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油田化学剂毒性及健康危害分析

2020-01-03 16:31王树学
名城绘 2020年10期
关键词:工艺研究

摘要:油田化学剂贯穿于石油生产全过程,是实现油田储层改造、增产和残余油开采的一项重要手段。随着采油工艺的技术进步,油田化学剂种类越来越多,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用量越来越大。目前,企业管理者大多只关注原油及其一些显而易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往往忽略油田化学剂的毒性及健康危害。

关键词:油田采出水;油田回注水:工艺研究

一、油田化学剂现状

目前国内各油田在用的油田化学剂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石油企业标准、生产企业标准,其中生产企业标准占比超过90%。由于油田化学剂生产企业标准的质量认证属于第二方认证,因此标准较差,尤其是许多生产企业热衷于新名词、新代号等概念产品的炒作,复配产品多,创新产品少,加之监管缺失,导致油田化学剂产品质量混乱,这为油田化学剂的危害识别及安全使用带来了很大风险。

由于我国现有法规标准未强制要求在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SDS)中对油田化学剂产品真实成分进行说明,因此许多油田化学剂生产厂商基于配方保密的要求,在其产品MSDS中只公布了产品所属类型,未公布产品的具体组成及成分信息。基于以上问题,企业管理者往往对油田化学剂的毒性及健康危害知之甚少,因此缺少必要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

二、油田化学剂分类及毒性、健康危害分析

2.1压裂用化学剂

压裂用化学剂用于油气田增产的压裂工艺,可分为水基压裂液、油基压裂液、泡沫压裂液和阳离子聚合物压裂液等。

水基压裂液添加剂包括增稠剂、交联剂、杀菌剂、破胶剂、乳化剂、络合剂、蒙古土稳定剂及助排剂等。其中,增稠剂主要是香豆胶、提丙基肌胶等,属于天然植物胶,健康毒性较小。交联剂主要是四珊酸锅、叔丁基过氧化氢、棚交联剂、错棚复合交联剂、有机珊交联剂等,除四棚酸锅和叔丁基过氧化氢对皮肤、眼睛等具有剌激性外,其他均属交联剂,健康毒性较小。杀菌剂主要是甲醒和二澳基氨丙酷肢,二者均对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有剌激作用。破胶剂主要是过硫酸镀和高腆酸饵,二者对皮肤秸膜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乳化剂主要是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醋,又称斯盘80,属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健康毒性较小。络合剂主要是三乙醇股,具有弱碱性,有一定刺激性。整合剂主要是拧攘酸(又称拘橡酸),具有一定刺激性。蒙古土稳定剂主要是氯化饵,其健康毒性较小。助排剂主要是烧基苯磺酸锅、氟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均属于表面活性剂类物质,其健康毒性较小。

泡沫压裂液添加剂主要包括增稠剂、起泡剂、杀菌剂、交联剂。其中,增稠剂(起丙基瓜肢等)、起泡剂(椰子酷二乙醇胶等)健康毒性较小,杀菌剂(二硫氨基甲烧)对皮肤、蒙古膜有刺激性,可引起灼伤,其急性毒性大鼠经口LD50约50mg/屿,大鼠经皮LD50约43mg/kg,交联剂(有机错或无机错酸性交联剂)缺少相关毒理学数据,其单体错具有一定毒性。清洁压裂液添加剂主要包括黠弹性表面活性剂和VES清洁压裂液添加剂(氯化饵),其中蒙古弹性表面活性剂主要是长链脂肪酸衍生物季镀盐表面活性剂,其健康毒性较小。

2.2油氣集输用化学剂

油气集输用化学剂包括破乳剂、缓蚀剂、降蒙古剂、清蜡剂、防蜡剂等,其中破乳剂、缓蚀剂主要是一些共聚物、缩合物等,其健康毒性较小。油气集输用降蒙古剂主要是指稠油降蒙古剂,包括乳化类稠油降蒙古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酷(AEO)等。其中,原油乳化降蒙古剂的主要成份是表面活性剂,其健康毒性较小。

