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

2020-01-04 07:06谢靖晴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实践研究高中数学信息技术

谢靖晴

摘要:高中数学新课标提出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有效进行整合的新理念。信息技术和高中教学课程的整合是指在高中数学教育过程中,将信息方法、技术、人力资源等结合课程内容,使数学逐渐摆脱黑板静态教学的传统模式,向动态演示方向转变。这一应用不仅能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拓宽思维,也能有效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信息技术;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140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发展,推动着数学教学向前一步改革和发展,也使得数学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教学实践的联系也越加紧密,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数学课程内容,也有助于提高课堂授课质量,进而提高教学效率,最终实现学生学习效果普遍提升的目的,更能进一步增強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并推进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在高中教学课堂中的广泛应用,让教和学都取得了较大的改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多年来的整合实践过程中,信息技术在具体的应用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教师方面

(1)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大多通过板书方式向学生讲解教学内容,这种方式对教师的讲课有更高要求。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大量的PPT课件替代了板书,释放了教师的双手,但埋下隐患。高中课程,尤其是数学知识,并不能只通过单纯的内容展示、PPT演示就能够讲透知识内容,达到授课的目的。必须与思考相结合,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更为细致的讲解,并进行思路引导以及教学实操。

(2)教学容量过大

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量呈现海量增加,但过于庞大的知识信息,容易让学生出现走马观花,甚至大脑混乱,思路不清的情况,无法准确吸收知识要点。针对这类问题,教师应该及时进行调整,以学生为主导,更加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并注意知识容量的控制以及知识点的穿插应用,有效地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要点[1]。

2.学生方面

在信息技术运用于高中数学课程的过程中,学生普遍会因为新奇而对课程充满了兴趣,热情高涨。但久而久之,学生对在计算机方面的兴趣远大于数学课程本身,原本是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反而变成单纯的技术操作,甚至娱乐化,这就本末倒置,产生反效果。学生应该明确多媒体课件只是辅助手段,学生自身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扩宽思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的目的。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教学课程整合的有效策略

1.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的有机整合

(1)挖掘信息技术中的资源优势

网络技术的发展伴随着网络资源更加丰富与多元化,教师应该充分挖掘信息技术中深藏的资源优势,突破课本内容的局限,扩宽知识面。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运用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提高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2)实现数学知识的结构化

高中数学是一个知识结构体系,各个章节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在课堂上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站在宏观的角度,对数学结构体系的关联性及各个章节知识点进行串联,更有效地掌握。

2.信息技术与学习的结合

除了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构建出数学框架体系,更要将信息技术运用在学习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1)创建良好的教学实验环境

众所周知,实验能为学生创造更多数学探索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和发散性思维,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问题解决和探究的能力。

(2)利用软件积极探索解题方法

对于涉及图形的数学题目,可以利用数学软件探究解题方法,可以更加主观、更加清晰地展示题目全貌,也可以通过拖动鼠标来反映其内在的规律和轨迹变化情况,更好地了解题目要求[2]。

3.创设有趣的数学情景

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架构以及认知体系出发,创设有趣的数学情景,并开展相关的数学活动。高中数学存在内容抽象、理论性强,灵活度大的几个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心理特点相结合,在教学上加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发学生注意,进而进行思维启发,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讲授抛物线知识点时候,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投篮、跳绳的绳弧,或拱桥、彩虹的动效,让学生对抛物线有更为直观的了解,也就达到“整合”的效果。

4.提高学生的灵活性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少而精的原则,讲重点和难点、知识点和考点等,并结合课程内容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把精力放到引导学生上。这也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逻辑强、思路清晰,能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要点。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了解知识内在联系,并启动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具备探究新领域知识的能力[3]。

三、结束语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高中数学课程和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已成为适应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有效整合,不仅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重要影响,还可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对教师而言,首先要掌握信息技术,并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体系和能力,创建合理合适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提高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胡九怀.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J].师者讲坛,2015(10).

[2]沈瑜.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J].教育技术,2017(9).

[3]邓广妹.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J].现代阅读,2012(4).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横县横州中学530300)

猜你喜欢
实践研究高中数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