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办学释放教育生产力

2020-01-07 00:45张祖华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0年11期
关键词:宜都市大班额集团化

张祖华

宜都市教育局坚持问题导向,立足教育实际,以“集团化”办学改革为着力点,全力破解政府关注、群众关切的“大班额”“择校热”等难题,有效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20年,全市义务教育大班额占比从2017年的27.7%下降至0.92%,学前教育公办园幼儿占比从2017年的21.5%上升至50.08%。

从实践中来,深入调研“把准脉”

市教育局组建工作专班,坚持“解剖麻雀”,深入调研,找准切入点。

一是直奔现场,直面问题。一方面正视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城区教育资源供给紧张问题。截至2019年春,全市有52个大班额,占比9.76%,离湖北省、宜昌市提出的在2020年基本消除大班额的目标差距较大。另一方面正视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较十年前下降22%,全市200人以内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占农村学校总数的48%。乡村小规模学校因规模小、经费不足、专职教师缺乏,发展艰难。2019年秋,枝城庙桥小学在校生人数为58人,其中一至三年级人数均为个位数,一年级仅3人,办学活力缺乏。

二是聚焦成效,总结经验。对全市2019年实施集团化办学初显成效的单位开展集中调研,总结改革经验。如宜都市清江教育集团五眼泉分校,2018年秋季仅招新生17人,建成集团后,2019年秋一年级新生达到29人,七年级从城区回流10多人。宜都市实验小学原有100%的班级为大班额、90%的为超大班额,通过实施集团化办学后,困扰多年的大班额、超大班额问题得以彻底消除。十里铺小学加入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后,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区域内“进城风”等现象得到根本遏制。

三是专题研讨,明确方向。通过深入调研,听取家长、教师意见,召开专题会等形式深入研讨,总结出党建引领集团化办学,坚持“人事管理统一、经费管理统一、教学管理统一、资源配置统一、考核评价统一”的运行模式,促进集团校内部的共享互通,在试点基础上分期分批实施多条成熟经验,以此推动集团化办学改革不断优化、不断深入。

到实践中去,因校制宜“开良方”

在调研的基础上,围绕如何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市教育局开出了一系列“方子”,收到很好实效。

一是建起来,组建“一大四小”教育集团。2020年秋,组建杨守敬小学教育集团等“一大四小”五个教育集团。杨守敬小学教育集团组建后,一年级新生全部到姚家店小学校区就读,空置的300个学位迅速补充,使原有的22个大班额降至5个。成立红花小学教育集团、王畈小学教育集团、枝城小学教育集团、毛湖淌九年一贯制学校等“四小”教育集团,开启乡村集团化办学新尝试。以乡镇中心小学为龙头,马家店小学、横冲小学、庙桥小学、毛湖淌小学等四所小规模学校结合自身情况加入相应教育集团,在广泛征求学生家长意见基础上,因校制宜,将部分生源并入集团总部,减少极小班额,优化了师资力量,激发了办学活力,提高了办学效益。

二是巩固深化,做优两大学前教育集团。学前教育阶段以宜都市幼兒园为总园,莲花堰幼儿园、潘湾幼儿园为分园,组建成立宜都市幼儿园教育集团;以宜都市杨守敬幼儿园为总园,王家畈镇中心幼儿园、国悦府幼儿园为分园,组建成立杨守敬学前教育集团。各改制公办幼儿园的集团化已纳入议事日程,届时,全市学前教育将形成“2+6+N”竞争性均衡式发展、两大学前教育集团并驾齐驱的新格局。

三是活起来,促进集团资源要素流动。集团内统筹学校间干部配备,带动薄弱学校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内生动力。集团内合理调配师资,解决大学校缺编和小学校结构性超编矛盾,实现人力资源互补。今年,集团化后校级干部流动15人,教师交流轮岗50人,原红花套镇马家店小学在集团化后有16名教师补充到学区内各校,解决了学区内师资不足的问题。集团内化解超小班额,班级学生人数由几个人增加到几十人,课堂的组织、教学的氛围、活动的开展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原枝城镇庙桥小学“个位数”班级全部并入总部,学生进步明显,家长纷纷点赞。

在实践中提升,着眼长远“建机制”

一是谋篇布局,形成施工图。一方面,认真总结经验,加强指导,不断促进现有各教育集团内涵式发展,推进资源共建、师资共享、学生共育、质量共赢,真正实现“集团化运作、规范化管理、均衡化配置、个性化发展”的目标。另一方面,主动谋划,不断扩大集团化办学(园)覆盖面,力争两年内全市教育集团学生覆盖率达到85%以上,实现学生、家长、社会“三满意”。

二是循序渐进,把握节奏感。着眼于打造教育集团化“发展共同体”,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深入调研、科学论证、试点先行,由“小步慢行”转向“蹄疾步稳”,完善并出台宜都市集团化办学改革实施方案,积极探索“1+N”、单一法人式、联盟化协同等符合各地各校实际的集团化办学模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推广与合成再造。

三是持之以恒,建设好机制。一方面强化党建引领,加强集团内党组织建设,将集团化办学与宜都市教育局“润·摆渡人+”党建品牌创建等充分融合。另一方面加强配套建设,将集团化办学与宜都市“市管校聘”教师管理体制改革有效结合,根据不同学校的需要动态配备各类教学资源,加强集团内“集体备课室”建设,促进线上线下“两个联动”,实现课程资源充分共享。

责任编辑/鄢志勇

猜你喜欢
宜都市大班额集团化
MIKE FLOOD软件的建模要点讨论——以宜都市排水防涝专项规划为例
大班额背景下幼儿户外活动有效评价之我见
打造集团化医疗航母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
大班额“瘦身”良方何在
大班额“瘦身”良方何在
宜都市2015年度柑橘销售走势及特点
宜都市2015年部分橘农柑橘减产不减收带来的启示
把握特点增兴趣 创新形式提效果——宜都市开展青年干部理论宣教的做法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