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质疑教学的有效开展

2020-01-04 07:06钟意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有效开展初中语文

钟意

摘要: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并在深入的学习中增强自身的思维能力。在语文学习中,质疑是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究问题的起点,所以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质疑能力,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以初中语文为研究对象,从如下的四个方面对质疑教学进行了深入分析,以希望能够推进学生的深入学习,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为学生后续更为顺利的学习奠基。

关键词:初中语文;质疑教学;有效开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066

一、引言

以往的初中语文课堂,学生大都跟随教师的思路走,缺乏质疑的能力,进而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改变了语文教学的主体地位,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逐渐被遗弃。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语文课堂上,引发学生分析和思考,以积极的去解决问题,质疑这一教学方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因此,教师抛出的问题具有思考价值,学生自然能够积极的参与其中,进而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如若教师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的思维会被束缚,课堂也如同死一般的沉寂,更不要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了。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浅谈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推动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初中语文质疑教学的有效开展

1.构建愉悦的质疑环境

在中国学生的学习中,对教师的教学提出质疑的情况少之又少,对于语文内容而言是跟随教师的思路開展学习,但在教师的课后检查和日常检测中会发现学生还存在不理解的地方。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了很强的理解能力,对教师的内容当堂就能消化和吸收,但有的学生在学习中不知道如何发问,不知道问题的所在,甚至不敢举手提问。面对此种教学现状,教师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基于新课改的要求,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只有将心中所想大胆的表达出来,才能形成勤于动脑的良好习惯。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为学生构建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让学生逐渐具有大胆提问的勇气。例如在学习完一篇文章之后,教师要留给学生思考和消化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去表达,比如用“谁有不同的见解?”“对于所学内容谁的想法不同?”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考,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更有趣、更丰富,自然学习效果也会更加显著。

2.培养学生的质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的学习中,只要符合学生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的都可以用来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做好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提出符合课程教学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明确自身的提问思路,才能从根本上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提出的问题不符合学生实际,表述不明确会让学生陷入苦恼中,更谈不上去深入的分析教师提出的问题。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要避免用“还有吗”“谁还有”等单一的方式,这样的问题学生无法做出回答,有趣、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才能提升学生的质疑兴趣。例如在教学《藤野先生》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朗读文章,感受文章的背景和意境,之后再让学生分析文中人物的性格,对作者的启示等,进而去深刻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涵,这样循序渐进的提问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不断提升学生的探究欲望。

3.抓住文章细节,进行质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质疑的重要性。在学习完一篇文章之后,教师要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去质疑,教师要仅仅抓住这一环节,鼓舞学生勇于提问,并逐步引导学生发问,提出有价值、值得思考的问题。对于学生的疑问,能够在课上解决尽量在课上解决,不能解决的作为课后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一起分析和探讨。比如笔者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有学生问道:文章标题为什么不可以换成冬天的济南呢?不是一个道理吗?对于这一问题,笔者将全班分成了几个小组,让同学们在小组之中去分析和讨论,最后将小组结果写在了黑板上,由教师进行一一点评分析,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

4.利用质疑,发散学生思维

在以往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所以,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除了基础知识教学之外还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质疑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比如在学习完《社戏》这篇文章之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文章的题目是社戏,但作者却花费了大量的篇幅写戏外的天地,是不是偏题了?”“文章塑造了很多鲜活的人物,哪个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原因?”有的学生说,我喜欢双喜,聪明又能干,有的说六一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为人宽厚,无论学生的回答怎样,教师的目的是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质疑非常关键。因为问题是教学的核心,有了问题学习才有了方向,学生才有了动力。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学生的一项技能,而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以新的角度去看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由此可见,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是评价语文课堂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李改梅.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J].神州(上旬刊),2012(4):58.

[2]郑文德.基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学生质疑能力培养探究[J].语文天地:初中版,2015(6),94-95.

[3]韩生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青海教育,2017(3):18-19.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麻双中学341400)

猜你喜欢
有效开展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的活动课教学
让音乐成为游戏的伙伴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课外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开展
初中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简析
浅析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