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6月份柑橘、杨梅、大棚葡萄管理技术

2020-01-08 06:28高洪勤徐春燕何风杰
浙江柑橘 2020年1期
关键词:树势着色果穗

高洪勤 徐春燕 何风杰

(浙江省台州市经济作物总站 台州 318000)

一、柑橘

1 肥水管理

1.1 地面施肥

1.1.1 幼树、初结果树。当年栽植的幼树,每月地面施 1次稀薄人粪尿或尿素液,可每次每株用50 g尿素加50~100 g硫酸钾溶解在6~ 8kg稀粪尿或清水中,浇施在树冠滴水线处;其它幼树(包括初结果树)在各次新梢抽发前 1周地面各施 1次速效薄肥,以氮、钾肥为主,幼年树氮、磷、钾(N:P2O5:K2O)之比为 1:0.3: 0.5 为宜,初结果树氮、磷、钾(N:P2O5:K2O)之比以 1:(0.4~ 0.6):(0.7~ 1)为宜,施肥量随着树冠的扩大不断增加。

1.1.2 结果树。早熟、特早熟温州蜜柑等早熟品种以及结果多而树势衰弱的树,在第二次生理落果基本结束(6月下旬)前施入壮果肥。肥料以速效性钾肥为主,配施氮、磷,或者硫酸钾三元复合肥,肥力差的园地,可适当增施有机无机复混肥。施肥量约占全年35%~50%。一般成年结果树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 0.5~ 1.0kg,或尿素 0.5kg加硫酸钾0.25~ 0.5kg,红美人柑橘等需大肥大水栽培的品种,施肥量要加大。施肥时在树冠滴水线外挖15~40cm深的环沟或放射沟,将肥料均匀施入,加土覆盖。宜选择雨后初晴施肥,雨季可干施,旱季需灌水施肥或施后立即灌水;也可在下雨前撒施,施后浅耕 5~10cm。对本地早、脐橙等一些树势强、花量少的树,抽梢前严格控制氮肥用量。

1.2 叶面喷肥

对多花、弱树,从花蕾期开始,每隔10~15 d喷一次叶面肥补充养分,可选用 0.3%尿素加 0.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或微补硼力(或速乐硼)2000倍液,或微补果力800倍液,或 0.136%碧护可湿性粉剂15000倍液、或0.004%芸苔素内酯(云大-120)水剂5000倍液等,以及稀土肥、爱多收、绿芬威等叶面肥,补充硼、锌、铁、锰、镁等微量元素。

1.3 水分管理4~ 6月是柑橘抽梢、开花结果的关键期,对水分需求量比较大,遇干旱时要及时灌水或浇水。一般情况下,阴天叶片出现轻微萎蔫,或高温干旱天卷曲的叶片傍晚不能恢复正常的,应及时灌水;遇春雨绵绵或梅雨季节雨量较大时,及时疏通沟渠排水,严防橘园积水。

2 梢果管理

2.1 疏花控梢

根据树势和花量的多少进行。树势比较中庸花量多的树,花蕾期疏去部分无叶花枝,并摘除部分春梢过长的顶花;盛花期和谢花后期各摇花一次,摇去畸形花、花瓣和授粉受精不良的幼果;初生树或长势较强的少花树,春梢旺发期,疏去树冠中上部、外围的春梢,疏梢量可占新梢量的30%~50%;树冠内部的新梢留 4~ 6片叶摘心。也可在春梢 4~ 5cm长时,树冠喷布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00倍液压梢。疏去全部夏梢或留 1~ 2叶摘心。本地早等因生长过旺不结果的橘树或低产树,可在开花后 7 d左右进行环割或环剥。

2.2 保花保果

对本地早、脐橙等一些树势强、花量少的树,抽梢前严格控制氮肥用量,在花谢 2/ 3时喷布(40~50)×10-6赤霉素进行保果。

2.3 合理留果

为确保连年稳产、丰产,提高优质果率,对大年树实行疏果。疏果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是在第一次生理落果结束、幼果大小分明时,疏除小果、病虫果、畸形果、密生果;第二次是在第二次生理落果结束后,根据不同品种的叶果比要求适当疏除多余果实。宫川等早熟温州蜜柑一般小果型品质较佳,此期不宜疏果。

