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在大学通识课教学中的应用

2020-01-01 01:10任俊超
数字通信世界 2020年2期
关键词:通识语言学资源库

任俊超

(三亚学院外国语学院,三亚 572000)

1 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又被称为“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思想。不同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强调人才的全面发展,旨在培养学生博学多识、通情达理、融会贯通、勤学思辨能力(周景辉,聂英杰 2013)。通识教育的主要实践场所是高校,《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探索“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更是肯定了通识教育在高校育人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前中国大学已经历了十几年对通识教育进行探索实践,各高校积极开设各种各样的通识课,将其视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大学的通识课存在着课时少、班级规模较大、自主学习效果差强人意等一些普遍困难和问题。

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高校通识课的教学模式急切需要改变,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达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为解决上述带了希望。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1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7.72亿,其中手机网民数量达到了7.53亿,手机网民数量占网民总数量的97.5%。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学习的方法途径也随之发生巨大的改变。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中指出,教育理念的创新是促使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前提,其本质要求是要建设具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构建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创新学习方式和变革相应的教育模式是其主要的核心。在此背景下,本文以笔者自己开设的通识课为例,尝试探讨基于网络技术的高校通识课应该如何应用,希望能够引起学者和教师们的共鸣。

2 利用网络技术完善资源建设

以本人开设的通识课《中西方语言学比较史》为例,这门课程涉及到中西语言研究历史,可见涉及内容的广泛,传统的资源共享方式已经很难满足教学和学习需求。目前,基于网络技术的各种学习平台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存储能力更强,交互性更好的资源共享方式,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做到:

(1)增加共享资源数量。《中西语言学比较史》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庞杂,经过两轮的建设,笔者手头上已经积累了一些资源,但是还远远不够。为了建设课程资源库,在将来主要从两个大方向要加大积累的力度。一是课程教学资源,这些包括课程大纲、授课计划、教案讲义、试卷题库、作业材料等。二是课程学习资源,在中西语言学历史时间跨度的长久、大师众多、学派和相应的理论层出不穷,资源的建设应包语言学史的经典书籍、语言学史研究的优秀论文、以及相关的中国史、世界史、哲学史经典书籍、专家讲解音视频等。

(2)丰富资源形式。除了文本阅读资源外,《中西语言学比较史》资源库的建设包含大量的影音资源和软件资源。语言学学科特点决定了其学习资源不能局限于文本资源,大量的影音资源可以储存在网络学习平台,方便学生随时观看。不仅是学科内部的资源,与学科相关资源也可以适当扩展,比如古希腊古罗马的语言学研究与哲学研究密不可分,学生们可以通过资源库中有关于古希腊先贤的哲学思想介绍的视频对当时的思想大背景有所了解。甚至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录制课堂教学视频、学生课上课下讨论视频,师生互动视频,然后将其纳入到资源库中供学生研讨。

(3)联系资源内容。目前,部分网络学习平台附带的学习资源推送功能很有利于学生课后拓展教学。学习资源推送功能指的是将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整合到一起,并且在学习者使用时能够根据当前学习界面推荐其他相关学习资源。类似于“今日头条”、“微博”这类应用汇更具使用者当前浏览的界面,通过“你可能会对XXX感兴趣”的方式对使用者进行精准推送。当然,这样做要以不分散学习当前注意力为前提。以中国先秦两汉的语言研究为例,通过学者浏览荀子就“名实”的观点,资源库会相应地推荐从孔子、孟子、韩非子等先秦圣贤到近代清代学者关于“名实”的讨论。这种历时的信息线索可以有效地弥补课堂中按照语言学分期讲解而非专题讲解的不足。

