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中心的五个崩溃点

2020-01-02 10:37胡瀚中
武汉广播影视 2020年8期
关键词:厨房中央环节

胡瀚中

一二十年前,三线城市像大城市那样建了好些个过街天桥和无交警指挥无红绿灯交通环岛,中间是绿化带的大转盘甚至成了某个城区的标志,但是现在这类交通设施已多半拆除,重新设立了交警指挥亭,规划了常规交通管制办法。大城市用得好好的系统,为何在中小城市成为鸡肋?环境不同需求不同,东施效颦,水土不服。

地市级媒体融媒体中心建设借鉴央媒,目前,成果与预期存在较大落差,方案实施结果和实际工作诉求偏离度颇高,情形与上述交通案例类似。95%以上已建、在建融媒体中心参考的都是几大主要央媒平台的实践,本质是以协同办公OA系统为实现手段的新闻指挥中心+媒资系统+多平台分发系统。

世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央媒生产生存环境和地市级媒体差别大,目标诉求差异大,适用于超大型媒体的系统,未必适用于中小型媒体,尤其是面临生存危机的地市级媒体。

一、决策层:假设新闻指挥拿满分,融媒体新闻中心总共拿几分?

1、央媒重指挥,地市媒体重协作,OA型指挥中心不堪其任

现有融媒体中心技术方案,具有集约采集、及时发布和多点传播等特点,新闻指挥中心权重重,名为中央厨房,实为最强大脑。为实现统一新闻编辑发布和传播流程,新闻采集部门和新闻编辑部门采用同一个新闻智慧中心,协同办公。

央媒媒体形态复杂,发表终端多元,信息线索渠道多且须及时甄别,决策过程繁且有并发处置需求,要求态度鲜明,迅速占领舆论高地,在业务规划中,央媒标准多元细节繁杂,对新闻指挥中心需求权重高,对最强大脑型指挥中心需求权重高。

地市级媒体,尤其是省级以下媒体,采用同类系统,即使遇到新冠抗疫等重大突发新闻事件,需求量也不饱和,运用原有工作流程和调度体系,与运用高科技新系统没有明显区别。央媒应用起来得心应手的系统,于地市级媒体,却可能大而不当,冗余无法利用,细节处使不上力。

2、央媒重快速分发,地市媒体需爆款流量

央媒不缺流量,代表官方进行权威发布时候较多,要求类似股市成交系统,多终端信息快速发布,系统追求在统一标准前提下的发布速度与效率,同一标准,全矩阵多端多元快速发布已胜任设计目标。流量在其所有需求当中,权重相对次要,但地市媒体常为流量所困,一篇力推新闻尚且未必如其所愿,全网打爆,其诉求更多为上送或者引流,时效性虽重要,但重要性排序并不在第一。

3、媒资系统应用于央媒是成品,于地市媒体而言却多半是半成品

媒资系统使不同应用场景的视频格式可以自由切换,随意调用。但是,地市级媒体不似央媒,发布时效性要求不如央媒,多数情况下不需要以高速率发布同质化信息,不需要处理大流量高并发需求。成本不菲,预算占比高,但传播效能远远被高估。

地市媒体需要宣传本地正能量,推广地方新闻,有很强的流量需求考核标准,多半不会以同一格式标准处理所有渠道信息发布,而会采用同样的素材生产针对不同平台的不同产品,叙事方式重构要求远盛于央媒,对不同平台,需要依据同样的新闻素材重新策划设计,对信息多态重构以及剪辑需求盛于央媒,系统套用央媒新闻厨房系统,媒资系统优势展现不充分,多端一键分发产能无法完全发挥,系统这方面的巧思对提升新闻作品品质,促进流量爆款的推进作用与地市级传媒领导人的要求方面存在较大落差。媒资系统提供的半成品,如果不能通过有效分工协作,在不同渠道发挥其效能,那对于本来就很困窘的地市级媒体,其在媒资系统上所付出的代价太昂贵了。在人力资源架构与运作理念系统上照搬央媒,有南辕北辙之憾。

二、生产层:让中央厨房名副其实,是比最强大脑更重要的融媒体改革关键点

1、把大厨们集中在一起讨论饮食文化,不等于把菜做好了

新闻指挥为决策层,决策对生产有重大导向作用,是融媒体中心职能的第一步,关键,但并不是融媒体中心职能的全部。在现行融媒体中心运营当中,新闻指挥是最初被应用最受重视最少出事并可能唯一不出事的环节。100分总分,在新闻指挥环节,总共15分拿了满分,完美,那总分呢?

