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粮食

2020-01-02 02:50策划新作文执行清扬
新作文·初中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山药蛋粮站小米

策划/新作文执行/清扬

袁隆平曾经说过,“一粒小小的粮食,可以挽救一个国家,可以绊倒一个大国”。饥荒曾经困扰了一个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大国。从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到保证人民更高的物质生活水平,中国一直都很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因为深刻的记忆,“一粒米,一滴汗”,我们国家一直倡导“节约粮食”,宣传光盘行动,抵制吃播中的浪费现象。关于粮食,关于食物,中国人有太多说不完的话。本期就来看看生活在山西的小编们笔下的关于记忆中的粮食。

◆小麦啊小麦

@肖尧

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童年的记忆自然离不开小麦。是的,渴望吃白面。

至今关于小麦的记忆,还存留在童年时。有一次,家里来了远房表舅,晋南人的早饭多是蒸馒头。那一天,当蒸笼揭开,妈妈有些难为情地对表舅说,“碱大了”——馒头黄黄的,小麦面与玉米面两掺的,确实卖相不好。

那个时候,妈妈常唠叨的就是,什么时候可以吃纯小麦粉馒头呢?其实,当时并没觉得两掺的馒头有多涩——童年对食物是钝感的。而且,这段记忆似乎很短暂,没过多久(可能有几年,但记忆完全空白)家里顿顿都是小麦粉馒头了。

但不知为什么,这个场景永远留在了记忆深处,必将伴随我终身吧。

◆杂粮的盛宴

@寒云

家乡在山西北中部,饮食特色是纷繁的杂粮,比起北方为主食的小麦,南方为主食的水稻,家乡主食种类简直多到十个指头数不过来。在我们那儿,小麦粉被称为白面,在过去是最好的粮食,水稻被称为大米,而除此之外,我们还有高粱面(称为“红椒面”)、莜面、荞面、豆面、玉米面,此外,还有小米、黄米……山西是面食之乡,各种面做出的各种面食在我们餐桌上的地位丝毫不输于白面馒头。高粱面做的饸饹,我们称之为“鱼鱼”,早先是用手搓成长条,后来则是用饸饹床压成面条。莜面也可做“鱼鱼”,或者做“栲栳栳”,抓一小块面,在光滑的大理石上搓成面皮,然后扯起来在食指上一绕,成为一个圆筒。荞面则是做成碗托,蒸熟后用擦子擦成一条条的,然后拌着醋和蒜吃。玉米粉蒸玉米馍馍,小米熬粥,黄米则做粽子或者用黄米粉蒸熟然后油炸,就成为山西北方特色“油糕”,是生日或者红白喜事宴请时招待客人的“高端食品”。还有土豆擦成条拌上面粉做成“拨烂子”。此外还有豆面条、粉浆饭、焖面……包子饺子什么的就不说了,可以说异彩纷呈,所以当我听说南方人每天都是米饭的时候,简直不能想象那该有多单调。小时候奶奶做饭从不喜欢做一样,农村里的大锅,上下可以放两层,奶奶便会各种花样都做上,到时候一揭锅,琳琅满目,全家人便开始大快朵颐。这样的杂粮盛宴,恐怕是全山西甚至全国都是绝无仅有的。

◆翻滚吧,山药蛋

@葵花籽

我的家乡在山西中部的山区腹地,最适合种的粮食作物就是土豆,我们叫山药蛋。小时候家家户户都种好几亩山药蛋,一到秋天,整个村子都在忙着收山药蛋。这时候我最喜欢跟着大人去地里吃烧山药蛋,刚刚从土里挖出来的山药蛋,还带着地气,就近在地旁烧熟,绵软香甜,开启山药蛋的餐桌之旅。

多年的山药蛋种植历史让村里的巧妇发明了无数种山药蛋吃食,什么山药馍馍、山药摩擦擦、山药疙搓搓、山药攮糕……我的口水已经要与文字齐飞了。长大后才知道山药蛋可是作为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为全球解决粮食问题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开发旅游资源,家乡已经在发明更多的山药蛋美食了,如果你想解锁山药蛋的更多吃法,来我的家乡——娄烦做客吧!

