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病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2020-01-06 23:19李清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32期
关键词:病理学教学资源互联网+

李清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5)

病理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性,需要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但由于病理学课程内容较多,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自主学习起来比较吃力。而将“互联网+教育”模式运用到病理学教学中,能够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教学体验和教学效果。比如翻转课堂、微课、远程教育等新型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学习资源,同时也可以有效突破传统病例教学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带来极大的便利。由此可见,加强对“互联网+”背景下的病理学教学改革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1 “互联网+”背景下病理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与传统课程的融合,能够极大地丰富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促使课堂教学由单一课本和封闭教室逐渐走向更加广阔的平台,进而推动教学改革的全面深化。目前“互联网+教育”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有多种类型,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翻转课堂、微课、慕课、远程教育等。将这些新型的教学模式运用到课堂教学中,颠覆了传统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使得学生成为了真正的课堂主体,而教师则扮演着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的角色,这对于教学改革来说无疑向前迈了一大步。另外,在“互联网+”背景下,借助网络平台,能够实现教学资源在全校甚至全国范围内的共享,消除了时间差异和地域限制,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在学习上自主选择的需求。同时在“互联网+”背景下,也可以使得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互联网平台为教师提供了丰富教学资源的同时,也让教师见识到了更多高水平的同行,促使他们时刻与全国企业教师进行对比和学习,有效避免了教师的故步自封。

目前我国“互联网+”和高等教育的结合正处于起步阶段,关于“互联网+医学”的教学理论研究相对较少,且大多是关于“互联网+”医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方面的讨论,很少有关于“互联网+”病理学课程教学方面的研究和讨论。为了推动我国病理学教学改革的发展,加强对“互联网+”病理学教学改革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2 “互联网+”背景下病理学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病理学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医学基础学科,同时也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目前高校开设的病理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病理诊断、临床病理练习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对于学生今后学习各临床课程和参与临床实践都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将“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运用到病理学教学中,能够有效解决有限的课程学时和涉及面广的教学内容、知识和诊断技术更新快的矛盾。

在我国教学改革中一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意识到这一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并为此做出了积极探索和不断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为“互联网+”背景下的病理学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迎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被广泛运用到社会各个领域中,“互联网+教育”成为了当下最热门的教学模式,并引发了一场学习和教育的改革,这为“互联网+”背景下的病理学教学改革提供了背景支持。随着“互联网+教育”在高校的广泛应用,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已经基本完成了校园网和智慧校园建设,网络基础设施相对完善,这为“互联网+”背景下的病理教学改革提供了物质支持。同时随着“互联网+”思维逐渐被广大师生群体所接受和认同,促使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到“互联网+教育”改革的行列中,这为“互联网+”背景下的病理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思想支持。

3 “互联网+”背景下病理学教学改革策略

3.1 借助互联网平台,整合教学资源

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涌现出了大量的网络教育和教学网站,教师可以在这些网络平台上进行资源分享,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因此,在病理学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的信息分享功能,整合教学资源,以此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新、最全的学习资料。这就要求教师在面对琳琅满目、良莠不齐的网络教学资源时,应做好筛选工作,将适合学生学习的病例教学资源或网站分享给学生,如中国医科大学张道荣老师所讲解的病理学课程、MOOC中国、好大学在线、顶你学堂等学习网站等,这些都是比较好的网络学习资源和网站。另外,教师还需要将网络资源搜集和辨别的方法传授给学生,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利用网站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水平。

3.2 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病理学课程涉及很多的病理学概念、病理特征和变化,且相对复杂、抽象,如肿瘤、可逆性损伤、血栓、化生、肉芽肿、大叶性小叶肺炎等很多学生在学习病理学理论知识时,都感到比较吃力。而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只会给学生提供教材中的图片,以便于学生对这些概念和内容进行理解,但由于这种教学方式过于抽象,学生难以对教学内容真正理解和掌握,导致教学效果不佳。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就可以借助“互联网+教育”模式进行有效解决。对于教材中比较抽象的概念或内容,如肿瘤等,教师就可以在课前先利用网络资源录制成微课视频,并将其上传到学校教学平台或社交网络平台,让学生自主下载观看,事先对这些抽象的概念或病理特征进行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通过课堂提问,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借助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深化讲解,帮助学生攻克学习中的重难点。在课后,教师则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或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复习,促使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有效衔接,并形成完整的系统知识网络结构,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3.3 借助在线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重难点

病理学内容相对比较抽象、复杂,并且很多知识无法通过实践来获得,这也导致病理学课堂教学经常陷入困境。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在线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重难点。例如,人体解剖学是病理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理学角度,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为人的具体正常形态构造,以及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各个系统是如何工作以及如何维持状态稳定平衡。在病理学角度,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为病理情况下人体各种组织器官以及细胞分子水平的结构异常、部分因结构异常引起的功能异常等。由于这一部分的内容相对比较抽象,教师也无法在课堂上现场进行人体解剖演示,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的内容。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反复观看“爱课程”上的慕课课程,让学生初步了解人体组织结构及各组织器官的运行状态,再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深入探索,以此来突破教学难点。

3.4 利用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互联网+”背景下,出现了很多新型的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这些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截然不同,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这些教学模式运用到教学活动中,能够有效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同时也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微课是当前非常流行的一种学习模式,其主要以教学微视频为载体,具有“时间短、容量小、内容精”的特点,能够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在病理学教学改革中,教师就可以将教学内容制作成一个个微课视频,并将其发布到教学平台上供学生自主下载观看学习,以此来提升学生自主预期的效率和质量。另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制作微课视频,这样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学生在制作微课视频的过程中,需要像教师备课时一样,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吃透,这样才能够提炼出精髓,完成微课视频的制作。同时学生在对知识点拓展时,必须去自主查阅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搜集、分析、筛选和整理,这对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的提升也是大有裨益的。当学生将制作好的微课视频上传到教学平台上,不仅可以丰富病理学资源内容,同时也可以增加病理学资源的广度,进而更好的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比如,案例教学法是以实际与理论结合为前提,把案例应用到教学课堂中,通过教师选取的案列,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学习、讨论、分析,再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再由学生进行实践演练的教学方法。把这种教学方法运用到病理学课堂上,教师借助互联网平台展示病理学相关知识案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更好地学习病理学相关知识点,提高实际动作能力和操作能力,锻炼思维能力。学生也可以借助互联网渠道查找一些相关案列,通过对案例的阅读和思考,扩散思维,从而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知识点,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4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了病理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虽然“互联网+”在病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仍处于初探阶段,但根据教学实践表明,其在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具有显著成效。因此,在病理学教学改革中,相关人员必须要加强对“互联网+”的重视,并借助“互联网+教育”手段,做好每一个细节,推动病理学教学改革的深化,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学习质量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病理学教学资源互联网+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WST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施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