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运会急诊急救医疗保障的实践

2020-01-08 12:38黄素芳
中国临床护理 2020年1期
关键词:队医医疗保障急诊科

李 莹 黄素芳 张 雷 江 敏 邓 娟

近年来,在公共卫生及安全因素复杂严峻的新形势下,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已经成为各类重要会议组织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1]。2019年10月18-27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以下简称军运会)在湖北省武汉市成功举办,来自109个国家的9 300余名军体健儿参赛,对医疗卫生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近些年,参与过多次城市马拉松比赛和各类重要会议的医疗保障任务。本次我院作为军运会的官方医院,承担非应急状态下持证人员门急诊及住院医疗服务,以及应急医疗保障。现将我院院内医疗保障工作总结如下,为今后大型赛事或活动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打下基础。

1 军运会医疗保障的组织和管理

1.1 成立医疗保障组织结构

军运会医疗保障不单是一项医疗任务,而且是一项政治任务[2]。我院高度重视本次医疗保障工作,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以职能部门、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创伤外科、康复医学科、公共卫生科、感染科以及辅助科室负责人为组员的医疗保障领导小组。医疗保障工作的目标包括保障官方持证患者门诊、急诊急救和住院医疗;群体伤(病)员的应急医疗工作。

1.2 制定医疗保障方案

一个好的方案是做好保障工作的基础[3]。我们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医疗卫生保障总体方案》为框架,结合医院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规范、标准化、详细的医疗保障方案,主要涉及官方医院非应急状态下的门诊、急诊急救和住院医疗保障。包括各级保障人员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常见内科急症处置、外伤救治流程,传染病救治、预防、控制和疫情上报,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信息上报流程等。

2 急诊全程无缝隙式一体化管理

2.1 人力资源管理

2.1.1 人员配置

军运会医疗保障工作涉及到急诊科、创伤外科、心血管内科、输血科等38个临床医技科室,医务处合理制定出军运会临床医技科室医疗应急科主任和值班医生的排班,且每天急诊科另有10名护理人员备勤,组成应急小队,接受指挥小组的统一调配,确保高质量地完成保障工作。同时科室护士长为军运会联络员,负责信息传达和科室内外的协调工作。

2.1.2 针对性培训

强化军运会常见疾病的诊治和护理、工作流程和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传染病防控、核辐射救护、信息上报流程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对心肺复苏、外伤急救四项技术及其他急救技能进行反复强化训练并考核。同时反复巩固常见医学英语,熟练掌握通讯工具以及翻译机的使用,提升语言服务能力。规范各级保障人员的专业技术和服务,强化综合急救处置和应变能力。

2.2 环境准备

开辟军运会急诊专区绿色通道,有明显的双语标识指引。结合本院建筑特点,制定出院内交通急救路线、安全转运路线等。

急诊科设置独立的军运会抢救室、专区诊室、清创室和观察室,备有足量的先进急救仪器设备。综合医疗科设立军运会专用的门诊、病房,备有体外膜肺氧合、呼吸机、心肺复苏机、除颤仪等急救仪器设备,为患者提供贵宾式住院医疗服务。

2.3 应急物资储备

2.3.1 物品准备

①备有内科、外科、孕产妇三大应急物质箱,应急箱上附有物品清单,清单包括物品摆放位置、物品名称、数量和有效期。②患者身份识别箱。箱内有军运会专用就诊卡,病历的档案袋,患者胸前贴号、编码标识和手腕带(红、黄、绿、黑每种颜色各1套)。③医务人员身份识别箱。箱内有5种颜色马甲和3种颜色袖章,主要用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保障人员的身份识别。另外,医护人员随身配备了能够及时翻译多种语言的翻译机,确保沟通无障碍。所有物品耗材定点放置,每天定时清点检查,用完及时补充归位,时刻保证处于备用状态。

2.3.2 药品准备

备有内科、外科、孕产妇三大应急药品箱,药品箱上附上药品清单,清单包括药品摆放位置、物品名称、数量和有效期。若药品名称后备注有“运动员慎用”,表明该药品含有兴奋剂类物质。尽量选择不含兴奋剂类物质的药品,在无替代品的情况下先告知运动员团队此药含有兴奋剂类物质,告知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运动员本人、队医。签署“军运会使用禁用物质或禁用方法知情同意书”,接诊医生、运动员和队医三方签字方为有效,一式两份,一份接诊专科留存备档,另一份交运动员团队留存。如果在紧急抢救生命情况下,无需运动员患者出示“治疗用药豁免批准书”,在医疗负责人同意下先行抢救生命。

