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执甲 为爱逆行

2020-01-03 16:50徐虹
金沙江文艺 2020年12期
关键词:楚雄州医疗队肺炎

徐虹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为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

引 言

谁也没有料到,平淡的日子,会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谁也没有想到,2020年的春节在惶恐与惊慌、伤痛与感动中度过。

新冠病毒狡黠地躲在看不见的地方,让人们防不胜防,谈疫色变,谁不恐慌、谁不怕呢?在阴郁寒湿的冬末卷起来的这场黑压压的瘟疫大风里,有多少人被病毒啃噬窒息,不甘心地倒在春天来临的前夜!湖北、武汉,那时曾成为人们心中一个恐而惧、伤而痛的名词!

新冠病毒,疯狂肆虐。江城沦陷,荆楚告急!

“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作出重要指示。

号角吹响,举国动员。所有的目光都投向湖北!所有的脚步,都向着武汉!

全国的白衣勇士,不断从天南地北奔向荆楚!

天下之水通长江。武汉,此刻就是中国。

这是一场不期而遇的遭遇战。组织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除武汉之外的地市、县区,以生命守护生命,把白衣作为战袍。

地处滇中腹地的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发出了铿锵有力的呼声!

出征——为了爱和生命

2月11日上午,楚雄州政务服务中心,一场隆重庄严的出征仪式正在举行,来自楚雄州人民医院、楚雄州中医医院、楚雄州妇幼保健院和南华县人民医院4所医院的重症科、呼吸科、感染科等科室的27名医疗骨干组成医疗队将赶赴我省对口支援的湖北省咸宁市,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

“敬佑生命,平等仁爱;患者至上,真诚守信”一声声庄严的宣誓坚定而有力,27名队员神色坚毅。现场气氛庄重热烈,涌动着出征前的兴奋与激动!当然,从在场领导、同事和亲人的神色中,也看出他们心中隐忍的担忧和忐忑。这毕竟不是一次简单的出行,面对高传染性、高致死率的新冠病毒,谁敢说:我偏不怕!

人心惶惶,众生迷茫;此刻,只有救死扶伤、使命在肩的白衣执甲勇士,逆风而行!

出征,为了爱和使命!

2020年2月11日,彝州大地记住了这个特殊的日子!

楚雄州人民医院内科第三党支部书记、急诊科主任姚群梅是楚雄州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队长。既要完成抗击疫情、救治病人的任务,又要确保所有队员零感染、不出意外,对这位纤柔的女性来说,的确是不小的挑战!具有丰富救治危重症患者经验、善于打硬仗苦战的姚群梅神色坚毅地说:“这种时候,作为一名急诊医生,又是一名老党员,我肯定要上的,我们一定顺顺利利地去,平平安安地回来。”临别,她与一位知己好友紧紧地拥抱,說不清为什么,仿佛是一场生离死别;好友泪水蒙蒙,透过姚群梅娇小的身躯看到了一道灼目的光亮,医者仁心,那是始终不变的责任和信仰。

贴有“楚雄州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驰援湖北我们必胜”“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等标语的几辆大巴停在州公务中心门前,每辆车前都挤满送别的人群,说不完的叮嘱浸满了潮湿的凝重与深情。

这毕竟不是一次普通的医疗救援,想想至今全国已有那么多名医护人员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其中的一些人更是倒在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这些医护人员、也是普普通通的平凡人,他们也有家、有需要关心照顾的亲人。可是在疫情暴发、危险来临的时候,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逆风前行。责任、忠诚和使命,全都镌刻在这一个个逆风而行的背影上,嵌入这一双双坚实的足印中!

一家四口依依惜别的场景格外动人。楚雄州中医医院男护士、26岁的李春兴刚刚当上父亲,告别之时,望着襁褓中双目紧闭、脸颊粉嘟嘟的可爱小女儿,不忍离去。他眼眶一红,俯下身,戴着口罩亲了亲女儿的额头,双手搂着爱人和母亲,安慰着她们。“你们放心,我一定会平安归来的,你们照顾好自己。”妻子钟晓爱抱着孩子,含着泪说:“我们会照顾好自己的,你放心地去。”

看着襁褓中的小女儿,李春兴眼里溢满温柔和怜爱。“现在娃娃刚满月,还小,真是有点舍不得,但是我的职责就是这样,在疫情面前,这种时候我们更应该挺身而出,舍小家、顾大家。”生长于农家的李春兴淳朴实在,他说,病毒很凶险,说一点不怕是假话,但作为医护人员救死扶伤是天职、是使命。

出征的号角已吹响,另一辆车旁的一对夫妻正在深情道别。46岁的李思娴是楚雄州幼儿园的教师,想到当天参加出征援助湖北医疗队的爱人没有带足衣服,李思娴便早早守候在楚雄州政务中心大门口,一见刚刚参加出征仪式结束走出来的爱人,便急忙走过去将衣服递给爱人。李思娴的爱人旃志勇,是楚雄州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两人结婚23年,感情深厚,以前虽然也有离别,但今天的离别让彼此都有些难舍难分。李思娴不顾周围人多嘈杂,丢掉羞涩,紧紧抱住爱人。

看着爱人一脸泪水和眼巴巴地神情,旃志勇也不禁心里一酸,眼眶红了。

这是一场特殊的告别,无数双眼睛噙满了期冀,又散发出忧郁与疑虑;谁不担心远行者的安危呢?谁又放得下至爱至亲的嘱托与叮咛,可是……总得有人站出来!

