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美术教育与美育的时代精神

2020-01-02 17:08康皓通
文化产业 2020年5期
关键词:弘扬美育中华

◎康皓通

(成都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美育始终渗透在高校教育工作的整个过程中。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极高的影响力。美术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还能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美术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让学生在观察和比较中感受到美术的创造力,培养耐心、细致的好习惯。

一、美术与美育的时代精神特征

《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美术教育是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提高艺术审美能力,需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越高,其艺术审美能力也越高。美术与美育的时代精神,离不开中华传统美育观的传承与弘扬,来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实践,并以此引领新时代艺术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向。

(一)中华传统美育观的传承与弘扬

在西方近代“美育”概念传进之前,我国传统文化中虽没有美育概念,但在社会各个层面都存在着美育理念和实践。中华传统美育不仅体现在建筑方面,也存在于历代文人高雅的情趣里面,从《诗经》到汉赋、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都渗透艺术美感的体验。中华美育传统中的清雅、别致之美,比如寒江独钓、高山流水、弹琴会友等,这些都是美术素材;传统民俗中的窗花、中国结、对联、年画和皮影戏以及一些仪式和风俗中,都能感受到“天人相通”的美学滋养。中华传统美育始终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教人走向不断完善、直至“成为大人”。中华传统美育在数千年文化历程中生生不息,渗透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文化基因,也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实践

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中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高校美术教育呈现出勃勃生机。高校美术教育逐步改变过去单一的传授方法,与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紧密结合,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建立立体化、多元化的高校美术教育体系[1]。高校美术教育不只是简单的技能传授,最为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熏陶和塑造。因此,我们在高校美术教学中,要积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美术人才的综合性发展;要激发学生自信向上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自觉成为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合格公民[2]。

(三)引领新时代艺术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向

对高校美术教育来说,教育目标是要放在首位的。要实现学生的发展目标与知识目标更好地结合,让学生能够从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来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明确社会责任感。要将学生的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密切结合起来,积极弘扬社会主体文化与核心价值,让学生的思想和文化得到升华,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和使命。要遵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贯彻落实系统的教学方案。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到,当前美术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就是人的发展目标日益强化,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二、担负起新时代美育教育的历史使命

美育是促进人格完善和提升全民整体素养的重要途径。传承与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是一个时代命题。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一)从美育内涵把握美术教育本质

美育工作是立德树人、紧跟时代发展的重要基础,美育事业要立足于美育的本质特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育精神。我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学习方法,深刻反思学习内容,在锻炼与实践中更好地理解艺术的真谛,坚定美术理想,深爱植根生活的土地,能够成长为具有高远境界、民生情怀和艺术创造力的一代新人。我们熟知的一些代表作品,比如《开国大典》《地道战》等,这些以革命主题为主的美术作品,是引领现实主义美术创作的重要基石;国徽、人民币及一些大型的公共艺术设计,都为公民展现了丰满的国家形象,成为代表国家的艺术载体,发挥了艺术的美育价值和作用。

(二)从美育规律推进美术事业发展

作为美术行业的工作者,在学习中要始终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是新时代赋予新一代美术工作者的主要任务。要结合新的时代机遇,努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美学精神,在实践中提升学习质量,创作出更具中国时代价值和文化精神的优秀作品,彰显美育教育价值,推进美术事业发展。

(三)从美育实践来推进美术教育成效

积极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通过多元化的美术实践活动来推动美术教育的开展。要紧密结合新时代发展需求,创作出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美术作品,为社会文化建设事业发展增砖添瓦、增光添彩。结合当前美术教学的教材,在设计与实践应用的基础上,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勤动手、勤思考,培养在美术领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更好地感受到周围自然环境、社会生活的美好。

(四)在客观环境中提升美育认知

在美术教育工作中,要大胆去想、去画,用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精神,在不断地工作中做到胆大、细心。比如在关于落叶绘画当中,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落叶的颜色、形状,结合学生对不同落叶的不同认知,从而掌握绘画的要点,在注重个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力。在培养美育认知过程中,要从人们熟悉的领域去探索。大自然是提供丰富想象力的主要源泉,我们只有从听、看、摸、学等角度多方探索,才能赋予美术创作中的直接体验,从而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为美术创作插上腾飞的翅膀。可见,美术教学中美育价值离不开客观环境的营造,也离不开认知的丰富和开拓;只有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真正领悟新时代美育精神之所在。

三、结语

美育教育是人们心灵净化、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能够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和认知,养成宽广的胸怀,滋润心灵和精神。中华传统美育,贯穿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并不断传承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实践,引领新时代艺术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我们只有将美育精神渗透到文化教育当中,才能使之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伟大力量[3]。我们要认识到美术与美育的时代价值,清楚美术工作者承担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更加注重自身的修养和能力,从美育高度来加强艺术实践和思想积累,提升审美境界,肩负起新时代美术事业的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弘扬美育中华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