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功能的历史变迁与启示

2020-01-02 19:58韩继坤
文化产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场所书店图书

◎韩继坤

(译林出版社 江苏 南京 210009)

实体书店的生存,在今天是一个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这其实涉及人们对于自身知识与文化素养的构建和提升通过何种途径实现的不安。当然,时至今日,新兴技术形式如互联网在人们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具有悠久历史的图书和以图书为主要经营内容的书店仍然是很多人心中不可替代的存在。

一、书店功能的历史变迁

最早的书店,即书肆,诞生于西汉。汉惠帝四年废除挟书律,使图书得以在社会上公开地流传。扬雄在其《法言·吾子篇》中最早提及书肆,由此可知作为图书交易场所的书肆大概诞生于公元前1世纪。在其后的两千余年间,书肆承担着多样性的功能,在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着特定的影响。

(一)服务功能

书店通过图书的交易服务于特定对象的需求,这是它得以存在的根本。它的服务对象是随时代而发生变化的。历史上很多朝代初创之时,统治者对于文治皆极为重视,采取的措施之一便是向天下征集图书,加以编辑整理和保存,如隋文帝时秘书省便负责此事。在这一过程中,书店起到了很大作用,散落于民间的图书通过书店汇集于统治者手中,这在图书以抄写这种原始复制方式流传的时代,更显珍贵,有助于图书的保护。不过更多时候,书店服务于大众的多样化需求,在统治稳定、社会呈现繁荣之势时,尤为突出。如唐代中后期书肆中,志怪小说、诗韵类工具书、启蒙教材、医学书籍等都是颇受顾客欢迎的种类;而书肆的诞生,也是因为西汉统治稳固后各种官学的兴办以及商业和文化的逐渐兴盛,使人们对于图书有了更大的需求。

(二)思想与文化传播功能

图书本身是人类思想与文化的结晶,所以书店通过销售图书而将这些思想与文化传播开去,也就承担起了超越商业价值的文化意义。书店销售经典书籍,传播官方思想是自然之事,但绝不限于此,其对于多样化思想的传播同样起到促进作用,例如东汉王充的《论衡》,其批判性毋庸置疑,因而不能进入当时的官方教育系统,正是经由书肆才流传开来。而中国的思想文化对国外产生影响,图书作用不可小觑,自唐代以来,很多图书便是由书肆或者书坊出售给前来中国的外国人,甚至直接运至国外销售。

书店不仅仅是思想与文化传播的渠道,有时它还会主动参与到文化的构建中。例如南宋陈起所经营的书铺,它不仅销售图书,而且还刊刻下层文人的诗文,出版发行,促进了江湖诗派的形成和扬名;同时编选整理了唐代诗人作品,使之得以流传至后世。陈起书铺之于中国文学史的意义,曾得到王国维盛赞。在明代,书坊也是文人相聚和交流的场所,这在《桃花扇》里有所反映,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书坊在文化创造上的参与性。

(三)行业一体化功能

书店自诞生之时起,一直到隋唐以前,所销售的图书都是经由人工抄写而成,虽然中间有纸张技术的发明和改进,使图书找到最合适的载体,但是复制的效率始终不高,这也限制了图书的流通。隋唐时期雕版印刷的发明,极大提升了图书复制的效率,使得图书的传播更上一个台阶。到了宋代,印刷书籍已然成为绝对的主流。然而,雕版印刷发明后,图书的复制变得更为复杂和专业,不是以前佣书时代的个人作业所能比。如南宋时期福建建安书坊业兴盛,大的书坊里有编辑、刻工、印工等各种专业人才,甚至官方也委托它们刻印图书[1]。图书的生产、供应和销售融为一体,书店同时承担着出版社、印刷厂的功能。这样的趋势一直延续到明代,图书的生产、销售开始分离,出现了专业分工。

二、对现代书店的启示

(一)不变的核心功能

虽然不管从历史来看,还是从当下着眼,书店的形态并非恒久不变,但书店的核心功能是不变的,即作为一种场所,向读者销售图书,这是它本质上的商业属性所决定的。

无论面对何种竞争,纸质图书仍然是人们获取知识、提升文化素养或者怡情养性的一种重要媒介。在硬件上,一家书店并非单纯地堆砌与展列,而是围绕人与书二者,营造更加自然融洽,能让人与书和谐共处的空间。诚品书店创始人吴清友曾说,诚品的理念就是“连锁不复制”[2]。每家书店硬件上的独特性和细节丰富性与书店所处的社区环境和读者人群的差异性的契合,恰好让书店与人、与社区融为一体,可以极大提升读者的体验。而在软件方面,一家优秀书店的品质往往是通过其服务体现出来的,而在服务当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要素是人。与网络书店相比,实体书店一个明显优势便体现在人与人面对面的接触,这给了书店一个向读者提供细致、亲近或者个性化服务的机会。如果书店人员能在需要的时候与读者就图书在同等层面上进行深入交流,更了解读者需求,为其推荐更多、更合适的图书,无疑会在潜移默化中营造一种理想的书店氛围[3]。

(二)功能拓展与边界的探索

虽然图书作为书店存在的前提和经营的核心有其根本的商品属性,但是与一般商品不同的是其极为突出的文化属性。这种文化属性使得图书可以满足人们多样的文化需求,从而也赋予了书店重要的文化塑造功能。这种功能体现在多个层面上:在读者个体层面上,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升是最直接和明显的。在书店所在社区层面上,书店对社区文化氛围的营造与邻里关系的和谐起到推动作用,因为书店是销售场所,同时也可以成为交流的场所,通过形式多样的以书为中心的文化交流活动,让社区居民在更深的程度上了解和认识彼此。

在城市层面上,一家优秀书店所具备的广泛影响力,可以使其成为所在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回到图书本身所代表的知识与文化创造层面,书店也在以各种方式反过来影响着图书作者们的写作,例如书店作为独特的交流场所,通过讲座、签售、读者交流会等形式,为作者提供了直面自己作品读者的宝贵机会,使其得以深入阐发自己的创作理念,也了解作品在读者中的接受程度,对未来的创作适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期获得读者更大的认同;这种交流所带来的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相互认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图书的创作和其背后的文学等领域的发展。

三、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即使从历史上来看,书店的功能也从来不是单一的。而在今天,这种情况就更为明显了。在经营压力下,书店对于多样化经营的探索不遗余力,这赋予了书店更多的功能。多样化经营中一个重要的细分领域是众多书店对于文创产品的重视,这类产品以其丰富的品种和创意性吸引顾客,可以与图书形成互补或者关联,同时有更高的利润,可以说是有益的探索[4]。此外,也有从顾客入店体验方面着手,提供饮食服务的,这种经营方式或许可以满足人们在某些方面的需求,但这样的场所是否还能称为书店,已然让人产生疑问了。

猜你喜欢
场所书店图书
图书推荐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2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总第八期)
2019年11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班里有个图书角
最美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