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0-01-07 00:56程志杰王栎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46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认同文化自信

程志杰 王栎

[摘 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发展的根脉所在,文化认同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对大连民族大学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文化认同教育的现状,并提出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的优化路径,以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基金项目]2020年大连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课题(202001040)

[作者简介]程志杰(1989—),男,甘肃庄浪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6-0-03[收稿日期] 2020-10-0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刻影响着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共同体,是建立在共同历史条件、共同价值追求、共同物质基础、共同身分认同、共有精神家园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的价值认同和情感统一,其主要任务是以公民身分认同为核心,以共有历史文化为精神支撑或文化纽带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设[2]。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发展的根脉所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深化文化认同,筑牢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方法

众所周知,中国当前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强大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不是凭空而来的,只有认识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才能从更深层次理解中华文化共有的价值内核,才能形成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进而构筑共同体意识。笔者就职于民族院校,由于工作需要经常和学生进行谈话、家访、调研,通过不同形式的交流发现,民族高校大学生的文化认知水平和能力较为欠缺,故以此为题进行调研,以期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本课题以大连民族大学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大学生民族文化现状做了调查。问卷主要包括文化认知、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与文化传承,以及高校文化教育现状等内容。共发放10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75份,有效问卷收回率为87.5%。其中,理工科学生占32%,文史类学生占44%,艺体类学生占17%,其他专业学生占7%。

二、問卷分析

(一)文化认知方面

首先,对大学生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进行调查。当问及“你能够向他人清楚地说出本民族独特的饮食、服饰、习俗、礼仪、语言吗”,有20.14%的学生不能清楚地表达和解说,有38.58%的同学模棱两可,不能确定。访谈中,多数同学停留在“听说过”“好像”层面。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群体对于民族文化的认知存在诸多缺失,对于本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很低。

其次,在问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元素(如饮食、服饰、习俗、礼仪、语言、文学)了解程度时,有51.03%的学生表示“了解”,33.33%的学生“一般了解”。有近一半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掌握和理解不尽如人意,有15.64%的同学表示“不了解”。从数据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不仅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不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掌握也不乐观。访谈中,部分同学将优秀文化元素和封建迷信混淆,将风俗习惯和礼仪文化混淆。

(二)文化认同方面

当问及对其他民族的文化现象的认可或理解程度时,34.34%的学生选择了“非常认可”,56.14%的学生选择了“一般认可,会进一步了解”,9.52%选择“不认可”。访谈发现,选择“一般认可”和“不认可”的原因是对其他民族文化不甚了解,多凭感觉和经验判断。选择“非常认可”的同学也仅限于寝室内部或朋友是某民族而了解和认可。

问卷统计了令学生自豪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就情况,多数同学能够掌握“三项及以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就(见表1)。访谈发现,多数已知的优秀传统文化成就是通过历史、传统文化等课程学习获得的,“不了解”的同学是因为对相关概念理解不清导致选择错位。结合以上数据,民族高校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就的掌握程度高于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掌握,这既得益于良好的家校文化教育,也得益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宣传教育。

(三)文化自信和传承方面

当问及大学生中国文化是否优于其他文化时,有67.24%的同学表示赞同,并表明“需要借鉴”;有12.34%的同学选择“是的,不需要借鉴”,认为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博大精深,可以说囊括了现世几乎所有的先进理念;有20%的同学持中立观点。访谈中,部分同学提到当下疫情在全球肆虐,中医治疗取得较好成效,还表示中国“和合”思想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建设贡献着智慧和力量,这些从不同侧面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绝对优势。

当问及大学生平时通过怎样的方式获得民族文化知识时,“学校老师讲授”占比较大,为46.52%;“父母及亲友”次之,为38.77%;网络报纸等媒介占比10%;旅游参观等占比4.71%。调查数据基本符合知识传承传播的基本方式和规律,但要继续拓宽家校教育的渠道,丰富家校教育内容,同时也需要社会教育媒介适当跟进和发力。

在问到通过什么方式才能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时,占比靠前的分别是“开展有关活动,重拾传统节日”“利用网络、电视等加大宣传”“重视家庭教育”和“丰富教科书内容”(表2)。访谈中,同学们普遍认为应该重拾和传承传统节日,如中秋赏月、清明祭祖等。部分同学认为时代在进步,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优秀文化的宣传推介。父母的言传身教在家族优质文化和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中具有显著作用。课堂主渠道的教育和传播作用不言而喻,现阶段主要建议丰富教科书内容、创设多样教育手段。多数同学不建议制作文化影视作品进行文化输出,建议制作高质量影视作品在国内进行宣传教育。