前面第一辆车已在发动,旃志勇乘坐的是最后一辆车,集结的号声已经吹响。

早春二月的阳光清新透亮,花苞在枝头跃跃欲试,她们迫不及待想要绽放压抑太久的心事,想要用充满生机与洁净的声音喊出碧绿的大地、驱散整个冬天的阴霾。

站在春天的门槛上,这驰援武汉的27名医护人员为爱逆行,迎着北方还在肆虐的寒风出发了!

相见时难别亦难。李思娴涨红着眼,带着浓浓的不舍开着车跟随着出征的车辆,一直送别到高速路口,看着爱人乘坐的最后一辆车驶离视线,她还久久不忍离去。“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啊,何况他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更多的人需要他。”李思娴流着泪,心中默念。垂目合掌,拼命咬着牙,不让自己哭出声,妹妹靠过来,紧紧搂住她的肩膀,两姊妹默默流着泪,什么也不说。

谁让自己的亲人是救死扶伤、拯救生命的使者呢?在家里,他们或许是妻子、丈夫,父母、子女,但是,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白衣天使!

平常,他们也许很普通,也是血肉之躯。然而,穿上洁白的战袍,他们就是铮铮铁骨、使命在肩的勇士!

在这个早春二月,他们是最美“逆行者”。

大爱——在湖北灼目生辉

2月12号上午7点,楚雄州援鄂医疗队抵达湖北省咸宁市。傍晚18点10分,队员们抵达通城县。

姚群梅一下车,便感觉到一阵阵刺骨的寒风迎面扑来,姚群梅忍不住打了一个寒战,她忙吩咐队员们注意穿上羽绒服。作为楚雄州援鄂医疗队队长,她深知未来的路途布满荆棘、充满风险,要站在钢丝上与病毒抢生命,可不是玩的,得首先保证每个队员不生病,才能和病毒狠狠打一场攻坚战!

灰蒙蒙的天空下,冷风发出刺耳的呼啸。姚群梅暗暗握紧了拳头。纵然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但我们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勇气!

“共赴国难、誓言无悔!尽己所能,使命必达!”姚群梅带领27名队员展开一面国旗,大声宣誓。

春寒料峭,街道寂静,城市停顿,早春二月的湖北通城一脸皱巴巴的青灰色,它被新冠病毒折磨得奄奄一息。

人影慌慌,一罩难求,行道树也诚惶诚恐、急忙戴上了口罩,江水呜咽,为死者送行,为生者祈祷,更为那些从四面八方逆行而来的白衣天使垂下致敬与感恩的头!

看到云岭高原逆风而来帮助抗击新冠肺炎的云南援鄂医疗队来临,一个多月来日夜奔波在疫情防治阵地的通城县委政府领导和通城县人民医院院长透着血丝的眼睛涌起了希望。他们紧紧地握着医疗队员们的手,许久不愿松开,一种血脉相连、患难与共的同胞之情喷然而出,他们的眼睛闪着泪花,声音哽咽地一遍遍说着感激的话语。

当晚,县委县政府领导和县医院院长介绍了通城县的疫情和目前的病人情况。姚群梅一行这才知道,通城县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共40多例,重症5例,其中危重症3例。

医疗队第一批队员和第二批队员主要来自重症、呼吸为主的专业,有十分娴熟丰富的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经验。姚群梅和队员们先后表示,一定会尽己所能,发挥专业特长,全力救治患者。

回到宾馆住处,姚群梅又向27名队员作了简短动员,并一再叮嘱注意事项。

“病毒就是敌人,抗疫就是战场。我们既然来了,就要拿出我们最硬的技术和本领来治疗和抢救病人;我们既然来到了前线,就一定要像战士一样奋勇出击;当然,也要注意保护自己,要做到零感染。”吩咐完后,姚群梅招拢13位党员召开了第一次支部会议。她要党员们带头,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先期抵达的第一批云南省援助通城县的醫疗队有15人,楚雄州援鄂医疗队2月12日到达驻地咸宁市通城县后,与分别来自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两名专家汇合,进驻通城县人民医院。按照云南省卫健委的安排,云南省第一批和第二批援鄂医疗队整合为云南省援助湖北驻通城县医疗队,队员44人,由姚群梅担任队长。

13号一早,队长姚群梅带着副队长段国金、起燕娥和感控组长童艳存等7人到县医院查看病区环境布局情况和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情况,以便迅速投入工作。