地方融媒体中心,利用系统整合新闻线索,协同办公,将广播块、电视块等板块负责人集中在一起来商议选题,决策工作,能够提高融媒体的整合作用,仅仅如此已经能够大大提升地市媒体的新闻响应能力,但这一切仅仅只是起点,并不是终点。把“鲁、川、粤、闽、苏、浙、湘、徽”八大菜系的王师傅李师傅张师傅集中在一起开会,并不等于将所有菜系菜品做好了。各大菜系大厨集中开会议事仅仅只是集中了派单流程,这与中华菜系、满汉全席的完美呈现尚有相当遥远的距离。生产环节更为重要。

2、中央厨房与现有媒体的办法相反,在细节处以专业化做减法,整体配合做加法,减少单一崩溃点

中央厨房(CentralKitchen)是源自餐饮行业的运行管理模式,是融媒体中心最适合的对标机构。中央厨房采用大操作间,各媒体融媒体中心工作区域多使用大通仓,外观神似。但传媒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虽借用餐饮行业术语,但实操却多完全背离中央厨房理念。

中央厨房执行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生产,中央厨房有三个“统一”:食材统一采购,后厨统一加工,成品统一配送。通过集中采购控制食材成本规模与质量。通过操作岗位单纯化工序专业化,以高水平人工统筹标准化操作流程,精简初加工操作,通过统一加工,实现集约生产,提高餐饮业标准化、工业化程度,实现规范化经营,菜品质优价廉。通过集约配送节约成本,降低风险,提升产出效益。

其标准操作设计和人工统筹需要极强的生产环节架构能力,其核心要点在于:精细化分工,捋清脉络,用详细的质量标准规范不同环节不同工序职能的操作及衔接标准,通过培训及实操,不断总结经验,动态刷新执行细则,提高各工种人员的熟练程度,以整体效能降低人工成本。专业化分工:采购、选菜、切菜、调料各个环节均有专人负责,专业化程度高,各司其职互不穿插互不重叠。

中央厨房的核心内核是环节拆分,精细分工,专业操作,工序整合。通过整合整体职能节约人力成本,凭借规模化集约化降低采购成本。中央厨房的输出成本比传统餐饮行业节约高达30%以上。

地市级媒体需要彻底重构生产方式,设计最优分工及协作策略,培育专才并形成整体效应,通过改变生产方式,改变生产关系。这尤其需要参透中央厨房精细分工的理念与实战精髓,以极致专业和无缝配合的运行规律,提升功效,有效提升产能,合规的中央厨房工艺设计与执行,能阶段性改变传统媒体命运,而借用中央厨房名称,却未理解其理念,应用其神髓,会加剧地市级媒体的自我伤害。

3、中央厨房是融媒体中心重要的架构设计者、具体实操落实者

随着新闻指挥系统发挥效用,各不同媒体产品生产线领导人根据共同线索领到核心领导人指令,但,各个地市媒体在人力资源结构上,要么依然采用节目组为生产单元分别完成各自节目的生产,要么把外采任务全部压到采访中心,缺乏良好分工,缺乏前后端实时呼应,从而在前端新闻采访到最终多平台发布多个环节形成塞车,形成多个单一崩溃点。

(1)第一个单一崩溃点:买菜环节(采访环节)记者压力过载

中央厨房的第一个核心关键点是采购(买菜),食材买手在整个中央厨房运作流程中是重要的第一环节,食材采买者是否能获得符合后厨不同菜系大师傅要求,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材,决定了最终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的食品质量。饮食行业如此,药材行业标准更高,《大宅门》里,百年老店白家的药材一定要由老板亲自采买,可见其重要性程度之高。中央厨房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是对原材料采购要求尽可能的细化并安排核心关键人物执行。