3 病虫防治

3.1 红蜘蛛

4月中下旬晴天下午 5时后或阴天释放捕食螨进行生物防治。 4月份红蜘蛛发生呈中心株发生态势,可采取挑治中心株,减少用药。全园发生时,当红蜘蛛达到 2~ 4头/叶时进行喷药防治。药剂选择:花前可选用99%SK矿物油乳油(绿颖)200~25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虫螨齐克)2500~3000倍液,或24%螺螨酯悬浮剂(螨危)4000~5000倍液;花后选用73%炔螨特(克螨特)乳油2500倍液,或110g/L乙螨唑悬浮剂4000~5000倍液,或43%爱卡螨胶悬剂3000倍液,或50%溴螨脂2000倍液等交替使用,一般一种药剂一年使用一次。

3.2 花蕾蛆

上年发生较严重的橘园,成虫出土前(现蕾初期)覆盖地膜阻止成虫上树;花蕾露白时,地面撒施 3%辛硫磷颗粒剂,或每667 m2用50%辛硫磷乳油150~200 g混合15kg细土拌匀撒施,或地面喷施18.1%zeta-氯氰菊酯乳油(富锐)3000倍液或 5%顺式氯氰菊酯乳油(百事达)600倍液; 4月中、下旬树冠喷洒8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或 2.5%氯氟氰菊酯乳油(功夫)1000~1500倍液,或 2.5%联苯菊酯乳油(天王星)1000~1500倍液。及早摘除、清理受害的花蕾。

3.3 蚜虫

当20%嫩梢发现有“无翅蚜”为害时,可选用10%烯啶虫胺水剂2000倍液,或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允美)3000倍液,或 3%啶虫脒乳油1500倍液等,可兼治木虱、粉虱和叶甲等害虫。

3.4 木虱4月中旬至 7月中旬(第 1~ 3代若虫盛发期),当20%叶片或果实发现若虫为害时喷药防治。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允美)3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200倍液等药剂交替使用,可结合蚜虫防治。

3.5 蚧壳类害虫5月下旬幼虫孵化期选用99%SK矿物油乳油(绿颖)150~200倍液,或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特福力)4000倍液防治。可加入杀菌剂兼治黑点病、疮痂病等,隔10~15 d轮换用药防治 2次。

3.6 天牛

夏至前后用刀刮除虫卵,幼虫初发期,及时扒土亮蔸,检查虫孔、虫粪,在初期危害阶段,消灭幼虫于皮下。

3.7 疮痂病、黑点病、炭疽病和黑斑病

分别在芽长 2~ 3mm、花谢 2/ 3及 6月中旬时,药剂可选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大生M-45)6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2000倍液,或60%唑脒·代森联水分散粒剂(百泰)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30%噻唑锌悬浮剂500~800倍液,或30%王铜悬浮剂6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隔10~15 d轮换用药防治 2次,喷药后24 h内下雨需补喷。

二、杨梅

1 施肥

1.1 壮果肥

挂果少且树势强的树不施壮果肥。挂果量多,春梢抽发较少的树体, 4月下旬~ 5月上旬应适当补施氮钾肥防止树体衰弱,可株施硫酸钾 0.5~ 1.0kg, 5月上旬要结束施肥,避免施肥过迟造成果实不能正常成熟。

1.2 采后肥

施肥时间在 6月下旬~ 7月上旬。采后肥关键在于施用及时,目的是恢复树势,促进夏梢抽生和花芽分化。大年结果树采果后施肥要注重钾肥为主、氮肥为辅的速效肥,以利恢复树势和及时进入花芽分化,小年结果树采后施肥以杨梅专用复合肥为主,有利于减少秋冬季的花芽分化,相对减少第二年的花量。树势弱的树采后立即施,可株施草木灰(或堆肥、或腐熟栏肥、或饼肥) 2~3kg,加焦泥灰10kg(或硫酸钾 0.5~ 1.0kg),加尿素 0.25~ 0.5kg;或选用硫酸钾型复合肥或杨梅专用肥,氮磷钾三素配比大致为15∶4∶20,按多结果多施肥的原则,每株树施1.5~ 2.0kg。树势较强且已有足量春、夏梢的树可不施采后肥,或将采后肥推迟到11月份再施,防止夏秋梢旺长,影响花芽分化。

