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背景下的武汉抗疫阶段研究

2020-01-02 10:37王光艳
武汉广播影视 2020年8期
关键词:保卫战阻击战抗疫

王光艳

2019年12月27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张继先医生通报了她接诊的4例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例。随后,武汉各大医院陆续接诊了类似患者。这种突如其来的疾病最终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COVID-19”(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1]。新冠肺炎疫情发展之迅速、猛烈,超出人们的想象,进而发展为一场全球性疫情。武汉一夜之间成为全国、全球新冠疫情的“风暴眼”。

一、突如其来的疫情考验武汉

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中部地区的特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疫情初发之时,中国正处于元旦和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人流客流逐渐加大。人民生命健康面临极大威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极大冲击[2]。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党和人民来说是一场大战和大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重点支持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工作,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领导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打响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以“准战时”的领导指挥体系和因时因势制定的战略策略,为中国抗击疫情提供了坚强领导、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

在这场严峻的斗争中,湖北、武汉是抗击疫情的主战场,“切断传染源,对病人进行隔离是最切实有效的一种措施”[3],“用隔离法抵御瘟疫的流行,就有数千年的历史”[4],武汉果断采取封城措施,阻断疫情传播,遏制扩散蔓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中央赴湖北指导组有力指导督导下,武汉广大干部群众勠力同心,争分夺秒,日夜鏖战,斗志昂扬,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更有效的办法,投入武汉保卫战。武汉保卫战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武汉也为此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武汉时指出的:“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不畏艰险、顽强不屈,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斗争,作出了重大贡献,让全国全世界看到了武汉人民的坚韧不拔、高风亮节。”[5]

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疫情防控一线的湖北人、武汉人发出“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6]的响亮声音,以自己在抗疫一线的扎实工作书写着一座城市的责任与担当。

从2020年1月23日封城,到4月8日解封,整整76天,武汉近一千万留守人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统一指挥下,风雨同舟、守望相助,以坚定信念、过硬能力、顽强作风、牺牲奉献,交出了一份圆满答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武汉时所指出的:“正是因为有了武汉人民的牺牲和奉献,有了武汉人民的坚持和努力,才有了今天疫情防控的积极向好态势。武汉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7]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重点在“防”[8]。鉴于国际国内疫情形势,武汉解封后,仍需继续强化小区的管控,严格进出人员管理,守好社区一线防控阵地。商超、公园、医院等公共场所要严格实施流量控制、绿码出示、出入登记、体温检测等措施,防止聚集性交叉感染。复工复产单位实行全员核酸检测,确保安全。各级各类大中小学、幼儿园等延期开学。武汉强调“坚持零新增不等于零风险、解除通道管控不等于解除防控措施、打开城门不等于打开家门,坚持I级响应防控措施,慎终如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加快恢复经济社会秩序,确保武汉保卫战全面彻底胜利。”[9]

4月18日,武汉疫情风险等级评估整体降为低风险。4月22日,武汉在院治疗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不足百人,其中重症、危重症仅剩十余例,城市公交、轨道交通恢复全网运行。6月2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公布武汉集中核酸检测[10]结果:5月14日0时至6月1日24时,武汉共对989.98万居民完成核酸检测,检出无症状感染者300名,未发现确诊病例。武汉市无症状感染者在全人群中占比极低,没有发现无症状感染者传染他人的情况。李兰娟院士表示,武汉是安全的,出来的武汉人也都是健康的[11]。

二、关于武汉抗疫的阶段研究

有关武汉抗疫史的研究,注定会成为一门显学。

从2019年12月底开始到2020年1月30日世卫组织(WHO)宣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再到3月11日世卫组织宣布其为全球性流行病,这场疫情是“近百年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2],也是感染国家和地区最多、感染人数最多的疫情,全球先后有几十个国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战时状态”或“战争状态”[13]。截至欧洲中部时间6月2日10:00(北京时间6月2日16:00),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近620万例,累计死亡37万多例,其中,中国以外累计确诊病例达6109936例,中国以外累计死亡371675例。

作出武汉封城的决策,需要巨大的政治勇气,因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一个人口过千万的城市进行封城。人类与新冠病毒的战斗比历史上任何一场与疫病的斗争都要惨烈,都要令人震撼。这场疫情对政治生态、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医疗救护、科学研究、新闻传播、人际关系等的影响很大,对国际政治关系和国家治理体制的影响更为深远,特别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会更加深入透彻,这些都会成为后人孜孜以求的研究领域。

“我国有明确文字记载的疫病从商朝开始,甲骨文中有‘疾年’的说法,大概就是指疫病流行”[14],关于抗疫的记载史不绝书。疫病与人类关系之密切、之重大,使我们在面对人类与疫病斗争的悠久历史时,不能不有所警觉、有所醒悟,也不能不有一种文化的自觉与担当。

意大利史学家贝奈戴托·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15],武汉抗疫史就是一部当代史,更是一部进行中的当下史。“人处于历史之中,历史也存在于人之中”[16],处于当下的学者完全有责任以历史的方式来记录和研究武汉抗疫史,况且“重视和总结以往人类自然灾难史中的经验教训,应该成为当代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17],因此,本书试图从历史的角度来记录和还原这段武汉抗疫历程,更希望有更多的同仁关注这一有待进一步开拓和研究的史学新领域。

