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0-01-07 08:14莫华
广西教育·B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拓展阅读误区高中语文

莫华

【摘 要】本文针对高中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误区,论述拓展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做法,提出梳理文本情境、确定阅读目的、拓展阅读等策略,以明确阅读感知范畴、形成自我阅读的自觉需求、开阔学生知识视野,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文学素养。

【關键词】拓展阅读 高中语文 教学 误区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0-0116-02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形式,也是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关键。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阅读理解在考试中的比重不断增加,难度系数也有所提升,因此更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此过程中,课外学习资源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因为语文的包容性较强,内涵也较为丰富,具有人文性与工具性等特点,拓展阅读的引入是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补充,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但在拓展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拓展无度,导致因小失大、脱离文本,影响阅读效果。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教师只有以适度为原则,以教材为基础,结合教学内容恰当地为学生选择拓展阅读的材料,才能够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一、高中语文拓展阅读教学误区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在拓展阅读教学中存在四个误区。

第一,将拓展阅读当成随意阅读。目前,语文阅读课堂过于形式化,阅读材料越来越丰富,阅读方式越来越灵活,导致学生对拓展阅读素材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拓展阅读应当以教学目标为主,不能随意去解读文本。教师要合理选择拓展阅读材料,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第二,阅读教学的功利性过强。在高考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将重点放在知识的讲解方面,如对名著阅读通常是列出重点人物、相应的事件以及分析文章主旨等,灌输给学生这些知识,同时还借助默写或考试等形式来检查,并未关注学生的自主性,严重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三,阅读教学没有“语文味”。在阅读课堂上,虽然有些教师了解新课改理念,也想要创新教学,但并未理解拓展阅读的内涵,在拓展阅读的过程中没有认真研究相关素材,也没有设置相关目标,导致教学与拓展阅读的内涵相悖,影响课堂的“语文味”。

第四,并未深入理解文本内涵。语文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如果用大量时间来堆砌文本,忽略带领学生深入理解文章,那么阅读就是无效的。虽然在一节课上阅读很多素材,但是没有重点地进行阅读,学生对阅读素材的理解也就只停留在表面。不同阶段的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是不同的,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应当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现有的阅读量等,如此才能够真正发挥拓展阅读的作用。

二、语文课堂中拓展阅读的应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需要逐层深入,教材中的文章数量有限,只有开展拓展阅读,才能够帮助学生举一反三,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梳理文本情境,明确阅读感知范畴

在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通常会先设计阅读任务,让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再在解答阅读问题的基础上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正因为阅读教学过于形式化,导致学生的阅读活动一直停留在表面,对文本很难产生深刻的认识。针对此,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阅读辅助。第一,教师要先让学生参考多种辅助材料,对课文内容产生细致的理解,从整体上把握文本情节、人物等因素。第二,教师要利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学会复述、演绎文本内容,由此对文本产生更加直观的认识。第三,教师需明确阅读目标,帮助学生矫正阅读方向,引导学生选择多元化的学习方法,由此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

例如,在教学《最后的常春藤叶》时,教师应当精心设计教学任务,帮助学生梳理文本情境。在梳理文章内容时,教师先带领学生回顾小说的基础知识,学生总结出小说的要素以及定义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从一个完整的情节入手来梳理小说的基本内容。接着,学生开始阅读、分析小说情节,最终完成学习任务。本次研究的文章情节完整,从开端到发展,再到高潮,最后结局,所有要素都非常清晰。小说开端写画家琼珊不幸感染了肺炎,病情严重;故事的发展写画家不听大家的劝告,同时以窗户上藤叶下落来确定生命的终点;故事发展到高潮,窗户上的藤叶一直没有落下,这点燃了画家的求生欲;故事的结尾,画家坚定信念,最终脱离危险,但老贝尔曼却去世了,由此解开了窗户上叶子不落的原因。学生阅读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先是思考问题:为何常春藤叶能够挽救一个人的生命?作者用这个标题有什么意义?学生随即展开积极的讨论,一个个鲜明且充满个性的观点纷纷涌现,有学生说:“藤叶就像是老贝尔曼生命的化身,自然具有不凡的能力,而琼珊之所以能够重新绽放光彩,是因为老贝尔曼的精神力量。”也有学生说:“最后的常春藤叶可以说是贯穿整篇文章的线索,同时也体现人物的精神世界,这一人物就是老贝尔曼,他用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勾勒出人间最美的图画,这片树叶拯救了一条年轻的生命。”学生表达完毕后,教师作出点评。在此过程中,教师先引导学生梳理文章内容,随后带领学生进行阅读探究,当学生了解了文章的含义后再开展阅读探究时,理解就会更加深入,认知维度也能够得到明显的拓展。

