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和周庄(外二则)

2020-01-02 16:25郭建勋
文学自由谈 2020年1期
关键词:猪脚章太炎周庄

□郭建勋

有副蛮有名的联:

树纵千寻休将斧;

果然一字不相干。

张之洞作的。这叫“无情对”,上下联意思上打屁不嬲腿。但偏偏就嬲腿了。世上不少这样的事儿,比如,《金瓶梅》和周庄。因了一句俗话。

到周庄去过两次。第一次是一堆人,第二次仍是一堆人。人多了有坏处也有好处。坏处是:你没法儿欣赏小桥流水,柳荫里的夕阳,和桨声灯影。好处是,可以吃猪脚,啃,嚼,撕,吞,挨个儿,流水线作业,演绎着饕餮这个词。周庄,猪脚的海猪脚的国,千万只猪脚朝你飙过来,半夜腹胀,疑有猪哭。都冠了沈万三的名。老沈是元末的首富,因神仙赐了个聚宝盆,钱多得码成山。古今的人同一个德行,富了想贵,花钱赚政治资本,出了三分之一的钱修金陵的城墙。朱元璋一瞪眼珠子,将老沈灭了。老沈是个好角色,生前修城墙,死后留猪脚。我一边吃猪脚一边怀念老沈,响屁溜溜。

第一次去周庄前,我看过《金瓶梅》,“此处删去多少字”的那一种,恨不得抠烂了书,把删了的读出来。第二次从周庄回,2011年,又买了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的《金瓶梅词话》。这一读,居然把《金瓶梅》和周庄读得相干了。

西门庆的闺女去嫁了,婆家不待见,回门哭兮兮的。老西上鼻子上眼,抄家伙要讨说法。潘金莲扯了,说了一句俗话。有分教!这句俗话让兰陵笑笑生露了个马脚。潘金莲说,你嚷个鸟,沈万三不养去嫁之女。

老西和小潘乃北宋的情圣,老沈是元末明初。北宋的人讲元末明初的俗话,话是漂亮,理儿上却不通。

深夜忆此事,记之。又想起周庄的猪脚,想而不得,抄一段开篇词的《色》:

休爱绿鬓美朱颜,少贪红粉翠花钿。损身害命多娇态,倾国倾城色更鲜。 莫恋此,养丹田。人能寡欲寿千年。从今罢却闲风月,纸帐梅花独自眠。

欢喜《金瓶梅》,但我不欢喜里头的这类道德或泛道德的鸟词,如香烟上的“吸烟有害健康”的标语,骗鬼的。

渐入颓唐

有些人是真敬的,像周作人、汪曾祺,写的文章一字一句都看得懂,只是自己写不出来。有些只能假敬。我说的假敬者,不是不敬,是矮人看戏,只能跟着人敬,人说好,也说好,如钱锺书、章太炎。于钱,大抵还知道三个事:一是《围城》,二是那句他说的俏皮话“吃了鸡蛋好,未必见那只母鸡的”,三是人说他的奉承话“到北京,两个事,爬长城,见钱锺书”。

于章,那真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我绞尽脑汁概括了一下:一是知道他骂过慈禧,二是知道他骂过袁世凯,三是知道他教过鲁迅、周作人等人训诂,四是知道他给杜月笙修过家谱,五是知道他给几个女儿取了很难懂的名字。都半鳞片甲的,知道其牛,不知其所以牛。去年去杭州,发小猴教授带我们“梦想小镇”——扣,取这么个烂名字——一抬头,路牌指示:仓前老街,章太炎故居。心头一热,说看看,恶补下“章学”。拐弯又拐弯,到了,关了门,说是装修。木椽木壁木窗子,木柱上一副联:

才如有用休随俗;

诗在无声略可师。

但今天我要说的不是这副联,乃是大报人张元济挽章的:

无意求官,问天下英雄能不入彀者有几辈;

以身试法,为我国言论力争自由之第一人。

对于知识分子的评价,以我看,这是最厉害的盖棺论定了。不入彀、争自由,合起来,其实就是自由知识分子的定义。

因不懂章的勋德事功,又闲,干脆再抄他的学生鲁迅写的《章太炎先生二三事》的一段:

既离民众,渐入颓唐,后来的参与投壶,接受馈赠,遂每被论者所不满,但这不过白圭之玷,并非晚节不保。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

我欢喜“渐入颓唐”这句话,说点子上了。俗话说:“人怕老来贪。”苏东坡也词说:“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人老了,就这鬼样子,轻者扎堆跳广场舞,重者如杨振宁娶翁帆。章太炎逃不了这个劫,鲁迅也逃不了这个劫。关乎鲁迅晚年上海滩那些事,周作人讽之曰“老人的瞎胡闹”。当然,周的话未必信。

不遭人忌是庸才

我对对联的趣缘起于一本小书,初二还是初三看的。名字忘了,类似于方物志,上有本邑历代名人的诗词联赋。有三副联深孚我心。原因是,作者全是我一个乡的。那时还处在父亲崇拜的末期,佩服周边的英雄。第一副反复说过,明代郭都贤为龙牙寺撰的:

千年风雨锁龙牙,被樵子留连,识破一盘棋局;

万里水烟迷洞口,问渔郎消息,放开几片桃花。

第二副是郭亮撰的。我本家,二十郎当闹革命,与毛泽东同学,工于指画。十五岁写诗:

资水荡荡不尽流,

多少血泪多少仇。

雪耻需倾洞庭水,

爱国岂能怕挂头。

一语成谶,果然挂头了,1927年还是1928年,在长沙让杀害了,在狱中以指血撰联:

能受天磨为铁汉;

不遭人忌是庸才。

关于诗,后来我看到还有个版本。第一句,不是“资水”,是“湘水”。湘水资水都在我家门口,我不想争,不像襄阳和南阳,争诸葛亮争得急赤白脸的,没意思。

联也有点出入,那不是郭亮的,乃是一副旧联。刚知道时,我多少有点惆怅,到底少了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原创的神武,如买了本盗版的书,那么多错别字。所以,很多年,我都不跟别人说这事。年岁大了,倒释然了,所谓英雄者,拼的是不怕死的那股劲,临死前抄副联,连大节小污的污都算不上,还是千足的英雄。甚至想,在“就义诗(联)”这事体上,郭比谭好,谭的最后那句“去留肝胆两昆仑”,留了个谜,猜来猜去不知所指。

第三副是龙逸才撰的:

本日果然降日本;

皇天竟不佑天皇。

龙逸才,乡称逸才满爹,龙家塅村的,清的秀才。清垮台了,课徒事讼为业,一时之望。这联是参加个联赛的,日本人投降,举省欢庆,他这联拔了头筹。我在长篇小说《桃符》里借了这联,只是作者换成了实业家李焕生:

(李焕生)说着,就回到了桌边,再浓浓地蘸了墨,续了刚才的,运笔如运斤,呼呼风响。最后一字,没墨了,也不蘸了,笔成了烂扫帚,仍一路写,银钩铁划般地写完了。掷了笔,一声长笑:“陶老鳖,你念出来。”

外公一字一顿地念着:“本日果然降日本,皇天竟不佑天皇。”

外公的声音嘶了,再念一遍,哭了:“我的活爷!这是真的?”

猜你喜欢
猪脚章太炎周庄
章太炎
章太炎诗中的忧国忧民情怀
邂逅周庄,诗意盎然
猪脚药用功效多
可圈可点
肉厚味美啃猪脚
周庄古镇
上海人民出版社 章太炎全集
章太炎好行医 无人敢求诊
你知道周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