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2020-01-03 01:16刘扶民
体育科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体育赛事体育产业意见

刘扶民

(国家体育总局 经济司)

2019 年9 月4 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 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明确指出体育产业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重点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全民健身、体育消费和体育产业发展工作。本文将对《意见》起草相关情况和《意见》主要内容做出系统阐释。

1 《意见》起草背景

体育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健康产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体育产业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做大做强体育产业。2019 年8 月3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国际篮球联合会主席时再次强调,体育既是国家强盛应有之义,也是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克强总理指出,体育健身和体育消费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而然形成的新增长点。当前,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人民群众在这方面的意愿和需求不断提升,体育健身和体育消费潜力巨大,要把这篇大文章做好。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体育产业的政策,2014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2016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2018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指导意见》。在这些政策的带动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持续向好,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国家引导、部门协同、地方落实的政策环境,掀起了全社会关注体育产业、参与体育产业、投资体育产业的热潮,促进了体育产业在规模上快速增长、结构上全面优化,催生了一大批体育企业、社团组织和品牌赛事。数据显示,从2014—2017 年,我国体育产业的总规模从1.35 万亿元增长到2.2 万亿元,年均增速17.5%,体育产业的增加值从2014 年的4 041 亿元,提升到2017 年的7 811 亿元,年均增速24.6%,远远超过同一时期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同期GDP 的比重也从0.64% 提升到0.94%,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之一。

但必须看到,我国体育产业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总量规模偏小、结构不尽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仍比较突出,还存在一些制度性、政策性难点、堵点。面对经济新常态、社会发展新形势,制定出台适应发展需要、符合当前实际的政策文件,对推动体育健身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指导今后一个时期体育产业的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体育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意见》起草背景

2019 年1 月,国家体育总局会同发展改革委开始起草体育产业政策文件。两部门成立了起草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具体任务和时间节点。起草过程中,两部门会同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和旅游部以京津冀、东北老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粤港澳大湾区、西南地区为重点区域,分赴河北、黑龙江、吉林、福建、上海、重庆、云南、浙江、贵州等省(市)就体育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召开16 次座谈会,与省、市、县各级有关部门、各类体育企业、体育社会组织、体育产业专家等进行了交流,实地调研了部分体育场馆设施、体育制造业企业、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职业体育俱乐部、体育资源交易平台等40 余家相关单位,同时委托研究机构对体育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度研究。在此基础上,两部门起草形成了《意见》初稿,此后反复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对《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并达成一致。

图1 2012-2017年体育产业总产出与增加值Figure 1. Total Output and Added Value of Sports Industry in 2012-2017

《意见》在起草过程中,着重把握了以下原则:

1)坚持目标导向。《意见》以世界体育产业强国为目标,提出了今后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明确了任务重点,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要。

2)坚持问题导向。《意见》着眼于通过制定和落实各项政策举措,解决当前制约体育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面临的堵点、痛点和难点,突破体育产业发展瓶颈。

3)做好政策衔接。《意见》注重与国务院已经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 年)》《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指导意见》以及《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等文件内容相衔接,避免出现矛盾、冲突或者表述不一致等问题。

4)强化组织落实。《意见》提出的每一条任务措施都明确了相关责任部门,对于一些重点任务还明确了时间节点,以此确保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

3 《意见》基本框架

《意见》聚焦供给侧和需求侧2 个维度,实招硬招多,政策含金量高,有很多亮点和突破点。

《意见》共10 条35 项具体措施,涵盖:

1)深化“放管服”改革,释放发展潜能。要求深化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改革;制定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办赛指南、参赛指引,开发体育赛事安全许可预审核系统、压缩审批时间;推公共体育场馆改革,职业体育俱乐部主场场馆优先改革;推动公共资源向体育赛事活动开放。

2)完善产业政策,优化发展环境。要求落实已有税费政策,完善体育无形资产评估制度,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3)促进体育消费,增强发展动力。提出优化体育消费环境:出台鼓励消费政策,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夜间开放;开展促进体育消费试点;培养终身运动习惯,推行运动水平等级评定制度,探索实行学生运动技能标准达标评定制度,推动学生逐步熟练掌握至少1 项终身的运动技能。

4)建设场地设施,增加要素供给。要求优化体育产业供地;合理利用公园绿地、市政用地等建设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体育设施;组织实施全民身提升工程,开展全国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专项行动;挖掘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潜力,推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课余时间向本校师生和全社会开放,由专业机构运营;建立体育场馆安保级评价制度。