(二)确定阅读目的,形成自我阅读的自觉需求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有了上述经历后,对文本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入,此时教师就可以制订阅读目标,帮助学生形成阅读需求。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关键,是学生主动求知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应告诉学生,阅读并不是单纯地完成任务,而应当是发自内心的阅读,不断提高自身文学素养,为今后的阅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需注意两点:一是总结学生在拓展阅读中的通病,及时进行引导;二是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鼓励学生读出自我。教学实践表明,很多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时往往喜欢选择情节鲜明的小说、表达成长烦恼的散文或者语言幽默夸张的文学作品。如何改变这种现象,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关键,教师可从两方面着手。

1.帮助学生建立文本与精神的连接。在阅读过程中,想获得精神享受,仅考虑信息的获取是不够的。例如,在教学小说单元时,教师制定教学目标:“一个人物就是一个典型的性格,也就等于一个精神世界”,要求学生按照文章中描写的人物向外拓展,以“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作为阅读目标。如鲁迅先生的《祝福》一文中塑造了祥林嫂的妇女形象,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现代文《乌米》和《哑巴与春天》,让学生在阅读时对比祥林嫂、乌米与老哑巴的形象。此外,要求学生利用一周的时间选择一篇课外小说来阅读、撰写读书笔记,探索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内心世界,并进行交流与探讨。学生选择的作品类别丰富,有的学生选择了《呼啸山庄》,认为该作品看似惊悚,实际上控诉了当时的社会,因为门第的差异,美好的感情没有未来,导致心灵与情感的扭曲,从而产生残忍的报复,这是底层民众对上流社会道德和文明的控诉,与鲁迅先生表达的思想有一定的相同之处。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虽然没有丰富的生活阅读体验,但阅读体验只要建立在文学作品的结构规律之上,就能够融入作者创设的艺术情境中,从而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

2.提倡文本精读,提高阅读品味。在学习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品味、拓宽视野,是师生都非常关心的问题。让学生在自我对比中懂得优劣之分,通过自主阅读实践提高自身的境界,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拓展阅读中,关于经典作品的阅读往往有几个难点,如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具有一定的矛盾心理,学生因畏惧经典而不敢接近,认为经典作品的阅读量较大、耗费时间较多等。对此,教师可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假如学生对经典作品提不起兴趣,反而对一些武侠作品或者无厘头风格的作品爱不释手,教师可以此为切入口,设计“精品與时尚对话”的活动,引导学生从人物性格内涵、文章主题深度以及作品的启示等方面对比《三国演义》与《笑傲江湖》,随后开展辩论赛,如此一来就能够使学生体会到经典作品的魅力,从而养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

(三)拓展阅读,开阔学生知识视野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的拓展阅读指导能够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教师不仅要侧重阅读方法的指导,还要帮助学生挑选一些适合自己的文章,使学生能够在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深化对世界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例如,在高一阶段,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选择一些情节鲜明的书目,如《老人与海》等人物个性鲜明的书目,由此强化学生对情感与人性的理解;对于高二、高三的学生来说,教师则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哈姆雷特》等哲理性较强的书目,由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教师还需结合教学内容来帮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例如,在教学《巴黎圣母院》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借助课余时间阅读《巴黎圣母院》一书,指导学生分析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及爱情观,并对雨果的文学特色等进行拓展探究,如美与丑的对比等。通过类似的拓展阅读,既能够帮助学生欣赏作品内涵,又能够帮助学生真实地体会文学作品的魅力。

总的来说,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指导时,应当选择一些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热情的书籍,不仅要开展个性化阅读,还要重视精读与讨论,由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 影.基于审美视角下的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08).

[2]韩炳华.积极推进拓展阅读 培养学科关键能力——兼评姜莉萍执教的拓展阅读课[J].江苏教育,2017(59).

[3]刘 艳.拓展阅读视域 追求内外融通——北京八中校本阅读教材的实践探索[J].中学语文教学,2017(01).

[4]李智明.宣讲  定向  分享——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三法[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01).

[5]王 卓.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高中语文专题拓展阅读实践的研究[J].新课程学习(中),2011(03).

【作者简介】莫 华(1975— ),女,籍贯广西玉林,中学一级,现就职于玉林市新桥高级中学,研究方向为普通高中语文科教学。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拓展阅读误区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与延伸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