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中低年级练习题的设计

2020-01-04 07:06夏阿多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中低年级练习题小学数学

夏阿多

摘要: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学科,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普遍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极易形成思维惰性,最终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师应有意识地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本文结合小学中低年级数学教学实践,对课堂练习题的设计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中低年级;练习题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137

小学生具有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在这个时期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开拓其思路,使其具备数学学习的基本素养。从课上和课下两个方面入手在潜移默化中推动其数学思维的养成。在课上,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解疑的空间,在课下教师要重视习题建设,改变传统的题海战术,将学生自主思考作为课下的重点。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教师丰富题型,增设合作小组作业和数学思维的专项练习模块,有意识地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

一、小学数学发展现状

1.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思考机会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的思想较为闭塞,在教师为主的课堂上学生以接受教师的灌输式教育为主。学生长期处于这种教育体制下已经形成思维惰性,相较于自己探索找寻解题办法,他们更喜欢依靠教师进行学习。学校较为普遍地使用题海战术以求学生在大量的习题中理解知识是被动内化知识的过程。这种教育形式的弊端在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差,思维具有局限性,在遇到新题型后没有办法灵活运用所学将知识与实践相分离。练习题缺少了实用性,没有起到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的检验作用。学生在大量练习中只知道如何使用知识而不知道知识的真正内涵。

2.学生缺少正确学习方法指引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在各科的学习上较为普遍地存在缺少正确学习方法的指引。学生主要是通过在课上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为学习新知识的途径。但是数学学科具有极强的思维性,呈现出一个知识可以引出多种题型,一个题目又有多种解题方法。所以,学生只有同时具备对知识的透彻理解能力和灵活的思维才能有效提高数学成绩。练习题建设应与数学学科多变的特点相适应,在形式上多样化提供多种不同的解题思路,重视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

3.学生数学学习缺少兴趣

数学学习的思维性很强,需要学生具有极强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小学阶段,学生尚处于知识的启蒙中,大量超负荷的练习题会使他们逐渐对数学缺少学习热情,数学学科具有的趣味性得不到展示。在小学时期,练习题要切合其学习现状,在高质量的基础上提供多种不同类型的题目,既具备数学独有的思维性又可以使他们感受到解题的快乐,在潜移默化中调动起学习积极性。

二、小学数学练习题建设

1.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

练习题在精不在多,题海战术中存在大量重复性的题目。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于相似的题目多是采取背诵的方式而不是对知识达到真正的理解。所以,教师要多为学生布置高质量的思考题目,一题多解每个题目都有多种解题思路。既可以减轻学生在课下学习的负担又可以有效地调动他们的思维能力,在长期的有意识培养中使他们具有灵活的思维、开拓的思路,对待一个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例如教师采用一题多解的方式,在教师讲授完位置认识一节内容后,为学生布置课下作业,就一道题希望学生给出三种以上的解题方法。如A,B,C三人想到达某一特定地点怎样走最近的问题,学生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一题多解促使学生对于知识进行深入思考以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2.充分适应学生现阶段特点

现阶段的学生学习要符合他们尚未摆脱幼稚走向成熟的特点,爱玩还是孩子们的天性,教师要在练习题中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调动他们主动思考和学习兴趣。

例如将课下练习题作业改成课后当堂数学小竞赛的模式。教师可以在认识位置一节内容讲授完后为学生搜集有关的竞赛题目并在班内组织数学能力竞赛。教师在课堂的最后10分钟下发试卷,学生集体作答,试卷上教师明确要求学生采取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此类难度更高的问题时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形成自己对于其的独到思想。

3.丰富练习题形式

传统的课下练习题形式采取题海战术,这样的模式不仅在小学阶段使学生失去了数学学习的好奇与兴趣,还压制了他们的思考能力。在现有教育体制下,学生被束缚在考试和成绩中,综合素质得不到有效提高,在学习方面呈现出偏重于做题而缺乏主动思考。所以,教师应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并让其有机会将成果进行展示以达到激励他们继续思索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讲授完认识位置一章内容后,为学生布置课下作业,作业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学生在课下自由结成学习互助组,进行学习经验的交流,从而实现查漏补缺、共同进步。在教师提供的习题中,本小组成员先就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每人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如A,B,C,D,接下来学生验证方法是否可行。在最后在本组内评选出一个准确率最高的方法等到下次上课时在全班学生面前进行分享,以达到在思考中共同进步的目的。采取这种方式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在小组合作中汲取各种不同的思想融合汇总以促进个人的发展。

三、总结

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的思想较为普遍地具有局限性,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数学学习的基本素养。针对现阶段学校教育中练习题只注重数量,脱离学科特色和学生学科能力养成的特点,教师在练习题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交流中互相学习,让练习题成为学生数学素养养成的有利途径。

参考文献:

[1]肖园.变式练习与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初探[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10):208-208.

[2]周匯华.关注核心素养:浅谈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堂作业设计[J].数学大世界(下旬版),2018(5).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城南第一小学325600)

猜你喜欢
中低年级练习题小学数学
浅析中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
小学英语初级阶段课堂教学法初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一道练习题中的一题多解
中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浅谈
如何指导中低年级学生自主选择课外书
条形磁体附近磁通量的最大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