集中采购不等于把压力全部压到最前线,媒体把“一次采集”挂在嘴边,口头上讲起来容易,领导层以为的一次采集就是出去拍一次回来用多次,以为顺道采集回来短视频团队需要的视频素材是顺理成章举手之劳,以为短视频就是用记者拍回来的视频素材二次剪辑的短的视频。实际上,一次采集如果没有后端人员的响应支持与实时参与以及前方记者的高水平执行,质量难于保障,出爆款概率极低。

标准操作首先得要出标准:新闻拍摄有没有类似于陆军操典的操作手册与工艺流程细则规范?镜头有没有现场拍摄记录有没有适合于将来九宫格朋友圈推送的照片拍摄数量及质量标准?人员有没有有效培训,能否能够将条例细化到文案、视频台本、手机及电视用专业摄像机拍摄,航拍策划实施要求,各分岗位人工统筹是否做到了各尽所能,各取所长,人力资源合理搭配,是否形成了有效协作?

网络产品与传统媒体产品的表达方式差别极大,一次采集对前线记者的劳动强度及难度要求压碎式倍增,记者除须配带更多移动采访设备以外,还需要一次性采集到适合广播电视以及新媒体等后续不同生产线的素材。

记者充当食材买手角色,在此环节无后端响应支撑,任务过重,这意味着新闻采访时,记者须事先拿到更详细的采访要求清单;临场有习以为常的细节标准,有更丰富的应变经验;采访现场瞬息万变,不能刻舟求剑,到了新闻现场(食材供应地),面对目标采访对象,还需要在现场更方便地与后端配合人员实时沟通,而不仅仅只是所谓视频和照片无衰减回传。

但是,很多融媒体指挥中心系统有酷炫的GPS定位系统,却没有良好的沟通手段,对回传素材没有对视频进行缩减优化的处理,对记者自费支付的流量消耗要求极高,加重了应用成本。且前方记者本来源自多年养成习惯的传统媒体,缺乏新媒体专业培训,如果不能随时和后端沟通,不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与后端融媒体编辑实际需求呼应,随时调整自己采集目标,系统又不能提供成本低且方便的沟通手法,这就几乎无限放大了前端采访人员职责,出现崩溃毫不奇怪。要求如此之高,容易形成塞车,最终导致采回来的素材为望天收全靠赌。

相当多的媒体对这一环节采用仅仅只是行政命令式的让不懂新媒体采写的记者边缘化,简单调高新媒体传播绩考系数,要求每个记者都成为老司机,但是他们只可能成为持续超载疲劳驾驶的老司机。在下盲棋的实际状况下,想要顺利的完成后期各条产品线的供应需求,记者们就只有变身成为哪吒三太子,成为第一个单一崩溃点,这个代价对后期来说,是无比昂贵的。

(2)没有半成品生产车间,媒体第二个崩溃点是新媒体小编

中央厨房的第二个核心关键点是拣菜、净菜及食材预处理。不同菜系对食材的要求不一样,同样的食材,在川菜和粤菜的烹饪办法完全不一样。

中央厨房对食材的预处理分为三种:不加工、半加工、深加工。不加工食材直接让供应商配送到店,比如餐巾纸和抹布、罐头;半加工则需要捡常温储藏的,比如净菜、主食、甜品、饮料勾兑液等;深加工要挑核心利润高的,比如调料、腌制料及专有配饰等。中央厨房需要针对不同终端需求进行响应和预处理。以流水线式设计强化工种配合,以工序协作提高整体效率,原料需要保证稳定供应,并在指定时间内运到各分店。为适应不同后端的分发需求,中央厨房的策略是专业化,做减法。