(四)高校文化教育現状

该部分内容从课程设置、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文化活动等方面对高校文化教育现状进行调查了解。

问及学生学校现有文化类课程设置问题时,多数同学表示不太理想,59.83%认为一般,20.06%认为不能,只有20.11%认为完全可以,即现有的文化课不能满足学习需求。访谈中得知,民族理论、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教育类常见课程,但讲解过程和方式方法较为传统刻板,时效性不强。

在问及学生现有校园文化景观建设情况时,68.11%的学生认为“一般,多为常识性知识的陈列,起到了文化装扮作用”;有13.72%的学生持否定态度,认为校园环境构建中缺少民族文化类元素。两组数据深刻反映出校园环境建设中缺少人文环境的构思和创设。访谈中,部分学生反映学院布置了民族特色廊宇文化,但空间相对封闭,影响面较小,校园文化缺少民族文化景观。

在问及学生学校民族文化类活动(如民族节日、歌舞、习俗、文化)情况时,一半以上学生认为校园文化活动不多,部分同学表示“不清楚”。不清楚直观反映了宣传力度不够和参与度不高(表3)。项目组经过深入访谈发现,同学们知道的民族类文化活动数量不少,但自己亲身参与的却比较少,主要原因是此类活动较少,多数活动都是不同学院内部开展的,囿于学院和专业不同,参与度受到一定限制。

三、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的优化路径

文化认知是文化认同的基础和前提,文化认同是文化认知的理性升华,文化自信是文化认同的情感体验,文化传承是前三者发展的旨归,从文化认知到文化传承是有机的四维组合,也是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应遵循的基本规律和路径。结合已有的调查数据和相关问题的访谈结果,课题组认为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路径优化。

(一)增强文化认知

离开认知事物的本质和属性就无从谈起,马克思认为“认识世界是改造世界的前提和基础”。要想对文化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情感,必须从认知文化开始。当前,高校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文化认同教育和文化自信的培育,而忽视了作为基础工程的文化认知,导致教育实效性不强。对此,高校应以问题为导向深入调研、多方论证、多措并举,加强顶层设计和高位推动,切实解决大学生文化认知“底子薄”问题。必要时以学生的兴趣和接受度为指向,增设文化类课程,丰富教学方式。校园内多开展广泛的民俗类文娱活动,让各民族学生参与其中,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增进认知,拓宽视野,增强感情。同时,多开展深入民族地区的文化类社会实践和调研活动,让各民族学生亲身体验优秀民族文化。

(二)促进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建立在文化认知基础上的,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观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和感情归属[3]。文化认同有利于培养统一意识,是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的助推器,也是民族高校和谐氛围营造的关键所在。民族高校要在解决学生文化“知其然”上打基础,更要在“知其所以然”上下功夫,在做好文化认知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渠道和方式对主流文化进行宣传,改变课堂传统的灌输教学方式,采用翻转课堂等新形式,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解决文化现象深层次的“所以然”,多举办多民族学生参与的互助性科研团队和学习小组,促进文化深度交流,促进文化认同情感的生发。

(三)培树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简而言之,就是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在发展历程中不断积淀起来的精神财富,这种文化自信通过比较会显得更为深刻。民族高校要善于运用比较法,立足民族史和中国历史教育进行今昔比较,结合国际重大事件和国家发展成就进行中外比较。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庆典,如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各民族传统节日,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文化交流不仅能够学习、借鉴其他文化,汲取其营养,而且能够在文化比较中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坚定文化自信。

(四)推动文化传承

文化认知、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最终的落脚点都是文化传承发展。文化传承发展是新时代大学的第四大功能,也是大学的崇高使命。大学要实现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不仅要靠专家学者,更要靠一批批走出校门的莘莘学子,他们是优秀文化的受益者也是优秀文化的集中掌握者。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将活跃在各行各业,成为各行各业的主力军。民族高校拥有内容丰富的民族文化教育资源,这些都为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和文化交流、传承、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民族高校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文化传承,积极组织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将自身所掌握的优质文化资源传输出去。

参考文献

[1]马虎成.不断增强“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N].中国民族报,2018-04-08.

[2]沈桂萍.怎样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N].团结报,2017-02-07.

[3]李国良.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N].学习时报,2016-10-27.

Abstract: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all ethnic groups are the root of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cultural identity is the premise and foundation for cultivating the sense of comm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students in 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this paper makes clea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path of cultural identity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order to provide basic data support for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awareness of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identity;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认同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帕措”组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探析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复合互嵌格局与多元一体交融
略论孔子对近代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设的影响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