2.4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演练

为科学规范、高效有序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工作,我科开展了“食物中毒”和“重大交通事故”两场应急预案演练。检验了我院急诊科、相关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和后勤保障科室的应急处置能力、医疗救治水平和多学科合作能力,通过演练进一步完善预案,使预案更具有可操作性。

2.5 急诊应急机制响应

收到军运会患者伤情通知时,立即启动军运会医疗保障应急方案,做好接诊准备,同时上报指挥小组。当患者到达急诊科时,快速评估,根据病情进行分级分区,同时在急诊预检分诊系统上一站式建档和挂号,做好登记,为患者戴上手腕带,并将患者带到相应专区就诊。若联络员接到批量伤病员通知,应立即启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快速反应。

2.6 急诊信息化助力

我科与信息科在急诊预检分诊系统上联合开发了军运会专用信息绿色通道,对军运会持证人员一键式建档和零费用挂号,并有醒目标识。同时建立了信息化的批量/特殊患者管理模板,可一键导入所有患者信息,并注明事件类型、发生时间、到达时间、概要说明等。医生在给运动员开具含有兴奋剂成分的药品时,合理用药系统会智能化跳出“运动员慎用”的预警弹框,以最大限度保障用药安全。

3 信息上报

军运会期间,专人负责信息上报,每天将接诊的伤病员情况在军运会医疗卫生管理系统上填报,做到及时、准确、全面、动态,并将汇总情况向医疗保障调度中心上报。

4 军运会院内医疗保障运行效果

军运会保障期间,我院急诊科共接诊患者15例,中国籍6例,外籍9例;男14例,女1例;年龄19~62岁,平均年龄(35.73±12.89)岁。其中外伤11例、心血管系统疾病1例、神经系统疾病1例、呼吸系统疾病1例、皮肤疾病1例。救治对象为运动员9例、教练员1例、志愿者5例(工作人员2例、安保人员2例、演职人员1例)。其中5例使用过药物治疗,但均未使用含有兴奋剂成分的药品;15例患者均未进行有创检查;除3例安全转运至病房接受住院治疗外,其余12例患者经过现场必要的救治处理后返回岗位继续观察。

5 小结

5.1 完善的医疗保障方案是前提

借鉴以往的医疗保障工作经验,结合本次保障任务的特点,制定了科学、规范、标准的军运会医疗保障方案。各项工作提前部署,准备充分,并不断优化调整。医护人员遇到任何事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5.2 统一协调指挥,团队高效配合是关键

本次医疗保障工作中职责明确,分工合理,各司其职。急诊科所有医护人员展现了高度的凝聚力,配合默契,也借此契机加大了与各科室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协作,全面梳理了急诊急救流程,使急诊绿色通道更为通畅,而这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在将来的工作中可长期维持。

5.3 患者伤情的处置特点

此次军运会我院接诊的患者主要以运动员为主,对于运动员这一特殊人群的治疗要求医疗人员应对运动医学有一定了解[5],此次运动员的伤情也体现了,即以关节损伤为主。运动员医疗救治应遵循“队医优先”原则,由队医陪同就诊的运动员,医务人员诊治时应先征求队医意见,包括队医提出的合理诊疗与检查要求优先办理;无随队队医的运动员,医疗处置应谨慎,特殊检查、药物治疗时必须向上级指挥人员请示。

本次军运会有约23万志愿者提供保障服务。在大型活动中工作人员往往由于工作累、压力大、缺乏休息等因素成为最大的就医群体[6],此次我院接诊5例志愿者,平均年龄42岁,其中2例接受了住院治疗,另外3例均在经过治疗处理后返回岗位。

本次医疗卫生保障活动,我们充分借鉴吸收了北京奥运会、南京青奥会、韩国闻庆军运会等大型国际综合性赛事的相关经验,高度关注这些为军运会保驾护航的各部门机构工作人员、志愿者等注册人员,对这类非焦点的高危人群制定相应的保障方案,形成了具有武汉特色的医疗保障体系,为今后大型赛事或活动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队医医疗保障急诊科
超声技能提升对急诊科住院医师能力提高的影响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35号(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防控医疗保障战线的坚实卫士
贵州全面落实四重医疗保障制度助力脱贫
不宜提倡“轻伤不下火线”
队医惹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