2月15日,湖北气温骤降,通城下起了雨,气温较低,只有7℃,很冷。医疗队的队员有的坚守了一夜,有的顶着寒风冷雨匆匆赶往医院。

穿戴好一层又一层防护隔离服后,彭仕文、钱洪良和何丽莉等队员在队长姚群梅带领下,走进ICU,为重症患者进行床旁超声检查和治疗。他们给重症患者放了一根空肠管,以增加肠内营养,还做了一例血液净化治疗。姚群梅穿着笨重的防护服、戴着3双手套,她必须精准操作,不可有半点闪失!她气喘吁吁,护目镜雾了什么都看不见。彭仕文、何丽莉、杨梅、起燕娥、张继文、李春兴也感到胸部憋闷,口罩把脸压得生疼,浑身冒汗。在忙碌中,一天上午5、6个小时时间就过了,

姚群梅和钱洪良、段国金、何丽莉等医疗队员走出ICU、换掉厚重的隔离服、一番仔细清洗、消毒完毕、拖着沉重的腿走出医院大门时,已经快下午两点了。极度疲惫的他们,真想躺倒休息一会!姚群梅喘着气,鼓励大家坚持住。迅速吃过饭,进行短暂休息后,下午3点,大家又投入下午两位重症患者的治疗中。

晚上8:50,让大家先回去的姚群梅摇摇晃晃走在了最后。来到抗疫第一线,姚群梅和队员们起初都有些不太适应。“防护服太重,毕竟是危重的病人,他的病毒载量就比较多,然后病人又插着管,上了呼吸机。所以我们很认真做好防护,戴着口罩、防护服、头盔、面屏进去隔离病房,真的感觉整个人都要喘不过气来,在那种环境下,医护人员还要做很多的操作,还是比较辛苦的,但是我们坚持下来了。不管怎样,我们既然来了,就要和病毒好好干一场!”事后,个子不高、身材匀称的姚群梅对她的朋友说起来了当时的感受。

雨中夹杂着雪,天气越来越冷了。云南省卫健委和通城指挥部送来了羽绒服、羽绒被等保暖装备,医院也发了雨衣雨鞋;医疗队队员彭仕文、段国金、钱洪良、周小丹和李玲们几个因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在病房忙碌走动,也不觉得冷,只是走出病房和医院大门才觉寒风刺骨。

虽然天气很冷,有无数暖心的人和事让这个寒冬多了一丝暖意。2月16日,一个执勤的年轻交警走过来向着刚刚走出医院大门的姚群梅、段国金、彭仕文和段维琼敬了一个礼,眼睛红红地说“从云南来的亲人们,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来救我们!你们辛苦了!”这个小交警说着又深深地鞠了一个躬!姚群梅们很感动,虽然天气寒冷,但大家心里都是热乎乎的!

2月17日上午8点,楚雄医疗队的27名队员正式接管通城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队员分为重症、普通、感控、护理和宣传5个交叉组。随着疫情防控的需要,医疗队于2月21日正式接管通城县人民医院感染科一病区。感染科的急重症ICU是抗疫前线的最前沿,也是生死一线牵的主战场。

即将迈入最前沿与病毒拼杀,大家禁不住高呼:

“我是医疗队长姚群梅;

我是段国金,医疗队副队长;

我是钱洪良;我是彭仕文;

我是李玲;我们在ICU一定治疗好病人,大家加油!通城加油!?”

医护人员分批进入ICU病房进行查房,并根据病情给予相

应的救助治疗。三层防护服,医护人员全部穿完要花费一个小时的时间。

全面接管ICU的第一天就转来了一位63岁的危重病人,他于1月21日确诊新冠肺炎,26日病情危重转入ICU。

救治这位老人时,发现他头发胡子长了很长,一脸憔悴,姚群梅和队友们立即为他理发剃须,为他进行拍背等物理治疗。

医院感染科一病区共有27名患者,重症监护病房有2名危重症患者,均做了气管切开并使用呼吸机支持呼吸。这些危重患者携带病毒较多、传染性极强。作为队长,姚群梅自然冲到第一线,询问病情、身检查体、做治疗……她凝神贯注,细心做着每项检查和治疗,汗水一道道顺着发际、脖子、流下脊柱,浸湿了层层衣服,粗重的呼吸模糊了镜片;危险随时有降临的可能。一天晚上,在为一位危重症患者吸痰的时候,突然有飞沫和血水溅出,姚群梅顾不得害怕,在她眼中、心中只有病人。此刻的她正走在生死一线间;护目镜后的眼睛清澈明亮,掠过凄清的黑夜,她伸出柔弱而坚定的手,挽住即将坠下悬崖的那片绿叶!

终于,病人呼吸平稳通畅了,血压正常了,各项生病体征趋于平稳!

