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N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2020-01-03 02:08高瑜马艳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35期
关键词:心内科循证病例

高瑜 马艳梅

EBN(evidence-based medicine)教学法就是循证护理教学法,它是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带教老师指导学生运用循证的方法获得最优的科研结论以此为证据采取护理措施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区别于传统经验式教学方法,EBN 教学法侧重于带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运用查询文献方法,获得科学、专业的研究结果,并以此为依据实施对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1]。心内科是患者多,病情较危重的科室,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变化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救治,护士需要培养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学习能力[2]。我们探讨EBN 教学法在心内科护理学生教学中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所起的作用。本研究对2016 年3 月—2018 年10 月将EBN 教学法应用于心内科临床教学中,取得良好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6 年3 月—2018 年10 月在心内科临床实习的大专以上学历的护理学生104 名,由于护理部每月分配实习同学数目相同,所以实验组和对照组实习同学人数均等,其中单月实习同学设为实验组有52 名,采用EBN 教学法。双月实习同学设为对照组有52 名,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两组护理学生学历均为大专以上,学生平均年龄为(23.0±1.2)岁。学历和在校学习成绩等一般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教学方法

对照组52 名护理同学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以带教老师讲授学生接收为主的模式,即安排每周两次小讲课,带教老师讲解心内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护理要点,传授工作经验和对于特殊病情变化常规的处理方法。护理技术操作以临床示教等形式进行。实验组采用EBN 教学法,根据心内科常见疾病分为4 个疾病模块,即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模块。带教老师指导学生每个疾病模块选取一个典型病例,按照EBN 教学法的7 大步骤实施教学[3]。

1.2.1 EBN 教学法介绍和确定病例 实习学生到科室后带教老师介绍什么是EBN,它和传统护理模式区别和EBN 教学法主要步骤和过程要求。同时给学生分组,2 个同学为一组,找到心内科常见4 个疾病的典型病例,即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要求学生查教材和文献学习4 种疾病的相关知识,根据病例有针对性的找到病因、临床表现、阳性体征及化验结果、治疗要点、用药等知识点。

1.2.2 病例中寻找问题 带教老师启发学生在每个病例中寻找书本上没有的,患者存在且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一个病例提出3 个问题。带教老师收集问题,先组织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讨论,集体将许多看似浅显的问题转换为确切的特定化、结构化的问题。例如:(1)为什么心力衰竭的患者常常夜间发作?夜间病情观察需要注意什么?(2)心律失常患者长时间使用胺碘酮就一定会出现静脉炎吗?该怎么预防呢?(3)为什么20 岁的年轻人血压会那么高?(4)心功能Ⅳ级的患者大量排尿后出现乏力休克发生了什么?怎样预防和及时发现?(5)为什么老年人患急性心肌梗死却不疼呢?怎么才能避免延误病情?

1.2.3 文献循证 带教老师启发学生将精确地问题总结归纳关键词,然后利用中午或者下班后时间登陆医院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以及国外pubmed 等数据库),搜索出相关文献,认真阅读,每个同学就每个问题均要查询文献,汇总查询的论证。作为分析评价的依据[4]。

1.2.4 审慎评审 根据循证结论分为4 个等级:Ⅰ级论证强度的证据:来自设计严瑾的随机化对照试验(RCTs)。Ⅱ级论证强度的证据:来自非随机化对照试验(NRCTs)。Ⅲ级论证强度证据:来自设计较好的队列和病例对照研究。Ⅳ级论证强度的证据:专家的意见和观点及描述性研究等[5]。带教老师与学生共同依据循证结论的分级,批判性评价所有研究结论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最终得到一致性意见,采纳作为下一步制定的护理措施。

1.2.5 制定循证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 带教老师和学生针对病例中提出的问题以文献查询的结论为依据,结合专科知识和经验,同时考虑患者个体差异及需求,制定出护理计划。每个病例学生提出至少3 个护理问题,每个问题都需要根据循证结论制定出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学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按照循证的护理措施给予患者实施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动态评估和记录其效果,实施过程中如果又有新问题出现按照EBN 的步骤,继续查找循证结论并指导护理工作。