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武汉保卫战的历史分期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和论文尚未见诸纸端。当然,有一些亲身参与武汉保卫战的领导、专家在不同的时期对武汉保卫战的阶段分期发表过颇有创建的观点,值得学者关注和进一步研究。如按照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同志的讲话精神,武汉保卫战可分为两个阶段。2020年2月8日,陈一新任中央指导组副组长,赴湖北武汉督导抗疫。他亲临一线指挥,对武汉保卫战有独到的认识。2月12日,陈一新明确提出要认清疫情防控发展趋势和阶段性特征,认为“现在疫情防控正处于胶着对垒状态,湖北和武汉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3月4日,陈一新再次对武汉疫情防控形势做了科学分析,认为“目前武汉疫情防控形势呈现出持续向好态势,武汉保卫战已从被动战向主动战转变,从阻击战向反击战转变,从步步为营向个个为歼转变,进入决战决胜新阶段”。按照这个说法,武汉保卫战可以分为“攻坚阻击”和“决战决胜”两个阶段。这个划分有一定的道理,并且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不足之处在于没有涵盖疫情初发阶段。因此,还需要对武汉抗疫的阶段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三、武汉抗疫的三个阶段

纵观武汉保卫战,不论是从疫情突如其来的遭遇战到“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18],从持续抗疫到复工复产,还是城市重启后的常态防控与疫后重振,都体现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群众的亲切关怀,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超凡智慧。

根据疫情的发展先后,结合重大事件的节点,我们将武汉保卫战分为三个阶段:遭遇战阶段、阻击战阶段、决战决胜阶段。

第一阶段:遭遇战(2019年12月27日—2020年1月23日)

这个阶段从2019年12月27日算起。2019年12月27日,疫情突如其来,张继先医生上报了她接诊的4个病例,拉响了疫情防控工作警报。武汉市卫健委于2019年12月31日,2020年1月3日、5日、11日先后四次向湖北省卫健委上报相关信息,并对发现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进行分析,省卫健委也及时向国家卫健委进行了汇报并作出了一系列安排[19]。

遭遇战的终点选择在2020年1月23日,因为这一天武汉封城。武汉封城惊天动地,因为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将一个人口过千万的城市封起来的先例。封城标志着武汉保卫战从地方抗疫变成了全国援汉抗疫,进而发展为全国抗疫。

第二阶段:阻击战(2020年1月23日—2020年4月8日)

武汉封城是中央的决策,是彪炳史册的壮举。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多次表达对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赞赏与支持[20],世界各国政要也纷纷表达对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支持[21]。武汉封城后,习近平总书记密切跟踪疫情发展,宏观制订战略,精心谋划战术,步步为营,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因此,阻击战的起点为1月23日。

阻击战阶段的终点确定为2020年4月8日,原因有二:其一,4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分析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形势,研究部署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工作[22];其二,武汉于4月8日零时解封。

第三阶段:决战决胜(2020年4月8日—2020年6月2日)

4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明确“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工作”的同时,要求“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疫情形势变化,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及时采取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防控措施,继续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要巩固重点地区疫情防控成效”[23]。对湖北、武汉提出了要求,”湖北省和武汉市要继续集中力量做好重症病例科学精准救治,及时做好出院患者随访和复查工作。要优化社区管控措施,筑牢社区防控安全屏障。各地特别是环鄂省份要加强信息沟通共享和防控措施协调,在人员管控、健康码互认等方面要做到政策统一、标准一致”[24]。武汉保卫战进入了“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决战决胜阶段。

武汉保卫战的决战决胜阶段的终点确定为6月2日。这个时间点的确定颇费周折,总体来说有两个原因:其一,根据全球疫情的变化,我们一直审慎研判国内疫情,特别是湖北、武汉的疫情发展。其二,6月2日,武汉全民核酸检测结束,以事实来证明,武汉是安全的[25]。

值得说明的是,武汉解封后,围绕武汉抗疫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4月26日,武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已经全部清零。4月27日,经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批准,孙春兰副总理率中央指导组离鄂返京,抗疫进入常态化[26]。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对疫情防控做出判断: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27]。5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疫情防控工作中央指导组工作汇报,研究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体制机制。会议认为:“湖北省疫情防控已由应急性超常规防控向常态化防控转变,但并不意味着防控措施可以松一松、歇一歇。党中央决定继续派出联络组,加强对湖北省和武汉市疫情防控后续工作指导支持。”[28]这些都表明中国抗疫、武汉抗疫的伟大成就。

6月2日,湖北省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武汉市集中核酸检测结果:武汉市无症状感染者在全人群中占比极低,没有发现无症状感染者传染他人的情况。李兰娟院士介绍:“这次有近990万市民做了核酸检测,加上之前已做过检测的人员,累计有1090.9万人都做过核酸检测。如果除去6岁以下儿童人数,武汉市核酸检测做到了全覆盖。这在全世界都极为罕见,不仅表明了武汉疫情防控决战决胜的信心和决心,也为其他城市的疫情防控提供了借鉴。”[29]这可以看作是武汉保卫战的“清理战场”之举,尽管武汉的疫情防控常态化正在进行中。因此,武汉保卫战的决战决胜阶段终点定为6月2日。

武汉保卫战的三个阶段:遭遇战阶段、阻击战阶段、决战决胜阶段完整地涵盖了从疫情突发到抗疫取得决定性成果,武汉恢复常态的过程,既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猜你喜欢
保卫战阻击战抗疫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棘龙形象保卫战
黑山阻击战纪念馆
蚊子登陆阻击战
坚决打赢怀川抗疫阻击战
惨烈的土桥阻击战
打赢蓝天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