传媒如果依然采用各条生产线各自生产或压力全压给采访部门,要求记者十项全能,要求小编同样成为千手观音“万能的小编”,无极变档,而没有类似于中央厨房于设立专业化的预处理车间,没有针对不同终端生产有不同预处理的半成品生产分工,如专职文案,专业美编等。没有各工序的有效设计,有序配合。各环节均存在采编人员少任务重情况,同时,应用程序也没有提供高效简易的互动工具,小编本身疲于奔命,也不愿过多消耗精力与前方记者的沟通方面。同时,现行媒体产品生产更多以传统媒体生产为主,新媒体小编嚼别人啃过的馍,基本上把网络当成分发渠道,所以小编能够做的仅仅只是转格式,略微调整记者文章,对视频做简单重新剪辑。但恰恰,除传统媒体固有阵地以外,领导及各界对新媒体版块的期待值极高。

以前段时间的新闻热点一盔一带为例,有公安系统新媒体小编将此热点改编成为大学校旁边奶茶店的凄美爱情故事,达到爆款文章宣传新交规的目的,记者需要在现场采集的,可能仅仅只是可以配合后方小编编辑的几幅有趣且震撼的画面而已。但目前,前方记者得不到后方的支援与提令,只能依照其传统媒体操作习惯运行,且其得不到系统的支撑与团队响应,责任无限扩大,会崩溃。后方融媒体编辑不能根据现场实况,调整需求,及时发出修正的新指令,记者采集到的图片素材、音频视频素材,往往不符合后期不同产品线产品制作需求。在编辑时,也会崩溃。

越优秀的媒体分工越细致,小编不是转发器,其职能应该是适合不同发布形态不同发布场景,创造适应不同媒体产品生产线及社群发布的可以深加工的半成品,且由于将来的终端多元,可能是不同的平台,也可能是创作微博、抖音剧本等半成品,让全体采编人员再创作并@主号,实现社交媒体共振。

所以,小编的分工不应该是张三负责微信,李四负责微博这样的分工,而应根据特长与职能,分为文案、视频、视觉效果等专业。分发则是合成的最后一步来完成的环节。期待值越高,崩溃越惨,在互联网环节上成断点,使新媒体小编成为第二个崩溃点。

融媒体中心想要实现突破,不仅仅在于指挥方式的改变,而在于生产方式变革。各媒体津津乐道的中央厨房如果仅仅只有新闻指挥职能,成为大厨会,没有像中央厨房那样,将员工分别转变成为摘菜工、洗菜工、切菜工、食材预处理师,在生产外采环节和小编环节形成崩溃点。

那么,再酷炫的媒体指挥中心,运行内核依然是传统媒体的旧生产模式。实际效能将降至不足预期值的10%。融媒体中心不仅是指挥中心,更是生产中心,小编和记者等采编人员需要通过指挥中心互动响应,形成类似于陆空军协作的关系,真正发挥媒体融合效能。

如今的媒体内容分发,除了多平台分发以外,媒体采用更多的方法是“全体员工分发”。然而,无论是多平台还是员工的分发,很多媒体现在还停留在“无差别群发”的层面——媒体人发发朋友圈是最常见的形式,殊不知,这种无差别群发事实上会造成很多无效劳动,送而不达,很难产生有效流量。

实际上,不是“微商型的媒体人”有问题,而是思路和机制出了问题。

三、分发层:只追求一键群发,却没有足够的粉丝积累和传播效果

中央厨房的第三个核心关键点是集约配送。餐饮业的中央厨房需要搭建配送到下一个生产环节的良好物流体系,保证原料的新鲜与安全,为后续生产线做最后一步处理。

集约配送不是无差别配送。所有门店订货送到中央厨房后,由中央厨房统一分类货物,根据需求分类,哪些由中央厨房配送、哪些由供应商配送、哪些从上游供应商那里不经中央厨房直接配送、哪些需要供应站追加货物,都要区别对待。

成本控制在细节。对后端不同产品不同订货方来说,哪些质量需要追诉供应商、哪些需要退货、哪些时间配货、哪些需要押款、扣款,需要预防结款纠纷,不同客户的预处理需求不一样,流程不一样,并且,客户有可能随时根据业务变化,提出更多需求,订单配送及预处理方案须随时刷新,并追溯到前一环节的精细分工。

