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创新研究①
——以菏泽职业学院为例

2020-01-06 23:19李鸿浩陈兆刚王陆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32期
关键词:菏泽产教校企

李鸿浩 陈兆刚 王陆

(菏泽职业学院 山东菏泽 274031)

分析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扮演的角色和目前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理清企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为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研究应对策略。

1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状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人们对职业教育认识的转变,职业教育教育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各高职院校根据自身发展情况,积极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目前合作模式可分为四种类型:订单班和冠名班、专业共建、共建二级学院、共建实验实训基地。下面以菏泽职业学院为例来研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状。

菏泽职业学院建校虽晚,但近几年紧跟职业教育改革的步伐,研究职业教育政策,更新观念,创新发展思路,校企合作成果显现。学院积极与中国美术学院菏泽大学科技园、中关村软件园、吉利集团、奇虎360集团等100多家企业开展合作,现合作建设了中关村大数据产业学院、华科机器人产业学院、闪亮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吉利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海天装饰产业学院、舜和酒店管理产业学院等13个产业学院;与企业合作共建5个校内重点实验实训室,学院拥有10万m2的国家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其中,包括10000m2的菏泽市大学生创业创新园、40000m2中国美术学院菏泽大学科技园、5000m2的人工智能产学研中心、7500m2的高端装备实训中心、7000m2的幼儿教育实训中心,涵盖职业教育公共实训、高技术技能人才培训、产业孵化、科学普“四大功能”,电子商务服务、优质项目路演、名特优产品展示、商务配套服务“四大中心”;与50多家企业建立校外学生实训实习基地。学院还牵头成立了菏泽市职业教育产教联盟并担任理事长单位,参与发起成立了中国农业光伏产业联盟、中国发明协会职业教育创新创业联盟、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国际联盟、山东省人工智能产教联盟、山东省跨境电商产教联盟、山东省“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联盟、海尔集团产教联盟并担任副理事长单位,同时担任了山东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单位。

2 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不足

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下面介绍几种常见作用。

2.1 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

遴选一批优质企业,建立稳固的合作共生关系和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科学调配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时长,合理安排培养时段,采取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弹性学制等灵活方式组织教学,同时让学生及时熟悉企业生产与企业文化,以至于热爱企业工作。

2.2 为高职院校选派专业核心课程师资

专业共建或共建二级学院是校企合作的常见模式,这两种模式需要企业制定学生培养方案、教材和教学计划,公共基础课和思政课由高职院校教师兼任,专业核心课程由企业骨干教师任教,企业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实操能力以及最前沿的技术,可以弥补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缺乏的短板。

2.3 为高职院校教师提供师资培训

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签订师资培训协议,定期安排青年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了解现代企业管理,学习新技术、新工艺,熟悉新设备的操作技能,掌握最前沿的知识,也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实习时直接跟岗锻炼,并由企业进行考核,且最低时间要超过一个月,以此培养青年教师"双师型"素养。

2.4 为高职院校搭建“产学研”平台

校企双方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共同搭建“产学研”平台,共同进行横向课题研究,一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和科研支撑,一方面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转化,产生直接的效益。

2.5 目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所存在的问题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目前处于研究发展阶段,存在一定问题。

2.5.1 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企业寻求与高职院校进行校企合作,更多的是从企业自身利益出发,一方面企业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廉价工人,一方面校企专业共建招收的校企合作班学生可以提高学费标准,企业可以得到一定比例的学费分成,而对于如何培养学生关心度不高。个别校企实力不强,不具备安排学生实习实训和吸纳学生就业的能力,学生在校企合作中得不到锻炼和成长,受到伤害的是学生,这种校企合作很难持续。

2.5.2 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现在一所高职院校的签约企业动辄上百家,多是专业共建、订单班、冠名班、二级学院、共建实训基地等合作模式,都是形式上的合作关系,学校和企业还不是一家人,没有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的关系,校企合作缺乏广度和深度。