当然,数量和形式不是资源建设的惟一指标,在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资源质量。优质的课程资源才是课程质量的保证。如今,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让使用者能够轻易地接触到海量的资源。资源库的作用就是通过精心筛选将优质资源呈现给学生。要想做到资源内容优质,一是要教学资源完整清晰。教学资源虽然主要为教师所用,但是对学生开放的教学资源如教学大纲、授课计划、题库、作业要求、讨论等一定要做到对教学内容的全覆盖,并且相关的教学和学习要求一定要表达清晰,让学生知道在相应的阶段就要做相应的事情,并且一定公布出去就不要轻易改动;二是学习资源与教学密切相关。在资源筛选的过程中要注意一定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资源的整理和归纳要为每个章节的教学服务,这样才能起到资源库与教学互补的效果。应该根据教学大纲中章节和知识点采集相关资源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将资源分类。在收集的过程中应该根据重要程度、难易程度做好标记,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利用资源进行课外自主学习时更容易把握难度。

同时,还要注重资源的更新。资源库的建设并非一劳永逸,更不能把资源库建设成静态的资源库。资源库的内容应该根据学科发展和前沿及时更新,让学生在打开资源库时能够接触到新鲜的知识和信息。这部分甚至可以稍微开放一些,让学生参与资源的分享和更新。这样鼓励学生课外进行课外拓展学习之外,还可以吸收更多的资源,更新也会更加及时。

3 利用网络技术丰富教学活动

3.1 监控和检测自主学习

为了保证学习效果,通识课的自主学习任务形式多样,教师经常会布置阅读经典著作和论文、观看微课、慕课、背景视频等学习任务。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很好地实现预习监控和检测预习成果。主流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可以监控学生的整体预习情况,甚至可以具体的每一篇文章,每一个章节,每一个视频的阅读和观看进度,这样可以督促学生首先在数量上完成学习任务。此外,网络问卷如问卷星这类应用可以帮助教师设计问卷以检测预习情况,还以收集学生反馈的疑难点,方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及时给于反馈。自主学习还以生成阶段性的报表,让学生和老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了然于胸。

3.2 增加课堂教学互动

前文提到的通识课班级一般规模都比较大,因此很难实现课堂互动,移动网络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基于移动设备设计的教学辅助工具已经在高校师生普及。笔者最常用的微助教就是辅助课堂教学一个利器。微助教是由华中师范大学开发的一个课堂在线互动工具。该工具的功能相对比较齐全,比如签到功能,笔者使用微助教不用1分钟时间能完成近110人考勤工作,大大地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在线讨论功能也是笔者最常用的功能之一,因为语言学的有关话题不同学派有不同的看法,很适合课上讨论。微助教的讨论墙功能可以将讨论内容以投屏方式呈现在大屏幕上,保存时间长久,视觉化效果好,方便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讨论。还可以进行随机测试,题目形式也很多样,可以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利用PPT为依托的雨课堂也是进行课堂教学互动的有效工具。雨课堂还可以统计测试的正确率,学生有疑问的还可以立即通过手机反馈给老师,教师随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调整教学内容。随机点名和奖励红包功能都对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听课率有一定的帮助。类似的在线工具很多,而且多数都是基于移动设备设计的,可以大大增加传统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

3.3 参与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互助完成任务的行为。其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交际能力,注重学习过程的交流与互助。这与通识课的教育目标十分的吻合,因此教师应该使用网络技术充分发挥协作学习在通识课中的作用。教师是影响协作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曾祥翊 2011)。基于网络技术协作学习,使教师摆脱了空间的束缚可以远程指导学生,消除了师生心理上的距离。同时,网络技术使得教师也不在成为惟一的知识来源,教师参与其中也是与学生一起学习和进步的有利良机。最后,网络技术让教师更多陪伴和参与到学生的协作学习中也能够更有利指导学生分析、整合并最终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4 结束语

如今,网络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度越来越深,高校通识课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来解决传统教学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通识教育旨在对学生的全面培养,那么信息素养也应该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网络技术合理地运用通识课教学中,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使得教师自身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成为一名合格的“通识”教师。

猜你喜欢
通识语言学资源库
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建设之浅见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数控加工专业资源库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基于共享资源库的混合式教学考核模式研究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