5)加强平台支持,壮大市场主体。要求研究设立由政府出资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中国体育产业投资甚金;建设体育产业发展平合;推动体育社会组织发展。

6)改善产业结构,丰富产品供给,要求提升体育服务业比重,加强体育服务业质量监测;支持体育用品制造业创新发展;推动体育赛事职业化,支持校际特别是大学生校际体育赛事发展;加快发展冰雪产业;大力发展互联网+体育。

7)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协调发展。提出打造体育产业增长极,培育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体育城市;差异化发展区城特色体育产业,支持新疆、内蒙古、东北等地区大力发展寒地冰雪经济;以及体育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8)实施“体育+”行动,促进融合发展。要求推动体医融合发展;鼓励体旅融合发展,实施体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加快体教融合发展、引进专业教练员、退役运动员、体育培训机构等为学校体育课外训练和竞赛提供指导。

9)强化示范引领,打造发展载体。提出鼓励建设体育服务综合体和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加强体育产业基地建设与管理,探索体育产业创新试验区建设。

10)夯实产业基础,提高服务水平。要求加强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完善体育产业统计体系。

4 《意见》主要内容

《意见》共有35 项政策措施,总体上可以分为6 个层次,1)提出了“体育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的目标;2)聚焦供给与需求两大维度;3)秉承高质量发展的三大理念;4)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四个抓手;5)实现五项突破;6)突出六大亮点。

4.1 提出 “体育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 目标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兴产业,也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国际上通常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增加值占国民经济4% 以上,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大、符合产业结构演进方向,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关联度强,能够带动众多相关产业发展的产业称为支柱性产业。

从发达国家情况来看,其体育产业发展迅速,体育产业在总产值及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上均较为突出,甚至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尤其是在促进就业、带动相关行业发展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体育产业总产值占GDP 比重均已超过1%。2013 年美国体育产业总产值就已达到4 350 亿美元,GDP 占比为3%。

我国体育产业具有成为支柱性产业的巨大潜力。从总量看,2017 年,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到0.94%,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之一。从产业结构看,2015 年至2017 年体育服务业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体育用品制造业所占比例下降,体育产业内部业态结构改善明显。 此外,2018 年我国人均GDP 已达到9 123 美元,未来将会超过1 万美元。从国际体育产业的发展经验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健身休闲需求将呈“井喷式”增长,体育产业必将持续快速增长。根据对2035 年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和GDP 的预测,保守预计,到2040 年前体育产业有望达到支柱性产业的国民经济贡献度标准。

表1 部分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Table 1 Contribution Rate of Sports Industry to National Econo‐my in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4.2 聚焦供给与需求两大维度

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供给端的要素供给和需求端的消费引导,当前,体育产业在需求侧和供给侧都存在制约发展的因素。《意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解决产业要素供给瓶颈,扩大产业要素供给,提出了九个方面的举措。在需求侧提出了4 条具体意见,以释放消费潜力,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4.2.1 推动产业要素开放

空间要素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承载基础,在空间要素方面,《意见》提出了六点针对性意见:

1)“推动公共资源向体育赛事活动开放”。森林、空域、荒漠、戈壁等自然资源是开展体育赛事活动的空间载体,目前相关自然资源对体育赛事活动开放不足,还不能满足户外运动发展的需要。针对这一问题,《意见》有针对性地提出分类制定允许开展的体育赛事活动目录,明确申请条件和程序,破解目前赛事活动承办过程中遇到的生态红线、自然资源空间利用等方面的困难与问题,推动户外运动持续快速的发展。

2)“优化体育产业供地”。用地难、无地用一直是制约体育产业发展的老大难题,对此,《意见》提出将体育用地规划纳入区域整体国土空间规划,并加大对体育用地的倾斜,提出了利用“四荒”土地、集体土地兴办体育产业等一系列措施。通过这些具体举措,满足体育产业的用地需求。

3)“加大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力度”。在优化体育产业供地基础上,《意见》提出组织实施全民健身提升工程,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全国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专项行动,进一步增加体育设施规模。

4)“因地制宜建设体育设施”。一直以来,很多体育企业利用旧厂房、仓库等改建的体育设施因无法办理产权证,大多面临被拆除的风险。针对这一问题,《意见》提出允许按照体育设施设计要求,依法依规调整相应土地、规划等要求,实行五年内过渡期政策,已交付的体育设施由体育部门履行监管职责,确保落实体育用途等,切实保护体育企业权益。