1.3 花前花后追肥

用于快速补肥或补给微量元素,喷施时间宜选阴天或傍晚。萌芽开花期、幼果期可选择 0.2%磷酸二氢钾加硼或锌营养液等经登记的高效叶面肥进行叶面喷洒,减少落果和畸形果;果实硬核期前追肥对克服大小年结果有作用,要注意氮、钾肥适当配合;采果后可选用 0.2%磷酸二氢钾、或 0.2%~ 0.3%尿素液、或 0.01%~ 0.02%钼酸铵液叶面喷施,促进树势快速恢复。

2 花果管理

2.1 保花保果

如因去年产量过高等原因导致树势弱、坐果差的树可用 0.2%磷酸二氢钾等进行叶面喷施,减少落果。如果春梢旺发,在春梢长至 1~ 2cm时及时留桩摘心(留 1~ 2叶)达到保果目的,或在开花时减去结果枝顶端 1/5,也可采取拉枝的方法控制树势,抑制营养生长,或在开花前喷雾 0.2%硼砂液增强花粉活力。

2.2 疏花疏果

花量过多的树,可在 3月至 4月初疏除树冠外围无效的晚秋梢、直立枝、骑马枝及细弱密生的花枝,并疏去交叉重叠、枯残病虫枝,确保挂果适量,树冠内部通风透光。疏果在果实生理落果结束后,迅速膨大期前完成。分 2~ 3次进行,东魁杨梅第 1次一般在 4月下旬至 5月中旬,盛花后20 d,疏除病虫、畸形、密生小果,每枝约留 4~ 6果;第 2次在果实横径 1cm左右时,再次疏除劣质果,每枝留 2~ 4果;第 3次定果,在 5月下旬至 6月上旬果实发水前,长果枝(15cm以上)留3~ 4果,中果枝(5~15cm)留 2~ 3果,短果枝(5cm以下)留 1果。疏果时动作要快,避免碰到留存果实的果柄。

2.3 果实采摘

杨梅采收期气温高,又正当梅雨多湿季节,要及时采摘。根据不同品种杨梅成熟时的特征确定采收期,选红留青先熟先采,边采收边分级。采收时间宜在无雨的清晨或傍晚进行,轻采轻放,盛果容器不宜过高过大,一般不超过10kg。

3 病虫害防治

3.1 褐斑病

春梢嫩期和采收后各喷 1次杀菌剂防治。药剂可选用有波美度 3~ 5度石硫合剂,或33.5%喹啉铜悬浮剂1000~2000倍液。

3.2 赤衣病

4~ 5月是赤衣病盛发期,先用刷子刷去病斑,再选用80%代森类可湿性粉剂(大生或品润)600倍液,或 3%的波尔多浆液,或波美2~ 3°石硫合剂,每隔20~30 d涂抹或喷药一次,共 2~ 3次。

3.3 肉葱病

注意树体管控,培育中庸树势;谢花后至果实成熟前 1个月,补充微量元素,可喷施高美施600~800倍液 2~ 3次。

3.4 癌肿病

5月份剪除病枝或刮除病瘤,涂402抗菌剂50倍或硫酸铜100倍液防治及保护。采收后喷 1: 2:200波尔多液。

3.5 白腐病

在果实转色期开始采用罗幔避雨设施有较好的效果。或在杨梅果实硬核着色期进入成熟期之间,用10%抑霉唑水乳剂500~700倍液喷雾。

3.6 果蝇

使用罗帐(防虫网)覆盖,采收前40 d左右开始挂上防虫帐;在杨梅成熟前清除杨梅园杂物,有条件的进行白黑反光膜地面覆盖,成熟期拣除地上落果和烂果,减少虫源;采用毒饵诱杀,根据果蝇成虫的趋味性,从杨梅果实进入第 1次生长高峰期开始,用豆腐渣、糖、醋以10:1:1比例混合,加入 0.5%敌百虫,每株挂 1份;地面喷施杀灭, 5月中旬在地面喷洒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或灭蝇胺2000倍液。