1.3 评定方法及标准

1.3.1 考试成绩 当月实习结束后带教老师对两组实习学生进行考核包括:心内科专科知识,护理操作流程。考核题目设计成病例多选的形式,围绕病情观察要点,突发病情变化处理,使用药物等临床患者常见情况,重点考查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护理操作考核,学生根据病例提供的信息,评估患者后采取正确的护理操作。

1.3.2 EBN 实践应用能力 实验组和对照组同学科室实习前,带教老师给予一个典型心内科病例,要求两组同学在出科前按照护理模式完成病例书写。相关知识可以书本查询,也可以采用EBN 循证检索文献查询。通过病例评分对比两组同学EBN 实践应用能力。

1.3.3 学生对临床带教的满意度 对两组同学发放临床带教满意度调查问卷[6],围绕8 个方面调查,分别是:带教是否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否可提高文献检索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科研能力;是否可促进评判性思维能力;是否可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是否可提高知识运用的能力;是否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是否体现价值。每一项得分从0~10 分,学生根据实践应用能力进步程度自行给分,0 分为“一点没有”分数逐渐递增,最高10 分为“非常有”,通过满意度得分对比实习学生对自我学习能力提升方面是否认可,通过得分看出实习学生更喜欢哪种教学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统计均使用统计软件SPSS 20.0 进行,其中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

两组同学出科考试包括理论知识和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技术操作为留置针穿刺,理论知识为心内科相关知识考试,满分均为100 分,结果显示实验组同学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EBN 实践应用能力比较

实验组同学护理病例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学生对临床带教的满意度比较

两组实习同学对临床带教满意度比较,分别从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提高文献检索能力、提高科研能力、促进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知识运用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7 个方面,实验组学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现价值方面,实验组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分,)

表1 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分,)

表2 两组学生EBN 实践应用能力比较(分,)

表2 两组学生EBN 实践应用能力比较(分,)

3 讨论

临床实习是护理学生由学校理论学习阶段进入到临床实践阶段。学生离开学校老师讲授式教学模式,但仍需要掌握临床患者的专科知识和护理知识,这就需要有一种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的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EBN 教学法它是一种最新出现的、高效的、终身学习的临床教育模式,通过研究发现EBN 教学法区别于传统的以带教老师示范讲授为主的方法,它侧重于带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运用查询文献方法,获得科学、专业的研究结果,并以此为依据实施对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7]。讨论其优点如下:

(1)EBN 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临床实践中,带教老师采用EBN 教学法引导学生,学生们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把模仿学习变为创造学习[8]。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被极大激发出来,学生们在循证的过程中,主动去思考,提高了自学能力,学习效率也极大提高。同时学生文献检索能力和科研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通过检索文献,学生熟练掌握检索关键词的归纳,学会使用同义词增加论文范围。同时对于统计工具的使用和统计分析的方法也有了深入了解,提高了科研能力,为以后发表护理论文打下基础。检索出的论文分析结果相差审慎评审的环节中学生依据循证结论的分级,批判性评价所有研究结论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来选出可信度高的文献结论,这样极大提高学生评判性思维的能力[9]。通过EBN 教学法极大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知识运用的能力,学生的价值感得到提升。

(2)EBN 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更快适应临床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护士给予患者全方位整体护理,除了心脏疾病还包括其他合并疾病以及患者心理问题、家庭影响、遵医主动性等方面管理,面对很多复杂的问题传统经验护理措施已经不能满足患者需求。临床护士需要通过循证找到科学方法解决患者问题,循证已经是当代护士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EBN 教学法在护理学生走向临床前教会他们掌握循证护理的方法,实习结束后更快适应临床工作,运用科学的手段对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

(3)EBN 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在心内科临床实习中采用EBN教学法对带教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带教老师从单纯的传播知识变为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如何提高自学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带教老师在整个带教过程中严格按照EBN 教学法的5 个步骤设计课程,在教学方法摸索和探索过程中,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将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其所获得的最佳系统研究证据相结合,对证据进行批判性的分析与评价[10-11]。带教老师需要对循证证据进行组织与分类,并运用评判性思维对现存的护理实践寻找实证,从而保证高水平的教学质量[12]。

表3 学生对临床带教的满意度比较(分,)

表3 学生对临床带教的满意度比较(分,)

猜你喜欢
心内科循证病例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依托胸痛中心建设开展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应用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病例”和“病历”
也门霍乱疫情更新
循证护理在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