姚群梅舒了一口气,心中升起一丝欣慰。

2月29日,在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人民医院,忙碌了一天的楚雄援鄂医疗队队长姚群梅疲惫地从病区走了出来。逐层脱下厚厚的防护服,洗手、洗鼻、洗耳,换洗完毕后,她顺手拿出手机一看,不禁眼前一怔,曾经担任过双柏县卫生局局长、从军多年、如今已经80多岁的老父亲竟然给自己发来了微信,点开一看,父亲的亲笔信映入眼帘。

信中这样写道:“姚群梅,今年以来,湖北武汉等地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与健康,危难关头,你主动请缨出征,这是你的光荣,也是我们全家的光荣。”

“当人民需要的时候,你勇于担当,到人民需要的地方,作为你的父亲,是一名老退役军人,同时是一名老党员,理解你的决定,全力支持你的工作。”

看到父亲发来的这些话,姚群梅的心里波涛汹涌,忍不住内心的感动,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

小时候,姚群梅的两个姐姐随母亲在地方工作,她跟随父亲在军营长大,军号、军歌伴随着她的童年,也培养了她坚毅果敢的性格。

“知女莫过父,你出生在军营,长在红旗下,军人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激励着你成长。”在这封家书中,耿直、倔强的父亲只字未提对女儿的思念。

一袭白衣,不仅是一个称呼,代表的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希望。疫情当前,无数的“姚群梅”离开了温暖的家,义无反顾地奔赴湖北、逆行武汉;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庄严承诺。2月11日离开楚雄奔赴湖北的时候,楚雄州中医院男护士李春兴的孩子刚刚满月,他含泪将襁褓中的女儿托付给妻子和母亲,毅然随队逆行出征,2月12日到达通城县。经过短暂的培训,进驻通城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为了更好地做好防护,避免交叉感染,李春兴剃光了头发。由于没有保洁员,除了每天常规监测病情,遵医嘱做好各种治疗外,李春兴还要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包括更换床单、床单元终末消毒、病人饮食、呕吐物、排泄物的清理和患者的晨、晚间护理。隔离病区是病毒最集中的地方,危险性不言而喻。李春兴每天都要全副武装,穿着厚厚的防护服穿梭于病房之间,精心做好护理工作。进病区没多久护目镜上就起雾了,眼前已有两层屏障,这给动脉采血和静脉穿刺带来诸多不便,也给李春兴带来很大挑战。每一个操作都要屏住呼吸、慎之又慎。一天,一位危重患者从昏迷中醒来,似乎想说什么。李春兴急忙找来纸笔,患者颤抖着手指,用力写下几个歪歪斜斜的字“我想活,请你们救救我!”李春兴的泪水一下涌了出来!他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让他康复!输液打针、清理排泄物、做心理辅导……带着尿不湿、超强度的在隔离室工作,连续几天忙碌下来,让李春兴时常有呼吸困难,头晕,手麻等症状,他咬牙坚持着。2月18日下夜班患者已经意识清楚,说不出来话,但眼睛里满是感激!看到这一切,李春兴很是欣慰。2月21日,李春兴又转战普通病区感染科一病区,那里有21位确诊患者,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的11岁。患者们都一脸惶恐、情绪低落。心理辅导后,病人们的情绪平稳了许多,纷纷表示,要尽量配合医生治愈病痛,战胜疫情。一个11岁的小男孩走过来,突然抱住了李春兴,仰望的眼睛里满是清凌凌的渴望与信赖!李春兴突然想起特鲁多的名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无数医务人员义无反顾地站在最前线。在这个特殊时期,身边总有一些感动如期而至……

42岁的钱洪良,是楚雄州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醫师,是楚雄州援鄂医疗队队员。2月12日抵达通州区后,他一直忙碌在“抗疫”一线,检查患者病情、对症治疗、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等。在接管感染一病区后,钱洪良更是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成天待在感染区,认真参与抢救重症病人,将危险抛在了脑后。

三月初,随着春暖花开,好消息接踵而至。通过云南支援湖北医疗队及当地医护人员全力救治下,患者一个个康复出院,医疗队员们的心里像灌进了一股股春风,心情轻盈透亮了许多,可钱洪良却被一个不幸的消息砸懵了!

3月5号,钱洪良接到妻子的电话告知,说他78岁的老父亲因急性腹膜炎住进了曲靖市人民医院ICU病房,心脏一度骤停。虽经抢救后心脏复苏,但依旧没有脱离危险。听到这,钱洪良心如刀绞,铁骨铮铮的男儿忍不住落下泪来,他内心悲痛、焦虑、不安、自责……

泪眼蒙蒙中,钱洪良看到了妻子发来的微信:“良,你在通城救治新冠肺炎病人;父亲这里也有其他医生精心救治;你别太急了!你放心,儿子“缺位”,儿媳补上,家里有我呢!