油气集输用清蜡剂主要包括油基型清蜡剂、水基型清蜡剂、乳化型清蜡剂、投棒清蜡用清蜡剂。其中,油基型清蜡剂主要由煤油、苯(甲苯)、乙二醇丁醋、异丙醇和胶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组成,以上物质均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期接触可引起严重的健康损伤。水基型清蜡剂主要由表面活性剂、互溶剂(正丙醇、异丙醇)、丁二醇乙醋、碱(氢氧化纳、正硅酸铀)等组成,其中丙醇具有剌激性,高浓度蒸气吸人会出现头痛、倦睡、共济失调等症状;正硅酸铀具有腐蚀性、强剌激性,可致人体灼伤。乳化型清蜡剂主要由甲苯(二甲苯)、聚氧化乙烯聚硅氧炕嵌段共聚物和水组成,其单体具有较大健康毒性。投棒清蜡用清蜡剂主要是金属锅、押,遇水生成强碱,具有强腐蚀性在,作业时应做好防护。

2.3水处理用化学剂

水处理用化学剂主要包括杀菌剂、缓蚀剂和阻垢剂等。目前,水处理用杀菌剂主要是以季镀盐为主的复配杀菌剂,主要包括有机醒类、氯代酣类及其衍生物、有机锡化合、含氧类化合物、杂环化合物杀菌剂等,典型的产品包括:十二皖基二甲基节基氯化镀(1227),十二烧基三甲基氯化镀(1231),十二烧基二甲基节基澳化镀(新洁尔灭)等。以上杀菌剂均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健康毒性较小。

油田水处理用缓蚀剂包括有机类缓蚀剂和无机类缓蚀剂两大类。有机类缓蚀剂是指药剂本身是天然有机产物或者合成高分子,包括咪瞠琳酷胶、咪嗖琳季镀盐等;无机缓蚀剂主要是指以无机物为主要成分的缓蚀剂,包括阴极型复合缓蚀剂(硝酸辑、锢酸纳及三聚磷酸铀复配而成)、复合缓蚀剂(D-葡萄糖酸纳、锢酸铀和硫腮复配而成),以上物质健康毒性较小。

三、讨论

油田化学剂的形态不一,有些是粉末状固体,例如一些聚合物、缩合物等;有些是液态形式,例如缓蚀剂、破乳剂等。粉末状固体的油田化学剂大多需现场配置后经泵注人井内,在这一过程中,若采用人工作业,现场配置人员会接触到油田化学剂粉尘。虽然聚合物、缩合物本身健康毒性较小,但其中混杂了一定数量的单体,由于许多单体具有较高毒性,因此企业管理者应重点关注。对于液态的油田化学剂,其本身属于一种混合物,本文主要针对其主要功能成分的毒性及健康危害进行了分析,由于此类大部分油田化学剂溶解于醇类、醒类、酷类等溶剂中,因此企业管理者还应根据MSDS或成分检测分析其健康危害。

参考文献:

[1]唐晓东,杨文倩,邹雯炆,等.油田化学剂对石油加工过程的影响与对策研究(Ⅰ)[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2):138-144.

[2]甘霖,祁国栋,卜海,等.油田化学剂质量认证标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7,33(3):17-20.

[3]卜海,张玉,高圣平,等.石油工业油田化学剂标准化188.

(作者单位: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王树学(1966.10),性别:男;籍贯:黑龙江海伦;民族:汉;学历:本科;职称:中级工程师;职务:油田助剂检测;研究方向:油田化学。

猜你喜欢
工艺研究
锯叶棕浆果油超临界萃取工艺初步研究
脑蛋白水解物溶液的灭活及去除病毒工艺研究
高纯度EGCG单体提取与分离纯化小试工艺研究
回采工作面放煤工艺的优化设计
黔产天冬饮片切制工艺研究
中温通花瓷研制
项目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工艺研究与实践
醋酸阿托西班制备工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