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有招,居民笑了

2020-01-07 00:45潘尚王晓丹
党员生活·下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业委会商圈物业

潘尚 王晓丹

社区服务从无到有,各方关系从松散到合力,小区管理从混乱到有序,居民参与从被动到主动……在宜昌市的几个小区,记者看到了不一样的治理智慧。

五方联动斩小区乱麻

今年以来,已经有20多场会议在伍家岗区宝塔河街道岳家冲社区东辰二号小区党群服务站的会议室里召开,不少破解小区难题的点子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我们找到了一把破解小区治理难题的金钥匙。”小区物业负责人向荣说。

过去在小区里,物业有苦没法讲,业主有不同的声音,很多党员也不愿意发声。虽然小区和物业都成立了党支部,但各自为政,很难在一个平台对话,500多名党员如同一团乱麻,一直没有理顺。

今年疫情期间,下沉社区的党员建立起功能型党支部,包含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志愿服务组织、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在内的五方联动机制也发动起来了,解决了不少问题。

电动车停放问题是小区居民多年头疼的难题。过去有80多辆电动车在楼道里,居民心知有安全隐患,却谁也说服不了谁。“物业力量有限,去劝说还得受委屈,找有关部门也无法解决。”向荣说。

五方联动会议后,14个楼栋党小组的党员集体出动,挨家挨户上门发倡议书,利用邻居感情和舆论压力进行劝导。铺天盖地的集中劝导让问题很快迎刃而解,居民对五方的认同也越来越强。

“现在群众都认识楼栋党小组长,有事就找他们,百姓满意、开心、快乐就是他们工作的标准。”宝塔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宋骁说。

商圈社区共治理

位于伍家岗区万寿桥街道的万达社区有两个并列的大门,一个是投资者服务中心,一个是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2010年9月,在万达广场协调专班基础上成立的万达社区,成为全国第一家以万达命名的社区。不同于一般的社区,这个位于宜昌市万达广场旁的社区,肩负着服务商户和居民的双重责任。

“为了让商户安心经营,城管、消防等方面的问题都由社区直接对接。”万达社区党委书记余卫星说。

为了商圈企业能更好经营发展,街道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税务、人社等部门以及万达商管、深圳开元物业等企业,设立了投资者服务中心,开展投资咨询、证照代办、就业创业等8项服务,增强了企业商家对商圈党总支的认同感。

今年疫情期间,商圈餐企采取卖蔬菜的方式自救,社区工作人员在小区居民群里转发卖菜信息,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在多年的接触中,社区与商圈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每次党员活动,商家都主动提供大量的奖品,作为党员积分奖励。

10年来,万达广场贡献的税收从第一年的200万元增长到2019年近1亿元,其他各项数据也逐渐增加。在党组织和党员浓厚服务氛围影响下,万达广场私营企业的年轻人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近3年已发展11名党员。

谈起这10年的社区工作经历,余卫星深有感触地说:“在群众眼中,社区就代表党和政府,我们做事是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便利。现在党的威信在群众中逐渐增加,认可度也逐年上升,开展工作社区群众一呼百应。”

“冤家”的相处之道

小区物业负责人心甘情愿做检讨?在宜昌高新区南苑街道学堂湾社区香山锦苑小区,记者听到了一个小区居民业委会和物业相处的故事。

香山锦苑小区不大,多年前停车位就已租完。一名新业主因为回家总是找不到停车位,一气之下,用车堵住了小区大门。虽然最后车挪走了,但为了息事宁人,小区物业不再收取这名业主的临时停车费,放任他自由出入。

看似是小事,但却坏了规矩。业委会得知情况后,与物业共同制定了小区停车管理办法,同時也给物业公司下达了整改通知,作出了罚款处理。物业负责人陈群英在业主代表大会上作检查,请求从轻处理。

虽然作了检讨,但陈群英没觉得一点委屈。这种心态来源于物业与业委会多年的交往。从2011年12月成立业委会以来,香山锦苑小区的自治之路已经走了近10年,物业与业委会早已找到了最合适的相处规则。

“实际上,从小区发展来说,我们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对于业委会的严厉约束,陈群英很有感触。曾经的小区,停水停电怪物业,花钱修路还被居民嫌挡路碍事,物业和居民仿佛是一对冤家,总有着解决不完的矛盾。

自从成立了业委会,业主们参与感变强,也越来越支持工作。小区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改造工程81项,虽然也有困难,但每一次都能完成。

在2019年的物业测评中,95%的业主同意续聘。针对物业提出的上涨物业费的要求,业委会花了半年时间,跑了周边5个小区,了解他们的收费情况、合同文本,进行研究比较。最终,在业主大会上,80%的业主同意物业费由原来的0.81元/平方米上涨到1.3元/平方米。

让群众做群众的工作

走到西陵区西陵街道嘉明花园小区空地上,小车停放整齐有序;走进小区楼栋里,楼梯旧墙上还贴心安装了不锈钢扶手。

尽管小区地处西陵区政治、商业中心,但在几年前,住户苦不堪言,还有业主寻思卖房。原因是小区乱搭乱建问题、停车矛盾突出,花坛变为菜地、储物间,健身场沦为麻将室,下雨天污水横流,要垫砖头才能通过。

在嘉明花园住了近20年的陈海林见证了这里从杂居旧院到模范小区的蜕变,他也经历了从想搬走到留下来的心路转变。

“以前没有物业管理,我的电动车经常被别的车堵得停不到我住的楼下,或者骑不出去,要把它从泥巴地里推出去。”让陈海林心痛的,还有自行车、摩托车被盗的经历。

2016年6月,嘉明花园小区组建业委会,采取“党组织领导+民主协商”的模式,让群众做群众的工作,居民通过民主协商,共同制定改造方案,自筹改造资金、自拆违章建筑、自己引进物业公司,实现了从杂居小院到物业小区的跨越。

在小区第一次协商议事会上,明确了引进专业的物业公司进行小区规范化管理,每户居民分摊1000元预交停车费和物业管理费,物业公司前两年物业费收益,全额投入小区改造。

陈海林对此非常赞同,收费第一天,就一次性交了两年的费用。当天,小区业主在收费处外排起长龙,总共筹资52万元。

改造过程中困难重重,业主自己种的树要移栽,违建房也要拆除,利益冲突不断,一些居民抵制改造,致使施工进度缓慢。社区和业委会及时召开协商议事会,后来顺利拆除菜园、违建房、圈地建园18处,共计1000多平米。

“以前别人问我住哪,我都不好意思讲,现在我会直接说我住在嘉明花园。”谈到小区的变化,陈海林露出满意的笑容。

猜你喜欢
业委会商圈物业
商圈演义
浅析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订立与效力
物业服务
加强业委会建设 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商圈调查的方法与技巧
“难产”的业委会
编读往来
商业物业经营个股表现
重庆主城将建9大“智慧商
福州升值最快高端物业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