并和心理教师共同组织材料,编排演播程序,学生通过收听心理故事,了解心理知识,修正错误认知。(2)《心灵港湾》心理小报组,每月出版1期。各班心理委员组织全体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手抄报制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手抄报评比活动,遴选优秀作品,刊登在学校的《心灵港湾》小报上。

2.监控学生的心理动态并及时反馈

心理小组成员定期向心理教师报送“班级(寝室)学生心理状态晴雨表”,报告采用心理委员周报制度和紧急约见制度。学校要求心理委员每学段(两周)上交一次,如果班级内有特殊问题可随时反馈给心理教师。“班级(寝室)学生心理状态晴雨表”包括四部分:(1)班级氛围(班级总体情况及重要事件);(2)同学们的心声(普遍关注的问题);(3)你认为需要关注的同学(情绪波动大或行为异常);(4)你希望班级同学得到心理教师哪些帮助。对于心理委员反映的“需要关注的同学”,心理教师会去相应班级听课、走访,联系班主任以了解情况并跟进辅导。

3.为同学提供心理支持

学生的很多一般性心理问题,如宿舍人际矛盾、考前焦虑等,只要有人用心倾听,做到理解、共情,真诚地提供心理支持,问题就可以得到缓解。如果超出能力范围,心理委员、朋辈辅导员可以让该同学直接找心理教师。在个案辅导工作中,确实有学生来访者是由同伴辅导员陪同前来的。有些学生会碍于面子或者胆怯不敢独自前来,学生心理小组成员的陪伴为他们提供了强有力的心理支持。

4.班级危机预警工作

初中生的情绪波动比较大,做事易冲动,一些学生常出现自伤行为。初中生的自伤行为一般比较隐蔽,即使教师和家长问起,常以“不小心划伤”轻松带过。有时因为宿舍内的一点小矛盾就可能会导致学生以伤害自己来宣泄情绪。在这方面,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心理联络员会发挥较好的预警作用,及时将情况报告给老师。

三、结语

目前,随着学业任务日渐繁重,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如不及时疏导,将导致更严重的行为问题;我校学生群体中,单亲家庭儿童、留守儿童占的比例较大,他们因缺失父母的爱表现出了各种心理问题,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

实践表明,以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心理联络员、朋辈心理辅导员组成的“学生心理小组”的工作为切入点,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和班级日常管理工作,能有效提升班级凝聚力。团体心理辅导和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使得往日内向的学生慢慢开朗起来,贪玩的学生学习有了明显进步,情绪低落的学生逐渐走出了心理阴影。

未来,我校将继续发挥学生心理小组的作用,结合寄宿制学生的现实情况,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有实效性、发展性、创新性的探索与实践,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作者單位:甘肃酒泉市北苑学校,酒泉,735000)

编辑/于 洪 终校/纪 悦

猜你喜欢
寄宿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寄宿制学校软硬件资源改善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
对高三体育教学的几点反思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举措
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班主任工作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