5)“挖掘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潜力”。学校场地开放对居民就近就便参与健身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校场地开放度还不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对此,《意见》提出在严格执行学校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校园安全的前提下,一方面通过激励机制打开学校场地开放的通道;另一方面要求新建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在规划设计时,创造向社会开放的条件。

6)“规范体育场馆公共安全服务供给”。赛事安保一直是制约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的因素,目前公安部门对体育赛事活动的安保标准还比较高,导致办赛成本居高不下。对此,《意见》明确应建立体育场馆的安保等级评价制度,分级分类明确体育赛事安保人员和安全设施的配备要求等举措,切实降低体育赛事的举办成本。

在生产要素方面,《意见》提出了3 点针对性意见:

1)“提升体育服务业比重”。西方体育发达国家经验表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服务型消费将成为体育消费的主流,体育服务业(不含体育用品销售)占体育产业的比重均超过60%。2017 年我国体育服务业(含体育用品销售)增加值的比重达56.9%。为进一步完善体育产业结构,促进体育服务业的发展,《意见》提出大力培育竞赛表演、体育培训等服务业态,力争到2022 年,体育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0%。

图2 2015-2017年中国体育产业结构变化Figure 2.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China's Sports Industry in 2015-2017

2)“推动体育赛事职业化”。竞赛表演业是体育产业的核心。目前我国竞赛表演业的发展相对滞后,还处于发展的初期,职业赛事的质量、数量都不高。对此,《意见》提出支持部分运动项目举办职业体育赛事,合理建立职业联赛的分级制度,支持职业赛事成立职业联盟,发展体育经纪人队伍,挖掘体育明星市场价值等举措,不断繁荣我国竞赛表演市场。

3)“加快发展冰雪产业”。随着2022 北京冬奥会日益临近,在“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带动下,冰雪产业已成为新的体育热点。《意见》就促进和发展冰雪产业提出了工作要求,做出了工作部署,提出到2022 年,冰雪产业总规模超过8 000 亿元,推动实现“3 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

4.2.2 引导和扩大居民体育消费

体育消费是居民消费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居民体育消费观念已发生了转变,更加注重质的提升,更加注重服务型消费。据统计,2018 年我国体育消费规模已将近万亿元,但在规模、结构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意见》对引导和促进居民体育消费提出4 点针对性意见:

1)“优化体育消费环境”。体育消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是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提升消费者信心。《意见》突出规范体育市场秩序,提出完善体育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信用记录、加大对体育市场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等具体举措,精准破解与完善体育产业发展初期阶段制约体育消费增长的基础性但又需要长期建设好的工作环节与内容。

2)“出台鼓励消费政策”。政策引导是激发体育消费活力的重要手段,目前不少省市采取的体育消费券政策对促进体育消费发挥了积极作用。对此,《意见》鼓励各地搭建平台、营造环境,采取灵活多样的市场化手段促进体育消费,举办体育消费季、消费月和体育消费体验等活动、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延长开放时间,体现了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政府服务作用的积极发挥。

3)“开展促进体育消费试点”。《意见》提出以体育产业规划制定、城市体育用地供给、社区体育设施配套、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等为条件,确定一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这一举措综合利用政府投入、规划引导等手段,有利于充分发挥部分地区创新性促进体育消费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我国体育消费巨大潜能。

4)“培养终身运动习惯”。体育人口、运动习惯、健身活动与组织等构成了体育消费的发展根基。《意见》提出努力打造百姓身边的健身组织和“15 分钟健身圈”、推行运动水平等级评定制度、探索实行学生运动技能标准达标评定制度、广泛开展各级学校体育联赛等举措,这对长期制约体育消费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做到了“靶向给药”,必将筑牢我国体育消费根基,并赋予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持续动力。

4.3 秉承高质量发展的三大理念

“改革、创新、融合”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三大理念,也是现阶段体育产业发展的三项关键内容。《意见》重点提出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融合发展3方面举措。

4.3.1 推进管理改革步伐

体育协会改革、场馆两改工作、体育赛事管理是现阶段体育产业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意见》对此提出3点针对性意见:1)“深化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改革”;2)“深化场馆运营管理改革”;3)“完善赛事管理服务机制”。

