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先规划 科学指导 浓厚氛围 丰富评价
——以《水浒传》为例探讨初中整本阅读的策略

2020-01-08 14:51张菲菲
课外语文 2020年30期
关键词:圈点水浒传名著

张菲菲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苏州湾外国语学校,江苏 苏州 215200)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 条建议》中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之于学生是思维的成长。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指出,对于“7—9 年级学段养成默读的习惯,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 字。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为了落实课标内容,自2004 年起,课改试验区的语文试题中都设置了“名著阅读”检测题,这些试题对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很好的导向作用。但是,也不难发现,有些老师和学生为了稳拿分数,死记硬背一些故事情节、人物性格、作家作品介绍等,出现了“伪阅读”。以此带来的危害,导致学生对阅读的误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片面理解,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终身阅读产生非常恶劣的影响。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以人民文学出版社一百回版本为例,总计92.5 万字,按照每分钟500 字,每天45 分钟,总计需要41 天。根据学生实际的阅读情况来统计,能够保证真读、细读、批判性阅读的效率统计,学生的阅读速度大约为350 字一分钟。短期内,学生还是能够按照速度、效率要求按时完成的,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兴趣不足,出现敷衍、抵触的情况,效果不佳。

反思名著阅读存在的实际问题,部分学生对文本的内容的兴趣,教师的组织与指导,学校、家庭对读书氛围的营造也是影响名著阅读至关重要的原因。笔者协同年级组教师在初二年级进行了《水浒传》师生共读活动,通过每日打卡、圈点批注阅读、家校共读、丰富评价反馈机制四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通过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良好的读书方法指导、丰富的评价机制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提高学生名著阅读的能力和效率。

一、建立小组阅读共同体,人人每日打卡

制定阅读计划,人人打卡过关。开学之初,首先,对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阅读速率测试,每天2回基本保证。其次,读书方法指导,对典型人物、典型事件进行圈点勾画。三是情节叙述。组建小组阅读共同体,组内同学相互督促、研讨,组长对阅读课代表负责,课代表对老师负责,逐级监督与负责。对于保量完成的小组,实行奖励翻倍,以此增强小组之间的竞争力,促使每位学生能够为集体荣誉而读书。

二、教师做好阅读指导,学生坚持圈点批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名著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和培养,教师与学生一起坚守“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阅读动笔之前,对人物性格刻画、思想内涵揭示、环境描写之妙、艺术手法运用之巧、用词用语之精、困惑与疑问进行圈点批注。例如在第二十九回《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蒋门神》中,武松未见蒋门神,戏弄欺他的蒋门神的小妾时,土布衫“脱”下,“揣”在怀中,把酒桶只一“泼”,“抢”入柜身内,却好“接”住那妇人……一手“接”住腰胯,一手把冠儿“捏”做粉碎,“揪”住云髻,隔柜身“提将”出来,望浑酒缸里只一“丢”。精准连用这十个动词,将武松高超的武艺和对恶人嫉恶如仇的性格动态化地表现出来,武松的形象传神动人,跃然纸上。

从细节中品味小说人物性格特点,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能力的提升将会是水到渠成之事。有意识的圈点批注,对于学生的写作也是一种潜在的训练,能够关注到即是能力所在,有效提升学生思维过程系统化。

三、家校合力共同营造浓厚读书氛围

学校范围内举办读书节。学校作为学习活动的主要载体,每年5 月举办阅读节,通过“书香我心征文大赛”“我最钟爱的一本书演讲”“诗歌创作大赛”“自创读书格言评选”等30 项阅读活动,师生共同创作与分享,共读一本书、共咏一首诗,助力学生阅读,提升阅读能力。

创建书香家庭,提升阅读素养。周末休息、餐桌时间,家庭成员相互交流本周的阅读心得。例如,在《水浒传》阅读情绪、价值观认同等出现矛盾的时候,家庭阅读角在讨论的过程中,已经疏通了学生的认知,为学校的课堂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班级设立阅读角,为学生提供可以借鉴的书目或资料。《课程标准》中指出,“7—9 年级学段学生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提供有效的资源,丰富学生的资源占有量。其中包括各类学术著作、网络视屏课、大学公开课、学术论文等,教师提供学术资源,学生进行筛选整合,提升语文学习实践力。

四、完善和丰富评价反馈机制

良好的家校阅读氛围,有效的阅读方法指导,丰富的阅读资源占有量,都是从外部环境来保证学生的阅读,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对于学生来说有直接的激励作用。

(一)小组阶段性阅读总结

早读5 分钟的时间,自主阅读分享,四个环节:典型人物——情节概述——矛盾与困惑——小组解惑,综合评价,进行形象积分打分。每两周,安排一次阅读课程,进行情节串讲、人物性格概括、思考与困惑。双周阅读课,每组选派主讲同学讲述规定篇章,其他学生来进行“找茬”。

(二)思维导图个人归类

《水浒传》的阅读以人物为中心,进行情节思维导图制作;以人物为中心,进行性格思维导图制作;以典型事件为中心,进行参与者、情节思维导图制作。思维导图对于情节串联来说非常有效。但是,深入文本、研究细节、从字里行间找寻文学的趣味性,更加符合学生的学情。面对庞大的文本,为解决广与深的矛盾,以教材中的经典章节为蓝本,有重点地开展批判性阅读,增加阅读的深度。对关键人物的记忆,以图片化的形式刻入学生记忆库。

(三)批判性写作增强阅读深度

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遴选重点人物进行思辨性写作。例如学生提出:聪明一世的智多星怎会犯如此荒唐的错误呢?何尝不是他的一种强拉宋江上山的计谋。他的依据是:宋江两过梁山,为守忠国之义、为尽孝老父而不入,如何让这样一个忠孝之士入得梁山,怕是得让他对腐败的南宋王朝彻底丧失信心,让这天下不得有宋江立足之地,他方才会死心塌地。吴用愿做这恶人,为请宋江入伙。

为救宋江,受过宋押司恩惠的李逵,无论男女老少一路砍杀直到白龙庙,狂虐、丧心病狂的本性暴露无遗;而且这不是他最后一次如此,“三打祝家庄”中,不听劝阻杀掉扈三娘的哥哥,如若为报一人之恩,而置无辜性命于不顾,便不能只是忠义,更是鲁莽、滥杀无辜、孤僻独行,这样的人,宋江一再容忍,让宋江自私的性格特征也暴露无遗,为平民愤、为公平管理,宋江只得杀掉他以正管理之风。学生对情节之间的内在逻辑进行推敲,正是语文核心素养关于“思维发展与品质”的研究。

语文学科是汉语与文学的综合体,文学作品是艺术化地组织语言的一种作品,语文教学以“审美鉴赏与创造”为核心素养,其宗旨就在于满足人性的需求,让学生体验到文学带给人的愉悦、情趣,唤醒学生对文学的渴望与热爱,在审美鉴赏过程中培养个性创造力。阅读是学生终其一生要坚持的习惯和品质,教师做到预先规划,阅读过程中科学指导,家校共同合作浓厚阅读氛围,读后建立丰富评价机制,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

猜你喜欢
圈点水浒传名著
读《水浒传》,看北宋社会风俗
真正的好汉——读《水浒传》有感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黄侃读书
笛卡尔乘积图的圈点连通度
社交媒体受众点赞行为的经济效益——以微信朋友圈点赞为例
名著,我想挽着你的手
《水浒传》(节选)教学案例
利用VBA实现PowerPoint课件的规则图形圈点