钱洪良为父亲万分心焦痛苦的同时,也为自己有这么一位贤惠能干的妻子感到十分宽慰和庆幸。

仰望星空,钱洪良双手合掌,祈祷昏迷中的父亲早日清醒过来,转危为安。远隔千里,父亲的病症撕扯着他的心,他只能在心里默默地为父亲祈祷。

钱洪良仰头凝望星空,他看到皎白的皓月穿破的厚重的云层,银色的光越来越清亮。

不要忘记,我们为什么会来到这里?

钱洪良的脑子里闪动了一下、又闪动了一下,那种意念紧紧黏住他的大脑皮层。他咬牙憋回泪水,深吸一口,天然的责任感使命感让他迅速冷静下来。这时,他好像看到了远方父亲的笑脸,听到了儿子们的呼唤、也看到了患者康复的欣喜。想到这些,钱洪良的手渐渐攥紧了,心里突然朗润了许多。

自己虽是“缺位”的儿子,但却是带给通州区患者希望和温暖的“天使”。

此时,从不远处城市街道传来的消毒车、宣传防疫知识的宣传车声音惊醒了沉思中的钱洪良,他急忙看了看手机,晚上10点10分,距离接班还有近4个小时,他赶紧回房间,准备休息3个小时就去接班了。

当晚,钱洪良为一个危重患者进行了气管插管、输血、吸痰等治疗,劳累了一夜的钱洪良,为濒临危险的患者点燃了新生希望的火苗。

第二天9点多,当钱洪良拖着发软的双腿,大汗淋漓走出ICU病房,他换下隔离服、清洗一番、来到清洁区后,顾不得喝口水,就急忙打开微信,病危中的父亲让他太揪心!

而意外的是,妻子赵云卫给他的一段长信倏然间让他愁眉松展、顿时放下心来。

医院领导也得知父亲病重,派专车送我去曲靖医院,在当地医院医务人员的全力救治下,老人家转危为安,你可以放心了。而且,楚雄州委政府和州卫健委的领导还来慰问我们抗疫前线医护人员的家属。亲爱的老公,感恩是人性的诠释,感恩仅有言语是不够的,关键在于回报。你说呢?”

唅着泪水,钱洪良读完了信。他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感激!对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充满了敬重;对国家正在全力以赴组织动员各方力量支援湖北武汉的这场抗疫大战,感慨万千。太了不起了!太伟大了!钱洪良的心里想起一段声音:既然来了,我就要像一块磐石钉在这块土地上;用我的双手和汗水向死神挑战,用欢笑揩尽患者头上的阴霾!

你若安好,我便无恙!

当你从楚雄彝州奔赴湖北抗疫的那一刻起,我的心跳便合着你的脚步一起同频共振;我的目光便越过陕西的天空与你紧紧相握!想象着,你一袭白衣、艰难奔走在病毒暗藏的病房,我禁不住有些流泪了……

亲爱的琼妹,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啊!千万千万,不要……我们的婚礼还没有举行呢!

写下这段话的是消防战士杨树兴,他的爱人——27岁的段维琼,是楚雄州妇幼保健院一名护士、也是楚雄州援鄂医疗队的一名队员。

段维琼自2月12日来到湖北咸宁通城后,只要有时间,都会与未婚夫杨树兴通上一段视频电话。

杨树兴:“你去那边冷吗?”

段维琼:“外面冷的,房间里不冷,再说都发了军大衣披着的。”

杨树兴:“好嘛!你要多穿点,那边冷,和楚雄不一样。”

段维琼甜甜地笑着答应:“好。”

杨树兴眼里满是牵挂:“现在是特殊时期,工作强度大,你要多吃点,长得胖胖的、健健康康的,才有能抵抗病毒,你一定要平平安安啊……”想到新闻中不时有医护工作者因感染殉职的报道,杨树兴就一阵阵揪心。这位无数次奔赴灾难现场抢险救援、久经考验、铮铮铁骨的汉子,此刻也不禁眼眶通红。他忙扭过头去,有些不好意思,他也不愿影响到爱人的情绪。

段维琼与未婚夫杨树兴原本打算3月9日举行婚礼,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他们甜蜜的计划。听说未婚妻主动请缨上前线时,杨树兴犹豫了好长时间,最终还是支持未婚妻的举动。

在爱人的支持下,段维琼于2月11日,随同楚雄州首批驰援湖北医疗队27名医护人员,奔赴湖北支援咸宁,与“战友”同心同力抗击疫情。用最美的身影,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望着鹿城这个季节盛开的如火样的马樱花,一种赤血般的意念又点燃了这名年轻党员的豪情。

到达武汉后,段维琼所在的医疗队,被派往湖北咸宁市通城。40多个日日夜夜里,她每天都在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带着护目镜,打针、配药、消毒、排查、看医疗器械监测等,要忙碌7、8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省防护服,段维琼每次工作起来8个多小时不吃不喝、不能上厕所,只能穿尿不湿。一轮值班下来,卸下防护口罩后脸上是深深的印痕,脱下防护服浑身上下已经湿透。除此之外,她还要护理患者,像对待亲人一样管理患者的吃喝拉撒。

