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和绿洲

2020-01-07 08:20何霆
牡丹 2020年22期
关键词:渔夫绿洲金鱼

古希伯来有句谚语: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人类在哲学思考的道路上从未放弃: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终要去向哪里?

历史是镜,未来亦为镜,既有真实,方有幻象。一篇《45年后,苹果和谷歌就这样毁灭了整个世界》的热文描述了未来可能场景,大约是人工智能不断向前发展,最终毁灭了人类。这篇文章引起大家如此的注意,不是无原因的。此类文章在青少年中颇为流行,我很担心,倘若科技真的发展如此,人类的道德和情感又该如何形成。难道亦只靠一块芯片?每思及此,便若置身毫无边际的沙漠,无所措手。

“沙漠在变绿。”儿子一早兴奋地说,“卫星显示,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在变绿。”我接过报纸仔细一读:“春天,即使是在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也有一些植物开始发芽、变绿。”我笑着对儿子说:“这是沙漠的绿洲,春天不会忘记任何一个生命。”儿子愤愤地说:“沙漠那么讨厌,如果全世界的沙漠都变绿洲就好了。”我拍拍儿子的肩膀说:“你是善良的孩子,但世间万物不可轻易破坏其平衡。”儿子有些疑惑,我继续说:“如果人类强行用科技把沙漠都变成绿洲,那么问题来了,原有平衡被打破,绿洲增多意味着生命的大量增加,生命的增多需要更多水源,而沙漠地区远离海洋的属性并不会改变,与其他地方比,气温高且蒸发量大,最终会因缺乏水源而爆发危机。”儿子着急地问:“那就没办法了吗?”我喝了口茶答道:“如果是一点一点改造,让绿地慢慢增加,对地球来说是个好消息,不仅能涵养水源和调节气候,还能给动植物多提供一点栖息地。但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关键要控制生态平衡,急功近利就会适得其反。”

我一直想听听儿子对未来人类可能植入芯片的看法,今天是个好机会。我问儿子:“你该看过一篇文章,说未来人类不用学习,只需植入芯片,你觉得好不好?”儿子笑着说:“当然好,同学们都说好。”我认真地看着儿子说:“儿子,世上的知识浩瀚无垠,每个人穷极一生也只能学习其自身知识领域的很少部分,而對其他领域知识的涉足却如同沙漠般贫瘠,这是正常的。如果有一天真的通过植入芯片使人瞬间都可掌握全部知识,那就如同知识的沙漠都变成绿洲,拥有强大知识能力的人类难免会产生更大的开发欲望,自然会迅速失去平衡,人类便危险了。”顿了一下,我问:“你还记得文章结尾吗?”儿子认真地回答:“人类最终被自己创造的人工智能所毁灭。”我看着儿子,摸了摸他的额头:“其实世上最珍贵的就是简单和快乐的生活,但人类往往难以克服人性的弱点——贪欲。”

我们是谁?这是第一个问题。可以有清晰的答案,我们是人。怎样才是一个真正的人呢?叔本华在《思想随笔》里写道:“从本根上说,只有独立思考才是一个人真正的灵魂。”必须承认,很多时候,我们只是跟着世界不停地奔跑,陷于日常忙碌生活中的我们已经不是完全真正的自我,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真的应该停下来问问自己,我们所做的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人人不问缘由地一直向前奔跑真的对吗?如果有一天,我们忽然发现推动人类不断向前的竟是无止境的贪欲,那就真的该想一想我们是谁。傍晚,在小区散步时,一位母亲正和她的女儿讲普希金童话《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小女孩问母亲:“金鱼是不是为了惩罚那个渔夫的妻子,所以把一切都变回原状?”母亲答道:“不,金鱼是为了拯救渔夫的妻子。”小女孩不解地看着母亲问:“为什么?”母亲看孩子很有兴趣,便认真地说:“孩子,你想过没有,如果金鱼答应渔夫妻子的要求,不仅做陆地上的女王,还做大海的女王,你觉得渔夫妻子会满足吗?”小女孩坚定地回答:“肯定不会,她会继续提更多更高的要求。”母亲笑了:“是的,如果小金鱼答应了,渔夫妻子就会继续要求做天空的女王,最终会遭天谴而亡,所以小金鱼最后醒悟,一切超越自然和正常的给予只会激发人类更大的贪欲,将为人类带来灾难,小金鱼正是为了拯救渔夫妻子而最终把一切都恢复成本来的样子。”

我们从哪里来?这是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似乎是不能解答的。不过,有一点毋庸置疑,人从自然万物中来。人是有生命的,生命在于感受,方才有了温暖,是自然万物感动了人的心灵,激发人的智慧,赋予了人的道德和情感。所以,无论人工智能如何发展,一块芯片终究是代替不了自然万物的,若真的可以,人,还是人吗?21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霍金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多次大声疾呼,完全的人工智能可能断绝人类在地球的历史。这让我想起了鲁迅《呐喊》中的一段话,“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我们终要去向哪里?这是第三个问题。这个问题最为复杂,已有人开始反思,人类只顾向前是否一定是对的。工业革命带来了飞速发展,但温室效应逐渐变得厉害,冰川开始大面积融化,南北两极出现异象,地球温度一直升高,冻土层已开始解冻,这些地球正逐渐被人类所毁灭的证据是无法狡辩的,可在利益面前,人类选择的是掩耳盗铃式的继续向前。人工智能把人类再次推入超常发展的轨道——一条充满诱惑和未知的道路。人类究竟应该怎么办?

中国的传统艺术文化里有一个深刻的哲学思想:留白。留白思想最早起源于《道德经》:“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其揭示了实在和空虚都是有用的,两者无法缺一,互相依存。换言之,若没了空虚也就没了实在,一切都会崩塌消逝。所以,中国留白思想的核心就是要守护世间万物的平衡,和谐发展。西方的艺术文化里没有留白,一幅传统的油画会全部占满整个画布,而不像中国的水墨会给予人想象的空间。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西方从古罗马的凯撒到后来的拿破仑、希特勒等一个个独裁者,从葡萄牙、西班牙到荷兰、英国等一代代殖民者,无一例外地有一个极致的愿望,就是要占有全世界,只是历史已证明,那些征服和独霸世界一类的梦想,都可说是噩梦。中国留白思想告诉人们,人工智能必须以守护平衡为前提方可发展,因为任何科学发展目的是为了世界的和谐发展,而不是为人的贪欲去占有全世界。

《流浪地球》是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影片阐述了一个人间大义: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注重的是自然平衡,天人合一,世间万物命运相连,休戚与共。比之美国大片千篇一律的美国人拯救世界,《流浪地球》并没有克隆成中国人拯救地球,而是强调灾难面前全人类忽略种族不同、摒弃国家差异的团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开放合作,不是故步自封。这正是千百年来中国文化不断传承和发展的精髓所在。

人工智能正站在全人类向前发展的十字路口,正如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篇所述: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绝望之冬;我们的前途拥有一切,我们的前途一无所有;我们正走向天堂,我们也正直下地狱。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大陆原是一个整体,无论如何漂移,愿世间的沙漠和绿洲永远都在,人,还是人。

作者简介:何霆(1973-),男,浙江杭州人,硕士,曾任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节目部主任、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社长助理等职。多篇散文作品刊于《新民周刊》《现代苏州》和苏州日报网等媒体。

猜你喜欢
渔夫绿洲金鱼
可爱的小金鱼
绿洲里的老先生
沙漠绿洲
渔夫和小猫
渔夫之利
小金鱼
小金鱼
留一片绿洲 此处肾好
心中有块美丽的绿洲
天皇版“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