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雨课堂”在混合教学中的应用①

2020-01-06 23:19孙延春路璐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32期
关键词:工具教学效果混合

孙延春 路璐

(四川轻化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四川自贡 643000)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移动智能设备的快速普及,信息的存储和传播方式发生巨大变革,国内外教育模式正在经历着一场学习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大变革。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日益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亟待变革。“互联网+”的提出,并与各行业融合发展,促使各行业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在教育领域,借助互联网把信息技术带入教育的各个层面,促使教育模式及教育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

混合式教学模式成为当下的教学改革的主导方向。各种混合教学模式,比如MOOC、SPOC、翻转课堂等数字化、信息化的教学方式不断涌现成为新兴教学方式。然而,此类以单向传播为主的在线教学方式存在人际交流的缺失、实践环节的空白、缺乏有效的学习监督机制等诸多弊端。“雨课堂”这一教学工具应运而生,由于其较低的要求和便捷的操作性而在混合教学模式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雨课堂”这一新兴的教学工具结合了网络时代的各项优势且具有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使这一工具应用于教学产生了显著的效果。然而,工具的过度适用或不当使用亦给教学带来一些不利影响。文中论述了“互联网+”背景下“雨课堂”这一工具的诞生及其在混合教学中的应用,另外分析了“雨课堂”应用于教学的弊端,提醒广大教育工作者充实的内容是课堂的根基,是学生学习效果的保障,在使用工具过程中能兴利除弊,使工具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切忌舍本逐末。

1 “互联网+”背景下基于“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

1.1 “互联网+”的背景

“互联网+”时代是由日新月异的移动互联、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得突破性进展而催生出来的新的时代。“互联网+”就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扩散、应用与深度融合的过程。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的融合将促进教育领域的变革,催生新的教育模式,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提升教育效果。

1.2 混合教学模式

混合教学是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包含: 多种教学形式的混合,如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 多种教学技术的混合,如视 频、音频、文本、图形、动画的混合; 多种教学手段的混合,如传统教学手段与微课、慕课的混合; 多种教学评价的混合,如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的混合。目前盛行的有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及在智能手机普及、社交软件应用广背景下产生的基于“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

1.3 ”雨课堂“在混合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雨课堂”是由MOOC平台“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研发的一款利用社交软件微信客户端和Power Point支持教学的智慧教学软件。师生通过智能手机可以开展扫二维码签到、课堂测试、弹幕讨论和投稿等工作,后台自动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系列数据,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给出学习报告。以“雨课堂”为代表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课后复习、效果评价等环节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切实改善教学效果。

1.3.1 课前预习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积极性,因此课前可以将教学课件或者相关的视频资料推送至学生手机端,方便学生课前进行预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3.2 课堂互动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单向传授知识为主,师生间的互动性有限,信息不能得到及时反馈,师生间的交流不充分,不利于教师对学生及时指导,不利于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而通过引入“雨课堂”这一现代化教育技术能有效地增强师生互动及参与度。弹幕是近年来观看网络视频中与众多观看者互动的一种具体形式,是以字幕形式显示出来的,以此达到娱乐、实时互动的效果。“雨课堂”有弹幕功能,教师开启弹幕,学生通过手机端的发言将显示在投影屏上,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在教室授课过程中,PPT授课课件同步到学生的手机端,如果学生遇到没有听懂内容,可以及时通过点击“不懂”按钮向老师反馈,有助于教师掌握教学的节奏,适时调整课堂进度,及时答疑解惑。通过“课堂投稿”功能可以加强师生沟通,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雨课堂”中的讨论区可以进行讨论,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实现相互存进,通过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的结合激发新的观点、看法、创意。通过增强师生互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参与度,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善教学效果。

1.3.3 课后复习

课后作业时复习巩固课堂所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这一环节,教师能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利用“雨课堂”推送课后作业,可以使作业长期保存,方便学生复习巩固。同时也避免学生因没有注意记录而少做或漏做作业的情况。另外,“雨课堂”设置有疑难点反馈功能有利于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作业状况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利用“雨课堂”疑难点反馈功能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学习中的不解之处,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合理安排教学活动。