段维琼每天从病房里出来,都要和父母及爱人视频一会,让他们不至于担心自己。和爱人杨树兴的聊天更长久缠绵一些,毕竟特殊时期,担忧、牵挂自然免不了。

婚礼延期幸福不会迟到。小两口互相鼓励、支持,一个在抗疫前线拼命;一个在警营忠诚奉献!他們坚信,风雨过后便是艳阳天。

冬天过去了,迎来了春暖花开;在一群群白衣执甲勇士的艰苦努力下,湖北沉重的雾霾一点点散去,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3月4日中午12点,在一片欢声笑语中,通城县人民医院感染科的最后一名新冠肺炎患者走出了隔离病区,治愈出院,至此,通城县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人数正式“清零”。

从医院重症监护室转入感染病区到治愈出院,经过25天生与死的考验后,这名两鬓斑白的患者吴大伯心情非常激动。他抱着医护人员送来的鲜花,吴大伯对着医护人员深深鞠躬:“感谢你们,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在这里住院25天了,在你们的精心照顾和治疗下,我今天终于出院了,我很高兴、很激动、很感谢!我也特别希望你们也要注意保护自己,健健康康的。谢谢你们,通城人民不会忘记你们用命来挽救我们!”

看到吴大伯顺利出院,姚群梅也很欣慰。她对吴大伯说:“我们也感谢你,你很乐观坚强,积极支持配合我们治疗,还经常关心我们,让我们也特别感动。”

今年75岁的吴大伯2月9日收治于通城县人民医院,刚入院时,呼吸很困难,还伴有心功能不全、低氧血症等基础疾病。经过有效治疗,吴大伯两次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为阴性,符合出院标准。

看着从躺着送进医院到精神饱满走医院的吴大伯,他的家属也十分欣喜和激动,对着送别的医护人员一遍遍表达感激之情:“为了我们的湖北人民,为了我们通城人民的身体健康,你们不辞辛苦,千里万里来到这个地方,衷心感谢你们。”

随着春天的脚步,疫情逐渐缓解,笑容又回到了封锁的城市。每条街道、每栋楼房、每株花木都被那些用生命拯救生命的白衣天使所感动!

在湖北抗疫一线,钱洪良、彭仕文、李春兴、刘世奎、徐冕、杨涛等男医护们,为了防护和治疗方便,一个个剃成了光头,看着陡然陌生的彼此,他们互相打量着、嬉笑着,转而神情凝重,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与慷慨!也透着决战前的紧张与勇毅!

姚群梅、杨堂会、童艳存、段维琼、杨梅、周小丹、宋娅琪、杨太凤等女医护们也都把头发剪短了,不能长发飘飘,倩影婷婷,那就成为一名战士吧,戰士自有战士的美!

飒爽英姿战病魔纤手击毒赛铁掌

凌风雪梅情坚贞傲迎寒霜暗香送

来自云南省楚雄州援鄂医疗队27名队员,谨记“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以生命守护生命;以热血诠释忠诚;以责任彰显大爱!

坚守——为了使命和嘱托

前有“逆行者”,后有“守家人”。

在这场与病毒较量的生死鏖战中,楚雄州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有方!

楚雄州各级医疗机构和全体医务工作者牢记使命、全力以赴、合力攻坚、日夜奋战。

作为此次战疫的中坚骨干,楚雄州卫生健康系统站到了最前沿,应急指挥部从1月27日起就派人24小时值守,指挥全州防控工作。

防疫攻坚战的确就是一场苦战、硬战和大战!作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主力军,州卫生健康系统的全体工作人员理所当然地站到了前沿。“我们感觉到压力巨大,这个疫情来得十分迅猛,来得十分突然,在这之前,我们在工作上、思想上都没有这个准备。忙是肯定的,但关键还是一个字:急!真是心急如焚!吃饭没有味!生怕疫情扩散,我就失职了!”州卫健委书记、主任,州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施克沛坐在窗前,24小时值守、20多天的连轴转让他一脸疲惫,双眼布满红丝,但十分有神,他语气一转又说到:“好在州委州政府的部署和计划十分严密,在防控上,全州一盘棋,打了一场漂亮仗!”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楚雄州卫生健康委及时抽调州属相关卫生健康单位流行病、疾控、检验、呼吸、感染、ICU、感控等领域的60名专家组成了防疫、检验、医疗救治专家组。第一时间指定楚雄州人民医院、州中医医院、州广通医院和10所县级医院为全州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并对全州医护人员进行新冠肺炎诊疗和防控知识培训。全州快速形成了网格化管理、地毯式推进和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控链条落实机制。

“作为卫生部门,我们责无旁贷。”施克沛的语气有些豪迈。入党33年、随时冲在第一线、见惯了风风雨雨的他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场从未有过的艰苦应战,压力山大!

