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BIM技术在施工总体部署中的应用策略

2020-01-05 14:27
山西建筑 2020年18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混凝土工程

刘 丹

(菏泽学院,山东 菏泽 274000)

1 概述

随着人类社会电子信息化进程的发展推进,各行各业的管理都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建筑行业不是首当其冲的行业但在这推进发展的过程中,美国的学者专家提出了计算机模拟系统、信息模型在建筑行业的应用,英文命名(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这就是我们简称的BIM。BIM技术在工作的过程中增大了信息化、集成化的工作,具有很多人工处理和管理工作所不能比拟的优势,高度的模拟性、优化性、协调性等都可以更好的服务于质量管理的相关的工作。在进行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更为精细化、准确化、实时化的工作,对于施工进度、施工方案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处理的工作,对于监督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2 BIM技术的应用优势

2.1 项目集成管理

在建筑工程的过程中,工程的技术多、工作量大、涉及的工作部门也相应的较多,所以沟通和交流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信息沟通不畅就会引起工程错误以及工程的延误,在技术方面也要加强沟通以保证质量的稳定提升。应用了BIM技术后,不管是在工程图纸的设计上、工程技术的选择上,都带有浓重的目的性,有更为明确地全局的概念。各细部的环节中,所有可用的数据和技术数据,都可以在BIM技术的立体视觉里很清晰的体现与展示,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通过立体图体的传递,将项目的信息与技术360°立体的全方位的体现。对本人所管理的工程部来讲,计算机的数据管理与传递,让我们的工作协调性与集成的管理都很科学化,更体现了我们集成协调与OA的有机结合,增强了我们管理方面的协调性。IPD项目集成交付模式是BIM技术在质量管理工作中最主要的应用之一,对于施工方、设计方等相关部门的协调管理、管控的工作,对于工程的各个方面有了更好的管理,也增强了管理的效率。

2.2 交互共享的信息模式

传统的质量管理的相关的工作中,记录的相关的信息以及数据等都以图纸的形式进行人工的记录和分析。在工作中包括了质量信息的收集、处理、反馈等相关的过程,工作周期长、处理的效率不高,在建筑项目工程质量管理中是有一定的阻碍的,说是很重要的阻碍也不为过。BIM技术是以当今社会信息计算机网络为基石而产生的数据库存。利用立体的三维理念及建模技术将工程项目的信息,如施工的信息及设计的信息等信息结合起来的模型建立。将建筑物的平面几何尺寸和建筑构件的属性有效而逼真的表达出来。可以精细地在计算机里显示施工图以及细部节点图。可视化的示演给人耳目一新的体验,给施工过程的成本核算,物资的分配提供了比以往更直观的便利,时间成本上也得到了很好的节约。针对这个技术的可视化的特点,在实操执行中(施工实操,投标商务技术实操中),可以让设计的效果和理念都能有效易解的给出资投资方进行细微化立体化的展示,直观、冲击这就是视觉效果,这些效果产生的反应就把建筑工程更加直观逼真合理性与先进性让资出方理解和感受,施工的进度推进也更加明显进步。所以供应商在我们实际的质量管理工作中,进行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信息“独孤岛屿效应”的产生,进行更为系统、全面、针对性的管理工作。

3 BIM技术在施工总体部署中的应用

3.1 施工总体安排

1)配备足够的建筑材料和周转材料。随着项目的进展,组织各种规格的钢筋进入现场,并预先处理各种定型模板和大墙模板。

2)所有混凝土均为泵送混凝土。

3)按总施工时间表安排的时间进行装修,安装等专业分包工程,严格进出场地,并由总承包商负责统一安排,减少成品损坏。

4)装修工程必须遵循“浴室→房间→走廊”的一般原则,以减少工艺之间的干扰,保护成品;根据BIM技术,遵循模型系统并在所有者批准大面积建造之前在大面积装饰之前准备模型。

5)所有水,电,消防,弱电和其他安装项目均已预留并预先嵌入结构施工中。根据BIM技术,水,电和通风等安装工程的总管和支管的安装与砌体工程一起进行。主机盖好后进行大规模安装。

6)在工程建设中,建立了一支严格而有能力的施工技术管理队伍和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制定详细的总体进度计划,月度计划,周度计划,并根据施工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明确质量目标。

7)正确了解进度与质量的关系,认真贯彻《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管理办法》。

3.2 施工流水段的划分

1)施工段划分。

基础建设→主体结构建设→主体装修工程→其他辅助工程及竣工验收。

2)建设阶段,比如应用BIM技术,给排水工程建设→电气工程建设→其他关联工程师→工程现场清理→工程竣工。

3.3 施工顺序

1)一般根据工程特点,先采用地下,然后地面,先垂直,然后水平,先室内,再室外,以实现连续,均衡的施工。砌体工程遵循主体工程从下到上的立体操作,水电,设备的专业安装,待主体封顶后,全面开展三维交叉工程建设。

2)施工进度表主要依据关键程序,非关键程序原理与关键程序相结合。

3)在安装时,在准备该项目的本地施工计划时,它仅考虑安装的穿插。安装项目在同一专业中分为几个系统以划分线路。在安装施工中,必须与民用建筑紧密配合,抓住重点,把握协助,合理安排,科学相交。

举例来说,我们可以应用BIM技术来优化浇筑水下混凝土。

第一,浇筑前的准备。

1)任何时候都应检查并接受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并应在28 d后制作并测试一个试块。

2)浇筑前应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例如混凝土运输车是否正常运行,供水,供电是否正常,人员是否到位,混凝土运输路是否铺好,是否可行等;储料斗是否可用没有损坏,是否满足初始灌溉要求等。

3)清洁后,立即移开清洁设备,安装储料斗,并送入商品混凝土。

第二,水下混凝土灌注。

应用BIM技术,根据孔的深度不同,构造出导管的长度,并且导管的下部开口距孔的底部0.4 m~0.6 m。当第二个孔清理完毕后,立即填充足够的初始冲洗量,以满足导管埋入深度超过1 000度的要求。

4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4.1 施工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复杂的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要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的任务。通过BIM技术对于施工的模拟等相关的工作,不仅在科学方案的制定工作上具有突出的优势,同时也在进行解决难题、突发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其灵敏的反应和紧急预案的制定,使得工作的完成更加有保证。在进行预案和突发问题的解决方面,相比于传统的管理模式更具有优势。

4.2 强化对于4M1E的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对于使用的寿命、使用的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均有着较高的要求,通过对4M1E因素的优化管理工作,可以增强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的优化程度,对于施工的进度和工艺的选择进行优化,在根本上减少质量问题的产生。BIM技术在其中发挥了信息整合、信息处理高效化的作用,为决策的工作进行了更为有力的数据分析工作,也提高了其可靠度。另外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的立体的、空间化的展示工作,有助于对于设计的质量问题以及不可靠的地方进行更为清晰地认识,在专业化的分析基础上,提升施工质量。

5 结语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应用,可以在协调施工质量、进度、技术选择、成本控制等方面进行很好的工作。其建立的模型具有动态性、模拟性、可视化的特点,因而为建筑物的质量提升进行了保障,新技术的引入使得质量管理工作总结性、协调性增加,也促进了建筑行业的更新和发展。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试验之家
浅谈煤矸石在固废混凝土中的应用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建中的应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