3 深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应对策略

校企双方要创新发展理念,找准合作切入点,加强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3.1 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与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特别是产教融合型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加快推进“引企入校、引企入教”进程,合作办专业、办产业学院、办二级学院,推动开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断探索新型校企合作模式,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和校企相互深度嵌入,推动形成二级学院开放办学新格局。每个专业都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支撑体系,建立健全学生实训、实习、就业和教师挂职、实践锻炼一体化工作体系;建立校企合作的评价机制,对远离企业行业的“真空”专业或者假合作的“真空”系部,建立黄牌警告和淘汰机制,确保办学专业的产业企业精准支撑。

3.2 推进示范职教集团(联盟)建设

持续推进参与的菏泽市职教联盟(集团)和山东省职教联盟(集团)建设,通过搭建联盟(集团)内部实习就业、创新创业、技术服务等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内部中高职衔接教育体系和企业互惠体系,形成联盟内部紧密利益共同体,增强联盟内部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联盟实体化运作水平和扩大联盟成员规模。发挥牵头的菏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作用,组建一批分专业委员会,通过利益共享、联系紧密的会员活动,构建菏泽产教深度融合平台。主动融入兄弟院校、合作行业企业和各级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牵头成立的产教联盟(集团),参与一批国内外产教联盟(集团),引进国内外优质产教融合资源和模式,扩大合作视野,丰富合作资源,助推学校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

3.3 建设一批产业学院

与一批知名企业合作,以场地、师资技术力量以及部分固定资产,引进企业前沿技术、优质资源、高端人才等共同成立产业学院,探索不同类型产业学院的运行机制。校企携手,依托产业学院为菏泽市中小微企业在技术革新、工艺改造、产品开发等方面提供支持。

3.4 打造一批技术技能平台

与菏泽大型骨干企业合作,坚持以研促教,建设紧密服务地方需求的技术研发和推广服务中心,加强技术攻关和产品体系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迈向高端;对接菏泽产业需求,校企共建菏泽市中小微企业服务中心,促进菏泽市产业转型升级,服务菏泽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对接菏泽市战略新兴产业,引进国内外院士,设立院士工作站,开展科技研发创新、重大项目合作,引领菏泽行业产业发展;深化与菏泽产业园区、企业服务中心等的双向交流与合作,开展人力资源开发、技术技能创新、新产品研发等工作。

3.5 建设一批产教融合资源平台

抓好中国美院菏泽大学科技园的开园和运营工作,与入园企业进行深度校企合作,促进园区与校园的深度融合,为学生实习实训创业就业提供平台;推动菏泽市高端化工研究院的产教融合,服务菏泽市高端化工产业发展,形成高端化工人才的聚集效应和引领效应;加快菏泽国际创新人才港建设,按照平台“一库、一网、一院”的模式,围绕菏泽“231”产业体系急需人才,建好高层次人才特别是菏泽籍高层次人才库和“家在菏泽”牡丹乡情网;配合建好菏泽市人才研究院,每年举办论坛或活动,发布菏泽人才报告,举办好菏泽籍高校人才联盟论坛,以人才的聚集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启动菏泽市产教融合大学科技园建设,突出技术技能的创新,推进学校与大学科技园全面融合。

3.6 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要围绕区域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建设多个校外产教融合专业技能实训基地,学校提供课程、师资、人力、智力资源,企业投入资本、技术、市场、设备设施、管理等要素,按照市场化运行模式推动学校与企业形成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一体的命运共同体,实现资源整合、义务对等、利益共享,逐年提高实训教学数量。

3.7 建成校企命运共同体,成为发展新引擎

形成省级财政投入、市本级专项投入、行业企业支持、学校自筹的多元投入机制,建成职教集团、产业学院、技术技能创新平台、产教融合资源平台等一批校企合作平台或载体,校企相互深度嵌入,校企“双主体”育人的发展新形态。

4 结语

因此,校企双方要实现深度融合、水乳交融,提高校企合作的质量,需要政行校企各方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各地政府要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制定校企合作的激励措施,同时学校和企业也要转变观念,按照自身的发展的需求,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共同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

猜你喜欢
菏泽产教校企
乡村振兴的“菏泽路径”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2019年底前山东菏泽境内三条高速可通车
菏泽牡丹,花开全新产业链——第27届菏泽牡丹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Leadership Change: a Perspective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