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景观中道路绿化的作用探析

2020-01-08 10:48德州学院张莉夏宇敬刘振玥
河北农机 2020年2期
关键词:道路交通行车驾驶员

德州学院 张莉 夏宇敬 刘振玥

城市道路交通景观对交通安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创造舒适、良好的交通景观环境不仅能美化环境、增加视觉美感、缓解驾驶疲劳、保障交通安全,还能够降低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环境[1]。

1 交通景观

交通景观是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充分考虑道路空间的美观,用路者的舒适性,以及与周围景观的协调性,让使用者感觉安全、舒适、和谐的道路景色[2]。交通景观包括道路、绿化、建筑、照明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道路绿化的形状、颜色和姿态既具有观赏性,又能够丰富道路景观,有助于创造优美的视觉环境,能够为驾驶员提供安全、舒适的驾驶条件。一般情况下,道路绿化应当与道路环境中的各种元素相协调,让道路绿化从各方面来看都发挥良好的效果。

2 道路交通绿化的主要作用

2.1 交通安全作用

研究表明,80%的道路交通事故是由驾驶员造成的,而驾驶员获取信息的80%是通过视觉,因而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对交通安全有重要影响。道路交通景观中的绿化和一般的绿化不同,应具有诱导视线、防眩、缓冲、协调、保护边坡等安全功能,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高驾驶员的视觉特性,保障交通安全。

(1)良好的道路绿化设计能够与街道景观元素相协调,不仅能够保证行车安全视距,还能引导驾驶员的视线,起到视线诱导设施的交通作用。

(2)在道路中央分隔带种植树木是最先采用的防眩措施,夜间行车时能够遮挡对向车灯光,避免产生眩光,提高驾驶员的夜视力,保证夜间驾驶的安全性。这一功能对高速公路夜间行车尤为重要,与防眩板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3)作为道路总体景观的一部分,搭配合理的道路绿化能够给驾驶员提供优美舒适的行车环境,防止驾驶员的视觉疲劳,保证行车安全。

(4)道路两侧分隔带上的绿化能够实现机非分离,减少机非冲突,保证非机动车的行驶安全。

2.2 固碳作用

交通量的急剧增加导致能源消耗过快、交通拥堵增加、碳排放增加,因而绿色交通、低碳交通逐渐被大众熟知和认可。在低碳道路交通规划体系中,利用道路绿化固碳也是有效途径之一。彭欢建议在园林规划中运用低碳理念选择植物、组合植物[3]。王丽指出低碳理念下的低碳园林可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增强园林的汇碳能力[4]。李天禄等指出低碳园林是我国风景园林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并建议从园林绿地布局等四个方面加快我国低碳园林的建设[5]。游细斌通过交通排碳量和道路绿化固碳量的计算,对四板五带式城市主干道的低碳排放横断面进行了设计[6]。邵艳也指出高速公路路域范围内的植物能够对空气中的CO2进行吸收和利用,而且还对高速公路现有常用道路绿化植物的含碳量进行了测定,通过具体的碳汇增量反映植物的碳清除作用[7]。

2.3 净化空气作用

大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能够通过植物叶片气孔进入内部,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毒物质或被植物体本身吸收、储存在植物体内三种方式实现净化空气;交通环境中的粉尘等颗粒物通过嵌入树皮皮孔和粗糙的树叶表面可以达到滞留颗粒物的作用。因此,绿色植物对气体污染物可以净化和吸收,通过优化道路分隔带和两侧绿化结构能够减少交通环境中的CO、HC、SO2等有害气体,减少道路交通大气污染的范围。王雪梅指出绿化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合理的绿化规划布局能够改善城市大气环境,降低污染[8]。狄丽英根据植物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抵抗能力指出:可以根据不同污染源选择抗污树种以提高植物的抗污性[9]。孙龙等分析了公路两侧污染物的种类和特征指出:绿化带是公路两侧土壤——植物污染的有效措施,但绿化带的规模、树种的选择以及多样化是公路两侧绿化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10]。朱达金通过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调查,结合城市园林绿化净化空气的生态作用,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绿化对解决环境污染的措施[11]。

2.4 降噪作用

许多研究表明,树木的树冠大小、树叶密集程度以及绿化带宽度对声波有一定的衰减作用,当绿化带达到一定宽度这树叶周长接近和大于声波长度时,绿植对声波的吸收作用最大[12]。道路绿化降噪就是利用植物对声波的衰减和反射作用来降低噪声的,既可以减弱交通噪声的传播,还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起到道路屏障噪声的作用,能够减少交通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3 道路交通景观绿化现状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道路交通绿化在保障交通安全、降低交通碳排放、吸收大气污染物、减弱交通噪声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实际道路交通景观中的绿化规划和种植并没有完全发挥很好的作用,而且还存在一些问题。

(1)交通安全方面。城市道路中央分隔带上的绿化种植存在不完整、规划不合理等问题,导致视线引导作用不明显,容易引起驾驶员视觉疲劳,夜晚也不能起到很好的防眩作用。而且两侧分隔带上的树种选择、株距也有不当之处,这导致行车安全视距不足,右转与直行车辆、车辆与非机动车之间冲突增加。此外,两侧分隔带上的一些乔木修剪维护不及时,存在遮挡路灯的现象,导致驾驶员夜视力严重下降,对行车安全非常不利。

(2)固碳方面。绿色植物具有固碳作用,但是在交通碳排放方面,很多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低碳车辆的节能减排上,道路交通景观固碳方面的研究不多,低碳园林的设计、布局、管护等研究现相对较少,与道路绿化其他作用的结合方面研究则更少。

(3)除尘降噪方面。绿化植物叶片面积、树冠大小等方面对空气中污染物的吸收效果有直接影响。现有许多道路绿化树种选择只考虑了当地气候特点和常用树种,没有考虑到绿化植物和花卉对交通环境中空气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此外,绿化植物对交通噪声的削减作用与绿化配置有直接关系,混合绿化结构不合理会导致降噪效果不明显甚至没效果。有些城市道路还存在绿化带不足的情况,除尘降噪的效果会更差。

(4)与人文景观结合方面。许多城市的道路建设更多的注重交通功能,忽视了与周围环境、地域特色和当地文化的协调。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时没有融入人文景观内容,道路交通功能环境与地方人文的协调统一还有待提升,没有真正实现交通文化景观静态和动态的有机结合。

4 结论

以上研究表明,城市道路交通景观中的绿化植物具有保障交通安全、交通固碳、净化空气以及降低噪声的作用,然而实际的道路绿化在整体规划、绿化结构、种植维护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达到预期的综合效果,也没有很好的与人文景观相结合,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猜你喜欢
道路交通行车驾驶员
基于高速公路的驾驶员换道意图识别
基于眼动的驾驶员危险认知
驾驶员安全带识别方法综述
《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公开征求意见
如何提高汽车驾驶员预防事故的能力
雾霾天行车安全
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口袋书系列
欢迎订阅2017年《道路交通管理》杂志
欢迎订阅2017 年《道路交通管理》杂志
夜间行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