2月1日,楚雄州确诊了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后,疫情防控形势陡然变得严峻,楚雄州的空气似乎也在颤抖,人们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上。作为新冠肺炎患者集中救治的定点医院——州人民医院一下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都在问着一句话:医治得怎么样了?

楚雄州人民医院副院长罗恒后来向记者介绍,作为长期从事急难险重救治工作的他,对当时的事记忆犹新。

当时的情景在罗恒眼前绽出第一幅画面:

全院的人都动起来了,只见白色和蓝色的衣服整日整夜的在感染区病房里晃动;医护人员穿着厚重的防护服给患者治疗,包括肌体和心理。在前沿与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近距离接触,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这可是全州的第一例、第二例、第三例、第四例啊!

回忆中,罗恒的眼前又跳出了第二幅画面:在这幅画面中,楚雄州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新冠肺炎救治病区临时党支部书记李应和全科室的医护人员在病区做着疫情防控物资和收治病人等各项准备。这个春节,他们科室全体医护人员没有回家过年,过年的气氛换成了消毒药水的味道和紧张地忙碌着。

同样在楚雄州中医医院副院长展平的眼前也跳跃着几幅昨天的画面:

2月12日,在楚雄州中医医院、云南省彝医医院门诊部发热门诊,看到呼吸科副主任代丽正在接诊。

“14日回来以后,你有没有发烧、咳嗽这些情况?”就诊患者答:“我一直都有咳嗽。”

这位女患者从武汉刚刚回到楚雄探亲,感染的可能性极大。因此,代丽询问得格外认真:“这14天你周围的人,就是在湖北这些人有没有确诊的新冠肺炎这些病例?”

就诊患者:“没有。”

问:“有没有发烧的?”

就诊患者:“没有。”

代丽从1月22日抽到发热门诊、留观病区至今,她已经20多天全天候坚守在工作岗位了。她经常放弃休息,一直守候在发热门诊。冬天的夜晚很冷,可她一直带头夜以继日坚守在发热门诊,极度疲惫的她真想倒下……可又坚持着拿起了听诊器。“我当一天医生,就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只有我们冲在了前面,才能保证大家的健康。我们不上,还有谁上,所以我觉得还是要勇往直前。”代丽说得很自然,她认为,作为医者,这是理所应当的。在楚雄州中医医院,像她这样不辞辛苦、无私奉献的医护人员有很多。

“没有一个医务人员因为家庭困难,或者是畏难,而提出要调离一线,而是纷纷的都要申请到一线来工作,到我们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和留观区等等一线来工作。体现了我们医务人员闻令而行的担当和责任。”楚雄州中医医院院长、云南省彝医医院院长许嘉鹏说起自己的职工一脸自豪。

展平回想起,在攻克新冠肺炎防治堡垒的战斗中,楚雄州中医医院还注重发挥传统医药在防治新发突发传染病中的特色和优势,在中醫药、彝医药专家以及在彝医名家、老专家张之道的指导下,医院制定和优化完善了防治方案。后经州卫健委组织专家论证,修订发布了新冠肺炎中彝医防治方案,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预防用药和治疗参考。同时,熬制了预防性大锅药,发挥了中彝医扶正固本、群防群治、早防早治的特色作用。

“制定了化瘀解毒汤,也就是我们清瘟汤,里面有很多特色彝药。对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机体状态都起到很好作用。”看见记者停笔看着她,展平又谈了起来,好像还沉浸在过去那段岁月的回忆中。

随着新冠肺炎治疗的进展和效果分析,国家已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战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发挥我们中彝医药的作用,体现我们的责任和担当,为打赢这场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阻击战,发挥和贡献我们的力量。”许嘉鹏提起今后的打算也是信心满满。他说,抗击新冠肺炎要有中西医相互配合、互补优势、增强合力;新冠病毒很狡猾,必须和它较量、硬磕下去!个子不高的许嘉鹏使劲一挥手,神情很坚决,他坚信中医的力量。

在防治新冠肺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楚雄州广大医护人员尽心担责、奋不顾身、冲在了最前线;他们不惧生死、迎难而上;用无私大爱体现了医者仁心!

奉献——为了初心和誓言

在革命战争年代,遇到危急关头,就会听到一声呼喊:共产党员跟我上!如今,在防疫阻击战这场不见硝烟的战场上,我们依然能看见共产党员冲锋在前的身影。

2月11日,在州中医医院送别援助湖北医疗队的仪式上,41岁的呼吸科医生张继文举着党旗精神抖擞地站在队伍的前列。作为一名有着20年党龄的“老党员”,他瞒着年老多病的父母,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援助湖北的医疗队,并担任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副书记。“我一定会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努力救治患者,圆满完成任务,”张继文攥紧拳头有力一挥,眼睛亮亮的。

在楚雄州人民医院的新冠肺炎集中救治病区,坚守岗位的53位医护人员中有21位是共产党员,他们带头冲锋在前、逆行而上,带领着所有白衣战士不分昼夜坚守在隔离病区,用勇气、担当、奉献为大家构筑起一个个安全屏障。

