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笛名曲《春到湘江》乐曲赏析

2020-01-02 19:58◎胡
文化产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长音慢板竹笛

◎胡 青

(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春到湘江》是由宁保生先生于1976年创作出的竹笛名曲。宁保生(笔名肖然),于1943年1月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国家一级演奏员、演奏家、作曲家,中央民族乐团管弦乐队吹管乐声部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2009年2月8日于北京逝世。宁保生所创作的竹笛曲《春到湘江》被列为中国竹笛十大名曲之一,也是中国笛子界演奏最多的乐曲之一。《春到湘江》问世以来,备受人们喜爱,并广为流传。曲目的风格鲜明,具有浓厚的湖南当地花鼓戏的韵味,色彩鲜明,当之无愧是一首相当成熟的经典名曲,它将湘江春光与当地百姓建设家园的豪情壮志生动地演奏出来,震撼人心[1]。

一、《春到湘江》引子部分的赏析与技巧使用

过门部分,也就是民乐当中多称为“引子”的开头,没有固定的节奏限制,稍自由,凭每位吹奏者的感情来把控每一句。当开头为长音时,都可由弱渐强;开头第一小节短音为弱,长音则强;每一句最后的长音,都可以用到气震音这一技巧将情绪推上高潮,略带着湘江水面推波打起的感觉。后几段中,都可以这样体现出,当在某一小节中使用到切分这一节奏型或者三个音组成一节奏型时,都可两边弱,中间强形成对比,更加富有情感。

在引子部分第二段,整段都用了一条大连线连接起来,这里对气息的要求就比较高,要求吹奏者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这一句,当然吹奏者如果气息不够支撑这一句的话在中间强拍前换气也是可以的,切记不能加快速度,没有达到时值的饱满状态,之后平稳进行,可由感情的抒发适当吹长,营造意境,使人产生联想。渐慢部分后的长音低音6上有倚音快速吹过,将时值留给低音6使它时值饱满,后行板的地方有轻盈之感,就如在湘江上的游船,给人一种安逸、舒畅之感,心情愉悦,与眼前的美景融为一体。在616的地方用到了滑音,与前后乐段在安排上显得巧妙与适当,给段落带来了锦上添花之感,时而激扬高歌,时而柔媚动人。

行板从开始到结束都需要严格把握节奏,避免慢拍、抢拍、时值错误等问题。节奏如果出错,整首曲子的韵味就有错误。在行板中有需要变换指法的音,需要使用特殊指法,更好地表达感情。节奏中出现的六十四分音符的音,需要保证不拖,当吹奏者遇到复杂节奏型时慢练,分开练。在行板这一感情丰富的段落中,需要将感情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注意有特点的节奏,注意特殊与原位指法,注意短时值[2]。

二、《春到湘江》慢板部分的技巧使用

慢板部分感情上要强、赋有激情,这就与行板的平稳、烟雾缭绕的感情有了一定的对比。个别高而短的音急促带过,有强烈的高低起伏感,中间出现转调,由羽调式转为同宫徵调式,意境更加清晰。

前半段跌宕起伏,较难的节奏与较高的音相搭配更加要求吹奏者对于此处的熟练度,用气震音将每一个段落结束的长音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音高位置上,稳稳地挂住,需强吹用气息顶住,但不能过于强给人一种盛气凌人、缺乏柔情的感觉。第三段中出现了一个新技巧“打音”:手指打向笛孔处弹弹的感觉,这样就更能够使人明显感觉到这一位置,波音、叠音的频繁使用,使整个段落快速地上下起伏,比无装饰音时更加突出情感。与之不同的慢板后半段与之前行板有些相似,使开始色彩浓厚的前半段平静下来,似人们安然的享受于湘江风光。大调式主音带动线条的发展非常简单易显同宫徵调式,大调式色彩浓厚,明亮而宽广,当整个慢板进入尾声时放慢速度,突出强音,拉长音距。

最后一小节,揉音的使用使音变得更加温暖、柔和,乐曲飘向远方之感,带给人无限的遐想,思想随着音符飘向远处,最后一个音将思想收回,稳定下来。准备好进入下一段,突然暂停,进入伴奏高潮,为带入下一乐思做充分的准备[3]。整个慢板部分有似水的柔情、有转折到激昂部分如溪流的落差部位,许多地方都为下一音的出现做准备,百转千回,耐人寻味。

三、《春到湘江》快板部分的技巧使用

欢腾的快板,富有湖南花鼓戏的韵味,热烈中若隐若现的鼓声,深情的相互交融,洒脱、豪放、乐观向上的心态在笛声中飞舞着;不断向上攀升的旋律,像巨浪滚滚般的到达高潮,柔润与激情相互交映,轻快的旋律在指尖上飞舞,强吹,不抢拍,对节奏的把握要求更加的细致。

到第三段出现双吐技巧发“TK TK”音,整段如行云流水般,进入深情的时候应弱下来,婉转的,俏皮地吹出这一段,在标有深情地第六小节处前面的3弱于后面的低音6强吹,由弱渐强的吹奏,这样更有利于呈现突如其来迸发的感觉,第九小节处5为方便手指的转换与音连接的紧密性可用特殊指法代替原位指法,接下来进入反复的段落,两个6音的连用非常出彩,给人一种歌唱的感觉。该用气震音的地方用气震音吹出,使情感更加强烈,旋律更加有力,不是放眼望去就能看到尽头的平淡,而是层次鲜明,该弱的地方弱下去,该强的地方强起来,弯弯曲曲,当乐曲过了反复的部分后就可将感情稍微放低,低于前面的感情。指颤音八拍四小节作为一个转折的点,换气进入高潮双吐,四个十六紧密的节奏型连用,要求灵活性高,舌的吐与手指的按要同节奏,保证没有哪里抢了、哪里拖了,干脆利落。

当这一大段快结束的最后一排处两两音用连线相连,我认为在此处可以改为三个音一连,连线后换气,停顿,三个音当中第一个音后面停顿一次节奏性会更加明确、直白,带动性更强,更能突出湘江碧波滚滚,人们建设家园激昂高亢、相当热情的场面,气息的点卡到刚刚好的位置,吹奏者没有那么疲惫,欣赏的人也能跟着旋律起伏呈紧绷或者放松的状态。

这一大段到这里就结束了,中间双吐的地方需要多加练习,对灵活性的要求比较高,下一段感情从开头就显现出来,相当喜悦,旋律的跳动感仿佛当地人欢呼高唱、相当振奋的场面,人们雀跃着,欢呼着。乐曲在收尾处自由的表现,渐慢将感情收入,最后以原速指颤音6结束,保留情感但留有想象[4]。

四、结语

竹笛名曲《春到湘江》是一首相当成熟的竹笛经典曲目,由宁保生先生于1976年创作的。《春到湘江》曲目结构清晰,色彩鲜明,内容层次也是丰富多彩,展现出浓浓的湖南花鼓戏的韵味,特别是快板部分花鼓戏的色彩相当明显。引子,广阔而富于激情;行板,轻盈而意境清晰;快板,欢腾、洒脱豪放,将其情绪层层推向高潮。《春到湘江》旋律线条感与当地切合度相当高,地域性明显。每一首曲子都有自己的旋律线条,其中的灵魂把控需要吹奏者不断探索。

猜你喜欢
长音慢板竹笛
My Mother
我的坚守
浅析山东梆子慢板板式
浅析山东梆子慢板板式
基于田野调查的澧水船工号子研究
西皮慢板
小号训练中长音、吐音、连音的演奏技巧分析
Ship or Sheep
竹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