对应于新闻业务,就要依据网络优先等原则及不同具体要求,将成品或者是半成品配送到各个不同平台。集约配送的奥义在于:对头部平台,区别每个平台算法和推荐机制单独设计,对保护性二类三类平台一键分发工具,进行无差别群发,达到全网无死角覆盖。

借用中央厨房术语,就要学习其执行标准,在操作间环节,进行良好精细分工,设计合理工序,在后续分发中针对不同网络平台建立后续深加工生产线和不同的配送标准。

对媒体来说,分发有两个层面,全平台分发及以员工为核心的社群分发。

1、全平台分发,需要像集约配送一样,既有一键群发,又有独家专发,不同对象区别对待

媒体如果在分发环节上违背中央厨房集约配送原则,简单粗暴执行所谓“多种生成”,其实质不过是生成拆条了的在电视上已经播出,且不一定有收视率的单条新闻;而“多元传播”会被处理成仅仅只是无且无效地群发到各个终端。

媒体很少根据不同平台的运作规则以及算法来区别生产不同的媒体产品,也不会像腾讯的新闻哥那样进行账号人设设计。对需要很高时效性,需要很深报道力度的独家新闻和一般分发没有区别,以中央厨房的标准来衡量,这相当于事实上没有配送策略,无差别的群发事实上会造成很多无效劳动,送而不达,分发很难产生有效流量。

2、有公众号不止一次d i s s微商式媒体人,实际上,大多数媒体人没有微商刷朋友圈的能力

除了多平台分发以外,媒体采用得更多也更有效的方法是全体员工分发。现在媒体产品传播,已经和社交媒体紧密结合在一起,对媒体来说,从业人员全员分发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工作方式和渠道,一种常态的分发模式。利用员工的工作及日常社交关系进行分发,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相当有效。通过从业人员对相关人员进行社交分发是本地化的更为重要的分发,新闻采编人员和采访对象及相关人员彼此认识,社交网络应用得好,可以牢牢锁定当地影响力。朋友圈分发可能影响到相当多的熟人关系。但过犹不及,且如果仅仅只是随手进行朋友圈分发,很难起到良好作用。不是微商型的媒体人有问题,而是这种分发是简单粗暴的无差别配送。

(1)从群直通朋友圈,从全城刷屏到被屏蔽,自娱自乐,无效发送

现如今,有哪个媒体人的朋友圈不是像微商那样刷屏自家媒体信息,但是,随手分发,根本达不到传播效果。现在,微商已经通过朋友圈文案策划培训以及所谓的朋友圈美学,进行了多次升级迭代,他们的文案经常能打动人心。

但媒体人却实行的是无差别群发,随手转朋友圈,很多时候,传递的仅仅只是关乎正能量的官方希望大家看到的新闻,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人们会给这样的媒体人以一个正能量传播者的标签,发得太滥或者太频繁,引起反感,会被屏蔽。

(2)微信分发过于狭窄,没有半成品车间,没有后续再创作,群发朋友圈会被屏蔽,群发流量平台会集体降权

媒体人分发多仅局限于微信,但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也是极重要的分发渠道,其他,还有快手、知乎、B站等新兴渠道。微博有地域算法,即使不是好友,也能够看到周围发微博的人的新鲜微博,如果媒体能够从团队中选拔在城市不同角落负责分发的员工,并精心打造各自的工作用微博,实际上就培育了类似于电视差转台的网上分发渠道。

抖音更是会对机主好友进行推荐,其覆盖能力以及推进效果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优于微信朋友圈。但是,群发同样作品无异于找死,依据平台算法规则,靠所有人去发布同样的视频,会触发平台的审核及流量惩罚机制,会使这一群人都面临限流甚至封号。

于是,一切又将回到精细分工半成品生产环节,回到上一个单一崩溃点。中央厨房小编是最苦逼,淤堵最严重的环节,在现实工作中,很多媒体新媒体小组,人员特别少,承担的期待特别高,集所有功能、职能、厚望于一身,疲于奔命,每人面对每天的工作都像挑滑车的高宠,很少有内分泌不失调的,但并不是所有的牺牲都是值得的。