从医多年的张曙光是楚雄州人民医院急诊科的医生,也是一名有着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面对突发的疫情,危急时刻张曙光率先递交了驰援一线的请战书。在全州境内确诊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以后,张曙光临危受命,第一批赶赴救治患者的一线。对他来说,这次任务比以往的每一次都要特殊。

“你说不紧张那是假的,确实都紧张,但是作为一名党员,也是这么多年的医生,我们觉得医生职责就是这样,党员要有自己的担当。我们有充分的信心,赢得这一场防疫阻击战。”张曙光站在医生办公室交代病情的小黑板前,语气平淡、朴实而又坚定。

今年的春节对于楚雄州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全体医护人员来说是一个紧张繁忙、辛劳疲惫,且战斗激烈、危机四伏的节日。作为科主任的李应首当其冲,站在了最前列。“作为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一线人员来说,这就是我们的使命,我又是党员,这就是我们的初心,我们的坚守。”李应说得很平淡,口罩捂得严严实实的,看不清脸庞,细长的眼睛透着温和与执着。

今年45岁的李应是楚雄州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新冠肺炎救治病区临时党支部书记。他从医23年,入党22年。从1月22日开始收治40个新冠肺炎疑似病人,到2月2日确诊4名新冠肺炎患者,30多天来李应和他的团队一直坚守在最前线。“通过我们隔离观察治疗,让他能够康复出院,是我们的目的,也是我们坚守这么多天的责任。4例确诊病人在我们精心治疗下,越来越好转了,有一例再过2、3天就符合标准可以出院了!”李应欣慰地说道,看不到他的笑容,但他的细眼睛如同春光荡漾着温馨与希望。

楚雄州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余成敏被同事们称为“定海神针”。在此次疫情中,作为一名有着34年党龄的老党员,危重症急救专家,他临危受命,成为此次新冠肺炎病人救治专家组的组长,驻守防疫一线。为了节约防护用品,他经常坚持上12小时才换班。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严实的口罩,几乎要喘不过气来,虽然是冬天,但仍然每天汗流浃背。余成敏虽年近六旬,但他的干劲一点都不亚于年轻人,做事总是风风火火,雷厉风行,脏活累活抢着干,危险来临冲在前。“我们入党为什么?入党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要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我们甚至可以牺牲我们自己,这是每个党员在入党的时候的庄严宣誓。革命战争年代,哪一次残酷的战争不是共产党员冲在前、牺牲在前的?”余成敏自豪地说道,语调铿锵有力。

在50多名的新冠肺炎病人治疗团队中有三分之二是共产党员,在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他们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我们是亮这样的口号的,共产党员先上,共产党员跟我上,这样的话我们就带动整个团队,打好这一次疫情的阻击战。”余成敏毫不犹疑地说道,对于他来说,越到困难的时刻,越要坚定信仰,铭记誓言,越要亮出鲜红的党旗。

为了人民的利益,舍我其谁?心中誓言深似海,临危不惧,信念如钢,坚贞不渝,这是共产党员守初心、担使命的为民情怀。

在党旗下凝聚力量,在火线上践行初心,自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楚雄州广大医务工作者积极投身到抗击疫情的主战场。一份份请战书、一个个红手印,彰显出忠诚与担当,他们坚守岗位、任劳任怨,冲在第一线,不辞辛劳、甘于奉献,为彝州人民构筑起一个个安全屏障。

初春惊蛰,预示着生命的苏醒,万物萌发!好消息随着春雷阵阵传来。2月21日,经过楚雄州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的科学指导和定点收治医院的精心治疗与护理,楚雄州4例确诊新冠肺炎患者符合出院标准,从州人民医院治愈出院。同时,在新冠肺炎州级留验站留验观察的35人已全部解除隔离,防疫形势明显好转……

楚雄州援鄂医疗队于2月11日出发,坚守湖北40天。3月22回昆明按规定隔离14天,4月6日到达楚雄,一共56天。去时冒着料峭春寒,直面生死,逆风而行!归来已是繁花似锦、风暖鸟声碎的仲春。

执甲出征的白衣勇士凯旋,安然返回。

美好的事物在慢慢苏醒,城市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喧闹!

但我们不要忘了那些曾经在冬天出发的白衣战士,不要忘了他们在黑暗中与病毒搏斗时留下的伤痕;不要忘了,在危险袭来时,那些奋勇出击、为爱逆行的背影。

千里彝山不会忘记,这群勇士在他乡的壮举;长长金沙江不会忘记,这群逆行者在黑暗中追回太阳的那个故事……

责任编辑:李 夏 王 莹

猜你喜欢
楚雄州医疗队肺炎
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楚雄州辖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比较
来势汹汹的肺炎
武汉人的心声
“疫”往情深
“疫”往情深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My Heroes
看,这个肺炎最大“祸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