1)深化协会改革。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目前体育领域改革正在深入推进,《意见》再次强调要把全国单项体育协会改革向纵深推进,并提出单项体育协会主办的赛事,符合条件的都要公开交由市场主体承办等措施,不断增加市场活力。

2)推动场馆服务模式与经营管理模式改革。这项工作近年来一直在持续推进,《意见》再次提出鼓励各地推进公共体育场馆“改造功能、改革机制”工程,明确政府投资新建的体育场馆应委托第三方运营,不宜单独设立事业单位管理,这对盘活体育场馆资源、提高场馆经营效益将发挥积极作用。

3)完善体育赛事的管理服务机制。随着体育总局取消赛事审批,各种群众性、商业性赛事大量增加,但后续的管理服务没有跟进。针对这一问题,《意见》提出制定体育赛事活动的办赛指南、参赛指引,建立跨部门的体育赛事活动综合服务机制或例会制度等措施,切实做好“服务员”,推动赛事发展。

4.3.2 探索产业创新模式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意见》对体育产业创新发展提出3 点针对性意见:1)“开展全国体育科技创新大赛”;2)“支持体育用品制造业创新发展”;3)“探索体育产业创新试验区建设”。

1)在开展全国体育科技创新大赛方面。现代科技对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增强发展动力。举办全国体育科技创新大赛能够有效吸引社会资本关注体育与科技的融合发展,有助于推出更多体育科技领域的市场主体。

2)在支持体育用品制造业创新发展方面。传统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的改革是适应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必要举措,对此,《意见》提出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大数据、物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体育制造领域的应用,推动我国体育用品业创新升级,提高体育用品的科技含量。

3)在探索体育产业创新实验区建设方面。为鼓励基层在发展体育产业上改革创新、敢闯敢试,《意见》提出培育一批试验区,引导和鼓励各地在市场主体培育、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探索实践,为推动全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积累经验。

4.3.3 加快产业融合发展

体育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涉及医疗、旅游、文化等多个产业领域,并交叉渗透,推动“体育+”和“+体育”,大力促进产业融合是新阶段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之一。《意见》在融合发展方面也提出多方面的举措。

1)在体医融合领域。目前这方面还是薄弱环节,《意见》提出了一些举措,包括将体育产业发展核心指标纳入全国卫生城市评选体系,鼓励医院培养和引进运动康复师,开展运动促进健康指导,完善国民体质监测指标体系,将相关指标纳入居民健康体检推荐范围等。这有利于推动关口前移,实现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

2)在体旅融合领域。近年来,各级体育和旅游部门与社会组织、企业多方合作,在体旅融合方面开展了很多探索,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意见》把体旅融合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包括规范和引导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探索将体育旅游纳入旅游度假区等国家和行业标准,将徒步、登山、越野跑等运动项目作为森林旅游的重要方向。这将开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新局面,进一步提高融合度。

3)在体教融合领域。《意见》提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进体育培训机构等为学校体育课外训练和竞赛提供指导,鼓励各地将体育基地、运动营地等纳入青少年研学基地,支持学校与体育部门建立运动员共同培养机制,以游泳、田径等项目为试点,将教育部门主办的符合要求的赛事纳入运动员技术等级评定体系等一系列措施。这对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夯实体育产业消费基础都具有重要作用。

4)在体育+互联网领域。为顺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意见》提出推动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体育消费服务,支持以冰雪、足球、篮球、赛车等运动项目为主体内容的智能体育赛事发展。这对普及推广运动项目、发展体育产业都有积极意义。

4.4 把握高质量发展的4个抓手

《意见》提出“主体培育”“协调发展”“示范引领”“基础保障”这4 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抓手。

4.4.1 加快培育市场主体

市场主体是产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各类社会力量投资、发展体育产业的热情高涨,体育产业市场主体迅速发展壮大,涌现出一批知名企业。在新时期,为营造更好的产业发展环境,着力打造知名体育企业,切实促进中小体育企业发展,充分激发体育创新创业热情,《意见》提出

5 点针对性意见。

1)“落实已有税费政策”。结合近一段时期国家减税降费的相关政策,《意见》提出符合政策规定的体育企业可以享受相应财税优惠,继续落实体育场馆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及体育场馆及健身休闲设施电气热价格政策,不断减轻体育企业负担。