如果媒体能将前端以及中端的生产环节分拆成为文案师、视频师、美工、终端发送师等专业化的半成品生产环节。在制作环节,像真正的中央厨房那样,为全体员工制造半成品,为全员分发,准备不同风格、不同语境、不同版本的朋友圈文案及图片半成品。同时为大家创作不同的用于微博及抖音的半成品台本,供各条生产线的人二度创作,效果将会相当不同。

只追求一键群发,几乎没有区别配送策略的分发,导致分发平台很多,却没有粉丝积累和传播效果,是媒体整体传播效果失去网络影响力的又一个崩溃点。

四、运营层:没有导流模式的板块分割

媒体新媒体板块,很难获得现象级爆款。但同时,即使偶然获得了现象级爆款,这个流量也会转瞬即逝,消散于无形。运营板块很难承接到爆款流量所带来的效益。因为大多数的媒体存在着一个大家习以为常的严重断点。

相当多的媒体,不仅仅是新闻口与运营口分开,为了适应机构改革,甚至于在人事上,两拨人的身份与单位都不一样,在组织架构方面,两拨人虽归属于同样的一家机构,但却分属不同的集体或者阵营,相对于彼此而言,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彼此都是个体户。一拨人负责岁月静好,貌美如花,另一拨人负责拨云见月,两眼一抹黑,起新平台搞经营。媒体运营板块人员,的确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但他们了不起也就是一个班组在战斗,胜算可能大吗?

整个体系实际被分割成为两个子系统,彼此很少相互发生关联,一旦经营板块想要利用新闻板块流量通道,要交过路费,在纪检越来越严格的情况下,对于新闻行业的有偿新闻的规范本身就是红线。那么,两个板块之间怎么样相互连接不脱钩?产业板块,尤其是新兴的网络板块,如果不能通过私域流量规划,没有设计流量漏斗,建立中央厨房,将仅仅只对政务宣传有作用,而不会根本改变运营模块状态。

有中央厨房,但所配送的各餐厅各成体系,各顾各的,那要中央厨房何用?实际上,不同的中餐厅或者西餐店各有各自不同的完全不同的生产和配送体系,对最终终端来说,大家还是分散的,由于传媒行业很少像私营机构进行流量规划,所以,在这种状态下,融媒体中心只会提升媒体的政务宣传能力,不管成本高低,其对于媒体运营,都不会起高的作用。这也正是媒体运营的最大死穴所在,如果媒体犯下了这样的战略错误,建再好看的融媒体中心中央厨房,结果都是似有若无。

目前行业内所强调的私域流量,是有一定的流量流向的规划和设计的。在私营企业,全员社群全员直播等等方式已经成为相当普及的操作方式,其流量规划是有操作性很强的规划和流程。

以教培行业为例,其流程布局的基本流程为:

头条及抖音以及快手做流量,所有矩阵通过不违反平台规则的方式方法引流到微信公众号;

由公众号引导到客服个人号或有专人负责的企业微信;

由个人号引导到经过规划的全员社群及有意培育的目标营销社群;

通过组织规划,通过技术上的分享追踪程序以及多群联播策略,将商务及其有关信息扩散到尽可能多的本地社群;

由社群引导到直播环节;

通过直播等等环节实现利润。

作为大型传播机构,媒体和商务组织有非常重大的区别,那就是媒体没有用户服务部。为了进行全员推广,相当多的民营企业,不仅全员配发单位付费移动号码,及手机设备,而且为了适应平台算法,会为关键人员配发多台手机用于不同题材分发。

如果没有流量规划,这些关注者就将被媒体自己分割成为正能量接收者和商务运营目标对象。信任媒体信息的人,被当成正能量的接收者和商务的运营对象,其实是重叠的同一拨人。对媒体感兴趣的总人群,在一定覆盖范围内是一定的,如果对正能量板块,也就是新闻板块所积累起来的粉丝,没有进行增值服务,没有制定明确的引流策略,不能够通过服务导流到商业或者运营意图上,没有粉丝运营的整体部署,后续的环节得不到前序环节的有效帮助。对媒体来说,这样没有导流模式的板块分割,是目前最大的崩溃点。