◆最有念想的是小米

@东东

说起五谷杂粮,我老家晋东南这边除了水稻不能种,其他感觉啥都可以种。而这些谷物中,我觉得小米是最难种的,不过却是最好吃的。小米在成为小米之前,我们称为谷(guo),把谷碾过之后,去掉外面那层糠皮,才能称为小米。我家种谷的那块地在一个叫过风腰的地方。种谷最麻烦的一道程序就是间苗,在谷长到十几厘米高的时候。蹲在地里,顶多拿个小板凳,左手把长得不好的幼苗拔了,右手快速用间苗专用的小锄头在剩下的长势喜人的幼苗根部多培点土。只想想就感觉很费劲,腿就发麻,背也发酸。所以我当时多是坐在地头赏风景而已,根本就不是去干活的。

谷子成熟后,脱糠去皮,金黄的小米就出现了。说起小米,就不得不提我们最家常的一种早餐——几乎每天早上吃,营养又养胃——加了黄豆熬制的小米粥,最佳搭配有炒土豆丝、炒瓜丝和炒酸菜(白萝卜叶子做的酸菜)。还有炒小米。水开后,下小米,只需三五分钟,不要等小米开花就捞出来。沥水后再像平常炒大米那样炒就行了。小蒜加鸡蛋炒的小米最有名,当然我还是比较喜欢青椒西红柿的。值得一提的还有焖饭,主要材料就是豆角、倭瓜或南瓜、小米,熬得很稠很稠,非常稠,关火后开锅盖再加上点葱花,淋上酱油和香油。嗯,香喷喷的。我弟弟还喜欢配上辣条吃。还有一种叫米淇,比焖饭稀多了,多是当晚饭。小米加上花生、黄豆,还有豆角、南瓜,有时还加上老玉米粒,最后再煮点面条。其实就是汤面里加上了小米。关键是熬的时间比较长,所以米香、瓜香很浓。

和小米有关的吃的还有很多,还有各种口味的小米锅巴、小米面窝窝头、小米烙饼等,虽说都是很家常的,但却也是最有念想的。

◆粮站

@清扬

家乡在晋东南。每次回老家的路上,都要路过一扇紧闭的蓝色大门,大门两边是长长的白墙。这就是我们附近几个村的村民以往每年都要来的粮站。粮站隔壁的村子,过去还有一个换购鸡蛋的地方。很小的时候,每到秋天收粮后,整条街的某一天里,街坊邻居都处于忙碌的状态。妈妈会把要交的公粮搬出来,上称,搭邻居家的三轮车运到粮站去。后来,会有粮站的工作人员上门收粮,他们先要到存粮的房间里检查后,再装车。再后来,上学后,就不记得家里交公粮的情景了,只看到妈妈手里的粮本换了好多回。

现在每次临别家时,妈妈还会拿出红红的粮本,让我们去粮站换米面油。走进粮站,院子大大的,四面围着都是大大的仓储间,只是地上铺的大块的红砖都有些老旧了,有的阴凉的地方还长了青草。走进一个大房间,有工作人员接过粮本,换算出米面油兑换需要的粮食,减去后,重新填写数字,盖章。

上学离家后,粮站虽然寂寞了好久,但总在我的眼中路过。有一天,妈妈在电话里说现在的粮站要关闭了,要挪到更远的镇上的粮站了。我才突然发现,大大的粮站和那扇紧闭的蓝色大门,也要淡出我的记忆了。粮站,这个和农民生活相关的国家机构,过去基本每个乡镇都有,现在正湮没于历史的尘埃。

猜你喜欢
山药蛋粮站小米
传递
英雄的传说
张家口马铃薯:“山药蛋”蜕变成“金疙瘩”
乡村里的童年
爱提问的多多
杜小米的夏天
读《幸福的小米啦:小米啦发脾气》有感
可爱的小米
浅议纪检与审计配合处理违规问题的可行性
想站起来的空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