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经营户源头数据评估方法探索

2020-01-08 07:28吴三才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个体户耗电量成本费用

□吴三才

目前,个体经济数据一般通过调查员上门采集样本户源头数据经推算得到。由于个体业主怕露富、怕多交税费等心理影响,上门调查时由业主直接报的数据普遍偏小。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是加强对源头数据的评估。本文在探讨个体源头数据评估方法应遵循的原则和基本思路的基础上,以个体工业为例,提出产量估算法、电量估算法、生产能力估算法、成本费用估算法、比较估算法和定额标准估算法等六种源头数据评估方法。

| 个体经营户源头数据评估方法应遵循的原则

(一)科学性

科学评估必须具备两个要素,一是评估要有依据,二是从依据到评估结果之间的推算过程必须是科学合理的,最好是依据与评估结果之间存在一定数量关系,可以据此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推算。

(二)多样性

调查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评估方法的多样性。不同行业、不同个体户的情况千差万别,很难用统一的方法进行评估,必须根据每个行业、每个个体户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

(三)操作简单

鉴于目前聘请的调查员多为村居干部,他们对当地的情况比较熟悉,有利于开展调查工作,但他们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年龄偏大、工作繁忙。这就要求传授给他们的评估方法必须是简单的、通俗易懂的、容易操作的,那些过于复杂、操作繁琐的评估方法,即使科学性专业性很强,也很难有效运用于实际数据采集评估中。

(四)资料易得

科学的评估必须要有依据,这里所说的依据就是反映样本户生产经营情况的一些基础信息资料。能作为评估依据的基础信息资料必须是可测量或其真实情况较易取得的,如用电量可以通过电表读取或从电力部门取得,设备台数可通过现场计数或询问取得。

| 个体经营户源头数据评估方法的基本思路

营业收入指标较为敏感,较难直接取得真实值,而人数、经营面积、房租、设备台数、产品产量、工资水平、用电量、成本费用、生产能力等指标相对不敏感,易取得真实值。调查时,我们应先取得这些指标中的一个或几个,然后根据营业收入与这些指标的数量关系来估算出营业收入这个核心指标,并据此对业主上报的营业收入进行核实调整。

营业收入评估并核实确定后,对业主自报的营业支出等指标的评估确定可按两种方法进行:一是同比例调整,即按对营业收入评估调整的比例对营业支出等指标作相应调整;二是按与营业收入的数量关系来评估确定,如根据统计经验,某地木材加工业营业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约为85%,如果营业收入评估确定为100万元,则营业支出可评估确定为85万元左右。需要指出的是,雇员报酬跟雇员人数的关系比营业收入更为紧密,宜用雇员人数乘以社会平均工资来评估确定。另外,对实行定额税的个体经营户,缴纳税费跟营业收入关系也不大,宜直接根据税务等部门确定的定额标准进行计算和评估。

| 几种主要的个体工业源头数据评估方法介绍

(一)产量估算法

营业收入这个指标比较敏感,大多数个体老板不愿意直接告诉我们真实的收入,因此,上门调查时,直接问营业收入有多少,效果一般不理想。而对从事工业生产的个体户来说,产品产量这个指标相对不敏感,较为容易取得,即使业主不肯如实上报,有时也可以根据掌握的相关情况进行推算。如一个碾米厂到底碾多少米,可以根据它的服务人口进行估算:2013 年碾米量≈服务人口数×1斤/人、天×365 天。当然,服务人口数应扣除长期外出打工人员和直接买米吃的人员。获取产量后,就可以据此估算营业收入:营业收入≈产品产量×产品价格。

(二)电量估算法

个体工业户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品产量所耗电量一般是固定的,并且较易取得,那么就有:营业收入≈总耗电量/单位产品产量耗电量×产品价格。同样举碾米厂(来料加工)的例子,下面给出用耗电量估算营业收入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通过了解掌握加工一担稻谷所需时间t和碾米机电动机的功率w,并计算出加工一担稻谷所需电量d,d=w×t。

第二步:从电力部门或直接从电表取得报告期耗电量D。

第三步:计算报告期加工的稻谷担数C,C≈D/d。

第四步:估算报告期的营业收入S,S≈C×R,其 中R 为每担稻谷加工费。

绝大多数个体工业户因生产设备必须使用三相电而有独立电表,生产经营耗电量容易取得,但也有的个体工业户生产生活共用一个电表,故报告期耗电量必须扣除生活用电。

(三)生产能力估算法

对于许多机械化生产且产品单一的个体工业户,一条生产线每天的生产能力一般是固定的,这样,我们只要了解样本户调查期间的开工时间,就可以利用“报告期营业收入≈每天生产能力×报告期开工天数”的估算公式估算营业收入指标。

由于生产设备的新旧程度,客观上决定了生产能力的高低,所以在评估确定营业收入时要把生产设备的新旧程度作为评估的重要因素来考虑。因此,在上门调查时,应对个体户生产设备的技术含量进行充分的评估,对同类个体户设备之间加工能力进行充分对比,如果忽视了对同类个体户生产条件的因素对比分析,评估的准确性也就大打折扣。

(四)比较估算法

比较估算法指的是通过横向、纵向的对比来判断业主提供数据的准确性,并据此对营业收入等指标进行评估确定的一种方法。横向比较主要是与相邻、相似的个体户数据比较。浙江省的块状经济比较发达,“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现象普遍,这给比较估算法的运用创造了条件。调查员完全可以平时爱讲实话的业主自报数据为标准,根据从业人数、设备、厂房面积等规模情况来评估调整其他户的数据。纵向比较主要是与该个体户以往提供的数据资料相比,如果今年的形势明显好于往年,就应该在数据上体现出来。

(五)成本费用估算法

当我们上门调查时,多数老板会少报收入、利润等指标,但你问他成本费用开支时,一般他会如实相告。根据业主这一心理,我们可以通过询问或查有关生产经营记录取得报告期样本户的材料费、水电费、场租费、工资费用、利息支出、上交税费等成本费用开支,再根据该行业利润率的高低,加上适当的利润就是营业收入的估算值,即:营业收入约等于各项成本费用之和加利润。

调查中,有些调查员只是对几项主要成本费用作基本了解,而漏掉其他辅助材料等小额费用,导致评估的营业收入偏低。因此核算成本费用前,要首先做到熟知样本户的生产工艺和支出情况,掌握每个生产经营环节发生的不同费用,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核算出较为全面的成本费用支出。另外,在调查中不仅要学会从成本费用入手来估算营业收入,而且要通过以往的经验和平时的了解掌握样本户所在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例如,正常情况下以下行业的平均利润率约为:电焊修理18%;豆腐坊20%,家具制造业10%;碾米厂15%;熟食制品22%。掌握了样本户的成本费用支出情况和所在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就可以推算出样本户的营业收入。

(六)定额标准估算法

定额标准估算法就是事先根据掌握的情况和长期积累的经验制定分行业、分产品的定额标准,然后通过这个标准对业主上报数据进行评估确定的一种评估方法。定额标准估算法只要取得样本户的从业人员数、用电量或设备台数,乘以相应的定额标准得到营业收入的估计值。

猜你喜欢
个体户耗电量成本费用
基于合同管理下的成本费用精益化管控
电冰箱耗电量线性插值法的研究
空气源热泵供暖期耗电量计算
制造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措施之探讨
从“倒爷”到8000万大军 个体户占市场主体已超六成
我国个体户今年注册量高于去年同期住宿餐饮业复苏缓慢
制酒业企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
被忽略的“耗电大户”
成本费用与定额控制在高速公路运营期间的应用分析
手机屏幕未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