3.7 蚧壳虫类

防治柏牡蛎蚧、榆牡蛎蚧、樟网盾蚧等蚧类害虫应首先剪除虫枝、枯枝,并及时烧毁,清除园内外杂草,保护利用天敌;第 1代若虫孵化盛期,选用99%绿颖400倍液防治,或选用6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或30%松脂酸钠水乳剂300倍液、或20%松脂酸钠可溶粉剂200~300倍液喷雾。

3.8 尺蠖、蓑蛾

5月中旬~ 6月中旬,采用振频式杀虫灯或太阳能杀虫灯或糖醋液诱杀;利用寄生蜂寄生或瓢虫、草蛉、食虫蝽等天敌捕食幼虫;于 4~ 5月份幼虫期发生初期选用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17500~25000倍喷雾。

三、大棚葡萄

1 温湿度控制

1.1 温度控制

果实生长期最佳棚温为18~30℃,以促进果实快速膨大,温度高于32℃时及时开天窗通风降温,以防日灼,有条件的打开顶部薄膜散热较快;当夜间最低气温稳定超过15℃时揭除裙膜,以保持良好通风透光条件。果实着色成熟期需及时关注棚内温度,需及时开棚揭膜、升高棚面通风降温除湿,白天棚内温度控制在25~28℃,高于35℃对果实成熟不利,近成熟期夜温最好不超过20℃,昼夜温差保持10℃以上,以利于果实着色和提高品质。

1.2 湿度控制

果实生长期棚内空气湿度控制在60%~70%;果实着色至成熟期此期棚内湿度保持50%~60%左右,防止湿度过大发生病害。生理落果结束后应揭除地膜,但维多利亚等青色品种需继续盖地膜,以防果面产生锈斑;着色开始时可地面铺盖反光膜,既能控制棚内湿度,又利于果实增糖、着色。

2 果实及枝蔓管理

2.1 果实管理

适时保果:若花期气候恶劣,为防授粉受精不良需进行保果,可于盛花后 5 d内用10mg/kg赤霉素加 0.5~ 1.0mg/kg的吡效隆喷花序。

抖穗、顺穗:落花后 1周抖穗、顺穗,使花冠及未授粉受精、发育不良的果粒脱落,对朝天穗和夹在枝条、铁丝之间的果穗全部顺到架面下,使其自然下垂。

疏果、定穗:坐果后 1~ 2周果粒绿豆至黄豆大小时,疏果定穗 1~ 2次,疏除受精不良小粒、畸形粒、有伤粒及过密过紧相互挤压的果粒,果穗充足的情况下,去除坐果松散、穗型较差的果穗。一般弱枝不留穗,中庸枝留一穗,壮枝留 2穗,每667 m2产1500 kg的葡萄园可根据果穗大小选留2000~2500个果穗;果穗不宜太大,一般中大粒品种每穗控制在40~60粒,小粒品种留60~80粒。及时转穗:对无直射光、着色差的葡萄果穗,当外侧着色之后,应把果穗旋转180°,以使整穗着色均匀。

2.2 枝蔓管理

副梢控制:果实膨大期加强枝蔓管理,对顶端新梢用 5- 4- 3- 2- 1法反复摘心,使养分集中到果穗上;疏除过密枝叶,保持园内通风透光,维持叶面积系数在 2左右;对30cm以下的弱梢,可不引缚,任其游离于架面以外,既可使架面通透,又可增加叶面积,保持叶果比在25: 1左右;对于日灼严重的品种,应在果穗附近多留叶片。