五、生态层 :生态圈的建立,是媒体的最后一个“潜在崩溃点”

生态圈的建立,是媒体的最后一个“潜在崩溃点”。5G以及MCN的本质是参与感、共同创作、共同分发。现在是短视频和直播的年代了,而许多传统媒体的APP,依然还是以公众号等矩阵完成宣传任务,让营销部门或者广告或者坑位费地经营创收,没有对商务用户和合作伙伴进行其本来就有优势的培训及MCN方面的引导,没有新闻与运营板块的引流策划,没有与伙伴共生的关系,没有共同运营一城一的社群的策略与规划。没有流量规划,又没有合作伙伴的培育策略,想着服务商家,运营板块就逼迫新闻板块打擦边球,违反新闻纪律,那媒体的艰难日子也就不可能过去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建立媒体中心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传播在新的时代更加适应新的传播规律,让正能量更好的传播,让社会的经济更加发展,让社会更加和谐,如果他的目标仅仅只是为了让政务信息得到更多传播,其目的不能达到。也不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可以自循环的传播生态。

1、陆逊进了八卦阵,永出无期的开发成为死循环

最容易打动领导层的忽悠是一站式解决所有问题。其实完全不可能的。融媒体中心的效能提升不能仅通过一个系统平台的部署来解决所有问题,融媒体中心建设把好多传媒领导人变成了半调子产品经理,过多过高期待研发系统效能,而忽视了可以拿来即插即用的大厂成熟软件和SaaS服务。媒体不是软件公司,开发一套完美的软件并不是工作的核心诉求,就算在这个领域成功了,甚至和开发公司共同开发,花数年时间研发了完美的程序,其结果又将怎样?能改变媒体的生存状态吗?

涸辙之鲋需要的仅仅只是一瓢水而已,它没有能力也不必要和人去开一条运河。不过多聚焦于创建平台,不迷信不依赖单一路径。而是采购服务,即插即用,将免费开源软件和SaaS服务纳入融媒体主程序辅助体系,以嵌套方式促进融媒体发展,能更节约时间节和成本,更快速迭代,使媒体少走弯路。

2、融媒体中心的革新重点在于生产方式,实时在线是一种工作方式

大多数融媒体中心没有考虑生产方式变革的需求,技术支撑弱,系统展示时,当家人逢人就自夸定位系统在实际工作中基本没用,同时,没有成本低效果好的实时高效沟通,融媒体中心套用警用系统,一点意义都没有。

现阶段解决此问题,不能依赖厂商来做重大修改,而采用“大厂”的通用软件为工具,却能让记者与小编低成本实时沟通,让后端根据前方实况进一步细化指令,让前端能得到后端实时的支持响应和指挥调整,并在现场根据后方实时指令,捕捉到最恰当的现场细节,通过有减帧传输功能的钉钉或企业微信等在线手段,让记者人没有回台,部分合适素材却已成功回传。

由于没有良好的分工协作,没有领会中央厨房神髓,各工序形成太多单一崩溃点,没有形成彼此有明确分工协作的中央厨房。没有让实时在线成为一种新的工作方式,融媒体中心系统就只能是失败面子工程。

在工作当中,不过分追求用一个平台适应并完成所有需求与应用,在软件上,高层开始,改变传统媒体平台思维,海纳百川,拿来主义,以解决问题为实务。更多适应使用成熟通用平台以及即插即用SaaS平台,使用主平台为流程工具及审批标准平台,使用辅助软件适应其他专业功能诉求,没有必要过多纠结自有平台开发过程当中的缺憾。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希望媒体的融媒体建设,不要让自己感受那样多的寒意。

猜你喜欢
厨房中央环节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定了!中央收储冻猪肉2万吨
提高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几个主要环节
厨房里打电话会引发爆炸?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防止“带病提拔”,中央放大招
萌萌兔在哪里
拥有这些厨房神物“小改造”也能翻身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