2)“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体育企业多为民营中小微企业,以轻资产为主,普遍缺乏贷款抵押物,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很突出。对此,《意见》提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创新,开发适应体育企业的贷款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体育企业发行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推动体育企业贷款融资。

3)“发挥政府资金引导带动作用”。从一些省市体育产业及文化、旅游行业的经验看,产业投资基金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对此,《意见》提出要研究设立中国体育产业投资基金,这有助于补足体育产业发展的短板,广泛吸引社会资本。

4)“建设体育产业发展平台”。目前我国体育企业多为中小微企业,龙头骨干企业较少,为更好发挥政府的服务保障作用,《意见》提出促进大中小体育企业协同发展,打造一批知名体育企业,通过申报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培育一批中小体育企业服务平台,孵化一批中小体育企业。

5)“推动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基层体育组织是体育事业发展的毛细血管,但目前还是发展的短板,《意见》明确体育社会组织符合直接登记条件的,可直接向民政部门依法办理登记,重点扶持一批运行良好、积极作为的基层体育组织。

4.4.2 统筹资源协调发展

《意见》中对体育产业统筹资源协调发展提出3 点针对性意见:1)“打造体育产业增长极”;2)“促进区域特色体育产业发展”;3)“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1)在打造体育产业增长极方面。《意见》提出对应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海南等区域为重点发展体育产业,并引导在京的全国性体育组织落户河北雄安新区,以区域增长极带动全国体育产业发展。

2)在发展区域特色体育产业方面。《意见》提出以资源禀赋为依托,引导足球、冰雪、山地户外、水上、汽车摩托车、航空等运动项目产业合理布局。支持新疆、内蒙古、东北三省等地区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寒地冰雪经济。

3)在体育产业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方面。《意见》提出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发起组建国际体育产业联盟。推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举办马拉松、自行车、帆船、汽车拉力赛等系列体育赛事。

4.4.3 优势项目示范引领

《意见》对加快体育产业优势项目示范引领提出3 点针对性意见:

1)“鼓励建设体育服务综合体”。《意见》总结各地综合体、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提出支持推出一批体育特色鲜明、服务功能完善、经济效益良好的综合体项目,稳步推进建设一批规划科学、特色突出、产业集聚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2)“加强体育产业基地建设与管理”。《意见》在总结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推动形成一批运转良好、带动能力强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单位和示范项目。

3)“探索体育产业创新试验区建设”。《意见》结合其他行业经验,从体育产业发展实际出发,提出培育一批试验区,并利用现有资源,设立国家体育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4.4.4 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意见》对巩固产业基础保障提出2 点针对性意见:

1)“加强体育产业人才培养”。人才不足也是制约体育产业发展的瓶颈,对此,《意见》提出从普通高校与职业院校入手,形成有效支撑体育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教练员水平评价制度等举措,为体育市场输送高质量人才。

2)“完善体育产业统计体系”。目前这方面仍然存在短板,对此,《意见》从补短板角度,提出开展体育产业的统计监测体系,到2022 年,基本形成全面、及时、准确的体育产业数据定期发布机制,全面反映体育产业发展成效。

4.5 《意见》的五大突破

《意见》着眼于解决制约体育产业发展的制度性、体制性堵点,呈现出五大突破点,分别是“规范赛事活动安保”“推动公共资源开放”“加大体育场馆开放力度”“完善土地利用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1)规范体育赛事活动安保。《意见》提出要开发体育赛事活动的安全许可预受理系统,为赛事活动承办方申请许可提供便利,改进商业性体育赛事活动的安全管理措施。通过这些举措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进一步推动体育赛事活动审批程序简化、便捷化、切实规范安保服务、降低安保成本,同时大大提升群众观赏和参与赛事活动的体验感。

2)推动公共资源向赛事活动开放。山川、湖泊、河流、草原是构成体育户外运动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2017 年美国户外休闲经济报告显示,美国居民年度参与户外运动(徒步、骑行、露营、冰雪运动、水上运动、汽车越野等)的消费支出达8 870 亿美元,占个人消费总支出的16%。户外体育休闲消费已成为美国居民日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户外运动休闲消费将构成我国居民需求层次扩展、消费结构升级的一大主题。《意见》提出要分类制定允许开展的体育赛事活动目录,并提出推动运动船艇、自行车、滑雪板等体育器材装备的铁路、公路、水运、民航便利化运输。这些政策有助于激发社会力量举办体育赛事活动的积极性,更为广大群众参与各类健身活动,特别是户外运动拓宽了空间、提供了便利。