转色期管理:转色期疏除过密副梢,摘除枝蔓基部老化、黄化叶片及遮挡果穗的过密叶片,改善架面通风透光,促进着色;转色期仍不停止生长的新梢避免强摘心,轻摘心后副梢留 1~ 2片叶反复摘心;树势较旺树,浆果开始着色前,可在结果母枝或结果枝基部进行环割或环剥以促进浆果着色、提早成熟。

3 肥水管理

3.1 施肥

(1)浆果生长期:及时施用膨果肥,以速效性氮肥为主,结合施磷、钾肥,一般坐果后一周、果粒黄豆大小时,667 m2施三元复合肥(15-10-20)15~20kg;也可叶面喷施 1%~ 3%过磷酸钙溶液、 0.1%~ 0.2%硫酸锌或多元叶面肥 2~ 3次,可促花壮花、防止大小粒;长势偏弱、留果量大的果园,可施高钾冲施肥10~15kg/667 m2。(2)果实硬核后至变软前:叶面喷施 2~ 3次 1%的硝酸钙或氨基酸钙300倍液,可提高果实硬度、防裂果;(3)转色初期:施着色肥,以磷、钾肥为主,可株施100 g磷肥+150 g钾肥或每667 m2施(15-10-20)三元复合肥20~30kg,也可浆果软化后叶面喷施 0.3%磷酸二氢钾溶液或 3%草木灰浸出液,以促浆果着色。

3.2 灌水

(1)果实膨大期:新梢生长旺盛,急需养分和水分,要结合施肥灌催果水,保持土壤湿度60%~70%,干旱时每隔15 d灌 1次透水,但如遇连续阴雨需排水降渍。(2)着色成熟期:果粒开始变软后对水分需求减少,避免大水漫灌,采前 1~ 2周内停止浇水;深沟高垄栽培尽量降低地下水位,沟内铺旧膜隔水防裂果,遇大雨要及时排水,以提高果实品质和耐贮性;过于干旱时不利糖分积累和着色,应小水浇灌,保持土壤相对湿度50%~60%为宜。

4 病虫防治

4.1 病害防治

(1)果实发育期:重点做好炭疽病、白腐病、灰霉病等常见多发病害的防治,选用长效、广谱、低毒、低残留,且不抑制果实膨大、无药斑污染果面的药剂,如25%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3000倍液、50%抑霉唑乳油3000倍液、78%波尔·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5%甲维盐水溶性颗粒剂3000倍液,可交替使用,重点均匀细致喷布果穗,保果护叶。此期不能用粉剂或乳油剂,以保证果面无药斑;(2)果实近成熟期是果实病害的多发期,可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适时防治,发现霜霉病用66.8%丙森·缬霉威600倍液防治,发现酸腐病喷施80%必备可湿性粉剂400倍液防治;如遇暴风雨或发生炭疽病、白腐病,加入22%抑霉唑乳油1500倍液或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6000倍液防治。此时地面喷施 3~ 5波美度石硫合剂可减少白腐病病菌;防灰霉、霜霉、白粉病至少要三种药,每次换一种药;及时剪除病枝、病叶。

4.3 虫害防治

(1)果实发育期注意鳞翅目幼虫等常见多发病虫害的防治,选用长效、广谱、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要注意喷 7.5%氯氰·吡虫啉乳油2000~3000倍液防治金龟子、喷施 0.5%烟碱苦参碱水剂600~800倍液防治红蜘蛛、透翅蛾二级叶蝉等害虫。(2)果实着色至成熟期如有叶蝉、粉蚧、短须螨等虫害发生时,喷施 3%苯氧威乳油1000倍液或 2.0%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液防治。果实软化后在棚周围罩防鸟网防止鸟害,近成熟期用药须严格注意使用浓度和安全间隔期,采收期严禁用药。

猜你喜欢
树势着色果穗
蔬菜着色不良 这样预防最好
苹果膨大着色期 管理细致别大意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在石榴上的应用效果
设施番茄果穗弯折影响因素的研究
几种试剂对设施红提葡萄促早栽培果实膨大的研究试验
浅谈玉米果穗青贮技术
10位画家为美术片着色
浮梁县不同地形杨梅园树势与产量情况研究
果穗拉长保果剂在夏黑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给地图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