1.3.4 效果评价

“雨课堂”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在线学习评价和面授学习评价两部分。在线学习评价主要将学生在线参与度、课前预习、课堂习题解答情况、测验成绩、作业完成情况等的数据等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而面授学习评价标准主要涵盖了参与度、互动情况、同学之间协作情况等数据内容。教师借助记录学员学习情况的全景式数据采集分析功能做到精细化和个性化的教学管理和指导;通过这些数据,教师可以把握学生的学习轨迹、量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更加科学、精准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另外,教师也可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发现教学中的深层次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教学改革,实现“经验驱动”教学向“数据驱动”教学转型。

2 “雨课堂”应用于教学的弊端

2.1 教师在教学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大幅增加

混合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势必将增加教师在教学中的投入。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授课教案或讲义需要按照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进行调整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收集、整理及推送各种学习资料,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提问、课堂测试等教学环节,促使学生掌握所学并能灵活加以应用。课后需要收集学生的考勤、课堂测试、课后作业的统计数据,对数据进行删选和分析,合理评价教学效果,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手段,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一切无疑将大大增加教师在教学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对广大处于高压下的高校教师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评价机制的话,在教学工作中难以推进。

2.2 破坏学生“专注度”,拖延课堂进度,加大课业负担

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深度与学生的“专注度”密切相关,然而,由于多源化信息的大量介入,学生的专注度被极大地破坏了,智能手机的普及及在课堂上过于频繁地使用将使学生不能专注地进行深度思考,而使学习仅停留在肤浅的浅层学习阶段,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和教学效果的优化。另外,学生进行信息反馈时就有一些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在增强课堂互动及课堂趣味性方面有一定的益处,但无形中将拖延课堂进度,使教学计划不能很好地完成,不利于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此外,大量的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的视频、资料将占有学生大量的时间,给学生的身心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目前,在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学生的课业负担是比较重的,如果每门课都要求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无疑将对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这些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3 ”互联网+“背景下,合理利用工具,服务教学

3.1 “互联网+”背景下给信息做“减法”

过于庞大、繁杂的信息将令学生“目不暇接”,然而,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却微乎其微,甚至起到的负面作用。因此,不论是在课前、课中还是课后的信息推送方面一定要做到精简。不能基于推送的便捷和低成本就大量推推送视频或资料,这样往往适得其反,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今,网络非常便捷,可以提供海量的信息,如果学生自身有进一步加强学习的需求,自主进行搜索就能得到大量有针对性的信息。因此,教学中就不必推送过多的信息,要将推送的信息进行“减肥”,围绕教学目的对信息进行删选,有的放矢,仅推送最有价值的信息,令信息数量达到最小化,以期减低学生完成的难度,减轻课业负担.

3.2 合理利用工具,服务教学

“雨课堂”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或教学实践适时、合理利用这一工具,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而不能受制于“工具”。如果课堂气氛沉闷的时候可以适当利用“工具”调动一下课堂氛围,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时可以利用“雨课堂”反馈一下教学效果。但是,如果发现“雨课堂”这一工具的使用不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学生出现视觉“疲劳”时,应适当改变策略,不应一味使用“工具”,工具仅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而已。因此,适时、恰当使用工具才能使“工具”发挥应有的作用。

4 结语

“互联网+”背景给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以“雨课堂”为代表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让移动智能终端融入课堂,增强了师生互动,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优化了师生课堂互动,全景记录数据,为教学改革指明方向。同时,面临着一些问题,必须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恰当使用工具。总之,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恰当使用“雨课堂”这一工具,兴利除弊,使工具能更好地服务于课堂之本,促进教学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工具教学效果混合
混合宅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一起来学习“混合运算”
“巧用”工具
油水混合
混合所有制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