3)加大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力度。《意见》提出支持中小学对校园体育场地设施进行社会通道改造,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社会开放。这一举措有利于充分发挥现有场地设施的作用,为群众就近就便健身提供便利。同时《意见》还提出根据不同项目、年龄段特点,制定专业和业余统一的等级标准,探索实行学生运动技能标准达标评定制度,在积极推动体教结合方面又迈进了一步,也为推动全民健身、促进体育消费夯实了基层基础。

4)完善土地利用政策。《意见》提出鼓励利用符合条件的“四荒”土地、集体建设用地发展体育产业,鼓励社会资本利用屋顶等既有建筑投资建设体育设施等一系列新政策、新措施,这些政策措施能够有效补足体育产业在土地利用上的短板,加大体育场地设施的供给,既能满足群众健身的需要,又能进一步促进和扩大体育消费。

5)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见》提出要建立体育无形资产评估标准和评估制度。这一举措既能够为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保护提供扎实的基础,也有助于推动体育企业贷款融资、证券发行,激活体育产权市场,推动体育企业发展壮大。

4.6 《意见》 的六大亮点

《意见》坚持目标导向,针对体育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痛点和难点,呈现出六大亮点,分别是“健身促消费”“加强平台支持”“推动体医结合”“开展消费试点”“打造体育产业增长极”“举办校际体育赛事”。

1)健身促消费。《意见》在促进全民健身上,推动人民成为“体育主角”。针对去哪儿健身的问题,提出优化体育产业用地政策,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建设体育设施,组织实施全民健身提升工程,不断加大体育场地设施供给。针对科学健身的问题,提出鼓励开发健身产品,为不同人群提供针对性的运动健身方案或运动指导服务,推广科学健身等举措,使群众健身更科学、更高效、更有针对性。《意见》还从鼓励各地采取灵活多样的市场化手段、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延长开放时间等方面提出了促消费政策,这将引导群众养成体育消费习惯,将健身与消费结合,不断扩大体育消费规模。

2)加强平台支撑。《意见》就建设体育产业发展平台、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推动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提出了政策措施,特别是提出要研究设立由政府出资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中国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在按程序批准设立后,这将是第一个“国”字号的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对进一步提振社会信心、吸引社会力量投资体育产业发挥积极作用。

3)加强体医结合。体育与养老、医疗等融合是被国外成功经验证明的融合模式,加强体育锻炼已被很多国家作为预防控制慢性病的手段之一。《意见》提出鼓励医院培养和引进运动康复师,开展运动促进健康指导,将国民体质监测相关指标纳入居民健康体检的推荐范围等具体措施。这也是倡导科学健身、促进体医融合、落实健康中国行动的实招硬招。

4)开展消费试点。《意见》提出开展促进体育消费试点工作,确定一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通过这一措施,将有助于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系统性地推动体育消费提质增容。

5)打造体育产业增长极。《意见》提出要以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海南等为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体育城市,大力发展体育产业。这将推动体育产业集聚发展,为新时代我国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6)举办校际体育赛事。与体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一个明显不足就是职业体育发展滞后,校际体育赛事薄弱。《意见》提出的要求、做出的部署力度很大、措施很实,特别在校际体育赛事方面,提出支持校际体育赛事发展和探索商业化运营模式。这对发展大中小学校际赛事,推动竞赛表演产业发展,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全面、系统地阐释了《意见》的起草背景、起草过程、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并以“提出一个目标、聚焦两大维度、秉承三大理念、把握四个抓手、实现五项突破、突出六大亮点”为主线深入解读了《意见》全文。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体育产业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意见》将体育产业的发展置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全球广度,置于体育引领生活方式的时代深度,置于培育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高度,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形成强大国内市场贡献智慧与力量,这是新时代对体育产业的要求,更是体育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

《意见》已绘就蓝图,关键在抓好落实。我们要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围绕健康中国建设和体育强国建设,把握历史机遇,全面深化改革,加强部门沟通,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进取意识,转变观念,更新理念,团结一致,积极作为,努力开创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体育赛事体育产业意见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基于“三次售卖理论”我国体育赛事营销模式研究
体育赛事项目管理对体育赛事形象及其管理的影响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评“小创”,送好礼
体育产业之篮球
没有反对意见
评“小创”,送好礼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